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8487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题练习及答案.docx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题练习及答案

专题十四探究题

1.莹莹同学是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她对家里的几种清洁剂进行了研究。

下表是莹莹家的几种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

根据表中信息,请你和莹莹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盛有少量“彩漂液”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

(2)莹莹同学在使用“洁厕灵”去除污垢时,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联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猜想洁厕灵的成分中可能含有酸。

①为证实自己的猜想,莹莹从家中又找来两类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

(只写出药品和现象)

实验一:

实验二:

经过以上实验,莹莹得出“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的结论。

②莹莹想试制一瓶“洁厕灵”,你认为盐酸、稀硫酸这两种酸中更合适,理由是

③结合上面对“洁厕灵”的了解,自使用时应注意:

(3)“洁厕灵”和“漂白水”不能混用。

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

化学方程式为

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氯气可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

如图是探究物质漂白性(使有色物质褪色)的实验。

(1)闻氯气时,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2)写出如图C中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HClO+NaOH=NaClO+H2O)

(3)图中实验的现象为B中布条褪色而A中布条不褪色,由此可推测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可能有哪些?

若要证明只有次氯酸有漂白性,还需补做相关的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3.春节时,小阳发现很多小朋友在玩“擦擦炮”。

小阳对“擦擦炮”引燃头的化学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从资料上获悉:

引燃头上通常含有S、KClO3、MnO2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KClO3可与NaNO2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KClO3+3NaNO2=KCl+3NaNO3

为验证引燃头成分,小阳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刮取引燃头,小心研碎,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残渣为灰黑色固体。

②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放入试管,再加入上述灰黑色固体少许,溶液中很快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往装有滤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NaNO2,搅拌后再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灰黑色固体中含有,该固体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作用。

(2)步骤③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阳点燃“擦擦炮”时还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4)据所有实验现象可知,“擦擦炮”引燃头的成分有

4.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推理假设】

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HCl

【实验探究】

(一)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1)选择试剂:

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可选用石蕊、Mg、、、

(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2)实验验证:

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二)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某同学选用测出废液的pH=1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三)废液处理,回收利用

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对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

5.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因保存

不善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

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铁架台已经略去),实验在

27℃,101kPa下进行。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用天平准确称取氢氧化钠样品mg,放入A中试管内,

向B中集气瓶内倒入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颈处;

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VmL;

④计算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判断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3)B中集气瓶装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原因是

(4)判断实验步骤③中滴加的稀硫酸已过量的标志是

(5)叙述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方法:

(6)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定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理由是

(7)取10g变质的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6%,向烧杯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则反应结束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是

6.某兴趣小组发现一袋腌制松花蛋的泥料,配制表上的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

他们要探究在腌制松花蛋过程中都有哪些物质对鸭蛋起作用,于是取少量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探究其成分。

【猜想与假设】

他们都认为滤液中一定有NaCl和NaOH。

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其他成分他们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想:

小亮猜想:

还可能有Na2CO3

小强猜想:

还可能有Ca(OH)2和Na2CO3

你认为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你还能做出的猜想是:

还可能有

【活动与探究】

小亮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稀盐酸,振荡,没有气泡,于是他得出结论:

没有Na2CO3

请你选择CO2以外的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反思】

小强认为小亮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7.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

猜想一:

氯化钠溶液;猜想二:

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

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

该溶液不可能是溶液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小刚得出结论: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谈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

H++OH-=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

(填符号)

实验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

(用化学符号表示)

8.化学教师为了调动同学们探究的积极性,布置了一个探究任务:

粉笔的成分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盐类,请同学们探究粉笔的化学成分。

某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猜想】

(1)粉笔成分为氯化物;

(2)粉笔成分为碳酸盐;(3)粉笔成分为硫酸盐。

【实验探究】

(1)取一段白色的粉笔(约1g),在研钵中研成粉末,倒入大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

(2)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几滴酚酞,无明显现象。

粉笔溶液(酸碱性)不可能呈性;

(3)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

(4)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5)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判断】根据探究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请做出粉笔化学成分可能的合理判断。

(6)写出粉笔的主要化学成分

(7)写出【实验探究】(4)中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写出【实验探究】(5)中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据报道,我国最大的海水淡化研发和制造基地将在我市滨海新区建成。

海水是化工原料的主要来源之一,下面是工业上对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海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究:

(1)甲同学查资料获知:

石灰乳的主要成分为Ca(OH)2,Ca(OH)2可用高温煅烧海滩贝克(主要成分CaCO3)等反应制得,请写出制备Ca(OH)2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含氯化镁、硫酸钠和氯化钙的粗盐,并设计了如下过程进行除杂提纯,实验后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此题中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乙同学所加的试剂A是

②白色固体Ⅱ的成分是;白色固体Ⅲ的成分是

③加入适量B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10.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里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衣粉5种物质。

老师从中取出3种物质,研磨混合均匀,让同学们检验其成分。

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

每次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

5种已知物的实验记录:

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

①该洗衣粉溶液pH7(填“>”“<”或“=”)

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

参照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

未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

和,还含有的第三种物质是或,请你设计检验第三种物质的实验方案

11.小明在购买氢气球时,看到摊主正在把废旧铝锅碎片投入盛有某种液体的铁质容器中,盖上容器盖子后,氢气就从导管口出来。

小明根据初中学过的科学知识,认为铁质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

这种液体到底是什么?

第二天小明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种液体后,对小明说:

铁质容器中装的就是这种液体,它是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

还提供了相关信息,请小明自己动手探究。

提供的信息:

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如:

钾——紫色;钠——黄色;钡——黄绿色;钙——砖红色。

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

回顾与解释:

(1)小明认为铁质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理由是

(2)在步骤④中,小明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填写离子符号)的干扰。

(3)小明通过实验,可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4)小明想进一步了解铝和这种溶液反应的原理,再次请教化学老师,老师启发小明说:

铝和这种溶质以及水发生反应,生成含有偏铝酸跟离子(AlO2-)的盐和氢气两种物质。

请你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在查阅资料时,小明得知CO2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

他决定对该反应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是否生成CO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下图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1)A中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C中装有浓硫酸,其作用是

(3)E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经检验F处的气体为CO。

结论:

CO2在高温条件下与木炭反应生成了CO

【实验反思】

(4)有同学对A装置作如下改进:

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

改进后的优点是

【实验拓展】

(5)撤去B,按A→C→D→E顺序连接。

然后A中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生成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此时要检验该实验条件下D中木炭所发生反应的生成物,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实验是②

13.某学习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