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770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23鸟的天堂》说课稿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不同见闻及感受,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本文的学习为日后学习其他同类型课文奠定了基础,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因此,该文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要练兵场”。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考虑教材内容、特点及编排意图,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参照“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3、感受文中描写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难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策略:

三、说教法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并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勇于探索。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展”。

课标强调了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我设计以下教学方法:

1、阅读感悟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多样化阅读,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新的谈感受,在读中自悟,悟中品读。

2、情境教学法:

本文语言优美,读文思画。

教学中创设激发兴趣的情境:

生动语言描绘、画面再现、声音播放等

3、启发教学法、讨论式教学。

本班学生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较低。

对课文的领悟过程较为缓慢,因此课堂教学多启发,促进学生思考、想象。

四、说学法

本文语言浅显,学生理解内容的难度不大,因此采用以下学法:

1、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也渗透了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的教育。

2、诵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课作者寓情于景,适合用诵读法领悟其情感。

本课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理清思路,划分部分。

这里说第二课时教学,

本课时设有复习回顾、设境激趣、品读自悟、锻炼语言,情感升华和练习测评几个环节,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词语,这一环节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听、记、写能力,既检测了第一课时的知识目标,也有意通过词语回忆起文中相应的语句,段落,场景等。

2、解说图片,播放大榕树和众鸟纷飞图片,同时我和学生一起解说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景物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主要景物是许多鸟。

这一环节可等同于复述课文,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重点部分的印象。

(二)设境激趣、明确目标

1、创设乘船去游览鸟的天堂的情境,两条船一条在黄昏第一次去欣赏到大榕树的奇异,另一条船在早晨第二次去欣赏到众鸟的热闹场景。

让学生自由选择坐哪条船,并说说作者去后的赞叹:

“昨天、、、、、、鸟的天堂”。

这样的情境导入激起学生探索课文的兴趣,孩子的天性活泼,爱笑,爱玩,喜欢新奇的,这样的设计体现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

也为下一环节分部分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2、男女生分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方向。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长期坚持朗读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两个环节共需要用时5分

(三)、品读自悟多元解读

在这一环节主要突破重难点,因此用时较长需要20分

1、独学自悟,合作探究

首先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学习导航”和提示自学所选学习模块,不太理解的地方在书中或导学案上做好标记。

我会到学生中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独学感悟,能提高自学和分析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保证学生课堂学习中主体地位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最基本的学习形式。

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探讨独学中的不解和疑问,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思想与智慧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多元化解读教材,使自己的体会更加丰富深刻。

我也会走进小组与学生一起探讨、感悟、质疑。

2、展示交流,个性解读

这部分是在上一步独学自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先由一个小组来汇报游览“鸟的天堂”后的收获,根据导学案第一个学习模块展示问题:

(1)这棵大榕树到底有多大?

是按什么顺序观察这棵大榕树的?

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

读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重点体会“那翠绿、、、、、、颤动”在学生汇报这句话时,我会提出质疑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激起讨论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多元的,也许是风吹的或是、、、。

学生再次朗读句段,全班进行评读,我也会范读个别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榕树的赞美并整理出榕树的特点:

大和茂盛。

我适时板书,并用课件展示榕树图片,感受“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引导学习导学案中知识链接部分的静态描写。

在小组展示结束,我会引出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后的感受: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样能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也为结尾句的理解铺好路。

接下来由下一小组展示第二模块的问题:

(2)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与第一次所见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学生朗读出描写鸟的句子,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播放群鸟齐飞的情景,通过视觉感受更容易理解“应接不暇”。

根据“学习导航”组员交流感受,其他组补充,议读等,带上作者的心情读12-13段,总结出鸟的特点:

热闹、多。

我依据学生所说进行板书。

之后我提出问题:

相对榕树的静态描写方法,鸟这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这一问题的设计是在静态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启发,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习动态描写。

学生两部分内容学完,我再次发出作者的赞叹:

“昨天、、、、、、鸟的天堂”理解两个天堂的意思。

这与课前相呼应,让学生在设疑中走进课文去探究,在解疑中走出课文。

展示这一环节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来表现自我,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乐趣,有主动性。

通过展示可以检验学生的自主预习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检验这两个环节中学生对教材的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会充分尊重学生的展示方式及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并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突出本课重点。

(四)、活用文本锻炼语言

我设置了为“小小导游”活动,介绍“鸟的天堂”。

先在小组内说,在依照课件图片进行解说。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

重视说话训练更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五)、完善板书情感升华

这一环节通过板书总结课文升华情感,需用时5分

学生根据板书交流:

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我根据学生所答,用绘画完善板书,体现人、河、树、鸟的和谐,此时我和学生们一起伸出手为保护环境和动物加油,并播放鸟的鸣叫声。

这样的课堂总结让学生热情高涨,让学生充满力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正能量去保护生态环境。

板书存在于每节课中,板书对语文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把这种无声的语言转变为有声的语言,这是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又一种方式。

结束时情境再现,让学生下船,并回头看看课件播放的“鸟的天堂”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不舍和留恋,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六)、练习测评

练习测评我设计三道习题,由于需要写、说、交流,因此这一环节大约需要用时10分。

题型设计如下:

1、火眼金睛我会辨。

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熟记生字词。

此题由一小组在围板上展示其他学生写在导学案上,然后我和组长检查。

2、按要求写句子。

针对中下等学生,改写陈述句、运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口头造句,既锻炼学生灵活的反应能力,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这道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汇报,交流,互评。

3、课堂小练笔。

写一个热闹场面或景物描写,此题针对优生,挖掘他们的潜能,符合本课教学目标学习景物描写、静态、动态描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此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我将练习题设计成阶梯性,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尊重了各个层次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学的不断进步。

六、说板书设计

25、鸟的天堂

静态动态

茂盛热闹

大多

树鸟

 

《2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桨、榕”等10个生字,理解“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写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感受人与自然、动物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描写“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描写方法。

【教学策略】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榕树不同角度的图片,走近榕树,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榕树的美。

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感悟、诵读,真切地体会到这的确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4.抒发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效仿、学习。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巴金的资料。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思考:

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浆、榕”等10个生字,理解“不计其数、应接不暇”等9个词语的意思。

2.在合作学习、读读议议等过程中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重点句。

3.能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4.懂得鸟与树、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说“天堂”。

1.人们喜欢把最美好的地方称为“天堂”。

“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呢?

(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2.过渡。

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今天,我们就跟随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脚步,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设计意图】

从课题入手,谈话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氛围,引入新课。

二、看“天堂”。

1.放声读一读课文。

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思考:

你跟着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2.交流。

生1:

第一次:

黄昏——大榕树。

生2:

第二次:

清晨——鸟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树、鸟)

3.两次去看鸟的天堂,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景象,请问你对哪一次看到的印象更深刻一些?

对树的印象更为深刻的举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到了树?

(第5~9自然段)鸟呢?

哪些自然段写到了鸟?

(第12~13自然段)

请你再去读读课文,你看到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和一群怎样的鸟?

喜欢树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树,喜欢鸟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鸟。

4.交流。

树:

(学生回答句子)

树的大:

(学生回答句子)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1)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树木的大。

(2)是的,这是一棵巨大的榕树。

猜一猜,这棵树有多大?

(3)教师简介,高15米,整棵树占地面积18亩,约1万平方米,相当于1所学校那么大。

(4)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读一读,用朗读来展示榕树的大。

5.树的茂盛。

(学生交流汇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1)圈出“堆”字,你认为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压、叠、盖……)读读原句,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堆”?

(重重地堆着,厚厚地堆着,堆得——严严实实、不留一点儿缝隙)

(2)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绿叶的多。

6.过渡。

绿叶的浓密让我们体会到了榕树的茂盛,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树的茂盛呢?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明亮、闪耀”表现出颜色很绿,绿得发亮,绿得让人觉得耀眼。

(2)绿是生命的颜色,看着这样的绿色,作者觉得似乎……(学生接读)你怎么理解“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

(3)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嫩叶缓缓地生长,这一切都让作者浮想联翩,就让我们也来体会体会这令人心醉的绿,体会体会这旺盛的生命力吧,齐读。

7.过渡。

来,拿起我们的书,我们就是这充满生机的榕树,尽情展示我们的生命力吧!

齐读两段话。

这样茂盛的、充满生机的榕树,你们看过吗?

作者呢?

看着这棵榕树,难怪作者从心底里发出深深的赞叹,引读: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南国的树是美丽的,那么南国的鸟呢?

又是怎样的呢?

谁来说说你看到的鸟儿是怎样的?

鸟多:

(学生交流汇报)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到处”说明鸟很多。

你知道这儿有多少鸟吗?

猜一猜。

(有数万只鸟,有几十种鸟类呢。

(2)谁来读一读,读出鸟的多来。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应接不暇——鸟很多。

(4)有感情地朗读。

想看看这群鸟儿吗?

播放录像,说说除了鸟儿多,你还觉得鸟儿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

(幸福快乐)

过渡:

是的,鸟儿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体会体会鸟儿的自由与幸福吧!

齐读。

8.咱们都谈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鸟和树,我想请研究鸟的同学再去读读树的句子,请研究树的同学再去读读鸟的句子,如果鸟有情,它会对树说些什么呢?

如果树有灵性,又会对鸟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写一写。

(交流)

9.是的,鸟儿与树是相依相偎,互不分离的。

当看完树和鸟,你心里又想说些什么呢?

(交流:

鸟儿真美丽,树真茂盛)

除此之外,你还会称赞什么呢?

读一读第9自然段,看看你会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

结合重点词句的理解学习,让学生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表达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赞“天堂”。

你们是这样称赞天堂的,那作者又是怎样赞天堂的呢?

1.齐读最后一段。

2.课件出示: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质疑:

谁来说说这里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鸟的天堂”的成因。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悟出重点。

1.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巴金爷爷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都不同)他第一次看到了什么?

(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很多的鸟)

2.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快速阅读第5~13自然段,并把描写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的句子画下来。

并想想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再次强化,明确学法,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二、重点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一)指名让学生读第5~9自然段。

想想大榕树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大、茂盛)

1.你能找出哪些句子是写榕树的大的吗?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2)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教师出示大榕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体会这棵榕树的大)

2.教师引读。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那么多的绿叶……那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谁能说说读这一自然段感受到了什么。

(榕树茂盛、生命力旺盛)

3.看到这么大而茂盛的大榕树,作者不禁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感叹:

这……

(学生接:

美丽的南国的树)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9自然段,要读出对榕树的喜爱之情。

(二)巴金爷爷第一次来到大榕树下,他没看到一只鸟,不禁产生了怀疑:

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啊?

第二天,他又和朋友来到了大榕树下,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播放一段有鸟叫的音乐,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

学生说说感受。

(鸟多、欢快)

2.课件出示句子

A.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B.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C.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D.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注意重点词:

“到处”“应接不暇”“有的……有的……有的……”“兴奋”。

3.这都说明了什么?

(鸟多、鸟欢快)

4.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

5.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大榕树,并描写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我们称为静态描写,第二次看到了众鸟欢快飞舞的壮观景象,抓住了鸟的活动来写,称为动态描写。

【设计意图】

这部分主要采用放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在交流时检测学习效果,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

通过两次说话练习,既让学生在表达中展现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又能够考查学生对文章学习的感悟,渗透情感教育,是一举三得的好策略。

三、回顾课文,体会感情。

看到这么奇特的榕树和欢快的鸟,作者再次发出了感叹: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注意两个“鸟的天堂”指代的不同。

(第一个有引号,指的是大榕树。

第二个没有引号,指的是真正的鸟的天堂。

3.学生自由讨论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引导学生抓住鸟的生存条件、食物、水分、人们的爱鸟意识等来讨论。

四、小结。

大自然赋予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使它成为鸟的天堂。

作为人类,我们也要爱护鸟类,爱护和我们一同生存的动植物,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表达,所以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过程中就要认真地凭借教材这个例子逐步渗透怎样写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成欣赏榕树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榕树各个角度的实景,从而拉近学生与鸟的天堂的空间距离;以作者看到大榕树时发出的感叹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读写结合的环节,在学生激情飞扬时,不失时机地让他们说话、写话,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凸显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的要求。

在整节课中,语言都是充满感情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完全放松,自然入情入景;其次重视了学生朗读训练和语感的培养。

这节课真正做到了“言已尽而意未尽,意已尽而情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