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重点总结教育理论资料成考串讲教程汇总专升本笔记讲义 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917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重点总结教育理论资料成考串讲教程汇总专升本笔记讲义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重点总结教育理论资料成考串讲教程汇总专升本笔记讲义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重点总结教育理论资料成考串讲教程汇总专升本笔记讲义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重点总结教育理论资料成考串讲教程汇总专升本笔记讲义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重点总结教育理论资料成考串讲教程汇总专升本笔记讲义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重点总结教育理论资料成考串讲教程汇总专升本笔记讲义 1.docx

《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重点总结教育理论资料成考串讲教程汇总专升本笔记讲义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重点总结教育理论资料成考串讲教程汇总专升本笔记讲义 1.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重点总结教育理论资料成考串讲教程汇总专升本笔记讲义 1.docx

成人高考笔记小抄专升本重点总结教育理论资料成考串讲教程汇总专升本笔记讲义1

教育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功能和基本规律

第一节教育本质和功能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意义

第二节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四章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制度的概述

第二节我国现代化学制的沿革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第二节课程的要素、内容和类型

第三节课程改革

第七章教学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教学概述

第二节教学过程

第三节教学原则

第四节教学方法

第五节教学手段

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

第七节教学模式

第八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九节教学评价与改革

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德育的概述

第二节德育的内容

第三节德育过程

第四节德育原则

第五节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更多内容请与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意义和班主任素质要求

第二节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和内容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第十章课外校外教育

第一节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第三节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第四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心理学部分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心理活动的脑神经生理机制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感觉

第二节知觉

第三节观察

第四节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更多内容请与

第三章注意

第一节注意概述

第二节注意的种类

第三节注意的品质

第四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第二节记忆系统

第三节遗忘

第四节复习

第五节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第五章思维和想象

第一节思维概述

第二节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第三节问题解决

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第五节良好思维品质及培养

第六节想象

第六章情绪与意志

第一节情绪概述

第二节压力与应对方式

第三节情绪的调控与应用

第四节意志概述

第五节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第六节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第七章需要与动机

第一节需要与动机概述

第二节动机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激发

第八章技能

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第二节动作技能的形成

第三节智力技能的形成

第九章能力

第一节能力概述

第二节智力理论和智力测测验

第三节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第四节能力发展和能力的个别差异

第十章人格

第一节人格概述

第二节气质与性格

第三节人格理论

第四节人格测验

第十一章社会态度与行为

第一节社会态度

第二节态度的理论

第三节印象形成及其效应

第四节人际关系

第五节群体心理

第六节社会影响

第十二章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第一节心理健康

第二节心理咨询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全书基本内容框架

《教育理论》共二十二章

分为两部分:

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

总要求

教育学部分

1、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把握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

2、识记教育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对教育学体系中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发展状况,教育的本质、职能和规律;教育的目的;教育制度、教师和学生;教育理论和实践;德育理论和实践;班主任工作;课外校外教育等有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更多内容请与

3、能运用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现实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教育和教学实践问题的初步能力。

 

心理学部分

1、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科学地认识各种心理现象,并掌握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2、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并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感觉和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和意志、需要与动机、技能、能力、人格、社会态度与行为、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等心理活动及心理特征的分类和基本规律。

3、运用心理学的概念、原理、理论与方法,对教育教学工作及日常哪个生活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辨别、解释和说明。

更多内容请与

4、能够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与知识,分析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及社会生活中心理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心理学依据与策略,具备分析与处理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型题量

教育学

单选:

12题24分辨析题2题12分

简答题3题24分论述题1题15分

 

心理学:

单选:

12题24分辨析题2题12分

简答题3题24分论述题1题15分

教育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要求:

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了解教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教育观点。

更多内容请与

3、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出现的新教育理论和思想。

本章结构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合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人的发展,等因素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教育从另一方面看,教育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接受前人的经验,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这些都是教育所表现出的人的认识活动。

从这方面看,教育是认识现象。

教育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融于整个社会现象之中,当它被人们认识和研究时,便成为教育问题,也就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的反映,是事物本质之间内在必然联系。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存在于教育事务内部及教育与其他事物关系中,探求教育规律离不开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

是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出教学的基本规律,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

更多内容请与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和阐明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教育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本质和职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课外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等内容。

更多内容请与

三、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规律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地体现。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而教育经验偏重于感性、具体的东西,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

因此,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四、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学这个词,它代表一个科学体系,它包括了许多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而相对独立的学科,其中每一门具体的教育学科,都是从一个特定的领域来揭示探讨教育的有关规律,属于整个教育科学一个分支学科。

目前教育科学体系究竟包含哪些分支?

意见并非一致。

无论如何划分,教育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人类学、教育法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学校卫生学、教育社会学、电化教育学、比较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统计学、教育控制论等学科都属于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分支学学科。

而教育学则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更多内容请与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这个时期,无论是我国还是欧洲,虽有专门的论及教育的文献和著作,但主要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

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末年,传说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300多年。

全书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作用和条件等都作了概括性的描述。

如“教学相长”“几十而教“不淩节而施”,“长善而救失”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对教育规律性的认识,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另外,我国的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庄子的《庄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韩愈的《师说》等,都涉及对教育问题的论述。

更多内容请与

在西方,较早涉及对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献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等。

无论是我国还是欧洲的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虽有专门论及教育的文献和著作,但主要停留在经验的描述上,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有的还带有一定的程度主管臆测和简单的形式主义的推理,因而,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鸡形。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英国哲学家培根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在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更多内容请与

这个阶段出现的一系列的教育论著,都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从现象描述转向运用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基础进行论证,对教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的产生是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最大变革。

教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也只是在马克思之一指导下,才能成为科学的教育学。

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苏]克鲁普斯卡娅。

她的代表是《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书中分析了资产阶级教育的实质,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施国民教育的理论问题,阐述了卢梭,裴斯泰洛齐、欧文等教育家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强调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苏联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等问题。

同时代的前苏联的教育家代表作还有:

[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书中总结了俄国从十月革命到40年代苏联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经验,从理论上高度进行了总结与概括。

书中强调了雅阁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作用、抢到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透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

因此苏联中小学教育在卡洛夫《教育学》的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更多内容请与

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反映了我国教育科学的成就。

他阐述了教育本质和作用,批评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化。

4、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主张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儿童和教育的问题。

【德】)拉伊的《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2)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为精神科学教育学,代表作【德】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斯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更多内容请与

主要著作有【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美】克伯屈的《设计教育学》等。

(4)批判教育学

是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

5、当代教育的新发展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

[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德]瓦。

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更多内容请与

心理学部分

心理学,在这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领域里,充满了许多未解之谜,神秘而又实在,成为人类探索世界的三大奥秘之一。

在人类走过的里程中,人们在不断探索外部宇宙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揭示着人类自身的心理世界,并将各种心理现象称为内宇宙。

特别是人类探索的焦点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类自身时,脑科学的研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研究脑的心理机能是心理学的重要任务。

21世纪--被视为生命科学的年代,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自身的科学日益显示出其不可缺少的作用。

科学地认识自身是我们面临的永恒的主题,各类科学家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视角对心理现象进行了探索,力求揭开心理奥秘,打开这一神秘的"黑箱"。

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曾令古人为之感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家揭示的内心奥秘也越来越多,令现代人为之喜悦。

心理学已经被现代人为21世纪中三个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要求: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主要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

2、理解心里活动的脑神经生理机制

3、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更多内容请与

(一)心理过程

根据人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把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和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所谓认知,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坚信,要想充分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必须研究他的内部心理活动,因为同一个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且指向不同的目的。

认知心理学家还指出内部认知过程是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

他们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采取口语报告的方法,获得了很大成功。

有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此人的心理、意识又被带到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之中。

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过程,即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与内在的联系的心理活动。

更多内容请与

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事实:

认知过程包括:

感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像

关系:

通过感觉和知觉所获得的经验存在人脑中,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即能保存和积累个体知识经验的心理活动称为记忆。

思维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本质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心理活动。

2、情绪过程:

情绪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主体自身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是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

3、意志过程:

意志:

是人有意识地调节与支配自己行为,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活动。

人的意志行动体现在发动与制止两个方面。

(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总是在个人身上进行,个性心理主要表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更多内容请与

(1)心理动力(心理动力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2)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情绪和抑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气质和性格),它们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三、心理学研究的目标

根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把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陈述心理现象

(二)解释心理现象(三)预测心理活动

(四)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哲学和生物学背景

1、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讨论了人的本性、人的经验由来,以及感知与记忆功能。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坚持心身二元论的观点)

2、生物学家对心理学的影响

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R.DArwin)在他的划时代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计划论思想,是遗传、环境、更多内容请与

个别差异和适应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3、生理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在19世纪德国三位生理学家的研究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的产生,他们是缪勒、赫尔姆霍兹和费希纳。

缪勒主张大脑功能是分区人对外界刺激的感觉与辨别,依赖于不同神经传导所发生的特殊能量更多内容请与

赫尔姆霍兹认为,在人的视觉神经系统中,存在着感受红、绿、蓝三种不同光波的感受器,他还用共鸣原理解释人的听觉现象。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冯特考虑到化学把物质分解成各种元素,那么心理学应该也可以同样地通过实验方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元素。

根据这一思路,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冯特的心理学因此被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StruCturAlism)。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这一学派强调内省方法,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也就是内省。

到20世纪20年代,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逐渐衰落。

不同的流派有:

结构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一)、结构心理学更多内容请与

结构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通过内省法来研究个人的直接经验,对经验的研究要从内容、过程和原因三个方面进行。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FunCtionAlism)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JohnDewAy,1859~1962)等人。

机能主义心理学主要活跃于1890年到20世纪30年代,与构造主义心理学展开了激烈的学派之争,两者都主张研究意识,争论的焦点是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结构,还是研究意识的功能。

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因此,他的心理学思想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斯认为意识是像水流一样的,他称之为"意识流"。

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

为此,后来他的一些追随者们走向了心理测量、儿童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性等各种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更多内容请与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20世纪初期,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学派盛极一时,从根本上改变了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B.WAtson,1878~1958)。

华生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这是因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必须是能够重复的,而心理带有主观的性质,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重复,这样就不如把心理看作是一个黑箱,我们不必去管里面装了什么和如何活动,只需要知道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联系就可以了。

在剌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因此,心理学应该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于是,华生的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一反应"公式(S一R)来表示,他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vAnPAvlov)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

华生认为,我们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给予适当的强化,使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那么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总之,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行为主义后期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

由于斯金纳的理论对华生的行为主义有所发展,通常把他的理论称为新行为主义,而把华生的行为主义称为古典行为主义。

斯金纳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他明确指出:

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斯金纳与华生思想的区别,在于他并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是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

行为主义理论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因此,在实用主义思想指导下,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很快就盛行起来。

行为主义从20世纪20年代兴起,一直流行到50年代才逐渐衰落。

但是它的影响深远,不仅其客观研究方法得到了肯定,而且在当前的行为改造、心理治疗中,行为主义的方法仍占有重要地位。

更多内容请与

(四)、格式塔心理学

 在美国出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同时,德国也出现了另外一个心理学派别,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CestAltpsyChology),也称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魏太默(MAx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urtKoffkA,1886~1941)、苛勒(WolfgAngKohler,1886~1941)等人,这一学派主要活跃于1912年到20世纪40年代,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其含义是整体,或称"完形"。

格式塔心理学明确指出:

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并不合理,,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格式塔心理学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作为一种学派重视心理学实验,研究的结果在当时很有影响,尤其是有关知觉的一些实验结果,称为格式塔知觉规律,至今在心理学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更多内容请与

(五)、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