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总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288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总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政治总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政治总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政治总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政治总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总复习题.docx

《高中政治总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总复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总复习题.docx

高中政治总复习题

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

1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1)①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

(2)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3)居民的消费还受消费观念的影响,要提高消费水平还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如何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经营成功)?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公司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公司的无形资产,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7、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2)劳动者:

①每个劳动者都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

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③、职业平等观。

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要努力学习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8、投资方式有哪几种?

投资方式有:

(1)存款储蓄

(2)购买股票(3)购买债券(4)购买商业保险:

规避风险的投资(5)直接投资等。

9、商业银行的业务?

(3)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②贷款业务③结算业务

10、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1、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14、财政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15、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

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6.什么叫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有那些?

(1)市场经济: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局限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麻醉品等社会危险品不能让市场调节。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17.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必须完善和坚持各项市场规则。

②建立以道德为此支撑以法律为为保障的社会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③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基本标志: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根本目标: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9.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宏观调控的手段是什么?

(1)原因: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手段:

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行政指示、规定、命令)。

20.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1.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①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创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防需求的方针。

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推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22.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如何?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3.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重要原则?

非歧视原则(最重要的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24.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领域。

(2)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3)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4)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政治生活要背知识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

人民当家作主

3、在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是什么?

广泛性表现在:

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

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什么?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政治自由C、监督权其中,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5、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必须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意义?

方式: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B、专家咨询制度C、社会公示制度D、听证会。

意义:

(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4)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关心公民的政治责任感。

          

8、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

意义?

如何行使监督权?

方式:

(1)A、信访举报制度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C、舆论监督制度D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近年来的新形式。

(2)意义:

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另一方面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9、政府的宗旨?

原则及其如何坚持这一原则?

职能?

(1)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

表现在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B、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C、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

(3)职能: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其中,组织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10、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

合法行政。

合理行政。

程序正当。

高效便民。

诚实守信。

权责统一。

基本要求是A、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B、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

C、加强执法队伍建设D、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1、如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

(1)关键是:

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政府自觉接受监督

12、我国的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3、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

(1)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3)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14、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由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的。

(3)意义: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的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基本方式是什么?

(1)方式:

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

(2)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17、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是?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1)含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人民政协。

19、人民政协的性质:

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20、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为什么必须坚持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照耀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2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机关: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核心内容:

自治权3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23、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4、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25、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的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

26、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27、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A、国家利益是决定因素B、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28、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问题

29、

(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新特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0、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决定因素是什么?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31、我国的外交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文化生活要背的知识

1、文化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5、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2)深远持久的影响。

6、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1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12、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则?

  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4、传统文化的的表现  传统习俗的继传统建筑的传统文艺的传统思想的

15、传统文化的特点:

  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

16、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18、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19、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动力和源泉。

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基本途径: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同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C、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0、中华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2)博大精深  

2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1)原因:

汉字传载、史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23、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4)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4、新时期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必要性]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5、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是发挥"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26、什么是大众文化  

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先进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发挥着导向和示范作用;

28、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9、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1、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3)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2、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4、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3)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的创建活动,

3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原因)  

(1)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36、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整理

一、辩证唯物论(1-5课)

1、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6课)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重视实践活动,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的含义

(1)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

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7-10课)

★联系观(7课)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

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

A、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B、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应当树立全局意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理想效果。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发展观(8课和10课)

1、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

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