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01.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8868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01.doc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01.doc(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01.doc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

【首页】

课程名称

流行病学

授课专业

预防本科

班级

2002级

课程编号

50402260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校级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

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90

学分数

6.0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66学时;实践课24学时

教材名称

《流行病学》

作者

李立明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3

指定参考书

1.《流行病学》

2.《现代流行病学》

3.《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5.modernepidemiology

作者

姜庆五

谭红专

李立明

沈福民

RothmanKJ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科学出版社2003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Lippincott-RavenPulishers,

1998

授课教师

叶冬青

职称

教授

单位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授课时间

2006.9-2006.12

注:

表中()选项打“√”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

【预防医学专业】

周次

第1周,第1次课2006年9月2日

备注

章节名称

绪论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实习课()

教学

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流行病学定义;

2.掌握流行病学基本的研究方法;

3.掌握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熟悉流行病学的应用;

4.了解流行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主要内容

时间

分配

1.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基本含意

2.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3.简介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4.流行病学的特征

5.流行病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的展望

10分钟

20分钟

3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流行病学定义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应用

难点: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备注

启发提问

1.流行病学与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有何不同?

2.流行病学既是一门方法学,又是一门应用学科,为什么?

3.流行病学研究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外语要求

Epidemiology

教学手段

多媒体

参考资料

谭红专主编的《现代流行病学》第一版.2001

姜庆五主编的《流行病学》第一版.2003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1页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

【预防医学专业】

周次

第1周,第2次课2006年9月3日

备注

章节名称

疾病的分布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实习课()

教学

时数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疾病频率测量的指标及应用;

2.掌握疾病流行的强度和疾病分布的形式;

3.熟悉疾病在人、地、时分布的综合描述。

教学主要内容

时间

分配

6.简介率与比的意义

7.疾病频率测量的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等)

8.疾病流行的强度:

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9.疾病分布的形式。

5.简介移民流行病学

10分钟

40分钟

10分钟

65分钟

10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疾病频率测量的指标

疾病流行强度

疾病在人、地、时分布的特点,出生队列分析

难点:

疾病频率测量的指标

出生队列分析

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

备注

启发提问

1.发病率与罹患率、患病率有何不同?

2.死亡率与病死率有何不同?

3.简述疾病三间分布的基本内容。

外语要求

distributionofdisease、incidencerate、attackrate、prevalence、fatalityrate、outbreak、epidemic、birthcohortanalysis

教学手段

多媒体

参考资料

谭红专主编的《现代流行病学》第一版.2001

姜庆五主编的《流行病学》第一版.2003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2页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

【预防医学专业】

周次

第2周,第1次课2006年9月9日

备注

章节名称

描述性研究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实习课()

教学

时数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现况研究、普查、抽样调查的概念;

2.掌握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原则及计算公式,现况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防止;

3.掌握生态学研究的概念及生态学谬误;

4.熟悉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教学主要内容

时间

分配

1.概述:

现况研究的概念、研究目的、

现况研究的特点和种类

2.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生态学研究。

30分钟

70分钟

35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抽样调查的方法

现况研究的偏倚及资料收集

难点:

生态学研究

生态学谬误

备注

启发提问

1.现况调查的偏倚有哪些?

2.何谓生态学研究?

3.何谓生态学谬误?

外语要求

descriptivestudy、cross-sectionalstudy、census、samplingsurvey、ecologicalstudy、ecologicalfallacy

教学手段

多媒体

参考资料

谭红专主编的《现代流行病学》第一版.2001

姜庆五主编的《流行病学》第一版.2003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3页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

【预防医学专业】

周次

第2~3周,第1次课2006年9月10、16日

备注

章节名称

病例对照研究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实习课()

教学

时数

5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基本原理、类型;

2.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资料整理分析;

3.熟悉病例对照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及优缺点。

教学主要内容

时间

分配

1.概述:

定义、特点、种类及基本原理

2.实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3.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4.偏倚及其控制

5.实施病例对照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6.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优缺点

20分钟

40分钟

125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基本原理

匹配及匹配过头的概念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与资料分析

混杂偏倚

难点:

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

分层和分级资料分析

1:

1匹配资料分析

混杂偏倚

备注

启发提问

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如何选择对照组?

2.配比与配比过头的概念是什么?

3.病例对照研究有何优缺点?

外语要求

case-controlstudy、retrospectivestudy、matching、over-matching

教学手段

多媒体

参考资料

谭红专主编的《现代流行病学》第一版.2001

姜庆五主编的《流行病学》第一版.2003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4页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

【预防医学专业】

周次

第3周,第2次课2006年9月17日

备注

章节名称

疾病频率的测量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实习课(√)

教学

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和应用条件;

2.结合课题掌握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

3.结合课题熟悉常见的标化方法。

教学主要内容

时间

分配

1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的概念和计算

2.引入率、续发率、感染率、罹患率的概念和计算

3.累计发病率、发病密度的概念和计算

4.标化死亡比和标化死亡率的概念和计算

5.常见的标化方法及计算

3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续发率、感染率、罹患率的的计算与应用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联系与区别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联系与区别

发病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标化的目的

难点:

发病密度的计算

直接与间接标化法的计算

备注

启发提问

1.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定义有何不同?

两者有何关系?

有何不同用途?

2.比较两个不同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怎样比较?

3.标化的目的是什么?

常见的方法有几种?

外语要求

incidencerate、attackrate、prevalence、fatalityrate、mortalityrate、incidencedensity(ID)

教学手段

计算与讨论

参考资料

谭红专主编的《现代流行病学》第一版.2001

姜庆五主编的《流行病学》第一版.2003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5页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案

【预防医学专业】

周次

第4周,第1次课2006年9月23日

备注

章节名称

队列研究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践课();实习课()

教学

时数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队列研究的概念、用途和类型;

2.掌握队列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3.熟悉队列研究的偏倚及其克服方法;

4.了解队列研究的基本步骤。

教学主要内容

时间

分配

1.概述:

定义、特点、种类及基本原理

2.队列研究的实例

3.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4.队列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5.偏倚及控制

6.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2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6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分类

人时的计算、率的计算

效应估计的计算及意义,解释分析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