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261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docx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docx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有学者指出:

“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

”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A.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C.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D.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

2.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

“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和控制。

”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

A.宗法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君主专制

3.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

这说朋秦汉新爵制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4.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B.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C.血缘政治开始形成D.统一国家初露端倪

5.上古三代时期,商人将统御天下的权力看作是天帝的眷顾,并且这种眷顾是持久存在的。

而当周人取代了商人成为华夏共主之后,周人首次提出了天命的迁徙,统治者有可能因为失德

而被天命所抛弃,取而代之者则会成为新的宠儿。

材料表明上古三代时期()

A.政治制度带有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B.权力的传承必须凭借个人德行

C.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血缘关系成为王朝更迭的依据

6.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等。

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周王室安全B.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

C.王位世袭制D.嫡长子继承权

7.在甲骨文里,“帝”字所象的是架起木柴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于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

“帝”的字意演变说明

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

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

8.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

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

9.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

它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此可见,道家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10.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11.公元前679年,齐国会盟诸侯达成协定,“市赋(市场交易税)百取其二,关赋(进出口关税)百取其一”。

公元前678年,齐国再度会盟诸侯,达成“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统一斤两称数)”的约定。

材料反映了

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B.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兴盛

C.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D.齐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

12.下面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下列对于统计表分析正确的是

A.主流价值儒学化B.法家大行其道C.重利轻义观盛行D.伦理脱离政治

13.《论语》载: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管子》中写道:

“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

”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

A.宗族伦理观念B.“天人感应”学说C.中央集权理论D.“大一统”思想

14.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

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

郭沫若认为:

“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

”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B.“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

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15.《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

汉武帝时,丞相田蚡到宫中奏事,他所讲的意见,皇上没有不听的;他所推荐的人,有的从闲居之人一下子被提拔到年俸两千石的高位。

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是()

A.汉武帝设立刺史牵制丞相B.相权膨胀,威胁皇权

C.承相权力大大超过了皇帝D.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弊端

16.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17.董仲舒声称,他的学说完全由他在《春秋》中所发现的原理推导而来。

他说的许多道理是因袭传统的:

道之具是仁、义、礼和乐。

这反映出董仲舒的学说

A.将《春秋》之说发展至完善B.是专业性和杂糅性的结合体

C.迎合儒学传统和新时代需要D.对传统经典的基础性较凸显

18.汉代以来,儒家经典散佚,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

唐朝统治者召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士共同撰修《五经正义》,并“令天下传习”。

这一现象

A.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为科举制形成打下了基础

C.有利地推动了三教合一的进程D.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9.“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小监,监督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这类位卑权重的官职都掌握在寒门子弟手中。

这反映出

A.皇帝与贵族共治天下B.皇族与士族(门阀)共治天下

C.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D.皇权振兴以图独掌天下

20.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

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班眩黎庶,纠合群愚,进不以延年益寿为务,退不以消灾治病为业,遂以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葛洪的主张

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B.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C.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D.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21.南北朝时期,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魄守护神。

隋唐时期,城隍职掌又增加了雨早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

这说明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B.城隆崇拜扩大了部分行政职能

C.官府借助城隍信仰加强统治D.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信仰空间

22.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

这里所评述的制度

A.有利于完善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使君臣关系趋于平等D.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

23.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后期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从而孕育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对这种新制度的评述,恰当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C.世胃摄高位,英俊沉下僚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24.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救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救”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救”。

这表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A.分散相权,加强了君权B.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C.促使行政决策民主化D.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25.隋至唐朝初年实行的府兵制,规定府兵出征时自备武器、粮食等,与农民一样分得田地。

到开元年间,府兵制被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的募兵制所取代。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自耕农土地增加B.国家财政收入增加C.均田制遭到破坏D.藩镇割据逐渐严重

26.唐太宗认为,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

这反映了唐太宗

A.认为限制皇权具有必要性B.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

C.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D.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27.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

南宋史尧弼描绘道:

“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

”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28.“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

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

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29.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C.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3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噢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3l.下图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B.租佃关系开始确立

C.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32.唐代太学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取事官五品的期亲,或三品的曾孙,以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宋代太学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

这一变化有助于

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B.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

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33.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迎牟尼说法图。

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

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34.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

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

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

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濡学源流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

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

35.宋孝宗是个围棋爱好者,为此内廷中供养着一名叫作赵鄂的围棋国手。

赵鄂自恃得宠,向皇帝跑官要官,孝宗说:

“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

”由此反映出

A.宋代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朝政混乱,大权旁落

C.赵鄂自恃得宠失去信任D.外廷权力急剧膨胀

36.元朝政府将读书人编入儒户,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的权利。

但南宋遗民郑思肖却在其著作中写道:

“糙法:

一官、二吏……九儒、十丐。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元代的户籍制度阻断了读书人的上升空间

B.元朝政府给予读书人的优惠待遇并未实行

C.郑思肖对元代读书人地位的认识存在偏见

D.元朝政府在实际上推行了歧视儒户的措施

37.元朝通过南北大运河漕运江南米粮供应都城官民;明太祖时期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北方地区局势持续动荡B.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海路潜运有明显优势D.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运河漕运

3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

”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是

A.实行节度使制度B.创立三省六部制

C.任命文官做知州D.分害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

39.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

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40.宋《梦粱录》载:

“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菱、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

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

”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A.迷信色彩的风俗沿革B.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

C.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D.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

41.程颖、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

这反映出

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

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

42.《东京梦华录》记载:

“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大相国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由此可知宋代

A.城市布局依然保留市坊分离传统B.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

C.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D.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4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此。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44.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

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45.朱熹曰:

“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段聪明了。

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

有人尝说,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

如某正不敢如此说,须是逐旋做将去。

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

岂有此理!

”朱熹强调的是

A.知行并重的关系B.只格一物便通万理

C.认识的渐进性D.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

46.明清两代,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

当时农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农业生产力的革新B.传统经济结构改变

C.粮食产量大幅提高D.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47.清朝著名学者钱大昕认为:

“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以恶,奸邪淫盗之事,儒释道书所不忍斥言者,彼必尽相穷形,津津乐道,以杀人为好汉,以渔色为风流,丧心病狂,无所忌惮……”这反映了当时

A.小说改变了儒释道的伦理观念B.小说对社会价值观有诱导作用

C.官方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冲突D.佛教批评儒学败坏了社会风气

48.雍正四年(1726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

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

这表明军机处

A.可以避免大臣专权B.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49.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整理

材料二对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

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

……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

一个长期视角》

材料三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

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

公家之积,只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见得糠秕。

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

——摘自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并说明国家农贷不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状态的原因。

(10分)

(3)材料三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

(4分)

5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汉景帝以前,各级官吏多数按军功爵位高低选拔,也就是由功臣或功臣子弟来充任,亦有部分选自侍卫宫苑和随从皇帝的小官。

汉武帝时,原来的选官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下令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各级官吏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通过考核,择优录用。

尔后,又采用不受资产多少限制,依照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的办法。

对那些确有才干而不肯出来作官的人,通过“征召”的方式,由汉武帝亲自召见,确实有真才实学的,即授给官职。

同时,还利用上书言事的形式选官。

天下官吏百姓都可上书,只要对国家发展有建树的,就视其所长,授予职位。

史称:

“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摧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董仲舒进言在长安开设太学,挑选地主阶级的“英俊”子弟入学读书,研读儒家经典,得到汉武帝的采纳。

公元前136年,设《诗经》《尚书》《易经》《礼经》《春秋》五经博士,专门传授经学。

公元前124年,又为博士官置弟子50人,每年考试一次,学业优异的补为郎中、文学、掌故等官。

从此,攻读五经成为进入仕途的必由之路,以致在当时的朝廷官吏中“多文学之士”。

——据徐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选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选官制度改革的影响。

(8分)

51.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一“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謇“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

当时的道路。

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

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

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

材料二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

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

“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

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

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

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

(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

(8分)

一、选择题

1-10:

ACBDABBCDC11-20:

CADBBBDDDB

21-30:

DABBCCDDBB41-48:

ABCBCCBB

二、非选择题

49.

(1)特征:

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农贷形式包括实物与资金,但以实物为主);农贷带有賑灾救济性质。

(每点2分,6分)

(2)目的:

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

(任意三点得6分〉

原因:

封建国家政权的维持必须依赖于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

(4分)

(3)困境:

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

(4分)

50.

(1)特点:

选官方式多元化;推荐与考核相结合;任人唯才;崇尚儒学教育,培养后备官员;适应国力强盛、政局稳定的社会现实。

(每个要点2分,回答4个得8分,本题最高分8分)

(2)影响: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2分)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人才基础;(2分)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2分)有助于政治上的统一;(2分)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2分)加强了思想控制。

(2分)(每个要点2分,回答4个得8分,本题最高分8分)

51.

(1)变化:

①从地域(范围)上看,汉朝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主要通向中亚;(2分)唐朝丝绸之路覆盖了西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

(2分)②从内容上看,汉代以商业贸易为主;(2分)唐代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

(2分)

(2)影响:

①稳定了庙朝西北边疆形势;壮大了唐军实力;②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③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④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⑤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8分,只写中国角度最多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