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选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2010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预防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预防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预防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预防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选择.docx

《预防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选择.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选择.docx

预防选择

环境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三级预防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指采取各种措施如改变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使健康人免受致病因素侵害

B.对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属于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

D.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是临床预防工作中的重点,其中第二级预防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E.对职业人群应主要采取病因预防

2.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A

A.公害病B.职业病C.地方病D.医源性疾病E.传染病

3.某些污染物可以在生物中浓缩,从而使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显著高于原环境介质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

C

A.富营养化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环境自净E.迁移

4.生物富集是指环境污染物:

D

A.进入生物体的过程B.在生物体内贮存的过程C.在生物体内代谢的过程

D.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过程E.进入生物体内经酶作用过程

5.目前在我国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B

A.生活"三废"处理不当B.工业"三废"任意排放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D.汽车数量增多E.自然灾害的污染

6.一次污染物是指:

A

A.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物理、化学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B.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物理、化学性状发生改变后的污染物

C.空气中所有污染物D.毒性比二次污染物高的污染物E.环境中所有的污染物

7.下列哪项属于二次污染物:

A

A.光化学烟雾B.NOxC.飘尘D.苯并芘E.二氧化硫

8.根据大量调查表明,在环境致癌因素中绝大多数与____有关。

D

A.放射线B.病毒C.细菌D.化学物质E.机械刺激

9.目前我国防制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措施是:

C

A.合理使用农药B.加强污水的净化处理C.综合治理"三废"

D.生活污物的无害化处理E.预防生活性污染

10.从影响人群健康的角度出发,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污染具有的特点?

E

A.广泛性B.长期性C.多样性D.复杂性E.平衡性

11.痛痛病是由下列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的?

C

A.铅B.铬C.镉D.锰E.汞

12.洛杉矶烟雾事件主要大气污染物是B

A.烟尘,SO2B.汽车废气,工业排放的烃类和NOX

C.工业有机化工废气D.工业和生活排出的SO2、CO2和CO

E.生活环境污染排放的有害气体

13.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主要指C

A.COB.N2OC.CO2D.O3E.CH4

14.光化学烟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A

A.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B.神经系统损害

C.对胃肠道的腐蚀作用D.皮肤损害E.对下呼吸道及肺的损伤

15.室内空气中氡最可能来自B

A.室外污染B.建筑材料C.燃料燃烧D.吸烟E.油漆涂料

16.标准规定,饮用水的细菌总数应为:

B

A.<1000CFU/mlB.<100CFU/mlC.<50CFU/mlD.<3CFU/mlE.<100CFU/L

17.饮用水标准规定,每100ml水中大肠菌群不应超过:

D

A.10个B.5个C.3个D.不得检出E.100个

18.消毒饮用水最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方法是:

D

A.紫外线B.超声波C.臭氧D.加氯E.加碘

19.氯化消毒时消耗氯的总量即为:

B

A.加氯量B.需氯量C.剩余氯D.有效氯E.化合性氯

20.评价漂白粉消毒饮用水的效果,最简易的是以:

D

A.加入量表示B.接触时间长短C.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D.剩余氯达到规定标准E.水的物理性状良好

21.除____外,均能降低氯化消毒的效果D

A.浑浊度增加B.pH值升高C.温度降低D.接触时间延长E.接触时间缩短

22.次氯酸杀菌效率与水pH值的关系是:

E

A.与pH无关B.随pH增加而增加C.随pH降低而降低

D.pH=7时最高E.随pH降低而升高

23.保证氯化消毒效果的条件是:

E

A.加氯量足够B.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C.有一定的余氯量

D.水中pH偏酸E.以上都是

24.斑釉齿是由于饮水中____含量过多而引起:

C

A.氰化物B.砷C.氟化物D.氯化物E.苯并芘

25.职业病是指:

D

A.与职业有关的疾病B.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疾病C.由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疾病

D.由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E.由生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

26.职业病的诊断依据是E

A.职业史B.现场劳动卫生调查C.临床表现D.实验室检查E.以上都是

27.职业病的预防应以B最为重要

A.第一级预防B.第一、第二级预防C.第二级预防D.第二、第三级预防

E.第三级预防

28.诊断职业病的先决条件是C

A.了解生产劳动条件B.有害因素的测定C.明确的职业史

D.临床检查E.特有的临床表现

29.除下列哪项外,均属职业病的特点E

A.病因明确B.接触人群中有一定数量发病C.能早诊断,治疗预后较好

D.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E.发病有地区性

30.电焊工可引起的职业病是D

A.白内障B.视网膜灼伤C.光敏性皮炎D.电光性眼炎E.中暑

31.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A

A.粉尘作业工人的上呼吸道炎症B.高温作业工人的中暑

C.煤矿工人的滑囊炎D.石棉所致肺癌E.振动性白指

32.职业病诊断的最主要前提是D

A.集体诊断B.实验室检查结果C.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D.有职业接触史E.有现场卫生调查结果

33.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中最多见的原因是B

A.物理因素B.化学因素C.社会因素D.生物因素E.心理因素

34.预防职业病最有效的方法是B

A.控制有害因素在职业接触限值以下B.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

C.进行职业卫生宣传D.进行健康教育E.健康监护

35.多发性神经炎多发生于A

A.铅中毒B.汞中毒C.苯中毒D.有机磷中毒E.一氧化碳中毒

36.铅中毒采用驱铅疗法,首选药物是A

A.依地酸二钠钙B.二巯基丙磺酸钠C.促排灵D.青霉胺E.依地酸

37.慢性铅中毒早期血细胞最典型变化是C

A.多核细胞增加B.嗜中性细胞增加C.点彩红细胞增加

D.淋巴细胞增加E.嗜酸性细胞增加

38.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蒸发的金属是C

A.铅B.苯C.汞D.锰E.锌

39.金属铅被吸收后,主要分布在E

A.肺组织B.肾C.脑组织D.脂肪组织E.骨骼

40.职业性汞中毒的三大特异症状和体征是A

A.易兴奋症、口腔炎、震颤B.易兴奋症、皮炎、口腔炎C.易兴奋症、皮炎、震颤

D.易兴奋症、口腔炎、肾炎E.易兴奋症、肠炎、口腔炎

41.汞中毒的首选驱汞药物是C

A.依地酸钙钠B.β-巯乙胺C.二巯基丙磺酸钠D.青霉胺E.低浓度美兰

42.苯的急性毒作用主要是损害B

A.消化系统B.中枢神经系统C.造血系统D.循环系统E.呼吸系统

43.急性苯中毒的现场抢救是C

A.迅速给O2B.进行人工呼吸C.迅速移至新鲜空气地方D.给呼吸兴奋剂E.去除沾污

44.苯的慢性毒作用主要损害C

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C.造血系统D.循环系统E.呼吸系统

45.慢性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E

A.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症B.低色素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

D.嗜伊红细胞增多症E.白细胞减少

46.慢性轻度苯中毒诊断依据主要是A

A.职业史、白细胞减少、神经衰弱B.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C.粒细胞中毒性颗粒

D.血小板减少、明显出血倾向E.红细胞减少

47.生产环境中苯蒸气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C

A.消化道B.皮肤C.呼吸道D.皮脂腺E.粘膜

48.慢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是C

A.中枢神经系统B.植物神经系统C.骨髓造血功能D.刺激淋巴组织E.内分泌系统

49.苯进入血液后很快分布至全身,其浓度最高的组织是B

A.骨和肌肉B.脂肪组织和骨髓C.肝脏D.血液E.肾脏

50.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B

A.胶体状粉尘B.生产性粉尘C.有害粉尘D.粉末状颗粒E.有害性粉尘

51.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统称B

A.矽肺B.尘肺C.硅酸盐肺D.煤矽肺E.石棉肺

52.粉尘分散度是指D

A.颗粒大小B.颗粒性状C.颗粒重量D.固体物质被粉碎程度E.各种粒子的百分比构成

53.粉尘在空气中的稳定度主要取决于粉尘的D

A.形状B.硬度C.比重D.分散度E.荷电性

54.生产性粉尘按性质分为三类是B

A.混合性、动物性、植物性B.无机性、有机性、混合性C.金属性、矿物性、无机性

D.无机性、金属性、植物性E.植物性、矿物性、金属性

55.在尘肺中以哪一种发病率最高A

A.矽肺B.石棉肺C.煤肺D.石墨尘肺E.炭墨尘肺

56.长期吸入含游离SiO2较高的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称为D

A.石棉肺B.尘肺C.煤肺D.矽肺E.混合性尘肺

57.矽肺X线胸片表现中,最主要的变化特征是E

A.肺纹理增粗B.肺门增大C.网织阴影D.胸膜增厚E.类圆形及不规则形小阴影

58.矽肺的基本病理变化是D

A.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间质纤维化B.胸膜增厚和肺组织大块纤维化

C.矽结节形成和肺气肿D.矽结节形成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增生

E.矽结节形成和肺门淋巴结肿大

59.防尘措施中哪一条解释是错误的D

A.革:

生产设备及工艺过程的改革B.水:

湿式作业C.密:

密闭尘源

D.风:

加强自然通风E.护:

个人防护

60.引起矽肺的粉尘主要化学成分是A

A.游离二氧化硅B.硅酸盐类C.煤、矽混合尘D.煤尘E.矽酸钡

61.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D

A.肺气肿B.肺源性脏病C.自发性气胸D.肺结核E.肺部感染

62.粉尘对健康的危害不包括E

A.尘肺B.局部作用C.全身中毒作用D.变态反应E.再障

63.矽肺的发生与____因素无关E

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B.防护措施C.接尘的时间D.个体状况E.性别

64.除____外是矽肺常见的症状E

A.气短B.胸闷C.胸痛D.咳嗽E.气胸

65.对确诊为矽肺患者的处理是A

A.一经确诊,应立即调离接尘作业B.一期尘肺,不应调离接尘作业

C.二期尘肺,可调离接尘作用D.三期尘肺,应调离接尘作业

E.三期尘肺,不调离接尘作业

66.矽肺预防应采取的综合措施包括E

A.革、水B.密、风C.护、管D.教、查E.以上都是

67.高温作业工人中最常见的职业病是B

A.心血管疾病B.中暑C.胃肠道疾病D.肾功能不全E.呼吸道疾病

68.早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特点是A

A.暂时性听阈位移B.语言频段听力下降C.永久性听阈位移

D.4000Hz处听力下降E.噪声性耳聋

69.防止噪声危害的最根本性措施是B

A.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B.控制和消除噪声源C.合理的厂房规划和厂房设计

D.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E.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70.局部振动病发病部位多发生在A

A.上肢末端B.下肢末端C.骨骼及关节D.前庭器官E.内脏器官

71.正常成年人体的摄入氮等于D

A.尿氮+粪氮B.尿氮C.粪氮D.尿氮+粪氮+经过皮肤排出的氮

72.我国人民膳食中蛋白质主要来源于D

A.肉、鱼、奶类B.豆类及豆制品C.禽、蛋类D.粮谷类

73.必需脂肪酸的最佳食物来源是B

A.牛油B.植物油C.椰子油D.鱼类油

74.我国人民膳食中热能的主要来源是C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

75.富含热能的营养素是B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

76.一般情况下,在营养上植物油比动物油好是因为D

A.植物油供给的热能比动物油低B.植物油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C.食用多不致引起用膳者肥胖D.植物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于动物油

77.视黄醇当量是指B

A.维生素A(微克)+β-胡萝卜素(微克)

B.维生素A(微克)+β-胡萝卜素(微克)×1/6

C.维生素A(微克)+1/60β-胡萝卜素(微克)

D.维生素A(毫克)+β-胡萝卜素(微克)

78.影响维生素A、D吸收的是B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

79.尼克酸缺乏可引起B

A.坏血病B.癞皮病C.脚气病D.夜盲症

90.我国居民膳食中硫胺素的主要来源是D

A.鱼肝油B.动物肝、肾、牛奶C.粮谷类D.绿叶菜

91.我国居民膳食中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是D

A.鱼肝油B.动物肝、肾、牛奶C.粮谷类D.绿叶菜

92.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A的是C

A.动物肝脏B.牛奶C.粮谷类D.绿叶菜

93.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D的是B

A.动物肝脏B.牛奶C.粮谷类D绿叶菜

94.下列食品中富含碘是D

A.绿叶菜B.肉、蛋黄C.谷类D.海带

95.下列含锌丰富的食品是D

A.牡蛎B.肉、蛋黄等C.谷类D.海带

96.关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D

A.占体重的0.01%以下的必需元素B.人体合成极少,必需从外界摄取

C.主要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过程,有些可以供给热能,有些则不能

D.与神经肌肉兴奋性传导有关

97.影响钙吸收的因素,以下哪项不正确?

C

A.膳食中含植酸和草酸多可降低钙的吸收B.摄入大量磷酸盐可促进钙的吸收

C.膳食中含蛋白质高时可促进钙的吸收D.乳糖可促进钙的吸收

98.关于铁的吸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B

A.稀盐酸可促进铁的吸收B.维生素C等还原性物质可促进铁的吸收

C.动物性食物铁的吸收率高D.体内铜含量较低时,铁吸收率增加

99.以下哪项不是造成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破坏的因素?

C

A.高温B.加碱C.加酸D.日光

100.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以下哪项错误?

B

A.无毒,无致病微生物或有毒物质污染

B.保证供给用膳者必需的热量与营养素,且比例适当

C.合理加工烹调,提高消化吸收率D.动物性食物为主

101.膳食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A.膳食中热能和营养素的量和质B.三餐热能分配C.用膳时间D.用膳者的健康状况

102.用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时一般要进行多少天?

A.1~3个月B.1~2个星期C.3~7天D.每季进行一天

103.用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计算食物营养成分时是按照下列哪种食物量进行计算的

A.从市场买来的食品毛重B.每种生食品的可食部分实际摄入量

C.熟食食品的实际食入量D.熟食食品加上剩余食品的重量

104.从预防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角度出发,我国膳食优于西方膳食是因为

A.我国膳食中蛋白质来约以豆类蛋白为主

B.我国膳食中植物油占脂肪供应量的比例较大C.我国膳食中钙、镁等元素较多

D.我国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热占总热能的比例高于西方膳食

105.老年人营养应注意

A.控制脂肪摄入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B.供给充分的维生素

C.控制热能、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D.以上都正确

106.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恢复中,营养的作用是

A.增强机体防御能力B.促进创伤愈合与疾病恢复

C.对某些疾病而言,营养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D.以上都正确

107.下列哪种疾病属于食物中毒?

A.中毒性消化不良B.中毒性痢疾C.毒蕈中毒D.急性胰腺炎

108.目前我国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下列哪一类最多见?

A.化学性食物中毒B.细菌性食物中毒C.真菌性食物中毒D.有毒动物中毒

109.河豚毒素最主要的毒作用是:

A.颅神经损害B.中毒性休克C.随意肌进行性麻痹D.肾功能急性衰竭

110.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

A.鱼鳍B.鱼卵巢C.鱼鳞D.鱼骨

思考题

1.三级预防的对象和特点?

2.什么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3.简述如何诊断职业中毒?

4.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因素、防控措施。

5.铅对机体产生何种毒作用?

6.慢性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7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8.必需氨基酸?

9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0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11营养素?

12.影响钙、铁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13.维生素A、D的生理功能及其主要食物来源。

14维生素B1、B2、C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15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单选题参考答案(1~110)

1-40DACDBAADCECBCABBDDBDDEECDEBCEDADBAAACCEA

41-80CBCCEACCBBBDDBADEDDADEEEAEBABADDBCBDBBBC

81-110DAADAABDCDDCBDDDCBCB

医学统计学单项选择题

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D

A.样本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个体

2.统计学中所指的样本是指D。

A.随意抽取的总体中任意部分B.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3.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B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D

A.总体中任意的一部分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5.对于由一个错误实验设计所产生的实验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前,其补救办法靠D

A.统计方法B.数学方法C.重做实验D.重新设计,重做实验

6.下列资料属于分类变量的是C

A.红细胞数B.疾病潜伏期C.医院感染人数D.抗体滴度

7.下列资料属于数值变量的是A。

A.红细胞数B.不同病情(轻、中、重)的病例数C.门诊就诊人数

D.医院感染人数

8.随机事件是指D

A发生概率为1的事件B发生概率很小(如P<0.05)C发生概率未知的事件D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其发生概率为0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C

A.统计量与参数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10.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D

A.中位数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

11.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C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

12.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D

A.μ+1.96σB.μ-1.96σ

C.μ+2.58σD.μ+1.64σ

13.下列有关四分位数间距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四分位数间距=P-PB.四分位数间距比极差稳定

C.四分位数间距即中间50%观察值的极差D.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

1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

15.适用于用算术均数反映其平均水平的资料应服从A

A.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C.对数正态分布D.t分布

16.下列哪一项不是四分位数间距的特点D

A.反映数值变量资料的离散趋势B.不受两端极大值,极小值的影响

C.较极差稳定D.考虑了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

17.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在区间(-2.58,0)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C

A.45%B.47.5%C.49.5%D.49.95%

18.某病患者8人的潜伏期如下:

2、3、3、3、4、5、6、30,则平均潜伏期为D

A.7天B.3天C.4天D.3.5天

19.为了比较同一组儿童身高和体重两项指标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可选用的变异指标为D

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

20.编制频数表时D

A组段数越多越好,可反映数据的详细信息B组段数越少越好,可反映数据的大体规律

C组段数应固定于10,便于资料间相互比较D组段数应限于8~12

21.符号s,σ分别表示A

A样本标准差和总体标准差B样本标准差和方差

C总体标准差和方差D样本方差和标准差

22.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特征时D

A.应选用B.应选用sC.应同时选用,s 

D.根据分布类型选用相应的集中、离散趋势指标

23下列哪一项是四分位数间距的特点D

A反映数值变量资料的集中趋势B不如极差稳定C考虑了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D可用于两端有极大值,极小值的资料

24.与s中,A。

A可能是负数,s不能B.s可能是负数,不可能C.两者都不可能是负数

D.两者都可能是负数

25对于标准正态分布变量,D范围内有90%变量值。

A0~1.96B-1.96~1.96C-1.64~∞D-1.64~1.64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26.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B

A.做身高差别的统计学检验B.用该市5岁男孩身高的1-α参考值范围评价

C.用该市5岁男孩身高的均数来评价

D.用该市5岁男孩身高的1-α可信区间来评价

27.在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中D

A.二者均反映抽样误差大小B.总体标准差增大时,总体标准误也增大C.样本例数增大时,样本标准差与标准误都减小

D.总体标准差一定时,增大样本例数会减小标准误

28.从同一正态分布总体中随机抽样(各样本含量相同),理论上有95%的样本均数在下述范围内B

A.

B.

C.

D.

29.按一定概率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属于D

A.抽样误差估计B.点估计C.参考值范围估计D.区间估计

30.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C

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D.极差

31.两样本比较作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值越小说明C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32.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的关系为D

A.P值越大,值就越大B.P值越大,值就越小

C.P值和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P值和值的大小无关

33.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是指A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

34.减小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C

A.减小样本标准差B.减小样本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