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word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764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wor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wor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word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word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word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word教案.docx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word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word教案.docx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对环境的伦理关怀》word教案

专题五对环境的伦理关怀

【本专题的设计意图】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环境问题的基本含义以及表现。

2.四种错误的伦理观、价值观对环境危机的影响。

3.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过程。

4.健全环境意识的基本含义。

5.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6.环境伦理规范的含义和内容。

7.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含义。

8.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9.国际环保合作取得的成果。

10.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内容。

11.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

12.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要求、出发点和落脚点。

1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着重培养学生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1.通过对环境问题及其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学习以及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基本原则的学习和分析;通过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的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联系、发展的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遵守环境理论规范,要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全球的环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要求学生参与模拟听证会,撰写给地区领导的环保建议信件等具体的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筛选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勇于同各种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环境伦理的应有之义,是当代人的福祉所系,也是当代人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所在。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

从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角度思考,在工业化迅猛发展时期形成的某些观念;对环境危机的出现产生的影响,认清树立健全的环境意识的重要性;理解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明确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专题的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提纲

(一)第一框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

第一目 不堪重负的地球

(1)环境问题含义。

(2)环境问题的表现。

(3)环境问题的种种表现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伦理道德来调节。

第二目 环境危机的伦理思考

(1)片面的发展观。

(2)狭隘的人类主宰论。

(3)物欲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

(4)科技万能论。

第三目 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1)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过程。

(2)健全的环境意识含义。

a.环境科学知识是环境意识的基础。

b.环境价值观念是环境意识的灵魂。

c.环境伦理是环境价值观的核心。

(二)第二框 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

第一目 破坏环境 违背道德

(1)从道德评价角度看待破坏环境问题。

(2)污染、破坏环境行为责任者的确定问题。

第二目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1)环境正义原则。

(2)尊重自然原则。

第三目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环境伦理道德规范的含义和内容。

(2)遵守环境伦理道德规范,要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

(三)第三框 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第一目 只有一个地球

(1)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

(2)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具有紧迫性和挑战性。

第二目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1)共同但又有差别的义务的原则。

(2)兼顾国家环境主权与国际合作义务的原则。

第三目 共有的家园,共同来保护

(1)国际环保合作的成果。

(2)关于《京都议定书》。

(四)框题四: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目 透视“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A.生态的可持续性

B.社会的可持续性

C.经济的可持续性

D.三者的关系

第二目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2)代际平等的原则。

第三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要求。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我们应当把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

二、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分为四个框题。

(一)第一框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

本框有三目。

1.第一目 不堪重负的地球

本目从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表现引入到需要环境伦理道德来调节。

教材首先通过多个图片展现世界以及我国的环境问题的表现,进而说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的原因以及环境问题的危害。

其次,通过环境问题的种种表现说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样,需要用伦理道德来调节。

2.第二目 环境危机的伦理思考

本目是承接第一目,重点说明了过去某些错误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对环境危机的影响

本目通过对比人类发展三个阶段,从价值观、伦理观的角度去探讨为什么工业文明阶段仅仅几百年的时间人类却遇到了总体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四种错误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片面的发展观、狭隘的人类主宰论、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幸福观、科技万能论对环境危机的影响。

3.第三目 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本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目强调了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表现以及产生此问题价值观和伦理观原因,此目重点说明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并由此引出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问题。

首先,通过三个镜头来表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环境意识的觉醒

其次,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是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

再次,1972年,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环境意识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觉醒。

(二)第二框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

本框题重点讲环境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以及要把遵守环境伦理规范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去,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本框题分为三目。

1.第一目 破坏环境违背道德

首先从道德评价的角度分析,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是损人利己甚至损人害己的行为。

与其他损人利己的行为相比,污染、破坏环境的责任者,往往难以确定。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应当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各种行为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认真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2.第二目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第二目是根据前面的内容具体说明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教材强调了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

其次,处理好三种关系,要确立两个原则:

环境正义原则和尊重自然原则。

3.第三目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进一步说明环境伦理原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体现为具体的伦理道德规范。

首先,讲的是伦理道德规范的含义及其内容

其次,教材强调了遵守伦理道德规范,要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

(三)第三框 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本框题包括三个目题,本框题讲的是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国际合作取得的效果。

1.第一目 只有一个地球

本目讲的是全球环境问题。

首先,通过2003年的世界各国遭遇的罕见高温引出全球环境问题,同时强调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需要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合作。

其次,说明了全球环境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其他环境和社会问题相联系的。

2.第二目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此目是承接第一目提出的问题,为了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国际社会形成了一些多数国家接受的原则。

首先,提出了共同但又有差别的义务原则。

其次,提出兼顾国家环境主权与国际合作义务原则。

再次,强调两个原则要有机的结合。

3.第三目 共有的家园共同来守护

第三目是根据第二目提出的原则,国际环保合作的成果。

首先,通过举例来说明国际社会确立了一些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和国际环境保护法。

其次,介绍了目前国际环保合作的具体成果。

再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于2005年宣布,《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四)第四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框题分为三目,是对本课提出的环境问题根本解决办法的总结和归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解决好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1.第一目 透视“可持续”

本目从圆明园防渗工程说起,引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以及生态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的内在关系

2.第二目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

根据第一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说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

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几种说法,明确两个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原则和代际平等原则。

3.第三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第三目既是本框题的落脚点,也是本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它强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应当把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历引出科学发展观的观点。

首先,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要求;

其次,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再次,把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把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及操作建议

(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1.第一框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

此框题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环境问题的表现,并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归纳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主要是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问题。

第二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工业文明时期人们错误的价值观、伦理观导致了总体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第三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人类环境意识已经觉醒,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国际合作等来保护环境。

2.第二框 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

此框题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

引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污染环境的行为直接损害了居住在污染源附近居民的利益,破坏了后代人的生存环境,损害了后代人的利益,毁坏其他生命的栖息地,给生态平衡带来了不良影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但责任者却难以确定。

所以,需要人们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第二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随着环境意识的觉醒,环境伦理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接受。

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遵循两个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环境正义原则和尊重自然原则。

第三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和介绍保护环境的事迹,进一步明确遵守环境道德规范,要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

不但要从自身做起,选择有利于环保、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而且要勇于同各种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第三框 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此框题设计了4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地球气温变高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人类目前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很多,但最危险、最具挑战性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第二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保护全球环境是人类的共同利益,但不同国家要根据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承担相应的义务。

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国家环境主权与国际合作义务。

第三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重要的国家环境保护公约、国际环境保护法、国际性的环境保护项目,认识到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目前,国际合作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面临着个别发达国家不合作的挑战。

第四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通过《京都议定书》签定并生效,个别发达国家拒绝批准这一情况,使学生明白个别发达国家的作法是违背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的,是要受到全世界的道义谴责的。

4.第四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此框题设计了4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通过对圆明园防渗工程的多角度分析,使学生明白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为了通过对沙漠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一些俗语的分析,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第二,代际平等的原则。

第三个探究活动。

此探究活动是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所伴随的对环境破坏和透支的分析,使学生明白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第四个探究活动。

在探究活动是为了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代际平等的观念,坚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它要求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专题五的活动建议

通过老师与学生共同制作有关环境问题的展板、模拟某工程听证会以确定该工程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原则、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为主题,给所在地的行政领导写一封信等活动,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人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造福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