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0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2707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0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0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0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0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0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0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docx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0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0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0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docx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410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必修1

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4.10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考目标导航】

一、考点集结

1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二、考向动态

1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分析生态文明建设。

2科学发展观,关注我国改善民生、发展低碳经济。

3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理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基础知识梳理】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总体小康水平的特点的的、的小康。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重要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基本内涵

第一要义:

核心: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建设。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

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道路。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建设、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

出位置。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要点名师精解】

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

(1)从地位、意义上看,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只有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

(2)对其解读应注意

①发展是当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这样发展,是建立在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增加的发展。

②把“以人为本”列为“核心”,是因为:

一方面,我们男的发展形式上表现在物质、经济的方面,但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这一目的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另一方面,在当今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越来越成为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因此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代替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为特征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同时应明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

③传统的“五个统筹”只是“统筹兼顾”四大方面的第一方面。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三大方面是对“统筹兼顾”的深化和发展。

例题:

(2011·福建高考)

39.材料三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3051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福建省海洋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31:

16.7:

52.3转变为2010年的9.53:

41.15:

49.32,但与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

47:

4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

材料四

(3)请分析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应该如何促进福建省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分)

【解析】本题以福建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为背景材料,体现了近几年来高考持续关注我国的海洋经济。

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则材料既有文字又有图表。

文字注意提炼,图表注意标题、柱形的变化、折线的变化,要充分挖掘曲线所包含的信息,对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细心审题,发现本问实际上两问。

第一问主要是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注意将材料语言转化成学科语言,有肯定也有不足,语言简练全面。

第二问要注意结合第一问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

【答案】

(3)①福建是海洋大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好;海洋生产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良好;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福建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在2005年和2006年曾急剧下滑,2007年明显回升、平稳发展,但比重依然偏低;海洋经济第二产业比重增加明显,但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仍可进一步提升。

②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海洋二三产业;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海陆发展,深化区域合作。

【高考真题体验】

1、(2011·北京高考)35.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

劳务消费在居民

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以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的变化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对经济建设的关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充分理解图表三大产业,要充分把握第三产业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材料反映三大产业的变化。

①②两项从图表中是推论不出来的;③④两项观点正确符合题意,第三产业属于服务业,也属于劳务消费

【答案】选D。

2、(2011·广东高考)36.(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处于峰值,随后将不断下降,中国经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过去。

材料二: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

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

材料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

“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

(10分)

【解析】从设问讲,解答本题时应把握好所限定的知识范围(《经济生活》)、材料限定(材料二)、事件要求(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切入角度(建议)。

从材料信息角度讲,要明确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从材料上看,广东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等困难,这需要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动力。

解决以上问题,应针对材料信息,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劳动者、企业、国家等多个主体角度入手。

【答案】

(2)转变经营战略,通过

自主创新、提高员工素质等提升企业竞争力;(4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2分)政府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分)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发展方式的转变。

3、(2011·山东高考)28.(25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材料二:

图9是山东省“十五”末、“十一五”末、“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

材料三: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山东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3)材料二反映了

哪些经济信息?

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山东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11分)

【解析】本题以“十一五”成就、“十二五”规划作为素材,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题,考查经济模块、政治模块、哲学模块的相关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政治高考迎着热点上的特点。

材料一、二、三按照“调查与研究---现状与目标---发展措施”的逻辑思路进行组织;政治、哲学、经济模块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主题进行设问,并且根据材料的内在逻辑和设问的结构需要,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治---哲学”模块顺序的排列方式,而是按照材料的逻辑思路,将经济题放置在最后。

【精讲精析】第(3)小题从经济生活角度考查山东省政府各项措施的经济学依据,三个小题环环相扣、逐层设问,尊重学生的思维逻辑和社会现象自身的发展逻辑,三个设问的排序从易到难也有利于学生答题,实现了学科内综合的有机性和整体性。

【答案】

(3)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①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2011.浙江文综T41)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

“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很大。

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中西部地区仍将保持一段时间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一些东部企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张。

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企业用工明显增加。

材料二

材料三

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

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指出表4、图14中的经济信息。

(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分析时,既要分别分析,又要将二者结合分析,看二者有什么联系。

解答图表题的基本方法是三看两比一本质,看标题、看内容、看小注,横比比不同,纵比比变化,最后找联系、找本质。

运用解答图表题的基本解法,我们可以分析出表4反映的是农民工收入的地区差异;图14是农民工的就业地域的变化。

【答案】

(1)表4显示,东部地区农民工工资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增幅小于中西部地区。

图14表明,东部地区吸纳了全国外出农民工的绝大部分,但2009年的比例下滑。

相对于2008年,2009年农民工在东部、长三角、珠三角就业的比例下降,在中西部地区的比例上升,省内就业比例上升,省外就业比例下降。

(2)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

(1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评析观点时,一定选准教材知识,并坚持辩证分析。

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体现了劳动者的重要性,涉及教材知识是劳动的重要性;小王认为只要企业提高工资,就能解决用工荒,这是片面的,涉及的知识是实现就业的措施;小周认为只要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即市场调节)就能解决问题,这也是片面的,忽视了宏观调控,涉及教材知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的两只手。

【答案】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企业招不到农民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无法结合,不能创造财富,必然影响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

小张的观点有道理。

企业提高工资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用工荒”,但企业不转变发展方式,就不可能持续提高农民工工资。

何况,企业要招到农民工,还应为农民工提供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

从根本上讲,解决“用工荒”的出路在于东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小王的观

点不全面。

在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现象,市场机制对于“用工荒”的解决有重要作用,但市场有局限性,要更好更快地解决“用工荒”,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小周的观点是片面的。

5、(2010年·天津高考)1、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

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

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①以人为本②全面发展③协调发展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天津的做法都是使人生活得更好,①入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讲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材料并未涉及此,故排除②;天津的做法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故③④入选.

【答案】C

6、(2010·全国新课标高考)14.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

截至2009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129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

从经济角度看,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是因为

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②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③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单一④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原因,①应该是我国需要能源,否则政府不会大力扶持;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③不符合我国当前能源实际状况;④不构成我国政府大力扶持的原因。

【答案】A

7、(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高考)1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

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538.7亿元。

这一工程将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政府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举措。

虽然会带动一些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南北水运条件,但

说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运输成本也是未必;故①③说法不正确。

【答案】C

8、(2010·福建卷高考)27.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

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5%和60%。

这表明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涉及考点是现代服务业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构调整题干陈述的是现代服务业自身的一些特点,以及由此基础上产生的附加值贡献。

①在材料中未体现,也未涉及发展服务业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故排除①②。

【答案】C

9、(2010·北京高考)39、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导致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一些学者建议政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碳量,对其征收碳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在调节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学者建议政府征收碳税的经济学道理。

(8分)

【答案】①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环境问题。

(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②政府通过征收碳税,增加碳排放企业的生产成本,激励企业生产向低碳方向发展,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10、(09·广东文基卷高考)4.《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简称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

排除①,其他选项都包含①,因此选A项。

【答案】A

【考点精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11·山东烟台高三一模)5.统计表明,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第二大”并不等于“第二强”。

从人均GDP看,中国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部分是“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

这一现实启示我们要

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②减少进口量,实施“走出去”战略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④坚持自主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漫画《贫不择妻》启示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应当()

①统

筹城乡发展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④

3、安徽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积极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483项减排重点项目,关停火电机组25万千瓦,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①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②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有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1·重庆市高三考前冲刺卷)山西省委书记在强调解放思想时提出“实现发展转型,关键是干部要转型,干部转型,首先是思想要转型”。

回答4

~5题。

4、提出实现发展转型,就是

A.要从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生产方式

B.要增加国家经济发展总量,实现一百多年来的强国梦

C.要提高“GDP”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D.要使三大产业结构排列由一二三转变为三二一

5、现发展转型,在政治上最重要的是

A.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使转型纳入依法治国轨道

B.加强党的组织领导,使各级干部能真正贯彻中央的正确决策

C.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行动

D.加强科技研发力度,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数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

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

目标的国家。

材料告诉我们()

A.全面小

康的目标在贫困地区是难以实现的

B.我国应着力确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D.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只能靠国家的扶持和帮助

7、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是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

实现“东西互动”有利于  (  )

①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②尽快赶上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 ③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十七大报告把“转变经挤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为“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来看。

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必须

①不断提高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②更加科学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④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2011·海淀模拟)截至2011年2月22日,人民网推出的“2011年两会调查:

你最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共有108420人参与投票,其中养老保险最受网民关注;2010年人民网两会调查中,养老保险以104304票排在“十大热点话题”首位。

假如要以该新闻事件为背景写一篇时政论文,评述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可运用的观点有()

①有利于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②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应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任务。

国家出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原因是()

A.被淘汰产品缺少市场需求

B.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C.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需要

D.满足企业获取利润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11、中央高度重视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2010年是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

2010年12月23日开幕的“2010年中国新医改高峰论坛”以“医改医疗医保医药”为主题,以关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产业领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为宗旨,针对当前医改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我国新医改建言献策。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2011年年底前,要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改革。

让人民群众享受医改工作的重大阶段性成

果,增强他们对医改的信心和对政府的满意度。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

 

12、

(2011·江苏南京高三二模)34.材料一:

图表2:

2010年中国CPI和PPI指数变化趋势

图表1:

2010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情况

注: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

材料二:

2011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稳定物价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

(1)请你提取材料一中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稳定物价的必要性。

 

答案

1-5BCCCC6-10CDB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