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论述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6258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论述题.docx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论述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论述题.docx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论述题

1.试论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2.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3.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下的中央银行与早期的中央银行在职能方面有什么发展变化?

4.试结合我国实践,分析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意义。

5.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大致可分为哪些种类?

6.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

7.如何理解中央银行参与支付清算服务的重要性?

8.支付系统风险有哪些?

如何防范和控制支付系统风险?

9.试结合我国实际,对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0.试论述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原理,并预测一下我国此项业务的发展趋势。

11.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及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12.利用货币政策的效果检验指标,检验中央银行2004年度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并谈谈目前的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及2005年度货币政策的走势

13.试析全球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14.试论述我国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措施及其效果。

1.试论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要对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大致可以从下列5个方面去分析。

(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与金属货币相比较,银行券已是一种信用货币,它的流通支付能力取决于其兑换金属货币的能力,即取决于发行银行的信誉。

银行可能会因经营不善而无法保证自己所发行银行券及时兑现,这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混乱。

而在银行提供的信用货币超过客观需要的情况下,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动荡。

这些诸多问题的存在,客观上要求信用货币的发行权应该走向集中统一,由资金雄厚并且有权威的银行发行能够在全社会流通的信用货币。

于是,国家即以法律形式将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集中到几家以至最终集中到一家大银行。

这便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基本经济原因之一。

(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银行数量增加、银行业务扩大和银行间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由单个或少数银行自行处理结算和清算业务,已不能满足商品经济活动和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这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和公正的权威性清算机构,作为金融支付体系的核心,能够快速清算银行间各种票据从而使资金顺畅流通,保证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又一个基本经济原因。

(3)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随着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业务活动的复杂化,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是不断增加的。

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银行以至整个金融业的稳定,客观上需要有一家权威性机构,适当集中各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作为后盾,在银行出现难以克服的支付困难时,集中给予必要的贷款支持,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

这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另一个基本经济原因。

(4)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

为了保证银行和金融业的公平有序竞争,保证各类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减少金融运行的风险,这就需要一个专门从事金融业管理、监督及协调的职能机构。

这便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再一个基本经济原因。

(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

为了保证和方便政府融资,发展或建立一个与政府有密切联系、能够直接或变相为政府筹资或融资的银行机构逐步成为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也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基本经济原因之一。

上述诸多方面提出的客观要求直接推动了中央银行的产生。

但这些客观要求并非是同时提出的,其迫切程度也并不是完全相等,因此,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2.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这是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表述。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由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职责,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是保持经济、金融稳定和维护社会公众信心的一个必要条件。

中央银行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使其权力与责任相统一,能够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管金融业和调控宏观经济方面自主地、及时地形成决策和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这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保证国家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的任何制约,更不能凌驾于政府之上。

中央银行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在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政策指导之下履行自己的职责。

因此,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3.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下的中央银行与早期的中央银行在职能方面有什么发展变化?

中央银行的三大基本职能,即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但这些具体内容并不是在中央银行产生时就得到了完全充分的体现,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央银行制度本身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的。

从发行的银行这一职能看,早期的中央银行主要通过集中垄断银行券的统一发行体现出来。

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又增加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集中货币发行,在现代经济中只是作为中央银行行使职能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其内容已不是早期中央银行所能比,发行的银行这一职能在其内容上已通过更为宽泛的概念即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体现出来。

从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看,在形式上,早期的中央银行和现代中央银行都是通过集中存款准备金、作为最后贷款人和组织银行间支付清算体现这一职能,但这三个方面的内涵及重要性在不同时期却有很大不同。

集中存款准备金对早期中央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业务之一,而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已上升为现代中央银行最为重要的业务之一。

从政府的银行这一职能看,早期的中央银行与现代中央银行也有很大的差别,其涵盖的内容也大大扩展了。

早期的中央银行行使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为政府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以及根据政府安排代为筹集资金等。

而在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中,一方面传统的为政府服务的业务大大增加和扩展了,另一方面管理调控的责任日益突出了。

中央银行职能的扩展是与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和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有多种原因促进了中央银行职能的迅速扩展,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一提:

一是货币制度的变更;二是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

总之,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与早期中央银行的职能相比是大大地扩展了,中央银行行使职能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尽管目前各个国家中央银行的职能在其具体内容和重点方面仍然有所差异,但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职能无一例外地大大突出了。

4.试结合我国实践,分析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意义。

答:

(1)我国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实践。

中央银行债券是中央银行为调节金融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

我国从1993年开始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当年发行了200亿元的中央银行融资债券。

2002年9月,为吸收因外汇占款投放而增加的流动性,并进一步丰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将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为中央银行票据,之后,中央银行票据不断发行。

到200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央银行债券余额为11079.01亿元,占当年负债总额78435.58亿元的比重为14.12%。

(2)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银行债券发行时可以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债券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主动负债业务,其发行的对象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

通常是在商业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过多,而中央银行不便采用其他政策工具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发行的。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的过程中,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尤其是国债市场不发达,中央银行债券往往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货币政策效应在于,直接减少了基础货币量,这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降低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水平的效果是相同的。

但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相比,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的独到之处在于,既实现了宏观调控目标,又具有市场化、灵活性的优势。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超额存款准备部分地转变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这部分资金无法用于流通支付,只能存放在央行的账户上;而中央银行票据尽管不能用于现金支付,但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交易工具,其可以上市交易,这样赋予了持券机构自我调节流动性的权利。

最终的持券者是谁对于中央银行并不重要,关键是中央银行债券在总量上吸收了商业银行这部分多余的流动性。

(3)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重要意义。

从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看,中央银行采用价格(利率)招标方式能够发现真实市场价格、货币市场利率,采用数量招标方式能够以稳定的价格引导货币市场供求状况。

通过发行中央银行债券,一方面可以了解市场对利率走势的预期,引导、稳定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市场的反应来了解货币量的供求。

中国人民银行在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时,针对外汇占款持续增加的情况,根据市场利率变化与货币政策的需要,决策使用价格(利率)招标方式或数量招标方式,灵活调节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其中,价格(利率)招标方式发行央行债券更多一些,以发现市场利率水平,了解金融机构对利率走势的预期。

中央银行债券的收益率水平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关联性不断加强,这为基准利率的形成、建立间接调控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

5.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大致可分为哪些种类?

中央银行的各种业务活动都是为了履行其各项职责。

由于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职能的特殊性,其业务活动的种类与一般金融机构相比有很大不同。

按照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首先,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

这类业务的共同特点就是直接与货币资金相关,业务活动都将引起货币资金的运动或数量变化,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资产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形成了资产负债业务,这类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状况综合反映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

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货币发行业务、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证券、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和黄金外汇业务。

(2)支付清算业务。

支付清算是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及社会经济活动提供资金支付清算服务的综合业务,包括拟定支付结算制度与规则并组织实施、为金融机构开立账户、建设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进行支付清算业务操作与管理等内容。

(3)经理国库业务。

这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办理和管理国库业务而形成的重要业务。

(4)会计业务。

包括体现和反映中央银行履行职能,监督、管理、核算财务的会计业务。

其次,管理性业务。

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为履行职责而从事的管理类业务。

这类业务主要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最大的特点一是与货币资金的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会导致货币资金的数量或结构变化;二是需要运用中央银行的法定特权。

管理性业务主要有存款准备金管理、货币流通管理、货币市场监管、黄金外汇管理、征信管理、金融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反洗钱和金融安全管理、国际金融活动与协调管理、金融调查统计、对金融机构的稽核、检查、审计等业务。

6.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

答:

对外汇储备的管理,从总体上讲应该注意两方面:

一是外汇储备规模的管理;二是外汇储备结构的管理。

(1)对外汇储备规模的管理。

国际储备过多是对资源的浪费,过少则将面临丧失国际支付能力的可能,因此,确定合理持有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保有多少国际储备,并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标准,需要根据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经济的政策确定。

一般来说,首先,要从国家支付债务和商品进口方面考虑,满足其周转需要,防止出现支付困难的情况。

目前,多数国家只把外汇储备作为周转性手段,而把黄金储备作为保值手段。

外汇储备的数量,在发展中国家一般相当于2~3个月的进口额。

同时,也要考虑债务偿还问题。

长期债务构成比重大,外汇储备可偏低一些;如果短期债务多,则需保有较多的外汇储备。

其次,还要从货币政策方面考虑。

国际储备在许多国家也是货币发行准备金,它对于调节货币发行、稳定对内对外币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货币,是其他国家国际储备货币的主要来源。

因此,这些国家的国际储备一方面要用于支付进口和偿还债务;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干预外汇市场。

从这个方面看,它们需要保有较多的国际储备才行。

但由于它们本身就是储备货币发行国,国际储备的弹性很大,所以,对这些国家来说,事实上又没必要保持过多的国际储备,与数量相比更重要的是国际储备的结构,一般来说,外汇储备水平可以低一些,而黄金储备水平则需要高一些。

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到2004年底已达到6099亿美元。

对我国来说,外汇储备显然足以满足支付和应对风险的需要,并且,持有这样一笔巨额的外汇储备,其成本也是巨大的。

首先是会有利差的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我国目前609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

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会更大。

其次是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

我国每年要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我国又持有大约6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因此应当注意适当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尽可能减少持有成本。

(2)对外汇储备结构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国家都是从安全性、收益性、可兑现性这三个方面考虑其构成比例。

在黄金与外汇储备比例为一定的条件下,目前各国在外汇储备上也是从外汇资产多元化入手,争取分散风险,增加收益,获得最大的灵活性,通过一篮子货币来解决外汇资产多元化问题。

我国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由于保密原因不得而知,但其以美元资产为主是众所周知的。

在贸易伙伴多元化、汇率风险巨大的今天,应当进一步加强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适当减少美元资产的比例,增加其他币种的规模,特别是应当发挥外汇储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建立将储备转化为投资、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新机制。

7.如何理解中央银行参与支付清算服务的重要性?

答:

中央银行参与支付清算服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中央银行参与支付清算服务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应收应付款项可通过中央银行划转,同城、异地及跨国交易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可通过中央银行得以最终清偿,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转移效率、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中央银行通过提供支付清算服务,有助于掌握金融运行和资金运动趋势,对正确制定货币政策,增强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大额支付系统已经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工具。

第二,大额支付系统的高效运行以及快捷、低成本的行间清算有助于货币市场运作和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增强,有利于中央银行更灵活、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

第三,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率水平和准备金可否用于支付结算,对支付系统的风险倾向具有重要影响。

第四,支付指令的传送和支付资金的转移不同步时会产生在途资金,影响货币政策制定的准确性。

第五,中央银行在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同时,向金融机构提供透支便利,导致商业银行负债增加,进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第六,支付系统因技术故障或遭遇突发事件而中断时,会对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政策实施产生冲击和干扰。

(3)中央银行参与支付清算活动对于保障支付系统的稳健运行,进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支付系统是金融信息和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渠道,如果银行的支付出现问题,将影响公众信心甚至引发社会恐慌。

中央银行通过支付清算服务,可以有效地监督支付系统运行,防范与控制风险;通过对银行实行结算监督,促使其在结算业务领域进行合法有序竞争,从而维护社会支付秩序,提高银行信誉。

必要时,中央银行需提供临时性信贷以维持银行的清偿能力。

中央银行负有维系支付系统安全的法定责任;在金融危机爆发和不利情势突发等特殊情况下,中央银行负有维持支付系统正常运行的法定义务。

8.支付系统风险有哪些?

如何防范和控制支付系统风险?

答:

支付系统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法律风险和其他风险。

(1)信用风险:

在支付过程中,因一方拒绝或无力清偿债务而使另一方或其他当事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发生在交易或支付过程中的任何环节。

(2)流动性风险:

交易一方并未发生实质上的清偿危机,只是由于资金不能如期到位而造成不能按期履约支付(即延期支付),致使交易对方无法如期收到款项的风险。

(3)系统风险:

在支付系统运行中,因某一参加者不能履行债务义务而造成其他参加者无法履约,从而使系统陷入整体性运行瘫痪的可能性。

中央银行对系统风险最为关注。

(4)法律风险:

关于支付系统及其参与者权利、义务、责任的法规不健全或不清晰,将可能引起支付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法律纠纷的风险。

(5)其他风险:

其他因素和突发事件也会引起支付系统运行障碍和紊乱。

为防范和控制支付系统风险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1)对大额支付系统透支进行限制;

(2)对私营大额支付系统进行监控;(3)引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4)对小额零售支付系统进行监控;(5)对银行结算业务进行监督;(6)加强支付清算领域的规则建设;(7)加强支付系统现代化建设与安全防护。

9.试结合我国实际,对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1)准备金。

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的主要传递指标:

法定准备率的变动直接导致准备金的变动,再影响到中介指标;再贴现率的变动即通过昭示作用影响市场利率,也通过影响再贴现贷款数量影响商业银行借入储备;公开市场业务则通过债券的买卖影响商业银行的非借入储备再影响中介指标。

商业银行准备金越多,其增加贷款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准备金的增加,意味着市场银根宽松,反之则意味市场银根紧缩。

因此,以准备金为操作指标,有利于监测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及时调节和有效控制其方向和力度。

准备金有不同的计量口径:

准备金总额、法定准备、超额准备、借入储备、非借入储备等。

借入储备是指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通过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贷款形成的储备,非借入储备则是指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形成的储备。

不同的准备金指标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

我国在1998年3月21日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以后,将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合二为一,同时,将法定准备率下调至8%。

这样,超额储备便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一个主要的操作指标。

(2)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也被称为“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充分显示了其在货币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货币供给总量等于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在货币乘数一定的情况下,或货币乘数变动可预测的情况下,控制住基础货币也就控制住了货币供给总量。

基础货币是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组成,二者均是货币创造的基础。

因而,作为操作指标,综合考虑二者在内的基础货币比只考虑其中之一的准备金更为有利。

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现金流通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控制基础货币显然比单纯控制准备金更为重要。

此外,通过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总量还取决于货币乘数是否稳定可测。

在我国,据统计显示货币乘数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经常波动的一个变量。

这必然影响通过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的效果。

不过,货币乘数的变动还是比较有规律的,一般在短期内变化不大,基础货币因而是基本可预测的。

由于我国目前货币乘数相对稳定,基础货币在货币供应总量形成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对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能力有决定性影响。

在基础货币中,现金这一指标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其可控性越来越低,尽管我国目前仍实行现金管理,但这种管理的有效性正在递减。

鉴于此,我国目前将现金纳入货币供应量的层次目标体系之中进行监控。

10.试论述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原理,并预测一下我国此项业务的发展趋势。

公开市场业务是间接调控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

M=-B,其中,M表示货币变动,B表示债券的变动。

即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的货币与债券之间的互换,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通过买卖债券,以扩张或收缩银行系统内准备金数量,进而控制货币供应的一种交易方法。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点就是基础货币以及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核心是通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可以增减的有关资产项目的操作,调整资产总量,从而达到控制负债的目的。

所以,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货币供应的传导机制如下:

公开市场业务(OMO)—银行体系准备金(NBR)—基础货币(B)—货币供应量(M)—国民收入(GNP)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买卖国债,国债作为中央银行资产项目中的一项,是中央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础货币的资产方起着重要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原理,实质上既是货币与债券的互换,也表现为债券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制约作用。

近5年来,以快速发展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依托,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迅速发展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

以取消贷款规模限额控制和扩大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标志,中国货币政策成功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这是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改革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之所以推陈出新,与对冲外汇占款压力不断加大是密不可分的。

从1998—2002年的几个年份,我国经济基本处于通货紧缩阶段,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相对较小。

因此从交易方式上看,当时公开市场操作只包括现券买(卖)断和逆(正)回购几种形式。

2002年9月以后,我国开始尝试使用中央银行票据作为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工具,很大程度弥补了市场短期债券不足的缺陷。

随着人民币外汇占款的进一步上升,对冲操作任务也越变越重,而且随着央行之前发行的短期票据逐次到期,公开市场操作面临很大尴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2004年12月起,中央银行不得不开始发行3年期长期票据,即是为了替代已经到期的央行票据,也是为了延长新发行票据的到期时间。

但是,中央银行的上述做法实际是把矛盾推向未来,因为3年以后我们将面临着更大的央行票据到期压力和通货膨胀风险。

而且,由于央行票据是要支付利息的,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财务成本问题,央行很可能需要再度增发货币,这也是一种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

显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很难在票据发行道路上走得很远,必须寻求新的替代手段。

11.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及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指从需要采取某种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

就总体过程而言,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制定和操作货币政策的全过程,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外部时滞指实施货币政策的时滞,即从新政策制定到它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又可以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

从我国的情况看,信贷规模控制是货币政策的传统工具,其主要是通过调控银行体系的贷款总量来实现的。

就银行体系总体而言,贷款是目前我国银行体系的主要资产业务,各项存款和流通中现金(M2)则是银行体系负债的主要构成部分。

这就意味着银行体系的贷款总量增长率是货币政策主要的工具变量,而M2增长率则是主要的中介目标。

因此,控制贷款总量,将直接作用于中介变量M2,但传导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

这一判断,我们可以从贷款总量与M2的增长关系分析中,得到验证:

信贷总量与M2增长关系分析图(%)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