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设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1133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互联设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网络互联设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网络互联设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网络互联设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网络互联设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互联设备试题.docx

《网络互联设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互联设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互联设备试题.docx

网络互联设备试题

网络互联设备

[单项选择题]

1、二层以太网交换机联网范围主要受制于()。

A.MAC地址

B.CSMA/CD

C.通信介质

D.网桥协议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对二层设备工作原理和网桥协议的理解。

网桥是工作在OSI协议模型第二层设备。

其和中继器的主要区别是,它根据以太网的帧信息进行以太网帧的转发。

在以太网中,传输信息是以以太网帧格式进行传输的。

在以太网帧中,包含了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网桥设备内部有一个转发表,称为MAC地址表,存放了以太网地址和网桥物理端口的对应。

网桥在物理端口上收到以太网信息后,根据以太网帧中的目的地址,查自己的MAC地址表进行转发。

网桥能够区分不同的物理以太网网段,即用中继器互连的以太网。

网桥的转发表是通过自己学习得到的。

网桥的每个端口都监听本端口上所有以太网帧,从监听到的以太网帧的源MAC地址和物理端口的对应关系,并填充自己的MAC地址表。

二层交换设备本质上也是网桥,工作原理相同,但它是一种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网桥。

可以实现多个端口之间转发以太网帧。

网桥一般采用软件实现以太网帧的转发,转发数据时,同时只能在两个端口之间进行。

二层交换一般指用硬件代替软件进行以太网帧的转发,并且同时能够在交换设备的多个端口之间同时转发。

基于网桥的工作原理,用二层设备互连的网络不能有环路。

但在实际连网时,希望不同网段之间有链路备份,即同一物理连接,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通道。

这时环路将大量存在。

为了解决设备的环路问题,二层设备上必须运行网桥协议。

网桥协议的核心算法是生成树算法STA。

IEEE制定了802.1D的生成树协议,在防止产生环路的基础上提供链路冗余。

生成树协议是通过生成树算法STA计算出一条到根网桥的无环路路径来避免和消除网络中的环路,是通过判断网络中存在环路的地方并阻断冗余链路来实现这个目的。

通过这种方式,它确保到每个目的地都只有唯一路径,不会产生环路,从而达到管理冗余链路的目的。

STA运行需要二层设备不断交换链路信息(物理连接信息),其有信息广播的周期和STA算法收敛速度的问题。

如果用二层设备组网的规模过大,信息传播和算法收敛将变的不可预测。

按经验原则(无理论证明),一般二层设备组网最大可到7级左右(7个二层设备级联)。

[单项选择题]

2、以大网交换机根据

(1)转发数据包。

访问交换机的方式有多种,配置一台新的交换机时可以

(2)进行访问。

空白处

(1)应选择()

A.IP地址

B.MAC地址

C.LLC地址

D.Port地址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交换机是一种根据目标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转发数据的第二层设备,相当于传统的网桥。

(2)由于刚出厂的交换机没有配置文件,所以上列的几种方法中,只有通过微机的串口连接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是最基本的配置方法,其他的都需要先知道交换机对应的IP地址。

[单项选择题]

3、在默认配置的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3)。

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上的、属于同一VLAN的数据帧必须通过(4)传输。

空白处(3)应选择()

A.处于直通状态

B.属于同一VLAN

C.属于不同VLAN

D.地址都相同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在默认配置的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属于同一个VLAN。

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上的、属于同一VLAN的数据帧要相互通信,必须经过一个公共的通道,为了使不同的VLAN的数据能区分开,通常在干道上使用一种封装技术,如802.1Q或ISL,形成一条Trunk链路。

[单项选择题]

4、以下哪种拓朴结构提供了最高的可靠性保证?

()

A.星型拓扑

B.环形拓朴

C.总线型拓朴

D.网状拓朴

参考答案:

D

[多项选择题]

5、LAN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哪几项?

()

A.运行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

B.至少包含一台服务器

C.允许多个用户接入高带宽介质

D.将旅行中的雇员接入公司的网络

参考答案:

A,C

[单项选择题]

6、OSI的哪一层处理物理寻址和网络拓朴结构?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7、中继器的作用是什么?

()

A.解决两个节点之间距离太远的问题

B.解决网络带宽不足的问题

C.解决高速设备与低速设备的匹配问题

D.解决网络上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

8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有什么功能?

参考答案:

一般地说,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彼此间能够互相通信,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包括软件、硬件、数据等)的整个系统就叫做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有许多功能,主要包括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资源共享等。

[填空题]

9计算机网络是如何分类的?

参考答案:

从网络的交换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将网络分为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等。

按照拓扑结构,网络可分为集中式网络和分布式网络等。

依据网络的作用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依据构造网络的通信系统所使用的介质,还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类。

[填空题]

10简述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参考答案:

物理层:

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并且定义了通讯网络之间物理链路的电气或机械特性,以及激活、维护和关闭这条链路的各项操作。

数据链路层:

为上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对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成帧和帧同步,流量控制。

网络层:

进行数据包的寻址,路由选择和中继,激活、终止网络连接,采取分时复用技术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多条网络连接,差错检测与恢复,流量控制。

传输层:

提供对上层透明(不依赖于具体网络)的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的功能主要包括:

流控、多路技术、虚电路管理和纠错及恢复等。

会话层:

为会话实体间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

使应用程序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使用校验点可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继续恢复通信。

表示层:

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

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应用层:

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填空题]

11举例说明TCP头部中6个标志位的作用。

参考答案:

URG:

//紧急标志位(Theurgentpointer),说明紧急指针有效。

ACK:

确认标志位(AcknowledgementNumber),大多数情况下该标志位是置位的,说明确认序列号有效。

该标志在TCP连接的大部分时候都有效。

PSH:

推(PUSH)标志位,该标志置位时,接收端在收到数据后应立即请求将数据递

交给应用程序,而不是将它缓冲起来直到缓冲区接收满为止。

在处理telnet或rlogin等交互模式的连接时,该标志总是置位的。

RST:

复位标志,用于重置一个已经混乱(可能由于主机崩溃或其他的原因)的连接。

该位也可以被用来拒绝一个无效的数据段,或者拒绝一个连接请求。

SYN:

同步标志(SynchronizeSequenceNumbers),说明序列号有效。

该标志仅在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时有效。

它提示TCP连接的服务端检查序列号,该序列编号为TCP连接初始端(一般是客户端)的初始序列编号。

FIN:

结束标志,带有该标志置位的数据包用来结束一个TCP会话,但对应端口仍处于开放状态,准备接收后续数据。

在TCP四次断开时会使用这个标志位。

[单项选择题]

12、什么是冲突域?

()

A.一个局域网络就是一个冲突域

B.连接在一台网络设备上的主机构成一个冲突域

C.发送一个冲突帧,能够接收到的主机的集合称为一个冲突域

D.冲突在其中发生并传播的区域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13、交换机依据什么来决定如何转发数据帧?

()

A.IP地址和MAC地址表

B.MAC地址和MAC地址表

C.IP地址和路由表

D.MAC地址和路由表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4、下面哪种提示符表示交换机现在处于特权模式?

()

A.Switch>

B.Switch#

C.Switch(config)#

D.Switch(config-if)#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5、应当为哪个接口配置IP地址,以便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交换机进行管理?

()

A.FastEthernet0/1

B.Console

C.Linevty0

D.Vlan1

参考答案:

D

[填空题]

16如何区分EthernetⅡ格式和802.3格式的以太网帧?

参考答案:

EthernetⅡ和802.3两种标准的帧是用“类型/长度”字段的值来区分(即源地址后的2字节内容)的,该字段的值大于或等于0x0600时,表示上层数据使用的协议类型,例如0x0806表示ARP请求或应答,0x0800表示IP协议;该字段的值小于0x0600时,表示以太网用户数据的长度。

[填空题]

17交换机如何构造MAC地址表?

参考答案: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帧时,会将帧的源MAC地址和接收端口写入MAC地址表中,成为MAC地址表中的一条记录。

这个过程不断进行,随着网络内的主机渐渐都发送过帧以后,就可以构造出完整的MAC地址表了。

这个过程称为交换机的“学习”过程。

[填空题]

18交换机的3种帧转发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交换机主要的转发模式有3种:

直通转发、存储转发、无碎片直通转发。

直通转发(CutThrough),也被称为快速转发,是指交换机收到帧头(通常只检查14个字节)后立刻察看目的MAC地址并进行转发。

这可以极大地降低从入站端口到出站端口的延迟,交换速度较快。

快速转发时的延迟是固定的,与帧长无关。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冲突产生的碎片和出错的(校验不正确的)帧也将被转发。

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时,交换机要收到完整的帧之后,读取目标和源MAC地址,执行循环冗余校验,和帧尾部的4字节校验码进行对比,如果结果不正确,则帧将被丢弃。

这种方式保证了被转发的帧都是正确有效的,但增加了转发延迟。

帧穿越交换机的延迟将随着帧长而异。

无碎片直通转发(FragmentFreeCutThrough),也被称为分段过滤,则介于两者之间,交换机读取前64个字节后开始转发。

冲突通常在前64个字节内发生,通过读取前64个字节,交换机能够过滤掉由冲突产生的帧碎片。

不过,校验不正确的帧依然会被转发。

[多项选择题]

19、以下哪些选项是静态Vlan的特性?

()

A.每个接口属于一个特点的Vlan

B.不需要手工进行配置

C.接口依据它们自身的配置进行工作

D.用户不能更改IP地址的设置,否则会造成与Vlan不能连通

E.当用户移动时,需要管理员进行配置的修改

参考答案:

A,C,E

[单项选择题]

20、IEEE802.1q协议是如何给以太网帧上打上Vlan标签的?

()

A.在以太网帧的前面插入4字节的Tag

B.在以太网的尾部插入4字节的Tag

C.在以太网的源地址和长度/类型字段之间插入4字节的Tag

D.在以太网的外部加上802.1q封存装

参考答案:

C

[多项选择题]

21、交换机的Access接口和Trunk接口有什么区别?

()

A.Access接口只能属于1个VLAN,而一个Trunk接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

B.Access接口只能发送不带Tag的帧,而Trunk接口只能发送带有Tag的帧

C.Access接口只能接收不带Tag的帧,而Trunk接口只能接收带有Tag的帧

D.Access接口的默认VLAN就是它所属的VLAN,而Trunk接口可以指定默认VLAN

参考答案:

A,D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下面哪一条命令可以正确的为Vlan5定义一个子接口?

()

A.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dotq5

B.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dotqvlan5

C.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dotq5

D.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dotqvlan5

参考答案:

C

[填空题]

23简述VLAN的概念,为什么需要使用VLAN?

参考答案: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简称,是指位于一个或多个局域网的设备经过配置能够像连接到同一个信道一样进行通信,而实际上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局域网段中。

通过在局域网内使用VLAN,可以很好地控制不必要的广播报文的扩散,提高了网络内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也减少了主机接收这些不必要的广播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可以强化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只要人员在同一个基于二层的网络内,数据、资源就有可能不安全,利用VLAN技术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二层之间互访,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此外,VLAN的划分可以依据网络用户的组织结构进行,形成一个个的虚拟工作组。

这样,网络中工作组的划分可以突破共享网络中的地理位置限制,而完全根据管理功能来划分。

这种基于工作流的分组模式,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管理功能。

[填空题]

24802.1Q的标签中,各个字段的用途是什么?

参考答案:

TPID:

//标签协议标识字段,值为固定的0x8100,说明该帧具有802.1Q标签。

TCI:

标签控制信息字段,包括用户优先级(UserPriority)、规范格式指示器(CanonicalFormatIndicator)和VLANID。

Priority:

这3位指明帧的优先级。

一共有8种优先级,主要用于当交换机发生拥塞时,优先发送哪个数据包。

CanonicalFormatIndicator(CFI):

这一位主要用于总线型的以太网与FDDI、令牌环网交换数据时的帧格式。

以太网交换机中,规范格式指示器总被设置为0。

由于兼容特性,CFI常用于以太网类网络和令牌环类网络之间。

VLANIdentified(VLANID):

这是一个12位的域,指明VLAN的ID,每个支持802.1Q协议的主机发送出来的数据包都会包含这个域,以指明自己属于哪一个VLAN。

该字段为12位,理论上支持4096(212)个VLAN的识别。

不过在4096个可能的VLANID中,VLANID=0用于识别帧优先级,4095(0xFFF)作为预留值,所以VLAN配置的最大可能值为4094。

[填空题]

25在一台锐捷交换机上配置VLAN5(名称为abc),将端口F0/10-F0/20添加到VLAN5中,并将F0/1端口设置成Trunk端口,应该如何配置?

参考答案:

Switch(config)#vlan5

Switch(config-vlan)#nameabc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erfacerangefastEthernet0/10-20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mode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accessvlan5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

Switch(config-if)#end

Switch#

[多项选择题]

26、哪些类型的帧会被泛红到除接收端口以外的其他端口()

A.已知目的地址的单播帧

B.未知目的地址的单播帧

C.多播帧

D.广播帧

参考答案:

A,C,D

[单项选择题]

27、哪个端口拥有从非根网桥到根网桥的最低成本路径?

()

A.根端口

B.指定端口

C.阻塞端口

D.非根非指定端口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28、RSTP中哪种状态等同于STP中的监听状态?

()

A.阻塞

B.监听

C.丢弃

D.转发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RSTP中的丢弃(Discarding)相当于STP中的禁用、阻塞、监听的合并。

[单项选择题]

29、要将交换机100M端口的路径成本设置为25,以下哪个命令是正确的?

()

A.Switch(config)#spanning-treecost25

B.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cost25

C.Switch(config)#spanning-treepriority25

D.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path-cost25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30、在为连接大量客户主机的交换配置AP后,应选择以下哪种流量平衡算法?

()

A.dst-mac

B.src-mac

C.ip

D.dst-ip

E.src-ip

F.src-dst-mac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

31生成树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STP协议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持一个无环的拓扑结构,当交换机或者网桥发现拓扑中存在环路时,就会逻辑地阻塞一个或更多个冗余端口,解决由于备份连接所产生的环路问题。

[填空题]

32非根网桥上如何确定根端口?

参考答案:

非根网桥选举根端口的依据顺序为:

根路径成本最小;

发送网桥ID最小;

发送端口ID最小。

非根网桥首先比较所有端口的根路径成本(端口的根路径成本是所接收的BPDU中根路径成本字段的值与自身路径成本的累加和),最小根路径成本的端口为根端口;如果相同,则比较所有端口收到的BPDU中发送网桥ID字段的值,收到最小发送网桥ID的端口为根端口;如果相同,则比较所有端口收到的BPDU中端口ID字段的值,收到最小端口ID的端口为根端口。

[填空题]

33什么是端口聚合?

为什么需要使用端口聚合技术?

参考答案:

端口聚合技术是指可以把多个物理接口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简单的逻辑接口,这个逻辑接口我们称之为一个聚合端口AggregatePort(以下简称AP)。

AP是链路带宽扩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把多个端口的带宽叠加起来使用。

此外,通过聚合端口发送的帧还将在所有成员端口上进行流量平衡,如果AP中的一条成员链路失效,聚合端口会自动将这个链路上的流量转移到其他有效的成员链路上,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单项选择题]

34、IP报文为什么需要分片和重组?

()

A.因为应用层需要发送的数据往往大于65535字节

B.因为传输层提交的数据往往大于65535字节

C.因为数据链路层MTU小于65535字节

D.因为物理层一次能够传输的数据小宇65535字节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5、IP地址192.168.1.0/16代表什么含义?

()

A.网络192.168.1中编号为0的主机

B.代表192.168.1.0这个C类网段

C.是一个超网的网络号,该超网由255个C类网络合并而成

D.网络号是192.168,主机号是号是1.0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36、IP地址是202.114.18.190,子网掩码255.255.255.192,其子网编号的多少?

()

A.202.114.18.128

B.202.115.18.64

C.202.115.18.32

D.202.115.18.0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7、关于IPV6中的任播地址,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特殊的格式

B.如果一个单播地址配置给多个接口就成为了任播地址

C.发送给任播地址的数据包将所有配置该地址的借口接收

D.用于取代IPV4中的广播地址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

38IPv4如何实现IP报文的分片和重组?

参考答案:

IPv4依靠标识、标志和段偏移这三个字段来实现报文的分片与重组。

标识字段标识分段属于哪个特定的数据包。

它是一个计数器,当IP协议发送数据报时,他就将这个计数器的当前值复制到标识字段中。

如果数据报要进行分片,则将这个值复制到每一个分片后的数据报片中。

这些数据报片到了接收端,就按照标识字段的值使这些分片后的数据报片重组成为原来的数据报。

标志则用于指示当前的分片是否最后一个分片,以及是否允许分片。

段偏移字段则指出当前分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

也就是说,相对于用户数据字段的起点,该片从何处开始。

[填空题]

39在IPv4网络中,为什么需要划分子网?

参考答案:

划分子网可以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节约IP地址资源。

同时,将一个网络通过子网的方式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广播域,也可以减少网络内不必要的广播,提高网络传输性能。

另外,子网编址使得IP地址具有一定的内部层次结构,这种层次结构便于IP地址分配和管理。

它的使用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层次结构,使得网络地址既能适应各种现实的物理网络规模,又能充分地利用IP地址空间(即从何处分隔子网号和主机号来决定)。

[填空题]

40IPv6的包头和IPv4相比有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

IPv6对数据报头作了简化,以减少处理器开销并节省网络带宽。

IPv6的报头由一个基本报头和多个扩展报头(ExtensionHeader)构成,基本报头具有固定的长度(40字节),放置所有路由器都需要处理的信息。

由于Internet上的绝大部分包都只是被路由器简单的转发,因此固定的报头长度有助于加快路由速度。

IPv4的报头有13个字段,而IPv6的只有8个字段,减少的字段包括:

首部长度字段。

IPv4的报头长度是由首部长度域来指定的,而IPv6的是固定40个字节。

这就使得路由器在处理IPv6报头时显得更为轻松。

标识、标志、段偏移字段。

标识、标志和分段偏移这三个字段被用于对数据进行分片和重装,而在IPv6中,分片只发生在源端,而重装只发生在目的端,中间的路由器不作分片和重装的工作。

在IPv6中,主机通过一个叫做路径MTU发现(PathMTUDiscovery)的过程来了解路径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TransmissionUnit,MTU)的大小。

如果IPv6的发送主机想要对数据包进行分段,就需要使用扩展包头来实现。

数据包传输路径上的IPv6路由器不像在IPv4中那样进行数据分段。

因此,在IPv6中去除了标识、标志和段偏移字段。

如果必须分片的话,则插入一个扩展包头来实现。

首部校验和字段。

对于数据的完整性,由于在第二层和第四层都提供了校验的机制,所以,在IPv6的设计时,就不再有校验这个字段出现。

这样可以提高处理速度。

如果路由器无需检验并更新校验和,则处理会变得更快。

选项字段。

由于选项的存在,IPv4首部长度可变,这使得每一个中间路由器处理IP分组的难度都增大了,为此,IPv6中取消了分组首部长度可变的设计,选项的内容被扩展包头所取代,这使得IPv6变得极其灵活,扩展包头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需要检查和处理,能提供对多种应用的强力支持,同时又为以后支持新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增加的字段则是流标签。

IPv6中实现了流概念,以规定中间路由器如何对数据包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