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word精品文档11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468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word精品文档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word精品文档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word精品文档1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word精品文档1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word精品文档1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word精品文档11页.docx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word精品文档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word精品文档11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word精品文档11页.docx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word精品文档11页

部内伤中医护理方案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一、常见症候要点: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一)昏迷期: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气机壅闭:

伤后短暂昏厥,面色苍白,双目紧闭,汗出肢冷,舌红苔薄白,脉缓而弱。

2.瘀阻清窍:

牙关禁闭,项强呕吐,或出现中间清醒期后再度昏迷,或四肢痿软,或二便失禁,舌质紫黯,脉实徐缓。

3.元气外脱:

神志昏聩,瞳孔散大,气短息微,面色苍白,目合口开,身冷汗出,撒手遗尿,舌淡,脉虚数或细微。

(二)苏醒期:

1.痰瘀内阻:

头痛头晕,头面青紫,夜寐不宁,恶心呕吐,胸闷心烦,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2.肝气犯胃:

由昏愦转清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近事遗忘,怔忡难寐,或耳目失聪,失语难言,肢体疲软失用。

(三)恢复期:

1.瘀阻脑络:

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伴有头部青紫,肿胀瘀斑,心烦不寐,舌质紫黯有瘀点,脉弦涩。

2.心脾两虚:

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忡惊悸,心神不安,面色萎黄,唇甲无华,舌淡,脉细弱。

3.气虚血瘀:

伤后遗留单瘫、偏瘫,并半身不遂并四肢麻木,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4.心肾两虚:

头晕目眩,夜寐不安,心悸不宁,遗精或滑精,牙齿浮动,头发变白或脱落,脉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头痛头晕

1.评估头痛程度、部位、性质,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好记录。

2.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3.遵医嘱给予耳穴压豆止痛,取肾、皮质下、神门、头等穴,或遵医嘱给予艾条灸、穴位按摩太阳、百会、合谷等穴。

4.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技巧,分散疼痛注意力。

(二)恶心呕吐

1.评估呕吐的程度、呕吐物。

2.嘱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给予耳穴压豆,取穴:

胃、贲门、食道、交感;给予艾条灸、穴位按摩取穴:

内关、公孙、阳陵泉、中脘。

4.做好基础护理,保持患者及床单位整洁无异味。

5.饮食清淡、少量多餐。

(三)心烦不寐

1.保持安静的睡眠环境。

2.保持心情放松,避免刺激性操作。

3.给予耳穴压豆促进睡眠,取心、神门、皮质下、内分泌、枕等穴;艾条灸、穴位按摩取穴:

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百会等;中药浴足取穴:

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

4.必要时给予药物促进患者入眠。

(四)肢体失用

1.评估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的范围及生活自理能力。

2.卧床时将患肢保持中立位或治疗所需体位,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

3.应用五步锻炼法,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4.遵医嘱给予中频脉冲电治疗、中药熏洗、穴位按摩等治疗刺激足三里、手三里、曲池、风池、太溪等穴。

5.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五)腹胀、便秘

1.观察患者排便及腹胀情况。

2.耳穴压豆取穴:

大肠、直肠下端、脾穴;穴位按摩及艾灸取穴:

足三里、天枢、上巨虚穴;中药外敷取穴神阙穴;同时配以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

3.多饮水及多食通便食物。

4.给予通便药物。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一般护理

(1)开窍醒脑、活血化瘀、健脾宁心、补肾养心。

(2)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变化。

(3)及时处理脑水肿,对疑有颅内血肿者,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4)做好五官护理:

昏迷、禁食病人,每日口腔护理2次,防止口腔溃疡;脑脊液漏者,抬高床头15-30°,患侧卧位或平卧位。

及时清除鼻前庭或外耳道血迹或污垢,定时用盐水棉球擦拭或75%酒精棉球消毒外耳道,防止液体逆流。

严禁外耳道或鼻腔冲洗;严禁挖耳、抠鼻;严禁用力擤涕或屏气;避免打喷嚏或连续咳嗽。

(二)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1)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呕吐及呕吐的性质,观察双侧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有变化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2)紧急做好开颅前准备工作:

备皮、留置尿管、术前针、紧急使用脱水药。

2.术后护理:

(1)术后妥善安置患者,床头抬高15°~30°,头部保持中立位。

(2)准备呼吸机或氧气,患者返回病房立即应用呼吸机或吸氧。

(3)给予心电监护,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情况,出现烦躁及时给予约束。

(4)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头部引流情况,并正确记录。

(5)评估患者头痛改善情况,及时给予止痛药减轻患者痛苦。

(6)积极进行护理干预,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便秘及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7)卧床期间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满足各项需求。

(三)用药护理

1.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疗效及反应。

2.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药效及反应。

3.应用脱水药物时应注意保证甘露醇的快速滴注以达到脱水效果。

(四)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2.耳穴压豆(详见附录2)

3.中药浴足(详见附录2)

4.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5.艾灸(详见附录2)

6.中频脉冲电治疗(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情志护理

1.若患者清醒时,做好情志疏导,消除患者焦虑情绪,使其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使之安心养病。

2.耳穴压豆养心安神,取穴心、神门、皮质下、交感等。

穴位按摩风池、百会、太阳等穴。

3.神志不清者,每日进行唤醒训练,刺激患者意识的恢复。

(二)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合理指导饮食,动态观察患者胃纳情况和舌苔变化,科学安排饮食计划。

1.发病早期应遵医嘱禁饮食;神志不清患者应先鼻饲流质饮食或肠内营养液;神志转清,可经口进食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及有无呛咳。

2.食疗:

(1)人参粥,适用于气虚,眩晕,心悸不宁者。

人参粉3g,粳米100g,冰糖、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至熟。

(2)桂圆莲子粥,适用于心脾两虚者。

桂圆干15g,去心莲子15g,粳米50g,红枣5-10枚,白糖、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至熟。

每日1次,做早餐食用。

(3)天麻鱼头,用用于头部内伤中后期,有肝阳上扰,眩晕、耳鸣者。

天麻25g,川穹10g,茯苓10g,鲜鲫鱼1尾(1.5kg),酱油、姜、葱、生粉各适量。

将鲜鱼去鳞、内脏,把川穹、茯苓切成片放入米泔水泡软,放入鱼头、鱼腹内,放姜、葱用武火蒸约30分钟,将调味料加水,生粉勾芡,浇在天麻鱼头上。

(三)体位指导

1.意识不清且四肢不能活动患者,头部保持中立位以保证脑供血,四肢及各关节保持功能位。

2.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但肢体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约束在功能位。

3.无禁忌症患者床头抬高15-30°。

4.定时更换体位以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

(四)健康指导

1.意识不清患者护士要定时给予患者被动的功能锻炼,对于意识清醒患者,指导病人进行床上功能锻炼,预防废用综合征。

2.起居有常、作息定时,避免过劳,保持大便通畅。

3.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忌急躁、焦虑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4.体育疗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

五、护理难点

功能锻炼配合度差

解决思路:

1.提高护士专科知识,加强对患者功能锻炼知识教育,告知患者功能锻炼重要性。

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必要时康复师给患者进行关节松动训练,或指导家属给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2.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可行的康复锻炼方法,积极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1)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尽早进行关节的各项运动。

(2)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循序渐进。

包括股四头肌训练、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运动、膝关节伸屈锻炼等。

(3)应用五步锻炼法,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3.对肢体挛缩患者,遵医嘱给予中频脉冲电治疗、中药浴足、中药外敷、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等给予缓解挛缩及疼痛。

4.定期回访,帮助患者解除生活顾虑,协助其生活料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

脑内出血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床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

1.昏迷期:

气机壅闭□瘀阻清窍□元气外脱□2.苏醒期:

痰瘀内阻□肝气犯胃□

恢复期:

瘀阻脑络□心脾两虚□心肾两虚□气虚血瘀□出院/转出日期: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头痛头晕

1.评估疼痛性质□

2.观察意识情况/瞳孔变化□

3.保持环境安静/放松疗法□

4.采取防护措施□

5.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压豆□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艾灸□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恶心呕吐

1.评估呕吐的程度、呕吐物□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基础护理□

4.饮食清淡、少量多餐□

5.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压豆□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艾灸□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心烦不寐

1保持环境安静/放松疗法□

2.心理支持□

3.采取防护措施□

4.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压豆□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中药浴足□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艾灸□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4.穴位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肢体失用

1.评估活动受限程度□

2.安全防护□

3.活动方法□

4.功能锻炼□

5.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熏洗□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治疗仪□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穴位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腹胀便秘

1.观察患者排便及腹胀情况□

2.腹部按摩□

3.多饮水及多食通便食物□

4.给予通便药物□

5.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压豆□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腹部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4.艾灸□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5.中药外敷□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较好□

一般□差□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中医护理技术

耳穴压豆

艾灸

中药浴足

穴位按摩

治疗仪

腹部按摩

健康指导

/

/

/

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护士长签字:

头部内伤

头部内伤是指头部受伤而气滞血瘀,阻于清窍,,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机逆乱,神明错蒙,脑生理功能发生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表现。

一、辨证治疗

(一)昏迷期

1、气机壅闭

证候:

伤后短暂昏厥,面色苍白,双目紧闭,汗出肢冷,舌红苔薄白,脉缓而弱。

方法:

开窍通闭。

2、瘀阻清窍

证候:

牙关紧闭,项强呕吐,或出现中间清醒期后再度昏迷,或四肢痿软,或二便失禁,舌质紫黯,脉实徐缓。

治法:

开窍逐瘀醒脑。

3、元气外脱

证候:

神志昏愦,瞳孔散大,气短息微,面色苍白,目合口开,身冷汗出,撒手遗尿,舌淡,脉虚数或细微。

治法:

益气固脱。

(二)苏醒期

1、痰瘀内阻

证候:

头晕头痛,头面青紫,夜寐不宁,恶心呕吐,胸闷心烦,舌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治法:

活血化瘀,升清降浊。

2、肝气犯胃

证候:

由昏愦转清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近事遗忘,怔忡难寐,或耳目失聪,失语难言,肢体痿软失用等。

治法:

平肝熄风,升清降浊。

(三)恢复期

1、瘀阻脑络

证候:

伤后头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或伴头部青紫,肿胀瘀斑,心烦不寐,舌质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

活血通络。

2、心脾两虚

证候:

伤后眩晕,神疲倦怠,怔忡惊悸,心神不安,面色萎黄,唇甲无华,舌淡,脉细弱。

治法:

补气溢血,健脾宁心。

3、气虚血瘀

证候:

伤后遗留单瘫、偏瘫,并半身不遂,四肢麻木,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数。

治法:

补气祛痰。

4、心肾两虚

证候:

头晕目眩,夜寐不安,心悸不宁,遗精或滑精,牙齿浮动,头发变白或脱落,脉细滑。

治法:

补肾养心。

二、调护

1、精神调养应使伤员消除顾虑,保持身心愉快,还需有幽静环境,以调节情志,保持良好的状态。

伤员宜避光静卧,避免精神刺激及情绪冲动注意休息,早期严禁用脑过度,不宜过早阅读灯,避免烟酒刺激和油腻不化之品。

避风寒、防止外感。

2、食疗

(1)人参粥,适用于气虚,眩晕,心悸不宁者。

人参粉3g,粳米100g,冰糖、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至熟。

(2)桂圆莲子粥,适用于心脾两虚者。

桂圆干15g,去心莲子15g,粳米50g,红枣5-10枚,白糖、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至熟。

每日1次,做早餐食用。

(3)天麻鱼头,用用于头部内伤中后期,有肝阳上扰,眩晕、耳鸣者。

天麻25g,川穹10g,茯苓10g,鲜鲫鱼1尾(1.5kg),酱油、姜、葱、生粉各适量。

将鲜鱼去鳞、内脏,把川穹、茯苓切成片放入米泔水泡软,放入鱼头、鱼腹内,放姜、葱用武火蒸约30分钟,将调味料加水,生粉勾芡,浇在天麻鱼头上。

3、体育疗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

头部内伤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床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

1.昏迷期:

气机壅闭□瘀阻清窍□元气外脱□2.苏醒期:

痰瘀内阻□肝气犯胃□

恢复期:

瘀阻脑络□心脾两虚□心肾两虚□气虚血瘀□出院/转出日期: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头痛头晕

1.评估疼痛性质□

2.观察意识情况/瞳孔变化□

3.保持环境安静/放松疗法□

4.采取防护措施□

5.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压豆□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艾灸□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恶心呕吐

1.评估呕吐的程度、呕吐物□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基础护理□

4.饮食清淡、少量多餐□

5.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压豆□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艾灸□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心烦不寐

1保持环境安静/放松疗法□

2.心理支持□

3.采取防护措施□

4.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压豆□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中药浴足□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艾灸□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4.穴位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肢体失用

1.评估活动受限程度□

2.安全防护□

3.活动方法□

4.功能锻炼□

5.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熏洗□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治疗仪□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穴位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腹胀便秘

1.观察患者排便及腹胀情况□

2.腹部按摩□

3.多饮水及多食通便食物□

4.给予通便药物□

5.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压豆□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3.腹部按摩□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4.艾灸□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5.中药外敷□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好□较好□

一般□差□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较好□

一般□差□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中医护理技术

耳穴压豆

艾灸

中药浴足

穴位按摩

治疗仪

腹部按摩

健康指导

/

/

/

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护士长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