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情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4816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情况.docx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情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情况.docx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情况

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

情况汇报

临沂市各级对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工作十分重视,市财政局、市开发办专门成立了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工作班子,制定下发了《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编制意见》,召开了各县区开发办主任、分管主任,财政局分管局长、农业科长会议作了专题部署。

为提高规划起点,我们又组织各县区到有关市、县参观学习,组织农业、林业、水利、中介机构等方面专家进行认真审查。

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区域布局及规划初稿向市政府分管市长作了全面汇报。

现将初步形成的规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思路

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总的思路是: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新农村建设这个总目标,抓住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搞好三个结合,创新四个机制,实现五个突破。

(一)“抓住一条主线”即:

以产业开发为主线。

由过去的以区域资源开发为主向产业开发转变,实行按产业组织农业综合开发。

就是每个县区先根据当地资源优势、产品优势、比较优势,选择1-3个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壮大的重点产业,然后,根据优势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等选择开发区域,并根据规划区现状、优势、制约因素、产业发展需要等统筹安排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及各项治理开发措施,实行集中投入,连片开发。

通过几年的连续扶持,培育、壮大一批区域主导优势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优势主导产业的确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粮食优势产区,重点围绕打造粮食核心区,发展高产优质小麦、水稻、专用玉米等粮食为主,突出抓好优质及绿色、有机粮食生产及加工,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丘陵、山区或优势特色产业明显的地方,重点发展林果、蔬菜、黄烟、金银花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及加工储藏。

(二)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突出区域重点。

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向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的地方倾斜。

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

五年规划项目区尽量连成一大片,个别耕地面积较少,不好连片开发的县区安排了2-3片;二是突出开发重点。

土地治理项目,重点扶持水利工程、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现代物质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努力把项目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含量高、运行机制先进、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现代农业样板区;产业化经营项目重点扶持蔬菜、林果等优势产业。

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和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储藏项目。

(三)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项目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农业、水利、林业等行业规划相结合。

把农业综合开发融于整个“三农”工作中去,树立“大农业“、”大开发”的理念,在当地政府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和要求,选准突破口,找准切入点,制定区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同时,以土地治理项目为平台,积极整合支农资金,把农业综合开发与现代农业粮食生产示范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粮食高产创建工程、良种推广等支农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整合资源,集中投入,提高投资标准和建设标准,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效益。

二是把农业综合开发与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相结合。

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围绕建设优质农产品(包括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来安排。

优先扶持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支持优质农产品基地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其原料基地范围内的农民进行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引导、鼓励有条件的项目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企业化管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是把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由过去的开发项目各自为战向围绕优势主导产业聚集转变,实行两类项目有机结合。

在项目安排上,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重点围绕已确定的优势主导产业进行,用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相应的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加工能力;用土地治理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实现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扶大扶强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使用效益。

(四)创新四个机制。

一是创新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机制。

逐步由过去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行为向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行为转变。

积极探索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牵头采取租赁、合作经营、统一经营等形式,组织其原料基地范围内的农民按照基地生产要求进行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路子;二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

通过引导、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优质农产品基地,吸引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多方面资金投入开发;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自主投资搞工程建设的路子。

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新机制;三是创新立项机制,实行公开竞争选项。

完善项目评审机制,建立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评估指标体系,推行社会化公开选项,专家封闭式评审,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选项。

提高选项的广泛度、透明度和立项的准确性、科学性及可行性;四是创新建成项目运行管护机制。

,解决长期以来开发工程管护责任人缺失问题。

由过去以乡村集体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向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转变。

探索项目建成后由企业(合作社)进行自主经营管理模式,解决长期以来管护主体缺位、工程运行维修费用难落实、工程使用率低、毁坏严重等问题,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五)实现五个突破。

一是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上有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粮油、蔬菜、林果、畜牧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和有机稻米、出口蔬菜、黄桃、金银花、木本粮油(主要发展核桃、文冠果、板栗)、肉鸭等6个特色产业做强、做大。

土地治理项目围绕确定的优势主导产业,高标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优势农产品基地,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奠定物质基础;通过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加大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项目区科技含量,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产业化经营项目围绕“壮大规模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辐射带动力”,选择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经济效益较好、辐射带动作用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的龙头项目及合作经济组织,予以重点扶持,连续扶持。

力争在蔬菜、果品、粮油、畜禽等加工领域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高端产业集群。

二是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基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临沂市沂蒙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重点支持优质农产品基地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建设以郯城、苍山、兰山、罗庄、河东、沂南、临沭等县区为主的优质粮食、蔬菜基地,以平邑、费县、蒙阴、沂水、莒南等西北部山区为主的优质果品、金银花、茶叶、花生基地。

2011-2015年计划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优质农产品基地50万亩。

其中:

发展优质稻麦生产基地32万亩;优质果茶基地12万亩;优质、有机蔬菜基地6万亩。

三是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面有新突破。

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性、区域性和按项目进行管理的特点与优势,积极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以建设规模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抓手,推进项目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

支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龙头企业直接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的同时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是在整合项目资金、打造精品工程上有新突破。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要求,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整合有关支农资金,实行集中投入,规模开发,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力争建设一批“精品亮点工程”和“示范样板工程”,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档次和水平。

五是在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积极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逐级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和物资采购工作;制定对施工企业信用考核和工程监理机构考核制度,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标和监理工作;修改完善资金县级报账提款制,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研究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建成后考核评价指标及办法,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考评体系,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科学化。

二、任务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目标是:

----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建设2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300万公斤;

----以改善项目区基本生产条件,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重点,搞好6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建设40万亩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其中:

优质粮油基地22万亩,蔬菜基地6万亩,经济林果基地12万亩。

----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为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0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5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到项目区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创新项目资金管理新机制,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工程管护、科技推广等新机制,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水平。

完成上述任务,项目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推广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将显著提高,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项目区经济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0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6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6万亩,优质农产品率达到100%,林木覆盖率提高个5个百分点,扶持一批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高出400元以上。

三、区域布局及发展重点

(一)产业区域布局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共涉及12个县区、45个乡镇。

按照全市“南部粮食蔬菜、北部林果畜牧、西部林果药花、东部粮油果茶”优势、特色产业总体布局和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发展规划,我市“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确定重点扶持粮油、蔬菜、林果、畜牧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和优质小麦、有机名优稻米、有机花生,有机特色蔬菜、苹果、桃、金银花、茶叶、木本粮油作物(主要发展核桃、文冠果、板栗)、生猪(生物环保型)、肉鸡、肉鸭等12个优势特色产品。

——郯城、苍山、沂南、临沭、河东、罗庄、兰山7个平原县区重点发展优质粮食、蔬菜及肉鸡、肉鸭种养及加工储藏。

该区域主要为沂沭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较深厚,降雨量较多、水资源较丰富。

种植结构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花生、烤烟、杞柳等也占有一定比例,畜禽养殖主要以生猪、肉鸡、肉鸭为主。

农产品市场体系较为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多,是我市粮食主要产区和蔬菜、畜禽等农产品加工聚集区。

“十二五”期间,该区域在大力改善生产条件的同时,本着“增产与增收并举,增量与增效并重”的原则,重点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粮食、蔬菜、畜牧、食用菌、花卉等生产和加工。

特别是依托现已较有影响的蔬菜、畜禽出口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逐步形成特有的区域经济优势和品牌优势。

——蒙阴、沂水、费县、平邑、莒南5个丘陵山区重点发展苹果、桃(蜜桃、黄桃)、板栗、核桃、文冠果、金银花、茶叶及生猪、肉(獭)兔等种养及加工流通业。

该区以山地、丘陵为主,也有部分盆地和小平原。

有干鲜杂果和种植花生、烟草的传统,林果生产很有特色。

如蒙阴的蜜桃产量居全国县级之首;平邑的金银花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费县的有机核桃闻名中外。

优质花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面积约占全市70%以上。

莒南的花生单产、总产名列全国前茅,加工、销售量居全国首位。

该区域有较丰富的饲草资源,也是草食畜禽的重要生产基地,兔、牛、羊等都有较大的规模。

这一区域计划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优质、有机花生、食草畜禽生产和加工,辅以粮食、中药材、茶叶等生产加工。

做好干鲜果品、花生新品种示范推广和精深加工开发,提升果品品质和保鲜储运、加工能力及档次。

尽早形成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独特优势。

(二)产业扶持重点

粮油:

我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全市粮田面积500万亩,09年粮食播种面积1095万亩,总产456万吨;油料种植面积255万亩,总产80万吨。

规划区内主要围绕我市“临沂塘米”、“姜湖贡米”等知名品牌,发展有机、富硒、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及有机、绿色花生基地,以提高商品质量和发展品牌农业为突破口,优化品种结构,努力实现粮食专用化、优质化,提高综合效益。

蔬菜:

蔬菜是我市的优势主导产业。

常年种植180万亩左右,总产570万吨,位居全省第二,拥有蔬菜加工企业700多家。

“十二五”期间主要是引导、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基地。

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扩大有机、绿色蔬菜生产面积,积极发展出口创汇蔬菜,加强蔬菜产品加工及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品牌发展。

果茶:

目前,我市干鲜果面积达到350多万亩,总产270多万吨,其中:

桃52.8万亩,总产109万吨,苹果20.2万亩,总产38万吨。

板栗89万亩,总产10.5万吨,核桃12万亩,总产0.6万吨,金银花12.5万亩,总产1.2万吨,茶叶2.6万亩,总产1200吨。

“十二五”重点是加强蒙阴、沂水、平邑为主的苹果、桃等水果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发展优质高档果品,推进无公害优质果品标准化生产。

加大对费县、平邑、莒南、沂水等山区丘陵地区核桃、板栗、文冠果等木本粮油及金银花、高档绿茶等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带。

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大品牌,创建国际知名品牌。

加大科技投入,搞好树种、品种结构调整,扩大优质果品和加工原料基地规模。

加强产后处理,实现果品生产的产业化,扩大干鲜果和加工品的出口。

畜禽:

重点支持生物环保养猪、肉鸡、肉鸭规模化养殖及畜产品加工。

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饲养小区和龙头企业高标准种畜禽场建设为主要模式,推动畜禽现代化规模养殖,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品牌化畜牧业。

四、项目建设重点

(一)土地治理项目

1、水利措施。

在规划布局上,坚持旱涝综合治理,按灌区按流域统一规划,并与当地水利规划相结合,重点搞好田间灌溉工程配套。

在水资源利用上,充分利用客水资源,坚持先用地表水,后用地下水,实行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积极发展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节水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

在工程安排上,优先利用现有工程进行改造完善,因地制宜建设新的工程,做到沟渠成网,排灌配套,旱能浇、涝能排。

平原地区主要是发展渠道衬砌、管道输水;丘陵山区由于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坡地较多,在设计上根据现有地形、地貌,采取截流与拦蓄相结合,提水与自流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工程布局,灌溉形式主要有库塘+电灌站+水囤+渠道和库塘+电灌站+水囤+管道等方式。

2、农业措施。

高标准农田及平原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重点是深翻改土,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丘陵山区主要是整平土地、深翻改土,实现梯田化。

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民开展有机肥积造和垃圾、粪便、秸秆废物利用设施建设及发展绿肥、秸秆还田等补助机制。

加大农业机械化扶持力度,鼓励项目区农民围绕土地整治、秸秆还田、农作物耕种收获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提高项目区农业机械化水平;

3、林业措施。

“十二五”期间,在林业措施建设上改变传统的“杨家将”种植习惯,以发展高效、经济、观赏林为主,按照农田防护、改善生态环境和高效、美化的原则设计林网或林带。

规划项目区沟、渠、路边全部栽植防护林,林网控制面积达到项目区总面积的95%以上,网格面积控制在200-250亩。

平原区规划以栽植土耳其杨、速生白蜡、栾树、银杏、大叶女贞为主;丘陵区规划以栽植国槐、松柏、文冠果、黄连木等生态经济林为主,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的保存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4、科技推广措施。

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和项目区生产发展需要,加强项目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健全项目区良种繁育体系和病虫害防治体系,提高县乡两级农技推广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

围绕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积极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农业标准化生产。

重点扶持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结合紧密的,以产品或产业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营销服务、原材料基地与公共设施建设等作为扶持的重点环节。

大力支持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引导和组织千家万户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使农民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稳定增加收入。

力争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进一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素质。

基本做到“家家都有技术员,户户都有明白人”。

5、优势农产品发展。

“十二五”期间,按照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畜则畜的原则,大力发展名、优、特、稀品种,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凸显“南部粮食蔬菜、北部林果畜牧、西部林果金银花、东部油料果茶”的区域生产格局,使项目区内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优质农业产业带。

规划区计划发展绿色、有机、专用粮食基地22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6万亩,优质花生基地10万亩,优质果茶生产基地12万亩。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

根据项目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重点扶持蔬菜、粮油、果茶、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和优质小麦、有机名优稻米、优质花生,有机特色蔬菜、苹果、桃、金银花、茶叶、木本粮油作物(主要发展核桃、文冠果、板栗)、生猪(生物环保型)、肉鸡、肉鸭等12个优势特色产品的种、养基地和加工、流通设施项目建设。

计划扶持项目180个。

按类别分:

计划扶持种植项目50个,养殖项目25个,农产品加工项目93个,流通设施及产地批发市场项目12个;按扶持方式分:

计划安排财政补助项目100个,其中合作社项目75个,龙头企业项目25个。

安排贷款贴息项目80个,其中固定资产贷款项目15个,流动资金贷款项目65个;按产业分:

1、粮油:

规划项目34个,主要扶持粮油加工项目。

2、蔬菜产业:

规划项目69个,计划扶持蔬菜种植项目19个,蔬菜加工项目38个,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12个。

3、果茶:

规划项目42个,计划扶持苹果、桃、板栗、核桃、金银花、茶叶等种植项目31个,果茶加工项目11个。

4、畜禽:

规划项目35个,计划扶持养殖基地项目25个,畜禽加工项目10个。

五、分县区规划情况

1、兰山区:

土地治理面积共2万亩,共分两片:

一是枣沟头项目片,面积1.4万亩。

主导产业为富硒水稻、花卉、优质专用小麦,属于花园灌区,30%实行渠系配套自流灌溉,70%从柳青河提水利用渠道灌溉;二是半程项目片,面积0.6万亩。

主导产业为富硒水稻。

灌溉水源为柳清河、属茶山灌区,实行渠系配套以自流灌溉为主。

2、河东区:

土地治理面积共7万亩,共分两片:

主导产业为粮食。

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水稻。

一是汤头片,面积2.5万亩,涉及汤头镇、刘店子乡17个行政村;二是太平片,面积4.5万亩,涉及太平、八湖、相公三个乡镇14个行政村,灌溉水源主要有葛沟灌区,建设防渗渠道实行自流灌溉。

3、罗庄区:

土地治理面积共4万亩,集中安排在沂堂镇的10个行政村,主导产业为粮食和富硒大蒜。

主要灌溉水源为燕子河及地下水,以井灌配地下管道灌溉为主。

4、郯城县:

土地治理面积8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示范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3万亩。

主导产业为粮食,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玉米、富硒米、姜湖贡米。

分两片:

一是高标准农田片,面积5万亩,涉及归昌、高峰头、红花、3个乡镇29个行政村,灌溉水源主要有李墨干渠、清泉寺灌区,搞好田间区系配套,大部分实现自流灌溉。

二是中低产田改造片,面积3万亩,涉及新村、港上、花园3个乡镇19个行政村。

灌溉水源清泉寺灌区,黑龙潭水库,微山河,以自流灌溉为主,其余打浅井配射频卡地下管道灌溉。

5、苍山县:

土地治理面积共7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示范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万亩。

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水稻,共分两片:

一是高标准农田片,面积5万亩,集中安排在南桥镇7个行政村,发展主导产业为优质小麦玉米和富硒水稻,二是中低产田改造片,面积2万亩,集中安排在兰陵镇7个行政村。

两项目片水源为会宝岭水库、西加河和小浚河,以打井配射频卡地下管道灌溉为主,提灌为补充。

6、临沭县:

土地治理面积共7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示范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万亩。

共分两片:

一是高标准农田片,面积5万亩,涉及大兴、蛟龙、朱仓3个乡镇12个行政村。

主导产业为粮油、蔬菜瓜果、茶叶。

灌溉水源主要有龙潭、狼窝沟、沈家后、高埠、水沟5座水库以及苍源河、涯下河、高埠河3条河流,主要是引库(河)建扬水站配套防渗渠、打井配套地下管道灌溉。

二是中低产田改造片,面积2万亩,涉及朱仓、临沭、青云3个乡镇16个行政村。

主导产业为杞柳、茶叶,重点发展优质杞柳和有机绿茶。

灌溉水源主要有西盘、演武山、燕子河、月庄4座水库及月庄河,引库提灌配套管道灌溉。

7、沂南县:

土地治理面积共7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示范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32万亩。

共分两片:

一是高标准农田片,主导产业为粮食。

重点发展优质小麦、玉米,面积5万亩,涉及青驼、砖埠、大庄三个乡镇32个行政村。

主要灌溉水源有沂河、蒙河、庞沂水库、老石头水库,以井灌为主,引河(库)提灌为补充。

二是中低产田改造片,规划面积2万亩,主导产业为粮食,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涉及葛沟、杨家坡两个乡镇17个行政村,打井管灌。

8、沂水县:

中低产田土地治理面积共7.5万亩,共分两片:

一是诸葛片,主导产业为经济林果,主要发展苹果、黄桃、文冠果等,面积4.5万亩,涉及21个行政村;二是沂水镇片,主导产业为有机蔬菜,规划面积3万亩,涉及11行政村。

两项目片水源为跋山水库、顺天河、上古村水库、甲子山水库,以引库(河)提水管道灌溉为主,塘坝拦截地表水、打井为补充。

9、莒南县:

土地治理面积共9.5万亩,共分两片:

北片规划面积2万亩,主导产业为林果和花生,涉及涝坡镇12个行政村,灌溉水源主要有陡山水库、竖旗山水库,以引库提灌管灌为主。

南片面积7.5万亩,主导产业为茶叶、板栗、花生、黄烟等,涉及相沟乡、洙边镇、相邸镇和临港经济开发区壮岗镇4个乡镇56个行政村,灌溉水源主要有相邸水库,演柱水库,寨山水库,三义口水库,相沟水库,以引库提灌管灌为主。

10、费县:

规划2大片,其中:

北片是南张庄乡、上冶镇、城北乡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发展主导产业主要是无公害瓜菜,品种以西瓜、辣椒为主。

主要灌溉水源有小贤河水库、上冶水库和祊河,主要灌溉模式为管道灌溉。

规划南张庄乡2万亩和上冶镇2万亩全部实现自流灌溉,城北乡1万亩使用祊河为主要水源进行提水灌溉。

南片是芍药山乡2万亩项目区,发展主导产业主要是优质核桃、文冠果等木本粮油。

规划项目区以蓄水、拦河坝拦蓄地表水为主,使用管道进行灌溉。

11、平邑县:

土地治理面积共7万亩,共分两片:

一是郑城、魏庄片,主导产业是金银花,规划小流域治理面积3万亩,涉及14个行政村,依托小型水库、建塘坝拦截地表水提灌。

二是温水、铜石、地方片,主导产业为黄桃,面积4万亩,涉及23个行政村。

灌溉水源主要为浚河,引河配套地下管道提灌。

12、蒙阴县:

规划小流域治理面积共7万亩,共分两片:

野店片:

规划面积4万亩,主导产业为蜜桃和苹果,涉及9个行政村,灌溉水源主要有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