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附答案.docx
《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附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附答案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5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年级文科历史
命题人:
颜征宇审题人:
晏小蓉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形成了众多的学派,如儒家、兵家、阴阳家、道家、法家、名家、杂家、墨家、纵横家等,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有:
()
A、儒家、兵家、纵横家、法家;B、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D、墨家、法家、农家、道家;
2、宋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
宋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一百八十七个,《明史》则收入了三百零八个。
二是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理学强化了纲常伦理观念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3.图1是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情况示意图。
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政策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
图1
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4.《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
“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
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
”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
这一推断
A.依据充分,结论正确B.依据不充分,结论正确
C.依据充分,结论错误D.依据不充分,结论错误
5.2013年,被誉为中国“第五发明”的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一:
汉代徐岳撰《数术记遗》中云:
“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运算方法)
材料二: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店铺里绘有算盘。
关于材料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A.珠算开始出现在汉代,普及于宋代
B.珠算在北宋开始使用于经济活动
C.珠算有其独特的运算方法和实际的运用价值
D.材料二是艺术品,不作为证
6.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
“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
“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
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B.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7、余秋雨说:
“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汉字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C、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
8、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经历了由唐诗到宋词,由元曲到明清小说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
A、贵族化B、文人化
C、通俗化、庶民化D、政治化
9.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10.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20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
这两场革命使人类
A.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
B.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
C.否定了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D.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
11.翻阅西方思想史,我们会发现“人文精神”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
下列能反映宗教改革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D.“人因为自己的善行而得救”12.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
“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13.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14.中国著名女医药家屠蚴蚴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革”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属于这同一时期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C.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D.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15.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这说明当时部分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B.学习西方科技,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6.翻开某一时期的报纸,你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的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
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连火柴都是文明火。
话剧是文明戏,京剧则叫旧戏。
“某一时期”应是
A.洋务运动时期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
17.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
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18.“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材料描述的理论是
A.新三民主义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城市中心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1992年5月,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对中国探访,问到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之后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告诉他,最大的变化是思想观念的变化。
在这一“变化”影响下,中国
A.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颁布并施行《义务教育法》
20、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D.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1、二十世纪中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
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
A、电视和电影B、铁路与飞机C、报纸和广播D、网络与漫画
22.2015年是电影诞生l20周年,也是彩色电影诞生80周年。
电影艺术诞生于
A.英国B.法国C.美国D.苏联
23.QQ、微信、微博等一些社交平台,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都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产生于
A.工业革命期间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C.美苏冷战期间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4、“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
这里描述的作品是:
A.《向日葵》B.《樱桃和桃子》
C.《日出•印象》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5.我们学校准备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
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
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二、材料解析题(共三个大题,其中26题20分,27题20分,28题10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书(《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
“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
”(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
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材料三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了一层次。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构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分)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
(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分)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了一层次”的主要表现。
(2分)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知识精英向西方学习侧重点有何变化?
(3分)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寻求救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因素。
(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总分20分)
材料一 图1与图2为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中国是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一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
(1)图1中的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
依据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6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在哪一时期提出的什么重要思想及其意义。
(6分)
(3)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
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4分)
(4)综合四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4分)
28.“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
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以恶……世人习而不察,辄怪乎刑狱之日繁,盗贼之日炽,岂知小说之于人心风俗者,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
——(清)钱大昕(1728—1804年)著《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
请根据对历史解释的理解,提炼上述材料中作者的两个观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6分)
高二年级文科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C
D
D
C
D
B
C
C
A
C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B
D
B
C
C
A
B
C
C
C
26.
(1)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2分)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分)
(2)《孔子改制考》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家思想。
(3分)封建守旧势力强大。
(2分)
(3)变革中国政治制度。
科学技术(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5分)
(4)民族危机、专制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西方文化。
(6分)
27、
(1)世界潮流:
发展资本主义;重要思想:
三民主义;历史作用:
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6分)
(2)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斗争时期)重要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或者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重大意义: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6分)
(3)(4分)重要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4分)共同特点:
救国、强国,振兴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8.评分要求:
任意提炼出两个观点得4分;运用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解释说明观点得6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
明清小说盛行;(2分)
说明: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中后期以来,话本等市民文化兴起;(3分)
观点二:
小说兴起冲击儒释道思想及传统道德;(2分)
说明:
封建儒学(理学)占统治地位;社会出现转型,传统伦理道德出现危机;小说作为一种文学表达形式,影响了社会各阶层,比儒释道影响更大,冲击儒释道思想及传统道德。
(3分)
观点三:
小说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等。
说明:
小说宣传一种与儒释道不同的价值观;儒释道劝人为善,利于社会秩序,小说导人以恶,破坏社会风气,有悖于传统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