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4315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docx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docx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

  中国近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不仅仅因为八十年来的近代小说数量之多,要超过千余年间古代小说的总和〔注:

中国古典小说从它的成熟期唐传奇的大量产生〔唐德宗建中后即公元780年〕算起,距近代的起点1840年,有一千余年的时间。

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的?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

统计:

1840年之前的通俗小说约600余种;阿英估计,仅晚清时期印成单行本的小说就在2000种以上。

〕,而且近代小说在西方小说的影响下也具有了新的主题、新的思想意蕴、新的人物形象、新的结构形式、新的表现手法,以及新的传播方式。

过去学界曾认为近代小说美学价值不高,没有出现像?

红楼梦?

等古典名著之类的作品,有意无意地漠视对它的研究,这实在是中国小说研究中的一大误区。

因此对中国近代小说的根本生态状况和研究动向作一点历史的回忆和现状分析,看来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主要谈四个问题。

  一、中国近代小说到底有多少?

  中国近代小说到底有多少?

至今没有一个精确的统计,这一方面因为数量甚大、以“单行本〞形式出现的近代小说难以有一个精确的数字;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有相当多数量的近代小说主要发表在近代数以千计的报刊上,对后者的统计有更大的难度。

尽管如此,还是有据可查的。

有关这方面的书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根本情况。

  1.阿英:

?

晚清戏曲小说目?

1975年增补本,收创作小说478种,翻译小说629种,合计1107种。

  2.江苏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

?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

收近代小说〔创作〕662种。

  3.王继权编:

?

中国近代小说目录?

收近代小说〔创作〕6400余种。

  4.樽本照雄编:

?

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

收创作小说7466种,翻译小说2545种,合计10011种〔注:

日本樽本照雄从事搜集研究中国近代小说的工作已三十余年,用力甚勤,收获亦巨。

1988年首先编出?

清末民初小说目录?

〔称?

初版本?

〕,1997年又出版?

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

〔称?

新编本?

〕,文中所列近代小说统计数字据?

新编本?

2002年4月又由齐鲁书社出版?

增补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

〔称?

增补本?

〕,?

增补本?

共收近代小说19155条,比?

新编本?

所收条目增加了3141条,因编者尚无剔除一书多种版本重复的具体统计,无法准确计算?

增补本?

收近代创作小说、翻译小说的精确数。

〕。

  以上这四种目录,以日本人樽本照雄的目录著录近代小说〔包括创作和翻译〕最多,搜集的一书多种版本最全。

从樽本氏的目录得知:

近代(1840-1919)有创作小说和翻译小说1万余种,这是九十年代之前谁也想不到的,今天均有小说书名〔篇名〕、出版机构或发表报刊、出版或发表时间可查可证。

这一惊人数字的存在,不能不引起学术界对近代小说的重新认识。

  二、近代小说的整理与出版

  近代小说虽然这么多,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出版得很少,所出版的主要是近代比拟著名的几部小说,如近代四大小说家的作品,以及?

三侠五义?

、?

儿女英雄传?

之类的小说。

绝大多数的近代小说没有整理出版过。

  做研究工作无文本不行,离开小说文本,也就谈不到研究。

所以整理与出版近代小说是研究它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八十年代之后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很有成绩的。

除出版或再版了数十种近代小说的单行本外,近年来又出版了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丛书或系列,比拟重要的有:

  1.复旦大学编:

?

中国近代小说大系?

,80卷,4000多万字,除1卷目录外,79卷为小说,收小说405部〔长篇206部,短篇199篇〕,这是目前收中国近代小说最多的一部“大系〞。

  2.台湾王孝廉等主编的?

晚清小说大系?

,台湾文雅出版1984年出版,精装37册,共收小说〔中长篇〕78种,这是出版较早的一部近代小说大系,在海内外影响较大。

  3.阿英先生在?

中国近代反侵略文学集?

和?

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一、二、三、四卷?

中所收的近代小说。

前者所收多为片断,后者所收完整的小说23种。

其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稀见的小说,有梁启超的?

新中国未来记?

、八宝王郎的?

冷眼观?

,岭南羽衣女士的?

东欧女豪杰?

、藤谷古香的?

轰天雷?

、大桥式羽的?

雪岩外传?

、天lù@①生的?

孤臣碧血记?

、平云的?

孤儿记?

等。

阿英此书的选目显然是有意配合他的?

晚清小说史?

的。

  4.?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

,九十年代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共30卷,小说占7卷,其1至6卷为中长篇小说,第7卷收苏曼殊的小说和数十篇短篇小说。

该大系所收中长篇均为常见的小说,如?

三侠五义?

、?

女儿英雄传?

、?

官场现形记?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老残游记?

、?

孽海花?

等,这是因为该大系的编辑宗旨是为了反映近代小说的创作情况,故必须收近代这些最重要的小说。

  5.?

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

,8卷本,收小说约30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此大系标明“全国十三家省级图书馆联合推出〞,但也并非全是“孤本〞,不过该大系确实提供了一些有研究价值或少见的小说,如东方翁编著的?

多财宝鉴?

、儒林医隐著的?

医界镜?

(1908)、西泠散人著的?

熙朝快史?

〔有光绪乙未冬的作者“自序〞〕、佚名著的?

娘子军?

〔12回,改进新小说社“说部丛书〞本〕等,均为?

中国近代小说大系?

所未收。

  以上五种主要是收近代长篇和中篇小说,作为专收短篇的书系,大约有如下四种:

  6.于润琦主编的?

清末民初小说书系?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分社会卷、侦探卷、武侠卷、言情卷、科学卷、爱国卷、伦理卷、警世卷、家庭卷、滑稽卷10卷,12册,400余万字。

这套近代短篇小说丛书、虽分类稍嫌杂乱,但有史料价值,因为这些短篇小说大多刊于当时的报纸、杂志上,颇不易搜集。

此书收短篇小说数百种,颇不容易,又分类编辑成册,有参考价值。

  7.?

中国近代小说大系?

中的78、79册,系短篇小说卷。

分上下两卷,上卷收1840-1914年的短篇小说94篇;下卷收1914-1919年的短篇105篇,计199篇,这是目前收近代短篇小说数量仅次于于润琦所编书系的第二种短篇小说集,收录标准比拟明确,选目也比拟有代表性,研究近代短篇小说应当注意这个选本。

  8.向燕南、匡长福主编的?

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集粹?

,分上中下三册,由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

该书分奇情、孽情、言情、哀情、艳情、痴情等六局部,收鸳蝴派小说百余篇。

对研读鸳蝴派小说很有参考价值。

此书有两个特点:

一是分类明确;二是鸳蝴派的短篇代表作均已选入。

如:

?

此恨绵绵无绝期?

、?

恨不相逢未嫁时?

、?

九华帐里?

、?

一缕麻?

、?

五十封信?

、?

自由鉴?

、?

新婚第一夜?

、?

北里婴儿?

、?

真假爱情?

、?

金闺第一宵?

、?

青年美术家?

、?

玉田恨史?

、?

真?

、?

一束情书?

、?

最后的玫瑰?

、?

未完成的画像?

等,都是传诵一时的篇什。

  以上八种大系、丛书和选本,是研究近代小说必备的参考书。

  此外还有几种丛书和选本,也有参考价值。

  9.方正耀、张菊如选注的?

近代短篇小说逊,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出版,收近代各类短篇小说32篇,属读本性质,但出版时间较早,虽研究价值不大,其意义不可抹煞。

  10.?

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

,精装20册,选中长篇小说60种,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

  11.王继权选注:

?

中国近代中篇小说逊,收中篇小说8种,属一般选读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

  12.?

中国近代孤本小说集成?

,群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

从选目上看,此?

集成?

与上面提到的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

大同小异,未经过考查,不知二者谁因袭谁?

此集成亦收近代小说数十种。

其出版时间稍晚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本。

  13.?

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前后出版,约有10几种,其中何诹著的?

碎琴楼?

、黄花奴著的?

杨花梦?

、冷佛著的?

春阿氏?

等小说颇有研究价值。

  14.?

晚清社会小说丛书?

,花山出版社1996年前后出版。

丛书收陆士谔著?

最近社会秘密史?

和天公著?

最近官场秘密史?

等小说9种。

  15.?

中国近代小说选辑?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前后出版,收黄世仲著的?

宦海升沉录?

等十余种。

  1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

十大古典社会谴责小说丛书?

,有李伯元的?

官场现形记?

、?

文明小史?

、?

活地狱?

、吴趼人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糊涂世界?

、诞叟的?

梼兀萃编?

、黄小配的?

廿载繁华梦?

、张春帆的?

宦海?

、江阴香的?

九尾狐?

、陆士谔的?

新上海?

,虽名曰“古典〞,其实全系近代小说。

  17.?

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系列?

,八十年代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分文论、诗歌、词、散文、戏曲、民间文学和小说七种,凡12卷,小说占4卷,因所收多系节录中长篇,数量不多,属读本性质的小说系列。

  近代小说的系列丛书和单行本,上世纪最后二十年还出版过一些。

就我所知所见,北京:

文献书目出版社、广州:

花城出版社、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桂林:

漓江出版社都出版过一些近代小说。

这里我就不能一一举例了。

  以上这些大系、丛书、系列中所收入的近代小说,也许只占现存近代小说的几十分之一,并缺乏以反映中国近代小说的全貌,而且有些小说的校勘整理也不能令人满意。

尽管如此,以上数百种小说的面世对近代小说研究者和广阔读者无疑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文本。

这对深化近代小说的研究肯定会有积极的影响。

总之,近代小说的整理和出版是有成绩的,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一个建设工程。

  三、关于近代小说的研究

  在近代文学研究中,小说研究仍是一个热点。

新时期以来,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有数量较多的论文,而且还有近20种专著。

这些论著有关于近代小说史的建构与论述,也有对于中国的小说叙事模式的新阐释,有对近代重要小说家和作品的解读,也有对近代小说传媒的研究,成绩应当肯定,这是大家的共识,我这里就不谈了。

  在这些专著中,有四部小说史,即陈平原的?

20世纪中国小说史?

第一卷,欧阳健的?

晚清小说史?

,武润婷的?

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

,和汤哲声的?

中国近代小说雅俗流变史?

;宏观或综合研究方面有陈平原的?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袁进的?

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

、方正耀的?

晚清小说研究?

、颜廷亮的?

晚清小说理论?

等,作家作品研究,有魏绍昌的?

晚清四大小说家?

、刘德隆的?

刘鹗散论?

、刘瑜的?

刘鹗及〈老残游记〉研究?

、台湾李瑞腾先生的?

〈老残游记〉意象研究?

、王祖献的?

〈孽海花〉论稿?

、时萌的?

曾朴研究?

、颜廷亮的?

黄世仲与近代中国文学?

、田假设虹的?

陆士谔传论?

〔有些小册子未计算在内〕等。

  这些著作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①理论上或研究范式上有较大的开拓性,这点我们可以陈平原的?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为代表。

该书以西方叙事学理论对近代小说进行了新的阐释,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此书在学界有较大的影响,对近代小说叙事模式的研究是一个奉献。

  ②从宏观的角度探讨近代小说的“变革〞,说明其“变革〞的意义,论述较深入,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此可以袁进的?

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

为代表。

  ③对某一位近代小说家或其代表作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虽研究方法根本上还是传统的,但对研究对象有新的开掘,如刘德垄刘瑜对?

老残游记?

的研究,王祖献对?

孽海花?

的研究,颜廷亮对黄世仲的研究,或在理论上,或在史料上均有新的开拓和发现。

此外还有假设干论文也不乏精辟的见解,这个就不谈了。

  四、中国近代小说研究的缺乏

  近代小说研究的成绩是应当肯定的,这是大家的共识。

但,为了推动近代小说研究的开展,使研究工作真正有新的飞跃,我以为更应当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中国近代小说研究中的缺乏。

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四点:

  一是研究的面太窄。

  近代有小说数千种,目前已出版的近代小说史、各种专著、论文,涉及的小说缺乏30家,论及的小说缺乏百种,这其中半数以上的论述只是浮光掠影,还谈不到研究。

因为这些文章既没有资料上新的发现,又缺乏对问题新的阐释。

  目前的近代小说研究还只集中在李伯元、吴趼人、刘鹗、曾朴四大家身上。

近年来香港和上海分别举办了黄世仲〔两次〕和陆士谔的学术研讨会。

对这两位小说家的研究有了假设干推进,这是可喜的现象。

惜乎对黄、陆两家真正有研究的论文并不多见。

  以上六家是近代小说研究中最受人关注的对象。

绝大局部论文也多围绕如上六家进行论述,至于对数以千计的其他近代小说和多数小说家那么少有人问津。

只研究少数作家和作品,这是一种研究的误区和盲点,十分有碍于近代小说研究的开展和深入。

仅仅抓住少数几个作家和有限的几部小说,不可能正确认识近代小说的全貌,也不可能对近代小说的长处和缺乏做出科学的判断。

总之,目前的研究现状与近代小说的客观存在是很不相称的。

  二是因袭太多,缺乏创新。

  前已说过:

有的论著,既无新资料,也没有新观点,论述上更缺乏新的阐释,研究方法上也比拟陈旧。

有的还故弄玄虚,什么“新解〞、“新探〞、“新论〞、“新说〞,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新〞东西,也有的生硬地搬一套西方文学理论术语,但研究主体本人并不了解其真正的含义,只是囫囵吞枣,生硬地运用,其所引西方理论与他所论述的近代小说几乎不沾边,看后不知所云。

另方面,某些研究客体,从研究文章看起来篇数不少,但高质量的不多。

比方研究李伯元的文章(1977-1996)就有136篇,真正理论上有所开拓,研究上有所深化或史料上有所发现的至多有30篇,占不到四分之一。

其他近代小说研究也有类此情况。

研究论著低水平的重复,所谓“泡沫学术〞,是当前学界的一个普遍现象,近代小说研究也处在这个怪圈中。

  三是作家研究不深不透,连近代小说四大家亦不例外。

  在大陆,我尚未见到一本全面而有深度地研究李伯元和吴趼人小说的书。

那么,什么才算深、透呢?

我认为对于一个作家,特别是一个文学大家或重要的作家,所谓研究的深透,其表现之一应当是研究资料和研究论著的系列化。

一般说,一个重要的研究客体,至少要具备如下几种研究著作:

  全集和文集

  作家年谱

  作家思想和和作品研究

  作家研究史料〔资料〕汇编

  作家研究论文目录索引

  以这个框架来要求以上近代六位小说家,都不大具备。

李伯元、吴趼人出版了?

全集?

,这对研究这两位作家很有好处。

其他四位都没有?

全集?

或?

文集?

出版。

至于对这几位作家及其作品深入的研究,除刘鹗及其?

老残游记?

外,至今也很少见。

  四是还有些半空白状态的问题,需要下真功夫、花大力量作专门的认真的研究。

  我这里提出以下三点:

  1.近代翻译小说的研究。

  这个问题虽然已有人开了个头,做了点研究,但十分不够。

近代有翻译小说2545种,有翻译家约200人,但我们研究得很差,许多问题都需要从头做起。

我这里举一例子,即关于近代翻译小说家的生平。

近代有翻译小说家200人,其中大局部翻译家的生平我们不了解。

今天我们了解的或者说比拟熟悉的近代翻译家,主要是因为他们是著名的文学家或思想家,如梁启超、严复、林纾、苏曼殊、辜鸿铭、马君武、周瘦鹃、包天笑、徐卓呆、曾朴,以及“五四〞前夕的鲁迅、周作人、胡适、刘半农、陈独秀等,而许多专业的翻译家我们对他们的生平了解得很少。

比方最早翻译普希金小说?

上尉的女儿?

〔译为?

俄国情史?

〕的戢翼翚、以翻译俄国文学三大家〔莱蒙托夫、契诃夫、高尔基〕而知名的吴梼,最先翻译俄国屠格涅夫的小说〔?

春潮?

与?

初恋?

〕和法国龚古尔兄弟的成名作?

基尔米里?

〔今译?

日尔米尼·拉塞得?

〕的陈嘏,最早翻译英国唯美派王尔德戏剧?

意中人?

〔今译?

理想丈夫?

〕的女翻译家薛琪瑛,以翻译侦探小说著名的奚假设等等,对他们的生平至今不甚了解。

  正因为我们的研究不够,有些翻译家甚至连其性别都不清楚。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近代女翻译家陈鸿璧。

陈鸿璧,是辛亥革命前后重要的女翻译家,他翻译欧美小说多种,仅在?

小说林?

创刊号上,就推出她的三部长篇翻译小说,即英国佳汉的科幻小说?

电冠?

、法国加宝尔奥的侦探小说?

第一百十三案?

和佚名的历史小说?

苏格兰独立记?

,?

小说林?

共出版了12期,每期都有陈鸿璧的翻译小说刊登,可见她在当时是一位颇有才华而又有点小名气的翻译家。

另方面,在此前后,她还有多部翻译小说由小说林社、上海广智书局、群益书局出版了单行本,而且翻译质量也相当高。

就是这样一位重要的女翻译家,我们却对她所知甚少。

我曾依据她是近代著名画家陈抱一的姐姐知其为广东新会人,是梁启超的同乡,但对她的学历和精通外语的情况,至今不清楚。

正因为如此,以致引起一位对中国近代翻译文学颇有研究的日本著名学者中村忠行对其性别的疑心。

中村先生认为:

陈鸿璧也像周作人早期发表翻译文学作品化名为“碧罗女士〞一样,是一位男性译者的“假籍〞[2](p14),这个结论当然是错误的。

因为我最近查到:

陈鸿璧辛亥革命后曾任?

大汉报?

〔苏州〕的主笔,?

妇女时报?

第5期〔1912年1月23日出版〕上有她的画像,题为苏州?

大汉报?

主笔陈鸿璧女士。

这条材料足以说明陈鸿璧确是一位女性。

近年来我又发现陈鸿璧假设干材料[3](p221-224),因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能详谈了。

  2.关于近代报刊的研究。

  传播方式的变革是近代文学(1840-1991)较之古代文学不同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近代文学在传播方面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报刊成为近代文学〔特别是小说〕的主要载体。

近代报刊的出现,与近代小说关系十分密切。

因为近代小说的主要载体就是近代报刊。

近代小说有很大一局部,是首先发表在报刊上,然后再出版单行本的,如?

海上花列传?

、?

官场现形记?

、?

文明小史?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老残游记?

、?

孽海花?

、?

邻女语?

、?

东欧女豪杰?

等。

以近代小说大家吴趼人为例,他的16部中长篇和全部短篇小说,除?

恨海?

一部是先出版单行本外,其他全部小说均是先在报刊上发表。

由此一例便可看出近代报刊与近代小说的密切关系。

  关于近代报刊,近年来已开始引起研究者关注,对近代报刊作为文学传媒作了多侧面的探讨,济南大学的郭浩帆博士还专门写了一本?

中国近代大小说杂志研究?

,即对?

新小说?

、?

绣像小说?

、?

月月小说?

、?

小说林?

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探讨。

但像这样的著作还不多见〔此书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此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王燕博士的?

晚清小说期刊史论?

是一部综合研究近代小说期刊的论著,值得重视。

另一方面,对近代报刊的研究面也比拟窄,研究比拟多的也还是近代的四大小说杂志,而对近代许多小说杂志,如陈景韩编辑的?

新新小说?

(1904)、黄世仲兄弟主编的?

中外小说林?

(1907)、冷血、天笑办的?

小说时报?

(1909)、徐枕亚编的?

小说丛报?

(1914)、沈瓶庵编辑的?

中华小说界?

(1914)、黄山民编辑的?

小说海?

(1915)、包天笑办的?

小说大观?

(1915)和?

小说画报?

(1919)、恽铁憔等编辑的?

小说月报?

(1918)等等,均缺乏认真的研究。

  我上面提到的这几种小说杂志,也还只是近代几种主要的小说杂志。

就是这几种主要的小说杂志,学界也很少有人作专门的研究。

至于对近代整个的报刊,从文学传播的角度,作整体综合研究的就更少了。

  我们知道,近代有报刊2000多种,仅文艺报刊,据祝均宙统计就有320种〔其中纯文艺杂志133种〕。

这上面到底刊有多少小说我们并不清楚。

近代还有这样一种情况,不仅文艺性的杂志刊登小说,非文艺性的一般报刊也刊登小说,其中刊登文学作品较多而又有特色的,如?

浙江潮?

、?

女子世界?

、?

竞业旬报?

、?

福建政法杂志?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教育杂志?

〔包天笑创作和翻译的九种小说均发表于此刊〕等。

所以我说:

近代报刊登载的小说数量一定是十分可观的。

可以这样说,远远超过樽本照雄先生的统计。

但这个工作需要集中学界的力量有组织、有方案地集体来做。

类似的研究空白还有一些〔如近代的出版机构〕,这里就不多谈了。

  3.近代女性小说家研究。

  中国女性文学十分可观,但就其体裁论,主要是诗词文赋,而于小说文体少有实践。

近代之前,没有一部小说流传后世。

据说清代的女文学家汪端(1793-1839)写过一本小说?

元明佚史?

,我一直疑心此书是否写完或出版过。

搜集十分完备的胡文楷先生的?

历代妇女著作考?

也未著录此书,这也可为我的疑心提供一个佐证。

  为什么在封建社会中没有出现女性写的小说呢?

这个问题我已讲过[4](p176-177),这里从略。

近代之后,随着社会的前进和西学东渐的影响,逐渐有女性冲破樊篱开始写作小说,据目前所知,中国女性写的第一部小说是近代著名的满族女词人顾太清(1799-1877)的?

红楼梦影?

,稍后有陈义臣的?

谪仙楼?

、杭州王妙如〔约1877-1903〕的?

女狱花?

和绩溪邵振华的?

侠义佳人?

,但仍是凤毛麟角,而真正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一个女性作家群那么是在20世纪第一个二十年。

  据我和我的博士生、现任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的薛海燕女士摸底,这时期的女性小说家大约有50人左右。

比拟重要的有王妙如、黄璧魂、黄翠凝、吕逸、汪咏霞、陈翠娜、杨令茀、温情华、邵振华、李张绍南、蒋曾淑温、蒋吴剑文、陈守黎、朱怀珠、徐彬灵等。

这批小说家虽然没有写出经典性的作品,但她们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这是因为,20世纪初这个女性小说家群的出现不仅彻底打破了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无小说的记录;而且它的出现又为“五四〞之后第一代女性小说家〔如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等〕的脱颖提供了文体样板,奠定了文学基矗但是对于近代这批女性小说家我们至今仍缺乏研究。

甚至连最根本的史料:

作家生平都不大清楚。

这就需要我们下真功夫,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近代报刊〕开掘史料,填补近代女性文学史上的这一空白。

  上面我讲了80年代以来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成绩和缺乏之处。

因为时间的关系未能展开论述。

关于缺乏之处,这方面的具体事例很多,也由于种种原因不便点名评说,这也是要请大家谅解的。

  对于近代小说研究,我还想再说几句话:

  中国近代创作小说,据樽本统计有7466种,这其中包括局部短篇小说。

据我个人保守的估计,中国近代成册或在报刊上发表后来未出单行本的中长篇小说至少有3000种,短篇小说约6000篇。

这在中国古代近代小说史上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一数字本身便说明了近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这一不容无视的客观存在迫使学界不能不重新认识和评价中国近代小说。

  中国近代小说不仅数量大,而在质量上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诚然,近代没有产生像?

红楼梦?

、?

西游记?

这类的文学巨著,但近代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却是不能低估的。

比方说近代小说的转型问题,这是一个总题目,在这个总题目下,诸如近代小说的主题变化与认识作用,近代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近代小说的结构艺术,近代小说语言的走向,近代小说载体的变化以及与传媒的关系,近代小说的接受主体与近代都市市民阶层的壮大,近代小说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近代小说与“五四〞后的新文学等等。

这些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都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

这些问题,虽然已有所触及,也有论著发表,但并未讲清楚,仍值得继续探讨。

热切期盼在这些问题上有高水平的论著出现,使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能有一个新的突破。

  〔本文系作者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文献学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参考文献】

  [1]王学钧.李伯元研究资料篇目索引[a].李伯元全集第5册[].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中村中行.清末侦探小说史稿〔三〕[j].日本清末小说研究,1980(4).

  [3]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4]郭延礼.新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路向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