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1182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二.docx

《学年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二.docx

学年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二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作业

(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盎(àng)司  扒(pá)窃  一打(dá)笔   锃(zèng)光瓦亮

B.薄(bò)荷  找茬(chá)  炸(zhá)酱面   量(liáng)体裁衣

C.处(chǔ)方  淬(cuì)炼  潜(qián)规则   霓裳(shāng)羽衣

D.龋(jù)齿  眼睑(jiǎn) 牛皮癣(xuǎn)   丢车(jū)保帅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是        (   )

 A.搬入新居后,孩子经常剧烈咳嗽,扁桃体发炎,且久治不愈;盛先生因而怀疑房子装修污染所致,经专业机构检测,发现原凶竟是甲醛超标三倍的地板。

  B.面对突如其来的冰雪灾情,电力、交通、公安等系统的干部职工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诠释着“责任”这沉甸甸的字眼。

  C.哪些传统是可以与现代文明并行不背的,哪些又是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实际要摧毁现存一切文明规则的:

这些我们都必须洞察。

  D.欧洲某些国家经济萧条,财政入不敷出,失业率高居不下,在这样的状况下,承诺将在短时间内增强国力、改善民生无异于天方夜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海基础教育从PISA(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全球领先”的排名,而是继续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让所有学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的信心。

  B.同学中哪家生活困难,谁睡眠不好,作为班长的李曼都一清二楚,正因为她咸吃萝卜淡操心,有一副90后孩子少有的热心肠,所以深得大家赞赏。

  C.与大型百货商店相比,超市里的商品同样林林总总,而顾客在超市选购物品时更为自由从容,更需要具有对商品质量辨别的能力。

D.语速适中,抑扬顿挫,是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倘若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快人快语,就会使学生的“耳朵”跟不上教师的“嘴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严肃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以及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职务犯罪。

B.尽管经济学家和战略分析家更看重硬实力,但一个大国的影响力往往也可以通过传媒这一软实力体现,印度便被西方媒体誉为是“软实力超级大国”。

C.随着电影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日益紧密,因一部影片而影响出品公司的股价,《私人定制》不是首例,《泰囧》就曾导致光线传媒的股价出现波动。

D.国土资源部领导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缩减发放稀土采矿证,是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决定的。

5.填入横线处的诗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有人说,美好的事物常常是短暂的,欲留而不得,因此要学会珍惜。

诗句“      ”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A.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B.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6.请看下面的“‘T’型人才示意图”,按要求答题。

(6分)

(1)简要说明用字母“T”来命名这类人才的理由。

(3分)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T’型人才”的认识。

(不超过60字)(3分)

 

7.仿照下面的小诗,以“春笋”和“春天”(或“雪花”和“冬天”)为一组关系体,另写一首。

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句式、字数不要求与示例完全相同。

(6分)

雷雨

夏天是强盛的

一踏进它的疆界

就听见隆隆的车马

奔驰在夜的长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10分)

一提到大学理念、大学理想、大学制度时,浮现在中国学人脑海中的理想模式就是蔡元培主政时期的北京大学以及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

这是古典大学模式在中国的最好时光。

1917年初,蔡元培发表演讲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若“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又何必来此大学”?

饱受德国古典大学理念浸染的蔡元培将大学视为研究高深学问,追求知识真理之机构。

学法科不是为了个人做官,学商科不是为了个人发财。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冲破了蔡氏理想中的古典大学的边界。

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说,大学应该为社会提供服务,是一个以社会为对象的服务站。

由象牙塔到服务站,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大学正由古典大学进化到现代大学时代。

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由社会的边缘进入到了社会的中心。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社会多种需求。

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能。

199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斯特教授在系统地论证高等教育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时,又明确地把大学称作是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或“火车头”。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大学不仅仅是、也不可能是远离世俗、远离社会的“象牙塔”,正如美国学者德里克·伯克所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把大学和社会其他机构联系起来,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日益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与变化。

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连接的子系统,并且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子系统。

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组织的知识生产性质正在发生变化,知识的价值正由非功利性、公益性、公共性走向了功利性、现实有效性。

大学往往被称为“学问之府”,所加工的知识并非一般的知识,而是高深的知识,这种高深知识具有专业化、自主性等特性,强调发现真理、探求新知。

而现代大学已不再仅仅是知识生产机构,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知识传播与普及、扩散机构而存在。

而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组织的知识生产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知识生产的优先排序由基础科学、应用科学、技术知识变化为技术知识、应用科学、基础科学。

高等教育由注重学术本位到更加重视社会本位,日益强调知识的应用价值,强调高等教育机构为社会做出的现实价值;由注重知识生产到注重知识生产与应用并重,重视产学研相结合。

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学生群体发生着深刻变革,不仅是学生规模的急速扩张与增长,还意味着学生的来源、需求、人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大学不仅仅培养学术人才,还要培养社会精英,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甚至于一般职业技能人才。

在现代大学中,学生群体的日益多元化,意味着共同的学术文化已不复存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术能力、职业追求、求学目的也越来越多元化,这对大学组织类型与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根本影响。

在大学里,学生更多的是把接受高等教育与未来职业生活、个人收益结合在一起,把自己作为顾客、消费者,而不是单纯的学生这一角色。

他们把其视为是通向良好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促进社会流动的途径。

培养学生更多的是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学术探究的能力。

大学组织及学生群体的变革是永恒的,异化、选择是有代价的,主要是大学本身满足现实和适应长远发展的结果。

这一选择付出的代价是暂时的效率损失和低层次组织的消失,换来的是宏观层次上大学组织和在人才培养上的可持续发展。

(有删改)

8.下列不属于“现代大学”办学的显著特征的一项是()

A.着眼社会需求,提供多种人才。

B.关注社会变化,引领社会发展。

C.追求高深知识,强调发现真理。

D.注重社会本位,重视产学研结合。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蔡氏理想中的研究高深学问、追求知识真理的办学模式是和德国古典大学的理念相一致的。

B.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能是基于大学已由社会的边缘进入到了社会的中心。

C.由注重知识生产到注重知识生产与应用并重是由知识的价值走向功利性和现实有效性所决定的。

D.大学生把读大学与未来职业生活、个人收益结合起来是受了大学组织类型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10.根据文意,概括高等教育由古典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变的两方面原因。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0分)

时光涂抹的油漆

---周玉洁

在城西我家老屋里,放着一把木质的老圈椅。

估计打那把太师椅的木匠手艺不精,也或许因为木料的欠缺或是因为贫寒人家用,不必那么精细。

所以那太师椅的椅背和扶手连在一起,被简化成了一个半圆。

靠背是无屏的,省了雕花镂空的工艺,甚至连漆也不上了。

据我奶奶说,不上漆有不上漆的讲究,因为那椅子的木料是上好的黄花梨木。

我注意到那椅子的时候,它已经很老了。

已失去了木料的本色,成了黑褐色。

它油光满面,稳重敦实,通体泛出柔和的光泽,好像是从榨油坊脱胎换骨一般,油汪汪,亮闪闪。

我爸爸说,它亮,是因为它被镀上了几层时光。

它被我老老太爷的大手抚摸了几十年,被我太爷爷的长布衫打磨了几十年,还有我奶奶,生前也是爱坐这把椅子的。

每当有人提起我太爷爷,总是会扭头四处找我,我大姑姑就曾点着我的脑门,咬牙切齿地笑着说:

“就数你划算,看看这帮老的小的,老太爷子当年抱过谁?

就你,整天把你兜在长布衫里,坐在老圈椅上,把你当个稀奇宝。

我怎么不记得了呢?

我当然不记得这些。

可表姐坚持说我应该记得。

那时候老太爷时常抱着我,在圈椅上打瞌睡,我在他怀里也睡得打呼噜。

即便是老太爷已经老得不省人事了,还是抱着我,用长衫的下摆裹着我,整天坐在圈椅里,谁进来都不瞧一眼,唯有我哭时,他才抬抬眼皮。

可那时我仅仅不到两岁啊,我如何能记得?

这样的争论之后,我开始远远地看在圈椅里打盹的奶奶。

我蹲在墙角看着她蓝布的大襟衣裳,和袖筒里露出的枯柴样的手,如何扶着扶手。

我以此想象老太爷抱着我打瞌睡的样子,想那苍老的身躯是如何搂着一个娇嫩的小人儿安然入睡的。

老太爷有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山羊胡子,五官清瘦,穿着长衫,坐着。

照片上的那个老人如此陌生,可他坐的那把椅子却那么熟悉,是那把老圈椅。

我坐在那宽大的椅子上,双脚离了地,背靠着椅背,手抚着扶手。

我闭着眼睛,试图在幻想中去寻找老太爷的呼吸,体味那曾当了我摇篮的长衫的衣襟;有时也去回想奶奶坐在这圈椅上给我讲过的故事和那些老掉牙的儿歌。

我屡屡落空,被突然的惊骇吓倒。

老老太、老太爷、奶奶都曾安详地坐过这把椅子,可是现在,他们竟然都不在了,他们什么时候离开的?

他们去了哪里?

我从椅子上跳下来,仔仔细细地查找,椅座的缝隙、椅子腿的木楔、扶手上隐隐的纹理,我看得那么仔细。

那椅子散发出一股气味儿,那是复杂的混合。

我深吸一口气,辨出里头有秋雨绵绵的季节湿漉漉的落叶,有翻开一本发霉的旧书时飘出的淡淡油墨,有壁橱里经年的棉絮,有尘土、有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太多气息。

我的嗅觉好像出了问题,有点喘不过气来。

就在那时,爸爸问我,“你在找什么?

“找老老太、太爷爷和奶奶。

”我说,“他们坐这椅子那么久,怎会什么痕迹也不留下?

爸爸楞楞地看着我,忽然转身去找了一把小刀来。

他蹲在我身旁,用锋利的刀刃在老圈椅的扶手上刮了一下。

刀片上有一层黑色的污垢,而那被刮过的地方露出了清新的黄色,那么嫩的木色,鲜亮、刺眼。

“看看,那些老辈们留下的。

”爸爸笑着,指着刀片上的那团黑,开玩笑般地说,“他们留下的垢痂。

我被他脸上的笑激怒了,鼻子一酸,眼泪就要掉下来。

那个无情的人,竟然这样去说我们逝去的亲人们。

我甩开他的胳膊,愤愤地。

可是他依然笑着,“这是他们拿时光给这椅子上的漆。

爸爸在我愤怒地走开后,独自坐在了圈椅上,他的双手捂着眼睛坐了很久。

妈妈说,我走后,他几乎哭出了声。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他对着我要笑,背着我却哭。

因为那时,我还是个孩子,还不能明白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无望的思念,他无法对一个孩子描述死亡的残酷和时间的无情。

他笑得虽然很蹩脚,那玩笑也开得不合时宜。

但从那以后,我再坐那圈椅时,却从未因为想起老老太、太爷爷和奶奶而惊骇。

我不再去找他们留下的痕迹,在我的脑海中没有关于死亡的任何蛛丝马迹。

我安然地蜷在圈椅上,嘴里含着一粒冰糖,懒洋洋地看书。

时钟滴答滴答,光线透过窗棂照进来,很静谧,很祥和,我觉得一切都那么好,那么好……

11.概括文章第2段中描写的老圈椅的特点及效果。

(4分)

 

12.分析文中2个画线句的深层含义。

(4分)

(1)我屡屡落空,被突然的惊骇吓倒。

(2分)

 

(2)我不再去找他们留下的痕迹,在我的脑海中没有关于死亡的任何蛛丝马迹。

(2分)

13.文中多次提到“油漆”、“气息”、“痕迹”,有什么艺术效果?

(6分)

 

1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20分)

                叶嘉传

                  ---苏轼

  叶嘉①,闽人也。

其先处上谷。

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尝曰:

“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

”茂先葬郝源,子孙遂为郝源民。

 至嘉,少植节操。

或劝之业武。

曰:

“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

”因而游见陆先生②,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③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

嘉未就,亲至山中,为之劝驾,始行。

天子见之,曰:

“吾久饫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

”因顾谓侍臣曰:

“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

”遂以言恐嘉曰:

“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

”嘉勃然吐气,曰:

“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

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

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

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

“叶嘉真清白之士也。

其气飘然,若浮云矣。

”遂引而宴之。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

“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

《书》曰:

启乃心,沃朕心。

嘉之谓也。

”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

“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

上不悦,曰:

“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嘉正色曰:

“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

臣言虽苦,久则有效。

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

”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

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思困,颇思嘉。

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

居一年,嘉告老,上曰:

“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

”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多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闽之居者又多,而郝源之族为甲。

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

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注】①叶嘉:

叶之嘉者,指茶叶。

②陆先生:

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

“茶圣”。

③传:

传车,驿站的车马。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劝之业武 业:

从事;以……为业B.吾久饫卿名  饫:

饱。

指所闻已多

C.计欲倾之  倾:

倾慕D.神苶思困   苶:

疲倦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其试哉!

 其可怪也欤?

B.不觉洒然而醒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嘉之谓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上以不见嘉月余 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介绍了叶嘉的家世,他的原籍是福建,祖先曾居上谷,曾祖父茂先迁居武

夷,死后葬在郝源,从此茂先的子孙都成了郝源人。

 B.叶嘉出身布衣,从小树立气节操守。

因品行出众被皇上征召入朝,在朝中他宠辱不

惊,气度非凡,敢于直谏,忠心报国。

C.本文表面写人,实际写茶叶。

通篇无一“茶”字,却又无处无茶,从茶的历史到茶

的采摘、制作、品质、功效,其中蕴含着丰厚的茶文化内涵。

 D.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同时也

通过对叶嘉生平的叙述,劝诫人们对名利不必汲汲以求,而应功成身退。

18.用“/”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多

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2)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0---21题(7分)

泛舟---(明)薛蕙

水口移舟入,烟中载酒行,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

晚棹沿流急,春衣逐吹轻。

江南采菱曲,回首重含情。

20.这首诗记述了(季节)泛舟的经历,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2分)

21.这首诗的颔联“藏”和“乱”字是诗眼,结合全诗分析其妙处。

(5分)

 

(三)经典诗文填空。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2)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3),佳木葱茏而可悦。

,木遭之而叶脱。

(欧阳修《秋声赋》)

(4),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5),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列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美,是春风吹绿的柳叶,是夏夜流萤的烛火,是金风里的一片片思念,是冬雪下远方的呼唤……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请以“与美同行”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不得另拟题目。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4.不得抄袭或套作。

 

200

400

600

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