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2364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docx

专题十七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纲要求

主要考点

要求

五年考情

预测热度

高考试题

考查能力

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

归纳材料要点

D

2018江苏,26—28

2017江苏,27

2016江苏,26

2014江苏,26

鉴赏评价

★★★★★

分析相关问题

2017江苏,28

2016江苏,27—28

2015江苏,26—27

2014江苏,28

★★★★★

鉴赏艺术特色

2017江苏,26

2015江苏,25

2014江苏,27

★★★★★

分析解读  考点(归纳、分析与鉴赏)呈现轮考和组合特征,可以是“归纳+分析”“归纳+鉴赏”模式,也可以是“分析+鉴赏”模式。

命题可能会要求考生归纳出文本具体段落和相关事物的要点,并根据要求对文本材料的艺术性进行鉴赏;可能会要求考生在归纳出文本要点后,针对文本所论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也可能会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文本的观点联系实际,分析有关现象。

从近年高考的实际命题看,一般是“归纳+分析”模式;从文本的选材看,以论述类文艺评论和时事评论为主;从设题的内容看,主要包括:

总结文本论述的观点,归纳事物的鲜明特征,理解特殊词句的意思,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试题难度不是太大,要求考生答题思维严谨细致。

【真题典例】

(2018江苏,26—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上建议用字符“:

-)”来表示笑话,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生产力,此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因此它被称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

颜文字是它的升级版,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

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呲牙“

”、偷笑“

”、笑哭“

”等惟妙惟肖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

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荼,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

在网络社交中,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

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字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使传播效果事半功倍。

表情符号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

其实人的社会互动也是一场关于“自我呈现”的表演。

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

(节选自胡远珍《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的表达与象征意义分析》,有删改)

答:

 

 

 

答案 ASCII元素组成的表情符号;颜文字;绘文字;自定义表情符号。

解析 材料第一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历史,可以依次整理出由ASCII元素组成的表情符号、颜文字、绘文字和自定义表情符号等四个发展阶段。

 

答:

 

 

答案 直观形象;方便快捷;简洁;时尚;娱乐性强。

解析 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散落在材料第一段介绍各种网络表情符号的语句中,需要具备准确迅速抓住关键词句的能力。

或利用原文作答,如“方便快捷”“简洁而又形象”;或稍加分析概括作答,如从“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中概括出“娱乐性强”的特点,从“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如火如荼”中可概括出“时尚”的特点。

 

答:

 

 

答案 信息传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建立“在场”语境,加强交流的互动性;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表达。

解析 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集中在材料第二段,重点关注文中“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等信息,从中归纳概括出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

核心考点 归纳材料要点。

审题关键 ①“发展阶段”要求对“表情符号”的发展历程进行归纳分析;②“哪几个”要求答案分条概括。

解题方法 ①定向筛选法,即根据“发展阶段”,从文中筛选出有效信息;②关键词概括法,根据筛选出的信息,用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归纳概括,如根据“颜文字是它的升级版”,可概括出“颜文字”阶段。

易错警示 ①没有细读文本,导致看不懂材料,不会答题;②筛选信息不够全面,导致遗漏要点;③概括不够准确、简练。

命题规律 ①筛选概括题是江苏高考加考题必考内容;②针对文本某一方面内容命题,要求进行定向分析归纳。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文本综合理解能力;②具备较高的文本信息筛选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命题针对文本主要内容,需要考生整体把握文本;②文本中有相对集中的表述,有利于学生筛选答案。

核心考点 归纳材料要点。

审题关键 ①“表情符号的特点”,概括务必紧扣“特点”;②“简要”要求答案简洁,不需要分析。

解题方法 ①提取法,即从文本中直接提取出可以概括特点的词语;②文意概括法,如根据“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等,可以概括出“时尚”的特点。

易错警示 ①看不懂材料,不从文中提取概括;②不懂得依据文中意思概括,导致遗漏要点。

命题规律 ①概括题是江苏高考加考题必考内容;②概括的方向可能着眼于整体,也可能着眼于某一具体内容。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文本综合理解能力;②具有针对文本某一具体内容的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命题材料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②直接针对话题特点进行命题,考生得到部分分数较为容易,但要得到满分还需要考生具有较高的概括能力。

核心考点 归纳材料要点。

审题关键 ①“流行的原因”需结合全文进行筛选;②“概括”要求答案分条概括。

解题方法 ①定向筛选法,即根据“原因”,从文中筛选出有效信息;②归纳概括法,根据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如根据“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可概括出“信息传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

易错警示 ①没有细读文本,导致看不懂材料,不会答题;②筛选信息不够全面,导致遗漏要点;③概括不够准确、简练。

命题规律 ①筛选概括题是江苏高考加考题必考内容;②命题针对全文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能力要求 ①具备较高的文本综合理解能力;②具备较高的文本信息筛选概括能力。

命题技巧 ①命题针对全文内容,需要考生整体把握文本;②本题和上一题紧密相连,环环相扣,需要考生对“特点”和“原因”进行一定的区分,有利于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准确分析概括能力。

 

炼技法

考点1 归纳材料要点

【方法集训】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西方的“古典学”一度遭到冷落,如今则方兴未艾。

众多当代青年抛弃僵化的现代学科壁垒,回归到更为广阔且意义深远的经典研读当中。

在“古典学”的框架里不再有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区分。

中西方历史上值得奉为典范的著作和杰出的人物,都将是热爱学术与思想的青年们关注的对象。

回归古典,他们并不是想回到古代,并不是遵循效仿,而是为了更好地反思今天的生活。

“古典”似乎与青年向往“革新”不和,但它的确能够吸引青年人。

“青年”本质上是一种“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的生命召唤。

无论是“打倒古典”还是“复兴古典”,其目的都是甩开当下已经丧失活力的旧传统,发明新传统。

正如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罗马的追溯反而开启了欧洲文化新局面一样,新一代人对“古典”的追求总是对前一辈人文化领导权的颠覆。

不过,青年人对“古典”的重新研究,是否尊重古典的真实情况?

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呈现历史真实并介入当下生活?

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从事古典研究的青年人不但应当保持谦卑的姿态阅读经典,表现出对人类伟大传统的虔敬,将古典的教诲切切实实囊括到自己的生命体验里;还应当对现实的国家、社会、人民生存状况悉心体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的实践结合起来。

只要愿意抛去现代知识生活中的骄傲与偏见,就会发现,因为遭到数学化纯粹知识观排挤而在知识界褪色的古典政治伦理气质,似乎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俯拾皆是,仍然散发着生机。

(节选自冯庆《当代青年与古典》,有删改)

1.第一段中,当代青年回归经典有哪些具体表现?

请简要概括。

答:

 

 

 

2.在作者看来,当代青年怎样才能更好地从事古典研究?

答:

 

 

 

1.答案 抛弃僵化的现代学科壁垒,研读广阔深远的经典;打破原有框架,关注中西方典范著作和杰出人物;回归古典,反思现今的生活。

2.答案 研读古典,要尊重实情;阅读经典,要去除骄傲和偏见,保持谦卑的态度;将古典的教诲融进生命体验;将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悉心体察国家、社会、人民现实生存状况。

考点2 分析相关问题

【方法集训】

(2018江苏新海高中月考,26—2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相比传统的社会监督模式,网上举报因为其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的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其积极意义不可小觑。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使其形成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扁平化的舆论场,对权力运行可以进行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关注,促进官员谨慎用权,约束言行。

一些例子似乎说明,网络反腐可谓“弹无虚发”。

无论是“表叔”“房叔”还是“天价烟”局长等腐败案件的查处,都遵循“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这样的路径发展。

不过,值得反思的是,这种模式因其偶发性甚至戏剧性的弱点,使得反腐效果难言乐观。

当然,网络举报的泛滥,也会使有关部门在查处腐败过程中,对于保证公众知情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难以权衡。

而面对公共利益,官员的隐私权该受到何种程度的限制,更需要明确的法律界定。

比如网帖所曝“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经纪委查实,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程师,而其6套房产也都是合法所得。

网络举报是一把双刃剑。

“误伤事件”提醒,监督和隐私各有边界。

如脱缰之马的“网络监督”真假难辨,一旦践踏到普通公民的“隐私领地”或者危及集体权益,必将会使整个社会陷入不安,因此必须将网络举报纳入法制化轨道。

争论网络反腐利弊的同时,更不能忽视这样的诘问:

如果正常的投诉渠道畅通有效,网络举报何以如此盛行?

而反观网络反腐显而易见的短板,更提醒我们当前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多么必要和紧迫。

1.从材料看,网络举报有哪些特点?

答:

 

 

2.结合文本,说说网络举报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答:

 

 

 

3.网络举报对我们当前的反腐工作有哪些启示?

答:

 

 

 

1.答案 ①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②容易形成舆论热点;③具有固定的发展路径;④具有偶发性甚至戏剧性的弱点;⑤容易产生“误伤”事件。

2.答案 ①要真实理性;②要保障个人隐私;③要纳入法制化轨道。

3.答案 ①要畅通投诉渠道;②要保障举报人的人身安全;③要给公众充分的发言权;④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⑤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⑥要借助民间力量,扩大腐败信息源范围;⑦加大反腐的决心和力度。

考点3 鉴赏艺术特色

【方法集训】

(2017徐州一中10月月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慢词长调是中晚唐以来就在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俗曲,是配合当时新兴音乐歌唱的里巷俗歌。

《花间集》所收的是诗客曲子词,这些诗人文士所写的词,大半都是小令。

小令的格式与诗比较接近,因此诗人文士插手写词后,习惯于写小令。

而且,诗人文士常常自己觉得比较高雅,而慢词长调当时是流行于市井之间的,所以,他们不肯去写慢词长调。

慢词长调的填写,要配合音乐的曲谱,它的格律要求更加严格,不像五七言的字句那么简单。

因此,一般的诗人文士也不能为。

柳永的出现就像一座里程碑。

他的创作突破了小令的范畴,而以慢词长调为主。

写慢词长调就要铺排,铺展开来叙述,就不能够只以一个重点的感发为主。

它不像欧阳修的词,也不像李后主的词,也不像冯延巳的词。

他们是在语言文字之外,有很高深的意境,教你去联想想象。

柳永的长调呢?

因为铺陈,就好像都明白地说出来了,没有可发挥的余地。

所以有些文人诗客评价柳永词浅俗,比如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就批评柳词:

“唯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值得注意的是,柳永所写的相思离别之情,不再是女子的口吻,而是从一个客子身份来写,他开创性地选取高远的景物,并在词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这是柳永词最大的特色。

(选自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删改)

1.请具体解释“里程碑”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

 

 

 

2.你是否同意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对柳词“浅近卑俗”的评价?

试以《雨霖铃》为例分析说明。

答:

 

 

 

1.答案 运用比喻的手法,“里程碑”比喻柳永在词创作史上的重要意义或重大突破。

形式上,柳永开拓了慢词长调的创作,采用铺排的方式写作。

内容上,柳永以男子口吻写离别相思,选取高远的景物,融入自身的感受。

2.答案 (示例1)同意。

柳词以慢词长调为主,就要使用铺排的手法,没有了联想想象的余地,所以“浅近卑俗”。

如《雨霖铃》上片铺叙离别之景,铺写离别之情,通俗易懂,直抒胸臆,几乎无想象余地。

(示例2)不同意。

柳词写相思离别,从男子的角度出发,结合了离远景物,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对词的创作是一种突破,所以“不俗”。

如《雨霖铃》“念”字领起的几句入景高远,下片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融入自己的感受,使离别之情更真实。

过专题

【五年高考】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一、(2017江苏,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

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

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

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

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

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

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

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

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

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

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1.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义。

(6分)

答:

 

 

2.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

(3分)

答:

 

 

3.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

(6分)

答:

 

 

 

一、

1.答案 滞销的奢侈品:

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畅销的牙膏:

一时很受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

2.答案 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不应掺杂文言。

3.答案 诗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使用得好,可以增强美感;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艺术的精湛贵在调和不同的语言因素。

二、(2016江苏,26—28)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5分)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

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

他们说:

“《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

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

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

”这里没提到《中庸》。

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

他们在另一处说: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

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

”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

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

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

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1.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4分)

答:

 

 

 

2.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5分)

答:

 

 

 

3.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6分)

答:

 

 

 

二、

1.答案 《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2.答案 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中庸》的心法。

3.答案 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三、(2015江苏,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古文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

这个气势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

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就作者来说,他在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正确,怎样把感情表达出来。

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

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手法。

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就写不好文章了。

要达到前人写作的很高境界,就要学通他们下笔的精妙处;要懂得他们写作是本于准确地表达情意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有意做作。

这样,到自己写作时,才能本着自己的情意,透过气势来表达声情,在表达不同的声情中自然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

因声求气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声情来,还要求能长久熟读。

这样读,当然是读经过时间考验的名篇;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便方法。

由于熟读,接触书里的词汇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记熟的。

这样,当对这个词完全懂得时,就对这个词在不同句子里的意义变化,以及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用法都懂了。

自己在写作时,可使之用得合乎法则。

因声求气,就是透过熟读来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

(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

1.“声”“气”分别指什么?

“因声求气”的内涵是什么?

(5分)

答:

 

 

 

2.为什么说“一凑合就成了做作”?

(4分)

答:

 

 

3.结合全文,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

(6分)

答:

 

 

三、

1.答案 

(1)“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

(2)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2.答案 “一凑合就成了做作”,是指一旦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法,文章写作就显得不自然了;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如果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的情意,那就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

3.答案 通过读书来学通前人下笔的精妙处;通过因声求气来学习如何准确地表达情意和自然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通过熟读名篇来积累词句等的用法。

四、(2014江苏,26—28)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金庸阁下除办报外仿佛以史学佛学自负,对于以小说知名,尤其是以武侠小说知名,自己是不是有点觉得未展所长,以末技得虚名,似不免略感怏怏?

依我看则大可不必。

阁下所透露的史学佛学见解,论水平未必是“超一流”,若著书立说也不见得能称首席什么家,得什么国际大奖。

然而以史学佛学入小说,在武侠中讲“破相”,那就超人一筹了。

好比不会武艺的痴公子段誉,只在无意中学了一着“凌波微步”,就到处能“逃之夭夭”;而且有个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看不见,摸不着,弹指一挥间忽然有效,就能出其不意露上一手。

这道理在《金刚经》《法华经》里并非唯一高妙思想,而移入武侠小说立刻产生“裂变、聚变”,威力无穷了。

又如《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呆头呆脑,一片天真,然而处处机缘凑巧,矛盾相成,最后以不识字超过了识字人,以不知道“我是谁”,超出了一切有“我”之人,尤其是那位大“我”发狂的大宗师白自在。

这只是“无我”的一解。

这一解在佛学中算不得什么最高深的了不起理论,不过是参禅的一个“话头”法门,但在小说中就是“超凡入圣”了。

阁下仿佛总想在小说中不讲而讲一点什么道理。

这些见解未必“超凡”,但进入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就大大“脱俗”了。

无言胜有言,不武胜武,愚而智,弱而强,似佛似道,所以能迈过前人难有后继,虽有败笔,仍卓然自成一家。

前有梁羽生,后有古龙,俱写侠情,各有殊胜,然抒写人情佛理尚逊一筹。

(选自金克木《与小说对话:

不败求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中段誉、石破天两个人物的共同特征。

(4分)

答:

 

2.文中画线句中的“不讲而讲”指的是什么?

(5分)

答:

 

 

 

3.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金庸有哪些评价?

(6分)

答:

 

 

 

四、

1.答案 愚能胜智,弱能胜强。

2.答案 “不讲”是指:

正面表达见解,不是小说主要目的。

“讲”是指:

随着情节推进,金庸小说有意无意地表达了某些关于人生、世界的见解。

3.答案 作者对金庸的佛学史学水平持保留态度;对他的武侠小说的创作成就,是肯定的;对他以佛学史学入小说,丰富思想文化内涵,是推许的。

【三年模拟】

A组 2017—2019年模拟·基础题组

(每题建议用时10分钟)

一、(2019届常州武进区期中联考,25—27)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民族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其基本要素有服饰、节庆、语言文字、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这些都是在漫长的历史活动中自然形成的,与当地气候、山川、风物、传统等浑然一体,是民族历代先祖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

在民族内部,无论是文盲,还是知识精英;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首脑人物,在这些特征上是一致的。

顾炎武在《日知录》里把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分成两类:

亡国和亡天下。

亡国,是一家一姓的“国”覆灭,被新王朝替代,文化没有发生变化,对社会震动不大。

亡天下,是原有的“国”亡了,文化也被异质文化置换,作为文化意义上的“种”,已被消灭,是亡国加上灭种。

亡国的责任,由享受高官厚禄的官员承担;亡天下的责任,则属于国家的每一个人。

梁启超将顾炎武的观点归纳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八字。

顾炎武将文化的存亡与民族的存亡等同,极具卓识,可谓振聋发聩!

之后,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它就成为鼓舞民众救亡图存的最有力的口号。

作于抗战时期的《毕业歌》中,“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一语,就脱胎于此。

民族文化越弱,民族凝聚力就越弱。

民族文化一旦消解,则民族将走向消亡。

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例子是契丹。

契丹人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曾长期与北宋政权对峙,契丹人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注意固守本民族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