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教学设计模板三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662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教学设计模板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教学设计模板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教学设计模板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教学设计模板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教学设计模板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教学设计模板三篇.docx

《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教学设计模板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教学设计模板三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教学设计模板三篇.docx

部编版一年级《口耳目》教学设计模板三篇

《口耳目》教案设计模板一

设计说明

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

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

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

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

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

引言:

咦?

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

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

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

人们常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

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

重点注意:

目:

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

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

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

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

①象形字识记。

“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

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

“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

①比较识记。

“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

“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

①数笔画识记。

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

“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

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

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

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

(站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

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

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

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

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

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

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

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

“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

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口耳目》教案设计模板二

设计说明

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

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

(教师)

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

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

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

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

引言:

咦?

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

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

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

人们常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

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

重点注意:

目:

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

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

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

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

①象形字识记。

“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

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

“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

①比较识记。

“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

“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

①数笔画识记。

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

“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

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

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

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

(站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

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

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

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

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

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

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

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

“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

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

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本节课伊始,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讲什么是象形字,而是采用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猜想哪个身体部位和哪个字相连,然后同桌合作认一认。

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识字与交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口耳目》教案设计模板三

教学内容:

口耳目(2课时)

教学时间:

9.11、12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教学重点:

会认“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掌握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弯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故事《五官争功》

2、别着急,今天文老师也把他们带来了,认真看。

二、认读生字,牢记字形

猜字游戏,记忆字形

师:

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图片,你能猜到这是什么字吗?

(师出示写有金文的“目”字图片。

生:

这幅图画的是一只眼睛,我觉得是“眼”字。

师:

哦,你是这样想的。

谁再来猜一猜?

生:

我认为是“目”字,因为它和“目”字很像。

师:

你还认识“目”字,真是个有心人!

恭喜你,猜对了!

师:

这个字就是“目”,是我们用来观察这个世界的窗户。

古代人要写“目”字就画一只眼睛,渐渐地就越写越简单了,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的“目”字。

(教师一边粘贴图片一边说。

师:

那你知道“目”是什么意思吗?

生:

我知道!

就是眼睛的意思。

师:

你真聪明!

说对了,“目”最早就是眼睛的意思。

后来又有“名称”“目录”“看”的意思。

你能给“目”字找个朋友,组组词吗?

生1:

我会组词,目光、题目。

生2:

我也会,目录、目前。

生3:

我还能组一个,历历在目。

师:

同学们真棒,能用“目”组这么多的词,还会说成语,真了不起!

其实,“目”字的意思还有很多,等你们学会了查字典,你们就会知道了。

师:

这个“目”字就是象形字,你们看,它多像我们的眼睛呀!

这种与所代表的东西的外形非常像的文字就是象形字。

它最早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中,是中国最初的文字。

师:

老师这还有几个古时候的象形字,你们能猜出来它们是什么字吗?

生:

能!

师:

很有信心呀!

那我们怎样猜才会猜得又快又准呢?

生:

要看这个字像什么东西,然后再猜。

师:

你真会学习!

说对了,要根据象形字的特点来猜才行!

师:

你们手里都有卡片,现在就把它们都翻开,四个人一组,研究研究,猜一猜,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猜。

(小组内猜字,教师巡视。

师: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猜到的字。

生1:

我们小组猜到的是“手”和“耳”(生举卡片),因为这两个字的外形和手、耳朵特别像。

生2:

我们小组猜到的是“口”(生举卡片),这个字很像一个张开的大嘴,而且它和现在的“口”字特别像。

生3:

我们小组猜到的是“足”(生举卡片),因为这个字很像一个走路的人,而且它和现在的“足”字很像。

师:

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帮助这么多汉字找到了朋友,还说出了理由,我们来看大屏幕!

(出示这几个字的字理演变图。

师:

快为自己鼓鼓掌吧!

你们真是火眼金睛,都猜对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字吧!

三、认读儿歌

1、音频《中国功夫》

2、你们听出来了吗,刚才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站似一棵松,卧似一张弓,不动不摇一座钟,走路一阵风。

我们的课文中也有相似的内容呢,我们来看一看。

3、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4、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5、学生自读,全班齐读

四、指导书写 

1、认识“竖、撇、捺”三种笔画,知道“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

2、示范并讲解笔画的写法。

3、指导书写三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说笔画,又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

4、学生动手练习。

作业设计:

1.目标达成类作业:

2.拓展创新类作业:

反思:

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金木水火土(二课时)

教学时间:

9.1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上”四个生字。

认识笔画“横”“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语境,在儿歌中认读生字,感受语文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读20个汉字,书写“一、二、三”。

教学难点:

掌握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了儿歌,看谁能读的最准确。

2、这么多同学都能读下来了,那你能不能试着背一背呢。

老师给一点时间

3、如果能背下来,你可以试着背一背,背不下来的同学也不要着急,你可以看着书读。

二、对比识记汉字

师:

七个生字不一样,仔细瞅瞅,有的地方还挺像。

你们也来看一看!

生1:

我觉得“一、二、三”长得像!

它们可能是三胞胎,因为它们都只有“一”。

(学生不知道“一”的笔画叫“横”,用手比划)

师:

你可真是火眼金睛。

老师告诉你,这一笔(做横的动作)叫做“横”。

大家都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一”,再念一念。

生2:

老师,我发现这三个字挺有趣,“一”就是一个“横”,“二”就是两个“横”,“三”就是三个“横”,又好记,又好写。

生3(迫不及待):

老师,我发现这三个字虽然都有“横”,但是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

师(竖起大拇指):

真了不起,同学们,快用我们明亮的眼睛仔细看一看这三个字,到底哪一横长,哪一横短。

生4:

老师,“二”上面的横短,下面的横长。

师:

看得准!

大家和他一起书空——“二”第一笔横短,第二笔横长。

(学生集体书空)

生5:

老师,“三”上面的两横短,下面的横最长。

师:

再仔细看一看,上面的两横一样长吗?

生(仔细观察)

生5:

老师,我这次看明白了,上面的两横也不一样长,第二横比第一横略短一点。

…………

赏析:

“一、二、三”三个字看似简单,却会在学生的书写中呈现不同的难度。

比如,三个横的不同长短就是书写的一个难点。

本片段中,教师以“七个生字不一样,仔细瞅瞅,有的地方还挺像”引发学生细致观察的兴趣,“一、二、三”集中对比,又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横上,教师在学生观察交流之后的有效点拨,可以使学生的观察更加深入、细致,充分夯实了学生识字观察的基础。

三、书写汉字

作业设计:

1.目标达成类作业:

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2.拓展创新类作业:

积累反义词。

反思:

1、在书写训练前已经反复讲解了田字格和书写姿势,但学生在真正书写的过程中还是需要个别提醒,这部分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反复强调,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