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岳池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674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岳池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岳池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西岳池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西岳池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西岳池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岳池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广西岳池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岳池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岳池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广西岳池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广西岳池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餐厅机器人服务员

B.人工智能(AI)警察

C.禽流感病毒

D.木材

【答案】C

【解析】餐厅机器人服务员、人工智能(AI)警察、木材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而禽流感病毒能进行呼吸、能生长和繁殖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点睛:

生物的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不包括(   )

A.大气圈下层B.整个水圈C.岩石圈的下层D.岩石圈上层

【答案】C

3.一组对照试验中,不能作为变量的是(   )

A.有光、无光 B.25℃、0℃C.干燥、潮湿

D.阴暗、潮湿

【答案】D

【解析】唯一变量是光,能作为变量,A错误;唯一变量是温度,能作为变量,B错误;唯一变量是水分,能作为变量,C错误;阴暗和潮湿是两个变量,不能作为变量,D正确。

点睛: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因此在探究实验中要得到可信的结论,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只能是一个。

因此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

4.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是(   )

A.制定计划

B.做出假设C.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

【答案】D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

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所以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

5.下列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其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取镜和安放   

②将玻片标本放上载物台   

③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视野,完成对光   

④从侧面注视物镜,降镜筒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   

⑤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找物象,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⑥整理存放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①⑤④③②⑥D.①③⑤②④⑥

【答案】B

【解析】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

①取镜和安放;③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视野,完成对光;②将玻片标本放上载物台;④从侧面注视物镜,降镜筒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⑤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镜筒找物象,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⑥整理存放。

6.下列目镜、物镜的组合,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A.16×、40×

B.5×、40×

C.16×、10× 

D.5×、10×

【答案】A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6×40=64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5×40=20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16=16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5=6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640倍,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所以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16×、40×。

7.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

【答案】D

【解析】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8.下列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D.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③滴水、④取材、②展开、①盖上盖玻片、染色。

所以先后顺序是③④②①。

9.动物、植物和细菌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

A.细胞壁、细胞核  

B.细胞壁、细胞膜

C.细胞膜、细胞核  

D.细胞膜、细胞质

【答案】D

【解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细胞核,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

所以动物、植物和细菌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

10.“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朱熹的名句,描写了春天里百花盛开、颜色各异的景象。

决定花瓣不同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的(   )

A.细胞膜

B.细胞质C.液泡 D.细胞核

【答案】C

【解析】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

决定花瓣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细胞核里。

11.1个细菌细胞分裂3次后,细菌细胞的总数是(   )

A.3B.4C.8D.16

【答案】C

【解析】一个细菌分裂N次的个数是2N。

因此一个细菌细胞分裂3次后,产生子代细胞的数目是23(个)即8个。

点睛: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

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一个细菌分裂N次的个数是2N。

12.人体结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   )

A.细胞 器官 系统 人体

B.人体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C.人体 系统 器官 细胞

D.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答案】B

【解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

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

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13.下列关于植物种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 

B.地钱是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而没有根,体内无输导组织

C.桫椤是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D.松树和桃树都是种子植物,它们的果实分别叫做松果和桃

【答案】D

【解析】海带是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A正确;地钱是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茎中没有输导组织,B正确;桫椤是蕨类植物,有种子植物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C正确;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桃树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能结果实,果实中含有种子,松树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种子裸露,不能结果实,D错误。

14.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变量为光的对照实验

C.步骤③目的是溶解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答案】D

【解析】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①消耗叶片原有淀粉,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A正确;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B正确;步骤③酒精能溶解叶绿素,目的是使叶片内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正确;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没有遮光的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遮光的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步骤④向叶片滴加碘液漂洗后,未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D错误。

1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C

【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

点睛: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16.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弱 

B.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掉了植物吸收的绝大部分水

C.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是叶片的气孔

D.植物体可以通过蒸腾作用散热,避免在高温下被灼伤

【答案】A

【解析】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A错误;根吸水的水分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掉了植物吸收的绝大部分水,B正确;气孔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门户,C正确;植物体可以通过蒸腾作用散热,避免在高温下被灼伤,D正确。

17.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液泡 

D.细胞核

【答案】B

【解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错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正确;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C错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错误。

18.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最主要原因是  (  )

A.增加植株数目 

B.充分利用土壤肥力 

C.充分利用阳光

D.充分利用土壤水分

【答案】C

【解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

19.农民常说:

“锄地出肥”,这一俗语的道理是(   )

A.土壤疏松可以促进植物根的光合作用 

B.土壤疏松可以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C.土壤疏松可以保住土壤中的无机盐

D.锄去了杂草,农作物自然能长好

【答案】B

【解析】土壤疏松后根可以吸收到更多的氧气,从而促进根的呼吸,根的生理活动旺盛,有利于无机盐的吸收。

“锄地出肥”这一句俗语的主要道理是土壤疏松可以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20.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换器”,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植物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

D.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维持生物圈的水循环

【答案】A

【解析】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碳-氧平衡,B正确;绿色植物植物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C正确;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维持生物圈的水循环,D正确。

点睛: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

2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市场上调查了解各种动物,下列是同学们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牛蛙属于两栖动物,可以同时用肺和鳃呼吸

B.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其体温恒定

C.田螺是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D.家鸽是鸟类,具有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

【答案】A

【解析】牛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A错误;家兔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其体温恒定,B正确;田螺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外外套膜和贝壳,C正确;家鸽是鸟类,当家鸽飞行时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为双重呼吸;D正确。

22.节肢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最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B.有角质鳞片C.足和触角分节D.具有外骨骼

【答案】D

【解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是其适应陆生生活的最重要原因。

23.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原因主要是(   )

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C.细胞生长D.细胞分化

【答案】B

【解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

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

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所以生物体能由小长大的原因主要是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

24.脊椎动物中,行为方式和生理功能最复杂、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的种类是(   )

A.鱼类

B.爬行类

C.哺乳类D.鸟类

【答案】C

【解析】鱼类、爬行类、鸟类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

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其它类动物没有。

25.有关人体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构成

B.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

C.骨骼肌收缩舒张产生动力牵引骨绕着关节运动

D.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答案】D

..................

2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蜘蛛织网 

B.谈虎色变 

C.鲫鱼觅食  

D.金鸡报晓

【答案】B

【解析】蜘蛛织网、鲫鱼觅食、金鸡报晓,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谈虎色变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

点睛: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27.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说法错误的(   )

A.病毒一般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构成 

B.生活方式为寄生生活

C.根据病毒浸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

D.病毒离开寄主也能进行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营寄生生活,B正确;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C正确;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D错误。

28.下列哪项不属于酵母菌细胞的结构(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核

【答案】C

【解析】酵母菌具有细胞壁结构,A错误;酵母菌具有细胞质,B错误;酵母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酵母菌具有细胞核,D错误。

点睛:

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繁殖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B.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C.细菌依靠芽孢进行繁殖 

D.大多数真菌主要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答案】D

【解析】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合成自己的遗传物质和外壳,即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A正确;细菌可以通过分裂繁殖后代,B正确;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C错误;大多数真菌主要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D正确。

30.生物分类单位的等级与包括生物共同特征及种类的数量间的关系是(   )

A.等级越低,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少

B.等级越低,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多

C.等级越高,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少

D.等级越高,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多

【答案】C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二、非选择题

31.图是两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植物细胞结构图是________图。

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有________(任写两项结构名称)。

(2)[]________内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先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图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答案】

(1).乙

(2).细胞壁和液泡(3).C细胞核(4).F叶绿体

【解析】观图可知:

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液泡、F是叶绿体。

(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植物细胞内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乙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

因此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C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先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F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

32.如下图,甲是植物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乙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A,B为相关气体。

请回答:

(1)乙图中气体A为________,它是由甲图中的⑤________进入叶片的。

(2)光合作用所需的水由甲图中的[]________运输进入叶片。

(3)甲图中的[]________含有大量叶绿体,是叶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部位。

【答案】

(1).二氧化碳

(2).气孔(3).①叶脉(4).③叶肉

【解析】甲图①叶脉、②上表皮、③叶肉、④下表皮、⑤气孔;图乙A二氧化碳、B氧气。

(1)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图中箭头方向可知,乙图中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二氧化碳通过叶片表皮的⑤气孔进入叶片的。

(2)光合作用所需的水由甲图中的[①]叶脉运输进入叶片。

(3)甲图中的[③]叶肉含有大量叶绿体,是叶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部位。

33.丢弃的物品往往也能发挥大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就利用矿泉水瓶等废弃物做了下图三个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

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________作用。

(2)B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________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进行此活动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3)挤压出C瓶内的空气后关闭输液器的开关,阳光照射数小时后,打开开关。

放出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________。

该气体是金鱼藻进行________作用产生的。

【答案】

(1).蒸腾

(2).呼吸(3).能量(4).氧气(5).光合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氧气有助燃的作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蒸腾作用。

(2)B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时放出能量的过程。

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

(3)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因此C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该气体是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

34.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表示________能使关节牢固;[]________中有滑液能使关节灵活。

(2)[]________表面光滑、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产生的震动。

(3)关节面包括________(只填代号)两个结构。

【答案】

(1).关节囊

(2).⑥关节腔(3).③关节软骨(4).②④

【解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①关节囊,②关节头,③关节软骨,④关节窝,⑤骨,⑥关节腔。

(1)①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

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图中的⑥是关节腔,内有滑液,能使关节更加灵活。

(2)、(3)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②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④关节窝。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③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35.下图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装置,其中氢氢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将甲乙两个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A、B,经过酒精脱色、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

(2)实验中,乙组对甲组起________作用。

(3)滴加碘液观察现象,我们发现A、B叶片中能够变蓝的是________叶片。

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案】

(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2).对照(3).A

【解析】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1)根据题目提供的装置和信息可知,甲装置中小烧杯内是清水,乙装置中小烧杯氢氢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其他条件都相同。

所以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2)实验中,乙组对甲组起对照作用。

(3)滴加碘液观察现象,我们发现A、B叶片中能够变蓝的是A叶片。

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