初二家校联系课程教材课程教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059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家校联系课程教材课程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二家校联系课程教材课程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二家校联系课程教材课程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二家校联系课程教材课程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二家校联系课程教材课程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家校联系课程教材课程教材.docx

《初二家校联系课程教材课程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家校联系课程教材课程教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家校联系课程教材课程教材.docx

初二家校联系课程教材课程教材

志存高远气有阳刚

初二级部家校联系课程教材

学校:

高阳中学

 

目录

家庭教育主题一:

孩子学习粗心,家长如何应对…………………………………………2

家庭教育主题二:

家长知识水平不高,如何帮助孩子解惑………………………………5

家庭教育主题三: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成长…………………………………8

家庭教育主题四:

如何激发孩子学习主动性……………………………………………11

家庭教育主题五:

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进步的助力……………………………………14

家庭教育主题六:

如何帮助学生摆脱网瘾………………………………………………17

家庭教育主题七:

孩子有逆反心理,不听话敢顶撞父母,家长如何做………………19

家庭教育主题八: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22

家庭教育主题九:

家长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31

家庭教育主题十:

如何教育孩子进行健康的异性交……………………………………34

家庭教育主题十一:

家长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37

家庭教育主题十二:

如何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40

 

家庭教育主题1:

孩子学习粗心,家长如何应对

智慧分享:

粗心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仅孩子身上存在这种毛病,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

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的情形,家长们打电话给老师,或者家长相互见面后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

孩子粗心怎么办?

每当我们翻开孩子的作业本或者试卷,看看出错的地方多半是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题目,甚至漏题没有做。

于是做父母的有的苦口婆心对孩子进行矫正,有的大发雷霆对孩子进行训斥,而孩子呢却依然故我,毫无改进,这令许多家长们伤透了脑筋。

借此机会,我将与家长们探讨一下孩子粗心的表现、家长认识的误区、粗心发生的原因和怎样纠正粗心的毛病等四个方面的情况。

孩子粗心的几种表现。

粗心,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两个字,但它却包含了很多的内涵,它是指自己理解和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造成的差错,它与不理解、不会做而造成的差错是不一样的。

它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相比之下,"粗心"在学习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例如:

在数学方面,一些孩子把符号看混,如"+"看成"÷",把数字看混,如"3"看成"8",忘了写答案,抄错了题,抄漏了,数错了数等等。

在语文方面,拼音声母、韵母分不清楚,声调中的二声和三声辨别不清,认字认半边,笔画顺序不对等等。

在英语方面,将英文d和拼音的“d”发音搞混,书写上将d写成拼音“a”等。

在生活中,粗心也表现在许多方面:

自己的屋里一团糟,写完作业后不自己收拾,经常丢掉笔、橡皮擦、水彩笔甚至课本、舞蹈鞋,洗手后忘记关水龙头,看完图书东一本西一本,需要使用的时候怎么找也找不到等等。

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家长是怎么看的呢?

专家们曾经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粗心归咎于不认真、太马虎、缺乏对学习的责任心。

这里举一个例子:

有一个孩子上初二,成绩中等,爸爸妈妈对他的评价是,性格开朗活泼,爱学习,也有很浓的兴趣,问题就是学习太马虎,读课文时结结巴巴,一篇课文要读三分钟,几乎没有一次完整地读下来,作业也不会记,经常抄漏,如果父母不检查,他自己也不会发现。

因此孩子开始讨厌读课文,特别不喜欢语文。

孩子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平常很活泼,为什么一读课文就结结巴巴,是不是视力有问题?

因此家长认为粗心是孩子主观上的原因,或者不能达到家长的那种自觉学习状态,实在是冤枉了孩子。

其实刚才讲到的那个孩子不是视力问题,而是学习能力发展失衡。

为什么一堂课下来,有的孩子能够原原本本复述讲课内容,而有的孩子却一点记不住?

这就是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不一致。

听知觉和视知觉是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活动中用得最多的就是听知觉和视知觉,听知觉直接决定了孩子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而阅读和写作业离不开视知觉的发展,如果孩子视知觉的发展水平不足,即使有健全的视觉器官,做到专心致志,面对学习任务,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通过上述这些现象和家长们的认识误区,我们会发现,在简单的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粗心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

那么它为什么会发生呢?

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粗心与注意力有密切的关系。

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视知觉把收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时,信息会受到干扰,就容易出现错误、遗漏或遗失,从而导致粗心问题的出现。

第一,强化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说如果没有责任心,对什么事情都敷衍塞责,马虎了事,必然做不好。

有了责任心以后,才会谨慎从事,细致认真,不敢有半点儿懈怠。

要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家长光靠说教不行,还得身体力行,亲自做示范,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第二,遵循整齐有序的生活。

许多生活习惯都是儿童长期培养起来的。

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什么东西都可以乱放,没有稳定的作息习惯,就会使儿童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

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有序的生活,做什么事情都要尽量有规律,不要打破“陈规”,家里的摆放要整齐,有固定的地点。

第三,培养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将,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孩子的干扰,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还有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总是先打开电视,然后边看边写作业,或者耳朵上戴着耳机,一边摇头晃脑地唱着歌,一边做习题。

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心二用的不良习惯,这样作业出错的概率会大很多,效率也不高,作业半天都做不完。

另外,我们要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游戏活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或玩乐,在做活动、运动或玩乐中时也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做到劳逸结合,同时让孩子明白集中精力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第四,进行严格的训练。

要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对孩子进行训练。

比如对视知觉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找不同的数、找相反数、辨别相似字母、图形,逐级增加难度,帮助孩子提升视知觉能力(如视觉集中、视觉分辨、视觉宽度、视觉记忆、视动协调等)和运动知觉能力。

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简单的重复,比如罚孩子写五篇字,抄十遍字母等等,因为简单的重复练习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往往会适得其反。

 

家庭教育主题2:

家长知识水平不高,如何帮助孩子解惑。

智慧分享:

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是教学环节之一,是巩固学生当天所学新内容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也是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家庭作业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到他今后的行为习惯。

家长在形成学生的这一行为习惯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学生对作业态度的塑造者。

因此不同的家长的对待态度,会造成不同的效果。

作为农村的初中,很多父母一般都很忙碌。

平时他们常常要上夜班或者常常要在外务工,学生只有爷爷奶奶管或一个人在家。

同时他们的知识水平又不是很高,看不懂学生的作业。

例如一个学生家长对我说,自己的儿子还看不起自己的妈妈,有时还拿题目故意地问妈妈你懂吗?

所以常碰到家长的时候,家长就会说“要靠老师您了”。

可是学生做家庭作业是在家里的,老师也鞭长没及,这时就更多地靠家长的作用了。

其实家长的学习水平低没关系,只要能在对待家庭作业的时候注意几点,也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了。

1、问,交流的开始。

初中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责任感”,更意识不到做作业是学生的义务。

因此,有些学生回到家里,不善于利用时间,总恋贪玩,有时把作业忘得一干二净,也有的即使做,也是敷衍了事。

这时就需要家长提醒,甚至需要家长放下手中的活计,坐下来陪陪学生,使学生逐渐养成每天按时完成功课的好习惯,从使快速、正确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一旦习惯养成了,家长也就可以轻松了。

总之,习惯是学习的根底。

同时平时看似平常的问,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长不管怎么忙也非常在意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使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也很重视起来。

二、读,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开始一步。

很多时候学生做作业遇到困难时,不会很好地去思考问题,而是急切地去问父母,以求得帮助。

这时父母不要轻易给予帮助。

如果稍遇困难就给予帮助,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甚至会养成他弄虚作假,欺骗父母老师的习惯。

这种“帮助”等于妨碍了孩子的思维的发展。

其实这时,家长应该提醒学生,去好好的把题目读一读,因为理解题意是进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会解决问题,而是不理解题意。

例如:

我教过的一个一年级学生。

有一天,放学了他的作业还没订正好,而妈妈在旁边等着接他回家。

等学生做到最后一题时,学生一直订正错,笔停在那里不动。

妈妈在旁表现的很急噪,真想把题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这是我把学生叫了过来,对他说,先读一下题目,读好问会吗?

不会,再读一边,读清楚题意,轻轻的读。

孩子在旁边轻轻地读着,读不对时我指导了一下,这样重复地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学生做出来一题。

然后我让他按照同样的方法去做下题,学生很快的做好了。

这时妈妈在旁边笑了。

在这订正的过程中,孩子自己不仅经历了数学的思维过程,而且还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要比父母直接读题告诉他答案,更具有效果。

还有有时就算会读题了,但是也会因为在看题的时候不仔细,造成感觉上难做,而放弃的学生也有很多。

所以就要求家长不要急着帮学生读题目,解决问题,而是应该让学生重复地读题目,以了解题意。

例如:

一次我在教室里忙着改试卷,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来问我问题。

“老师这题我不会做”。

我说:

“你先读一读题目。

”说完,我去了一趟办公室,回来看见那个学生已经在玩了。

我问“你懂了”。

她说“先前她没有读懂题目,现在会了。

”小小的一个方法,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不管你的水平怎么样,都请不要放弃这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3、当学生在读完题目后,还是做不出作业时候,家长应采用启发的方式,帮助他回想一下,在班上类似的作业是怎样做的,和本题有什么相同之处,而不是马上提醒怎样解答习题。

有时家长的帮助,应当只具有简单的鼓励性质。

例如:

“想一想,我相信你自己会做出来的。

”或者说:

“你解答习题开始是正确的”等等。

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是家长培养孩子在学习上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好方法。

例如:

听一个学生的妈妈说起她面对女儿不懂的时,先让孩子回想课堂上已经讲过的知识,再看能不能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再不行,看看有没有参考答案,如果有参考一下答案,看看能不能理解?

不能,再一起讨论讨论。

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了学生思维,从而使巩固了知识。

并且在一次课堂上,老师也问到了同样的题目,孩子答的非常的完整,老师重重地表扬了她,她高兴的不得了,回去了告诉妈妈。

虽然这一过程很费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于培养孩子来说,这一过程是比不可少,牺牲也是必要的。

但是家长也不是万能的,也会遇到不知道的情况下,这就要求家长帮学生回想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结合新的知识,一起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学习知识的综合应用过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从而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再不行,让学生第二天请教老师。

 

家庭教育主题3: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成长

智慧分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十分重要,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

  现在许多家长都感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十分困惑,孩子不听话,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却感觉唠叨。

什么方法都用过了,但不管用,实在是束手无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却应在父母身上找,即孩子生病父母要吃药。

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父母不能与孩子很好地沟通交流。

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中难免有碰撞的时候,(包括父母与子女)需要理解与谅解,只有通过沟通才能达到相互原谅,形成共识。

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教先从家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十分重要。

 沟通是人的本能,没有人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孩子也不是天生就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孩子幼小的时候由于比较幼稚、简单,对父母的依赖性强,许多事情都会对父母讲,亲子间的沟通是顺畅的。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如果家长还固守着原来的观念,孩子在家长面前找不到沟通的快乐,不仅会关闭耳朵,而且,亲子沟通的大门也就会关闭。

在亲子沟通中常出现的障碍有:

1、家长把学习成绩看成孩子的唯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这没有错,但要求孩子的每次考试成绩在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其它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孩子的学习成为许多家庭的头等大事,分数成了家长与孩子嘴边提到的最频繁的字眼,甚至孩子考多少分,也成为许多家庭气氛好坏的晴雨表。

正如一名初中的学生所说:

“我第一次考了第一名,父母很高兴带我去吃肯德鸡,我发现成绩能给父母最大的满足。

一次我考砸了,拿了一张惨不忍睹的试卷回到家,父母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原来,分数才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

2、对孩子缺乏正确的评价。

我们经常听到父母问这样的问题“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问话的父母大多是想要寻找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经历了对孩子的说教、训斥、打骂丝毫不起作用,感到束手无策而来求助的,然而,却没有想到任何一种具体的方法也不可能适应每一个人,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为什么不听父母的话,答案很简单,是父母拿了沟通的绊脚石当方法,指责、埋怨、负面的评价充斥着孩子的耳朵,如:

你学习成绩这么差,肯定不是读书的料”“我肯定你什么是都不能坚持到底,你就从没有做好过一件事”等。

父母在说话时一开口就已经否定了孩子,当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不论父母怎么说,也无论你正确与否,都难以得到孩子的接纳与认可。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孩子也是如此,当他感到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只是负面评价时,就会关闭沟通的大门。

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父母与孩子要坦诚交心。

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心境,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出现了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譬如遇到孩子有些不良行为时,如上网成瘾、抽烟等,父母首先要冷静处理,不要气昏了头。

要以体贴、谅解的语气鼓励孩子说出原因或心中感觉,巧妙地使用沉默与倾听,领略孩子谈话的要点或弦外之音。

由于父母的态度诚恳及友善,孩子会毫无保留地宣泄内心的情感,通过聆听、对话的方式,父母逐渐引导孩子重新思考问题的核心,共同摸索一个解决的办法,孩子知道父母尊重他、愿意接受他,了解他和帮助他,当然孩子也就会听父母的话,改正不良毛病。

要达到良好的沟通,父母温和的态度很关键。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威严的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

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还会阻断亲子间的沟通。

父母只有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感到爱和温暖,才能使孩子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才能达到孩子愿意接受教育的目的。

和孩子交流时要多倾听、少说话。

许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总是自己说让孩子听,特别是当孩子在某一个问题上申诉时,家长就以翅膀长硬了为理由,堵住了孩子说话的机会,而这样的交流,实际上是家长给自己设置了与孩子沟通的障碍。

如果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想法与感受。

就应当多让孩子说,既算是孩子真的犯了错误,父母也要静下心来,以同情与认同的态度,站在孩子的立场让他倾诉,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加插自己的意见与批评,孩子心中的感受得以抒发后,烦恼自然就会消失一半。

这样做不但可增进亲子沟通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明白,当遇到任何烦恼时,回到家里都会得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

这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当然,孩子也更愿意在这种安全感中多与父母交谈和沟通,把自己的所感所想都倾诉给父母。

 

家庭教育主题4:

如何激发孩子学习主动性。

智慧分享:

孩子学习没有自觉能动性的根源在于思想上缺乏激励自己学习的动机,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从没思考过:

我为什么要学习,我为谁而学习。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生活在“安乐窝”里。

他们是爸爸、妈妈的掌上珠、心头肉。

加上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心底又有着极度膨胀的优越感: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言出必行、行必有果,以自我为中心,大家都必须围着我来转;家长也是对自己的孩子千般呵护、万般宠爱,甚至是放纵。

造成了这代孩子身上最缺乏的一种东西就是对家庭、对社会的那份责任心。

他们认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头顶都撑着一把来自于家长的保护伞,有人为其保驾护航。

至于自己长大成人以后走上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该为年老体衰、需要赡养和照顾的父母承担起怎样的担子;需要为社会做出怎样的回报,他们仍旧是从不思考,也根本不愿意去思考。

缺乏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的他们,可以说生活在一种茫然、懵懂的境界里,他们的思想行为也就变得盲目、无谓起来。

大脑中缺乏一种能够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导向自己的思想动机,这种主观的意识反映到学习实践上来,就是缺乏学习的自觉能动性。

那么,针对这种现象,作为家长,应当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去改善。

一、坚持定时召开家庭会议,以增强孩子的责任心、促进交流。

一般家长多抱有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对孩子而言,他们要做到的无非是养好身体、搞好学习即可,其它的事务一概不需他们操心。

所以家里发生了事情,孩子若过问一句,家长就会不耐烦地说:

“小孩子,懂什么?

不要管大人的事!

”长期一来,孩子就会形成思维定势:

只有注意营养,好好学习,是自己的事,而对家里发生的一切就显得漠不关心。

他们不知道父母赚钱养家有多艰辛;不知道父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有多困难;不知道父母有时痛苦不堪地抱病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谁,因为那是“大人的事”。

无形之中,孩子心中那份对家庭的责任心就越来越淡漠,学习的动机就会显得非常简单:

学不好的话爸爸、妈妈就会批评,就会不高兴,甚至挨骂、挨打,这种被“为家长而学”的意识支配着的孩子,在年龄还小的时候,他们还能够认真、踏实地学习,还可以学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个人“小世界”的形成,学习对他们来说将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压力,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所以,建议家庭定时召开一个小型会议,家长和孩子不妨都对自己前一段的工作和学习做一总结和反思,积累经验、弥补不足。

家里有了事情,哪怕是困难也不妨跟孩子谈谈,尽管他们真的表现得无能为力,但至少也要让其理解做父母的困难与艰辛,社会竞争的激烈与残酷,让其明白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要想在社会大舞台上站住脚,就必须好好学习、充实自己。

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不仅有助于激励孩子的学习行为,而且有助于家长和孩子增进理解、和谐相处、互尊互爱。

何乐而不为呢?

二、经常和孩子谈人生、谈理想,为其建构积极向上的行为标准。

屠格涅夫曾说过:

“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他们无异于行尸走肉。

”;歌德也说:

“理想是生命的灵魂,心灵的灯塔,成功的向导。

”那么,能否引导孩子树立一个远大的、健康向上的理想,对孩子有着重大影响。

拥有理想并为之而拼搏、努力,是当今社会上的孩子急需的一种素质,因为这对孩子的态度、行为,乃至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当然对孩子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状态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以培养其主动的学习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家长要善于经常询问一番孩子:

下一段准备达到怎样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准备采取怎么样的措施,即引导孩子制定出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制定目标时分为远期的和近期的。

比如说,远期的,学年结束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学期结束要达到什么程度;近期的,这个月、这个星期我要完成什么任务等。

依据这些目标还要制定出切实可行地学习计划。

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活动就会变得动机明确、有条不紊,效果才可能会好。

同时家长尽可能不要把这些工作完全放手给孩子来做,要多了解一下计划进行得怎么样,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引导孩子适时总结和反思等。

时间一长,孩子的这些习惯养成了,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干什么,能自主地进行学习,家长也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家庭教育主题5:

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进步的助力。

智慧分享:

家庭是学生首先接受教育影响的地方,父母是第一任教师。

如果学生在家庭里受到不良的教育和影响,从小养成不好的思想和习惯,那么进入学校以后,学校就要耗费较多的精力才能矫正他的缺点。

如今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家长只管养不管教,错误认为,他们的责任只是让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至于教育问题,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的家长偏爱,溺爱孩子,养成学生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也有的家长有教育子女的愿望,但往往教育不得法,对孩子严厉有余,抚爱不足,甚至动辄打骂,使学生表面上唯唯诺诺,但内心又不以为然的变态心理。

这些都是造成孩子不做家庭作业的起始原因。

所以,在学生及时完成家庭作业方面,家长起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有些家长不重视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或者是全权把孩子交给学校,认为有学校进行管理就可以了。

其实这是不对的。

要教育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了学生的情况,才能制定切实可行教育工作计划。

在这一方面家长有很大的优势,家长的循循善诱更容易使学生吐露心声,以便更好得对症下药,采取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是五年极插班过来的,当时数学成绩是16.5分,而且数学家庭作业经常不做,既使做了,字写的根本叫人认不得,。

经过一阶段相处和实际考察,我逐步了解到:

他和奶奶一起生活,家里除了两张破床,再就是一个破衣柜和上面的一台旧黑白14寸电视机了,作业都是在床上写的。

他和继母关系不好,更不愿回自己的家里去。

针对这一情况,我一方面让他到同村的同学家写作业,一方面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地去和继母相处,使他明白,奶奶年岁已高,最终还是要和父母一起生活。

说动了孩子心,我又间接作了他父母的思想工作,让孩子更多的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在多方面的努力下,这个孩子的各方面的进步都很快,毕业会考数学成绩达优,上初一还当上了班长。

每每想到这个孩子,我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还有,家长一定不能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法。

在教五年级数学时,我们班转来一名女生,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每次在课堂让她回答问题时,她的脸就成了大红布。

据了解:

以前她在班级是个遗弃生,因而,她的家庭作业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了,数学成绩最好得时候是三十分。

在一次家访中,她的父母一见到我就说:

“腌家丫头太笨了,对数学混得很,我看数学很难上去。

”我笑着开玩笑道:

“难怪你家丫头笨!

都是你天天说的,再聪明的孩子,说久了也会失去信心的,自认为自己就是个苯孩子。

”当时该生正好改对了一道错题,我于是就因事利导到:

“您看见了吧,这道题目我并没有讲解,而是您的孩子自己做出来的,难到您还认为她笨吗!

您的孩子数学之所以差,其主原因是对数学失去了信心,再就是对数学花的功夫太少了。

”自从那次家访后,该生的家长不再是打击孩子,而是多多的鼓励孩子,更是耐心的对待孩子的每一件事情,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的变化很大,不仅家庭作业天天做,上课也敢举手回答问题了,而且每天放学后,还主动找我问问题,让我出题目给她做。

经过两年的共同努力,她毕业会考,以75分的数学成绩向母校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回顾该生的成长过程,我认为家长之后态度的转变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

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同时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

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是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你孩子的成功,离不开鼓励和赞美。

人人都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