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743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5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docx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docx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

1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一、我们学过的数

1整数

(1)整数的范围:

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

(2)整数的意义:

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

2自然数

(1)自然数的意义:

像0和1,2,3,4,5,6,7,8……这些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任何一个非零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1也是最小的一位数。

(3)自然数有“基数”“序数”两种意义。

3正数和负数

(1)正数的定义:

像+4、40、+884443……这样的数叫作正数。

(2)负数的定义:

像-4、-14、-392、-155这样的数……叫作负数,“-”叫负号。

4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2)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百分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百分号“%”表示,例如:

54%。

6小数

(1)小数的意义:

像07、045、0025、0107……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小数。

(2)小数的分类。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作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作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又可以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循环小数两类。

循环小数一个无限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作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一般只写出它的第一个循环节,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位数字,就在这个数字上点一个圆点。

如果循环节有一位以上的数字,就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尾数字上各点一个小圆点。

二、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1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

2小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3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

三、数的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通分和约分的依据。

2小数的基本性质。

(1)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关系:

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四、数的大小比较

1整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的,要从高位依次看相同数位上的数字,最高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3分数的大小比较。

(1)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小的分数比较小;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2)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

(3)整数部分相同的带分数,分数部分大的就大;整数部分不同的带分数,整数部分大的就大。

五、数的改写

1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1)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同时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

(2)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找到亿位,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同时在数的后面加写“亿”字。

2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

3数的省略。

(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先找到万位,再把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同时在后面加写“万”字。

(2)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先找到亿位,再把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同时在后面加写“亿”字。

(3)“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看所省略的尾数的左起第一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如果不满“5”,就把尾数都舍去;如果满“5”,把尾数舍去后,要在它的前一位上加“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作“四舍五入法”。

(4)求小数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通常用“四舍五入法”。

六、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

1因数、倍数的意义。

(1)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①两个非零自然数相乘,两个因数都是积的因数,而积是两个因数的倍数。

例如:

4×9=36,我们就说4和9都是36的因数,36是4和9的倍数。

②在整除的算式中:

商和除数都是被除数的因数,被除数是商和除数的倍数。

例如:

6÷2=3,我们就说2和3都是6的因数,6是2和3的倍数

(2)0的特殊性。

在自然数中,0乘任何一个数都得0,所以0是任何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任何非零自然数都是0的因数。

(3)因数和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非0的自然数,既是它本身的倍数,又是它本身的因数。

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所有非零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

22、3、5的倍数特征。

(1)2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如36、48,因为36的个位上是6,所以36是2的倍数;因为48的个位上是8,所以48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如135,因为135的个位上是5,所以135是5的倍数。

(3)3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如果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102,因为1+0+2=3,3÷3=1,所以102是3的倍数。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偶数和奇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可分为:

偶数和奇数

(1)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叫作偶数。

如0,2,4,6,8,10……都是偶数。

(2)奇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作奇数。

如1,3,5,7,9……都是奇数。

4质数和合数。

(1)非零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多少可分为质数和合数。

(2)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①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叫作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如6=2×3(2和3是6的质因数),28=2×2×7(2和7是28的质因数),30=2×3×5(2、3、5是30的质因数)。

②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③通常采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时先书写短除符号“∟”,再把要分解的合数写在短除符号里,再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通常从最小的质数开始试除。

如果商是合数,继续往下除,直到除得的商是质数为止,最后把各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例如:

把42分解质因数。

5.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①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如12和18的公因数有1,2,3,6。

②几个数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③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作互质数。

如5和7是互质数;7和9是互质数;8和9是互质数。

(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①短除法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②分解质因数法

(3)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①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如90,180,270……都是12和18的公倍数。

②几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

数。

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90。

③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a:

短除法;

b:

分解质因数法

如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方法一:

短除法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商连乘起来。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

2×3×3×5=90

方法二:

分解质因数法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2×3×3×5=90。

(2)数的运算

一、运算的意义

1整数四则运算。

(1)整数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

(2)整数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作减法。

例如:

18-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和是18,其中的一个加数是6,求另一个加数。

(3)整数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作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作积。

(4)整数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2小数四则运算。

(1)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减法: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小数乘法。

①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②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分数四则运算。

(1)分数加法: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分数减法: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5×1/3表示15的1/3是多少。

(4)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运算

1整数加减法。

(1)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2小数加减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

3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三、整数、小数、分数的乘除运算

1整数乘除法计算法则。

(1)乘法: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除法: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2小数乘除法法则。

(1)乘法: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乘法:

①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除法: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四、运算律

五、数的运算性质

1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叫作商不变的性质。

2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

1字母表示:

a-b-c=a-(b+c)

例如:

10-2.3-7.7=10-(2.3+7.7)=10-10=0

2a-b-c=a-(b+c)可以反过来用:

a-(b+c)=a-b-c

例如:

15.6-(5.6+3.8)=15.6-5.6-3.8=10-3.8=6.2

3除法的性质。

(1)一个数里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里除以所有除数的积,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c=a÷(b×c)

例如:

32.5÷4÷2.5=32.5÷(4×2.5)=32.5÷10=3.25

(2)a÷b÷c=a÷(b×c)可以反回来用:

a÷(b×c)=a÷b÷c,例如:

18.3÷(1.83×50)=18.3÷1.83÷50=10÷50=0.2

(3)量与计量

一、计量单位及进率

1质量。

(1)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t)、千克(kg)、克(g)。

(2)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即1t=1000kg1kg=1000g

2人民币单位。

(1)常用的人民币单位有元、角、分。

(2)1元=10角1角=10分

3时间单位。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2)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如下图:

4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如下图:

5面积单位。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6体积单位。

(1)常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如下图:

7容积单位。

(1)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2)进率:

1升=1000毫升

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比与比例

一、比和比例

1比。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3)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比例。

(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解方程。

二、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四、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义: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比例尺的分类:

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可以互相转化。

3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解答。

五、正比例和反比例

1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

(1)关系式:

y/x=k(一定)

(2)正比例的图像:

正比例的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绘制图像时,先描点,再连线。

2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

关系式:

xy=k(一定)

六、比例的应用

1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

①一般法:

把比转化成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

即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

②归一法:

把比看作各部分的份数,先求出总份数,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最后用平均每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量。

③用比例知识解答:

首先设未知量为x,然后以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解即可。

2用正、反比例解应用题。

(1)解题关键正确判断正、反比例是解答比例应用题的关键。

(2)解题步骤。

①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

②找等量关系:

如果是成正比例,就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如果是成反比例,就按“等积”找等量关系。

3比例。

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

4比例。

5验并作答。

 

(5)式与方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也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和运算律以及公式等。

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例如:

S=vt

3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如,加法交换律:

a+b=b+a

4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如,正方形的周长:

C=4a

二、等式与方程

1等式: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2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3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4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5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也可以间接设某个数量为x,再通过这个量去求未知数。

2找出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3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4检验并作答。

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

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0”的含义:

0是最小的自然数,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计数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这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

“0”也表示起点、分界点等。

整数与自然数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整数还包括负整数。

特别提示:

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如下图:

温馨提示:

小数还可以按它的整数部分是否是0分为纯小数和带小数。

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作纯小数;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叫作带小数。

循环节从小数点右面第一位开始循环的,叫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点右面第一位开始循环的,叫混循环小数。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作最简分数。

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温馨提示:

比较不同类型的数的大小,通常化为相同类型的数之后再作比较。

方法技巧:

在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时,通常把分数和百分数化为小数,把小数的相同数位的数依次比较大小,按最后的排序结果排列原数。

小窍门:

在比较含有字母的数的大小时,可以让字母取一个具体数值再作比较。

特别注意:

①改写后小数末尾的“0”应去掉。

②遇到有单位名称时,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③改写后,如果小数位数比较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前几位小数。

④改写用“=”,保留用“≈”。

温馨提示:

改写与省略的区别:

改写是求准确值,省略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方法技巧: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先找到个位,再把十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先找到十分位,再把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先找到百分位,再把千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保留三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千分位,先找到千分位,再把万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以此类推。

特别提示: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因数,也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倍数。

温馨提示: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是指不包括0的自然数,也就是说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内探索因数和倍数。

4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9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如果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温馨提示:

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偶数,也没有最大的奇数。

特别提示: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没有最大的质数,也没有最大的合数。

除了0和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2是唯一的偶质数。

易错举例:

错例:

判断:

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与合数。

(√)

错因分析:

这种分类方法漏掉了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正确答案:

×

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它们是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易错提示: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要保证每一步的除数必须是质数,最后得出的商也是质数。

温馨提示: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不要把商乘进去,因为商表示每个数独有的因数。

特殊情况下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①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如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6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12。

②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积。

如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5×7=35。

特别提醒:

分解质因数法求最大公因数,就是把公有的质因数相乘;求最小公倍数就是把所有的质因数(公有的只乘一次)相乘。

小贴士: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特别提示:

验算时,可以根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相互验算。

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①加法: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②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③乘法: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④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验算方法:

1加法:

①用加法验算:

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

②用减法验算:

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2减法:

①用加法验算:

差+减数=被减数;

②用减法验算:

被减数-差=减数。

3乘法:

①用乘法验算:

调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②用除法验算: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4除法:

①用乘法验算: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②用除法验算: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巧记

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就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或相减。

易错举例:

错例:

32÷5=5……7

错因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应该小于除数。

正解:

32÷5=6……2

易错易混:

计算小数乘法时,漏点小数点或点错小数点位置。

举例:

0.8×0.1=0.8

正解:

0.8×0.1=0.08

温馨提示:

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运用分配律小技巧举例:

7.65×32+7.65×67+7.65

=7.65×(32+67+1)

=7.65×100

=765

易错举例:

小技巧:

混合运算中包含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时,计算时一般先把它们统一成一种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