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6881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4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免疫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免疫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免疫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免疫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复习题.docx

《免疫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复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复习题.docx

免疫复习题

一、名词

1.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

这类抗原须在抗原提呈细胞及TH细胞的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

决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TD-Ag。

2.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

这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须T细胞辅助。

少数的多糖抗原属于TI-Ag。

3.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

指结合细胞性抗原的IgG,其Fc段与具有细胞毒作用的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rR结合,促进该细胞杀伤抗原靶细胞的作用。

4.MAC膜攻击复合体(membraneattackcomplex,MAC)三条途径激活的共同阶段,即由C5b6789n形成的圆柱体跨膜通道,插入靶细胞膜,使细胞膜失去通透屏障作用,导致细胞崩解破裂。

5.CKCytokine,CK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或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低分子糖蛋白的统称。

6.IFN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能力而得名。

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可分为I/II型干扰素。

(1)IFN-α(主要由白细胞产生)IFN-β(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产生),

(2)IFN-γ(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的)。

7.TNF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能使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根据其来源与结构分为TNF-α和TNF-β两种。

8.CSF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CSF)是指能够刺激多功能造血肝细胞和不同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9.AM细胞黏附分子(C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见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粘附分子以受体和配体的形式发挥作用。

10.CD分化群(clusterofdifferentiation,CD)是指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聚类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位于细胞膜上的,原有不同名称的一类LDA归为一个分化群。

11.MHCMHC(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两个特点:

1结构上为基因复合体,2在移植排斥中起主要作用。

现称人体MHC为HLA基因或HLA基因复合体;将其编码产物称为HLA分子或HLA抗原。

现知MHC的主要功能,是以其产物提呈抗原肽进而激活T淋巴细胞,因而MHC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12.HLA人的MHC编码的产物为HLA(humanleukocyteantigen)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最初是从人的白细胞表面发现的,故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

HLA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同种异型抗原。

13.CTL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cell)具有细胞毒作用的T细胞包括表达TCRab和CD8分子的T细胞、表达TCRrd的T细胞和NKT细胞。

14.TCRT细胞抗原受体为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共价键与CD3分子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

TCR的作用是识别抗原。

与B细胞抗原受体不同,TCR不能直接识别蛋白质抗原表面的表位,只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而且,TCR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时,具有双重特异性,即识别抗原肽的表位,也识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位。

TCR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位也是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自身MHC限制性的原因。

15.BCRB细胞抗原受体,BCR复合物时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的细胞膜免疫球蛋白(mIg)和传递抗原信号的Iga(CD79a)/Igb(CD79b)异源二聚体组成。

16.NK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细胞)NK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他们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就可以直接杀伤某些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因此在机体抗肿瘤和早期抗病毒或胞内寄生菌感染的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7.KAR/KIR杀伤细胞的活化受体(killeractivatoryreceptor,KAR)KAR是一种可激发NK细胞杀伤作用的受体,其胞外区能与靶细胞的糖基受体结合,胞内区有ITAM。

杀伤细胞的抑制受体(killerinhibitoryreceptor,KIR)KIR是一种可抑制NK细胞杀伤作用的受体,胞外区能与自身的MHC-I类抗原结合,胞内区有ITIM。

二、问答题

1、何谓表位?

比较B表位与T表位的特点。

AD是指抗原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为表位(epitope)。

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2、抗体的生物学作用有哪些(生理病理免疫作用)?

3、补体激活的途径有哪些?

活化后的生理病理免疫作用?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一)感染早期激活MBL和旁路途径,

(二)感染晚期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4、重要的CD分子和粘附分子有哪些?

各有何意义?

CD分子的主要成员

(一)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主要有CD3、CD4、CD8、CD2、CD58、CD28/CTLA-4和CD40L等。

1CD3表达于所有T细胞表面。

主要功能是与TCR结合形成TCR-CD3复合体,稳定TCR结构和转到TCR特异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促进T细胞活化。

该分子胞质区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

2CD4或CD8是TCR的辅助受体,参与信号转导。

外周血中成熟T细胞表面为CD4或CD8单阳性。

可以作为鉴定T细胞的重要标志。

CD4和CD8与HLA分子的Ig样区结合(CD4与MHC-Ⅱa2b2结合;CD8与MHC-Ⅰa2a3结合),CD4分子式HIV病毒gp-120分子的受体。

3T细胞的CD2(LFA-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又称为绵羊红细胞受体其配体主要是CD58(LFA-3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CD2与CD58是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分子。

此外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分子还有LFA-1和ICAM、CD28和B7-1(CD80)或B7-2(CD86)。

CD152又称为(CTLA-4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其配体也为B7分子家族;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胞内段有ITIM(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与B7家族结合是T细胞获得抑制信号。

CD40L在T细胞辅助B细胞的过程中(T细胞表达CD40L,B细胞表达CD40)为B细胞提供协同刺激分子。

(二)参与B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主要有:

CD79、CD19、CD20、CD21、CD22、CD81、CD80、CD86、CD40、CD35、CD32和CD72等。

CD79表达于除浆细胞以外的各个发育阶段的B细胞,是B细胞特征性标志。

包括CD79a和CD79b。

CD79a/CD79b与mIg(BCR)以共价键相连、组成BCR\CD79复合物。

其胞质区有ITAM可与B细胞内信号分子想结合,介导BCR途径的信号转导。

B细胞活化最关键的第二信号由CD40分子传递。

(三)属于CD分子的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有:

CD64、CD32、CD16、CD89、CD23。

常见的细胞粘附分子:

1选择素家族、2黏蛋白样家族、3整合素家族、4免疫球蛋白超家族、5概念蛋白家族、6其他细胞粘附分子。

细胞粘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一)1参与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发育。

2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3参与炎症反应。

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二)其他生物学作用:

1参与胚胎发育。

2参与创伤修复和血栓形成。

3细胞粘附分子与肿瘤浸润、转移、杀伤肿瘤细胞的调节和肿瘤诊断的关系。

5、MHC分子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1)HLA与疾病相关性:

某些疾病与特定HLA抗原型别呈非随机分布。

如北美白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1%以上携带B27抗原。

(2)HLA抗原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HLAI类抗原表达减少或消失,使肿瘤细胞逃逸CTL细胞的攻击,容易发生肿瘤。

HLAII类抗原表达异常,可把自身物质作为自身抗原提呈给自身反应性T细胞,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3)HLA与器官移植:

HLA是人类组织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抗原。

在肾移植中,各位点配合的重要性为DR、B、A。

骨髓移植中,要求HLA完全相同者作为供者。

(4)HLA与输血。

(5)HLA与法医。

(6)HLA与妊娠及习惯性流产有关。

6、比较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提呈的特点。

7、比较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8、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特点及生理病理作用。

(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效应作用:

T细胞由TD-Ag激活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或称致敏T细胞)清除抗原的作用。

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生理意义:

1.抗感染主要清除胞内感染的病原体。

2.抗肿瘤Tc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CD4Th1细胞释放CKs直接溶解/活化的Mc-Mф、NK细胞的杀伤效应。

病理意义:

1.介导Ⅳ型超敏反应,引发移植排斥反应等。

2.参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组织损伤。

(2)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作用:

体液免疫应答是由B细胞介导,其效应分子是抗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的,故将这种免疫称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包括以下作用:

1中和作用。

2黏膜免疫作用。

3激活补体的溶细胞作用。

4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

5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体液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生理意义:

1.抗感染:

粘膜局部免疫、清除体液中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溶解病毒感染细胞。

2.清除衰老死亡细胞。

3.抗肿瘤。

病理意义:

1、介导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2、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组织损伤。

3、介导移植排斥。

4、封闭或覆盖肿瘤抗原。

9、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