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510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马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马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马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马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docx

《马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docx

马原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

1.联系: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1)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3.坚持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的意义:

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

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2.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新事物:

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

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区别的根本标志:

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规律: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暂时显得弱小的新生事物不管经过怎样的困难和曲折,终究要战胜表面上强大的旧事物。

5.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形式上,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内容上,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交替。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的含义

★矛盾:

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1)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具有最广泛的形式——自然、社会、思维领域。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联系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

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相对的(有条件性)

矛盾的斗争性——绝对的(无条件性)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同一性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这保持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斗争性的作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做准备。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由此,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紧密结合推动了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方法论意义:

要求我们树立从同一中把握对立,从对立中把握同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

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

又称矛盾的个性。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上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方法论意义:

要求我们分析任何事物,既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又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具体矛盾具体解决。

3.矛盾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

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

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重要意义

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哲学基础。

总结: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其根本内容是:

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变化

1.质、量、度

(1)质:

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

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3)度:

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事物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意义:

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区别的根本标志: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3.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内容:

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意义:

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要求我们要自觉掌握这个规律,按规律办事,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六)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1.肯定因素:

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

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的否定

第一,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3.否定之否定

一般公式: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

在形式上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4.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内容:

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事物的发展经过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趋势和道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2)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3)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

1.主体: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

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践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价值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利益关系。

价值:

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

3.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2)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的本质: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2.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

反映。

第一,认识是关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唯物论

第二,认识能够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映象——可知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旧唯物主义——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缺陷:

离开实践和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否认了认识过程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蜡块说——亚里士多德;白板论——洛克

2.辩证唯物主义——辩证、积极、能动的反映论

首先,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其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特征

1.反映具有摹写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

总结: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其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再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

(1)含义: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2)特点:

形象性、具体性。

(3)形式:

感觉:

通过感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

知觉:

对事物整体性的反映,是多种感觉的组合。

表象(印象):

大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或再现。

2.理性认识

(1)含义:

人们凭借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整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2)特点:

间接性和抽象性。

(3)形式:

概念:

对同类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反映,是理性认识中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判断:

通过概念对思维对象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的逻辑反映。

推理:

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新知的思维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要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反对割裂二者的错误观点: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努力掌握尽可能丰富的感性材料。

(2)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加工。

5.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非理性因素:

主要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二)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2)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2)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3)理性认识要为群众所掌握;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

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形式上,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内容上,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原因:

第一,人们认识事物,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一次完成。

第二,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要求我们要努力做

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背离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地统一,是“左”和“右”的错误根源。

第二,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3)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错误观点:

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

黑格尔——真理是“绝对观念”的自我显现

马赫——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詹姆斯——有用即真理

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

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

即具有绝对性的真

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

2.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

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从认识的深度看: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从认识的广度看: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1)二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2)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永远处在是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错误观点:

绝对主义——夸大绝对性,否认相对性

相对主义——夸大相对性,否认绝对性

4.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思维的至上性:

人的思维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思维的非至上性:

人的思维又会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三)真理和谬误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和符合;

谬误: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表明了主观和客观的分裂和脱离。

2.真理和谬误是相互联系的。

首先,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其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敢于坚持真理,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实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

2.实践的特点使其能够承担检验真理的功能。

(1)实践是联系和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和纽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

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

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第一,价值的主体是人,价值的客体是物或者是人。

第二,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的作用。

2.价值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3.价值尺度和真理尺度

真理尺度:

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价值尺度:

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对象;

第二,评价结果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评价在实践中的作用:

激励作用、制约作用、导向作用。

(划书)

2.价值观:

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

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包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真理和价值的区别

真理——主体认识和客体状态的符合关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

价值——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按照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去改造世界

2.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3.建立科学的真理观和价值观

建立科学的真理观——坚持真理尺度——弘扬科学精神——崇尚科学至上

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坚持价值尺度——弘扬人文精神——提倡以人为本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3.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4.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胜利论;

列宁——一国胜利论;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

2.改造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

而人类世界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

3.自由和必然。

(1)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自由和必然是辨证统一的。

自由要以必然性为基础。

(3)自由的实现和人的解放: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

人被自然的和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

自由王国:

人能够支配自然的和社会的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第三章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历史观

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二)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

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它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再次,其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

2.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

(1)按照社会意识主体的不同,社会意识是由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构成的。

(2)按照社会意识反映层次的高低,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构成的。

(3)按照同经济基础关系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的本质。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其次,社会意识自身的发展过程具有历史继承性。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种族优劣论

先进的社会意识——邓小平理论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

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揭示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

1.生产力: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合社会需要的力量。

2.基本要素:

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以及科学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等。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现代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

4.生产力的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1)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其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其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2)生产力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其诸要素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结合。

(二)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狭义——物质资料生产的直接的生产过程

广义——物质资料生产的再生产过程: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2.构成: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