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表现手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359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表现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诗词表现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诗词表现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诗词表现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诗词表现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表现手法.docx

《诗词表现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表现手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表现手法.docx

诗词表现手法

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

1、《石头城》唐朝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二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

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

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石头城》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全诗着眼于石头城周围的地理环境,在群山、江潮、淮水和月色中凸显古城的荒凉和寂寞,格调莽苍,境界阔大,感慨深沉,历来备受赞誉。

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

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

所以,这首诗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诗人感慨深沈,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这首诗独辟蹊径,避开了和金陵、六朝有关的所有史实,将感情线编织在貌似无关的周边景物中,以一种内在的对比结构暗连出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虚实相生,极富张力。

文学赏析

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

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

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

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

周遭,环绕的意思。

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

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

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

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

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

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著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

然而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

一个还字,意味深长。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

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

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乌衣巷⑴

朱雀桥边野草花⑵,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⑶,飞入寻常百姓家⑷。

词句注释

⑴乌衣巷:

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

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

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

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

乌衣巷的得名有很多说法。

第一种说法:

这里曾是东吴时期的禁卫军驻地,由于军士悉穿乌衣,由此得名乌衣营,后改乌衣巷。

第二种说法:

东晋时期王谢两家居住于此,而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彰显身份尊贵,所以得名乌衣巷。

这种说法在南京民间广为流传。

第三种说法:

来自南宋时编纂的《六朝事迹编类》,称刘禹锡诗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乃是误笔,原是“旧时王榭堂前燕”。

南京曾有个名叫王榭的人,以航海为业。

海船失事,他误入乌衣国,娶妻生子。

后来,王榭独自返回故乡南京,为了怀念乌衣国的时光,便将所住的巷子更名乌衣巷。

⑵朱雀桥:

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南京市秦淮区。

⑶王谢:

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

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⑷寻常:

平常。

白话译文

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事故的变迁,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

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

“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

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

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

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

“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乌衣巷

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

前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

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

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

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

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

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

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南园十三首1

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2。

可怜日暮嫣香落3,嫁与春风不用媒。

南园:

园名,在福昌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三乡)。

小白长红:

指花有小又大,颜色各种各样。

越女:

习称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泛指美女。

嫣香:

娇艳芳香,指花。

白话译文

其一

枝头上,草蔓中,眼前百花盛开,有大有小,有白有红,恰如美女的香腮。

可惜到了黄昏,娇艳芳香的花儿凋零,随着春风乱飞,像草草嫁出的女儿连媒人也不用。

整体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描摹南园景色、慨叹春暮花落的小诗。

前两句写花开。

春回大地,南园百花竞放,艳丽多姿。

首句的“花枝”指木本花卉,“草蔓”指草本花卉,“花枝草蔓”概括了园内所有的花。

其中“花枝”高昂,“草蔓”低垂,一者刚劲,一者柔婉,参差错落,姿态万千。

李贺写诗构思精巧,包孕密致,于此可见一斑。

次句“小白长红”写花的颜色,意思是红的多,白的少。

“越女腮”是由此产生的联想,把娇艳的鲜花比作越地美女的面颊,赋予物以某种人的素质,从而显得格外精神。

后两句写花落。

日中花开,眼前一片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日暮”,百花凋零,落红满地。

“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无限惋惜的深情。

是惜花、惜春,也是自伤自悼。

李贺当时不过二十来岁,正是年青有为的时期,却不为当局所重用,犹如花盛开时无人欣赏。

想到红颜难久,容华易谢,不免悲从中来。

“落花不再春”,待到花残人老,就再也无法恢复旧日的容颜和生气。

末句用拟人的手法写花落时身不由己的状态。

“嫁与春风不用媒”,委身于春风,不须媒人作合,没有任何阻拦,好像两厢情愿。

其实,花何尝愿意离开本枝,随风飘零,只为盛时已过,无力撑持,春风过处,便不由自主地坠落下来。

这句的“嫁”字与第二句中的“越女腮”相映照,越发显得悲苦酸辛。

当时盛开,颜色鲜丽,宛如西施故乡的美女。

而今“出嫁”,已是花残“人老”,非复当时容颜,抚今忆昔,倍增怅惘。

结句婉曲深沉,制造了浓烈的悲剧气氛。

这首七言绝句,以赋笔为主,兼用比兴手法,清新委婉,风格别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品。

采莲曲二首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⑷,芙蓉向脸两边开⑸。

乱入池中看不见⑹,闻歌始觉有人来。

⑷罗裙:

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

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⑸芙蓉:

指荷花。

⑹看不见:

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

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

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

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

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

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

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

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

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

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

“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

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

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

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鹊桥仙·夜闻杜鹃①

茅檐人静,蓬窗②灯暗,春晚③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④。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⑤飞去。

故山⑥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⑦!

词句注释

①杜鹃:

鸟名,又称“杜宇”、“子规”、“鶗鴂”、“怨鸟”。

传说古蜀国王,名“杜宇”,号“望帝”,禅位于开明之士,隐于西山,死后,其魂化为杜鹃鸟。

啼声哀苦,每至血流于喙。

②蓬窗:

犹蓬户,即编蓬草为窗,谓窗户之简陋。

《庄子·让王》: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柜。

”宋刘克犀《打夕诗》:

“蓬窗亦有精勤士。

”《剪灯新话·至正妓人行》:

“土炕蓬窗愁寂夜,挑灯快读解愁颐。

”皆可证。

③春晚:

即晚春,暮春时节。

④杜宇:

即杜鹃。

⑤深枝:

树林深处的枝条。

⑥故山:

故乡的山林,即故乡。

⑦羁旅:

寄居他乡。

羁,停留。

[2-3]

白话译文

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

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

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

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文学赏析

杜鹃,在蜀也是常见的暮春而鸣。

它又名杜宇、子规、鹈鴂,古人曾赋予它很多意义,蜀人更把它编成了一个哀凄动人的故事。

(《成都记》:

“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

”)因此,这种鸟的啼鸣常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住在蜀地的文士关于杜鹃的吟咏当然就更多,杜甫入蜀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

陆游在成都时的心情本来就不大好,再加上他“夜闻杜鹃”,自然会惊动敏感的心弦而思绪万千了。

上片描述杜鹃夜啼的情景。

词人从景物写起: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茅檐”、“蓬窗”指其简陋的寓所。

当然,陆游住所未必如此,这样写无非是形容客居的萧条,读者不必拘执。

在这样的寓所里,“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坐在昏黄的灯下,他该是多么寂寥。

同时作者想象出“连江风雨”、“萧萧暗雨打窗声”。

其愁绪便跃然纸上。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这时他听到了鹃啼,但又不直接写,而是先反衬一笔:

莺燕无声使得鹃啼显得分外清晰、刺耳;莺燕在早春显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便“燕懒莺残”、悄然无声了,对这“无声”的怨悱,就是对“有声”的厌烦。

“总”字传达出了那种怨责、无奈的情味。

接着再泛写一笔:

“但月夜、常啼杜宇。

”“月夜”自然不是这个风雨之夜,月夜的鹃啼是很凄楚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何况是此时此境呢!

“常啼”显出这刺激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写是为了加强此夜闻鹃的感受。

下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

杜鹃,又名杜宇,这种传说中古代蜀帝灵魂的鸟,常在夜间啼叫,其声凄厉悲凉,往往触发旅人思乡之情。

杜鹃这种“悲鸟”,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苦不堪。

接着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这杜鹃竟然可以在发出鸣叫,催成词人几行清泪,惊残他一枕孤梦之后,又拣深枝飞去。

“孤梦”点明:

客中无聊,寄之于梦,偏又被“惊残”。

“催成清泪”,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催”。

就这样还不停息,“又拣深枝飞去”,继续它的哀鸣。

“又”,表明作者对鹃夜啼的无可奈何。

杜甫《子规》写道: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客中愁闷时那能听这啼声,可是那杜鹃却似故意追着人飞!

这里写的也是这种情况。

鹃啼除了在总体上给人一种悲凄之感、一种心理重负之外,还由于它的象征意义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

比如它在暮春啼鸣,使人觉得春天似乎是被它送走的,它的啼鸣常引起人们时序倏忽之感。

同时,这种鸟的鸣声好似说“不如归去”,因此又常引起人们的羁愁。

所以作者在下面写道: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故山”,故乡。

“半世”,陆游至成都已是四十九岁,故说半世。

这结尾的两句进一步表明处境,生发感慨,把他此时闻鹃内心深层的意念揭示出来了。

在故乡听鹃当然引不起羁愁,之所以“不堪听”,就是因为打动了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而此时作客他乡更增加了一重羁愁,这里的“犹自……况”就是表示这种递进。

纵观全词,作者先绘景,渲染气氛,再用对比托出杜鹃夜啼,接着写啼声引发的感受,最后通过联想,表达人生的感慨。

可谓结构细密,层次分明。

观祈雨⑴

桑条无叶土生烟⑵,箫管迎龙水庙前⑶。

朱门几处看歌舞⑷,犹恐春阴咽管弦⑸。

词句注释

⑴祈雨:

祈求龙王降雨。

古时干旱时节,从朝廷、官府到民间,都筑台或到龙王庙祈求龙王降雨。

⑵“桑条”句:

写旱情严重,桑叶枯落,只剩光秃秃的枝条;土地久旱,尘土飞扬,仿佛燃烧冒烟。

⑶箫管:

乐器名,此处指吹奏各种乐器。

水庙:

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

⑷朱门:

富豪权贵之家。

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后用“朱门”代称富贵之家。

杜甫有“朱门酒肉臭”之句。

几处:

多少处,犹言处处。

⑸春阴:

阴雨的春天。

咽(yè):

凝塞,使乐器发声不响。

[2]

白话译文

久旱无雨,桑树枝都长不出叶子来,地面异常干燥,尘土飞扬,土地好像要生烟燃烧;龙王庙前,人们敲锣打鼓,祈求龙王普降甘霖。

而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文学赏析

《观祈雨》是唐代诗人李约的作品。

这是一首悯农诗,写观看春日祈雨的感慨,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

此诗通过对久旱无雨时两种不同生活的描绘,揭露了当时的阶级对立和贫富的悬殊。

农民们由于天旱而忧虑一年生计,豪门权贵却笙歌竟日,反而怕天阴下雨乐器受潮。

如此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豪门荒淫生活的无比愤慨以及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全诗语言含蓄,风格委婉。

此诗写观看祈雨的感慨。

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

《水浒传》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那首著名的民歌与此诗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者也有所不同。

民歌的语言明快泼辣,对比的方式较为直截了当;而此诗语言含蓄曲折,对比的手法比较委婉。

首句先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

《水浒》民歌写的是夏旱,所以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此诗则紧紧抓住春旱特点。

“桑条无叶”是写春旱毁了养蚕业,“土生烟”则写出春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

因为庄稼枯死,便只能见“土”;树上无叶,只能见“条”。

所以,这描写旱象的首句可谓形象、真切。

接着写祈雨。

白居易就曾描写过求龙神降福的场面: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黑潭龙》)所谓“赛”,即迎龙娱神的仪式,此诗第二句所写“箫管迎龙”正是这种赛神场面。

在箫管鸣奏声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的节目,看去煞是热闹。

但是,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是焦急的。

这里虽不明说“农夫心内如汤煮”,而意思已全有了。

相对于民歌的明快,此诗表现出含蓄的特色。

诗的后两句忽然撇开,写另一种场面,似乎离题,然而与题目却有着内在的联系。

如果说前两句是正写“观祈雨”的题面,则后两句可以说是观祈雨的感想。

前后两种场面,形成一组对照。

水庙前是无数小百姓,箫管追随,恭迎龙神;而少数“几处”豪家,同时也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

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却“犹恐春阴”。

惟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关的生计问题;“犹恐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

这样,一方是深重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

这样的对比,潜台词可以说是:

世道竟然如此不平啊。

这一点作者虽已说明却未说尽,仍给读者以广阔联想的空间。

此诗对比手法不像“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样一目了然。

因而它的讽刺更为曲折委婉,也更耐人寻味。

谢亭送别⑴

劳歌一曲解行舟⑵,红叶青山水急流⑶。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⑷。

词句注释

⑴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李白《谢公亭》诗说: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⑵劳歌:

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⑶叶:

一作“树”。

水急流:

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⑷西楼:

即指送别的谢亭。

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2]

白话译文

听罢一曲送别之歌,朋友匆匆解缆开船。

举头四望,两岸青山之间,层林尽染,红叶夺目,只是水流迅疾,归行似箭。

黄昏酒醒之后,朋友早已走远。

漫天风雨之中,独自走下西楼。

《谢亭送别》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

前二句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二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以描写景色作为反衬的手法表达情感,笔法富于变化。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

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

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江淹《别赋》说: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

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

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

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

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

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

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

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

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

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

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

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

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题龙阳县①青草湖②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③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④,满船清梦压星河。

词句注释

①龙阳县:

即今湖南汉寿。

②青草湖:

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

③湘君:

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④天在水:

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

[3]

白话译文

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

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

“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诗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是两水相连相通的缘故。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性的纪游诗。

一、二两句,诗人即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两句中一个“老”字不可轻易放过。

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

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

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

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

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

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

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

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

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再看三、四句: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

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

“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感觉,渐渐地渗入了诗人的梦乡。

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

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