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230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

《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

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福建专用解析版

2021年高考生物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

第一模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教材中“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脂肪”“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的检测中加入0.1g/mL的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B.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时,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需在染色前加入

C.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不同色素带的移动速率不同

D.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的快慢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答案】B

【解析】A、蛋白质的检测中先加入0.1g/mL的NaOH溶液,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A正确;

B、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时,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需在染色后加入,其作用是洗去浮色,B错误;

C、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不同色素带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不同,C正确;

D、酵母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但酵母菌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时,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和量都不同,所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变化快慢可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正确。

故选B。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都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

B.没有原生质层的细胞也能发生渗透作用

C.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会导致细胞体积减小

D.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的分支形成突触小体利于兴奋的传导

【答案】B

【解析】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A错误;

B、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为:

存在半透膜;膜内外有浓度差,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动物细胞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正确;

C、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的复制变为初级精母细胞会导致细胞体积变大,C错误;

D、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以形成突触小体,以利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D错误。

故选B。

3.福寿螺的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能取食水生植物。

为研究福寿螺对水稻的影响,将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引种到不同的水稻田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稻田中各生物的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与水稻和水花生为捕食关系

B.用样方法来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

C.中密度处理小区中,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福寿螺的引入抑制水稻的生长繁殖,有利于鸭舌草等杂草的生长繁殖

【答案】C

【解析】A、福寿螺属于初级消费者,与水稻和水花生为捕食关系,A正确;

B、福寿螺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能用样方法来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调查时应做到随机取样,B正确;

C、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日均增长率为正值,种群数量增加,因此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错误;

D、由图可推出,福寿螺的引入抑制水稻的生长繁殖,有利于鸭舌草等杂草的生长繁殖,D正确。

故选C。

4.将芦苇、美人蕉等植物种植于水面漂浮的材料上培育成人工生态浮床,能有效地修复水华污染,改善水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芦苇、美人蕉等浮床植物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改善水质

B.建设生态浮床能提高物种丰富度,增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浮床植物可通过遮光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繁殖,减少水华产生

D.生态浮床修复水华污染,主要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A、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物,水体中的有机物必须经过微生物的降解形成无机物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A错误;

B、建设生态浮床能提高物种丰富度,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错误;

C、藻类生活在水体表面,而生物浮床浮在水体表面后,挡住了阳光,因此浮床植物可通过遮光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繁殖,减少水华产生,C正确;

D、生态浮床修复水华污染,主要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故选C。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是时代的主旋律。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B.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发展立体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C.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没有影响

D.“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美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B

【解析】A、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反复利用,A错误;

B、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发展立体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B正确;

C、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降低,C错误;

D、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美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B

6.新冠病毒(COVID-19)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新冠疫情的病原体。

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过程中都有碱基互补配对

B.该病毒的+RNA与其对应-RNA中碱基G+A的个数相同

C.催化①②过程的RNA复制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D.该病毒RNA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

【答案】D

【解析】A、①②③④⑤过程中都有碱基互补配对,⑥过程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A错误;

B、该病毒的+RNA与其对应-RNA碱基互补配对,该病毒的+RNA与其对应-RNA中碱基G+A的个数不同,B错误;

C、催化①②过程的RNA复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错误;

D、该病毒复制时,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D正确。

故选D。

7.某人利用基因工程改变①~⑤功能性区域的酶甲基因,剔除部分区域后,获得酶乙~丁。

取等量的酶甲~丁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直接导致酶乙、丙、丁活性差异的原因是酶甲基因的区域差异

B.提供酶丙更高浓度的底物。

其活性会持续升高

C.若横坐标改为不同的温度,则甲曲线的变化趋势不变

D.若获得具有①②③⑤结构的酶戊,则其酶活性变化可用丁曲线表示

【答案】D

【解析】A、直接导致酶乙、丙、丁活性差异的原因是酶的结构不同,A错误;

B、因为实验酶量有限制,所以提供酶丙更高浓度的底物,反应速率不变,酶活性不变,B错误;

C、若横坐标改为不同的温度,则甲曲线的变化为先上升后下降,C错误;

D、根据曲线甲、乙、丙分析可知,导致酶有活性的区域是②和④,丁曲线有区域②但酶没有活性,所以可判断导致酶有活性的区域是④,所以若获得具有①②③⑤结构的酶戊,则其酶活性变化可用丁曲线表示,D正确。

故选D。

8.科学家最近在墨西哥湾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鮟镰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

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鮟鲸鱼是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B.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C.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诱导的结果

D.鮟鲸鱼形成的过程仅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答案】A

【解析】A、假设鮟鲸鱼是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A正确;

B、共同进行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雌雄鱼属于同一种,不属于生物进化,B错误;

C、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

D、鮟镰鱼为真核生物,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都会为其进化过程提供原材料,D错误。

故选A。

9.下图表示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初级卵母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最终可产生4种生殖细胞

B.图中所示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C.图中两对基因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D.图中B、b基因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A、该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可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消失),所以最终只有1种生殖细胞,A错误;

B、图中所示变异为基因重组,该变异没有引起基因数目的改变,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

C、图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

D、图中由于发生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B、b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上的B、b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C。

10.南瓜的果实中,白色与黄色、盘状与球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纯合白色球状品种与纯合黄色盘状品种杂交得到F1,再用F1自交得到F2,实验结果见下表。

表中甲的表现型为(  )

P

白色球状×黄色盘状

F1

白色盘状

F2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例

9

3

3

1

A.白色盘状B.黄色盘状

C.白色球状D.黄色球状

【答案】A

【解析】由分析可知,F1为双杂合子AaBb,其自交得F2,F2为A_B_、A_bb、aaB_、aabb=9∶3∶3∶1,则甲的基因型为A_B_,则表现型为白色盘状,即A正确。

故选A。

1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

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表达产物都是荚膜多糖

C.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能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A、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DNA都是双链结构,其中碱基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依然是占50%,A错误;

B、荚膜多糖不属于蛋白质,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表达产物是蛋白质,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一个DNA分子中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都具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因此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C正确;

D、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13题。

材料: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学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约1.8亿人感染了HCV。

人体感染HCV易患丙型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HCV病毒体呈球形,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着囊膜,囊膜上有刺突。

下图表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

12.下列有关HC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CV的组成成分只有脂质和RNA

B.HCV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

C.HCV的遗传物质的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D.HCV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进化速度较慢

13.下列关于HCV增殖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HCV的+RNA复制时,先合成-RNA再合成+RNA

B.HCV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同时开始复制和翻译

C.HCV的+RNA既可作为复制的模板,也可作为翻译的模板

D.HCV的+RNA的翻译产物有些参与复制,有些组成蛋白质外壳

【答案】12.C13.B

【解析】12.A、HCV的组成成分有脂质、核酸(RNA)、蛋白质,A错误;

B、HCV内只有一种核酸,即RNA,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因此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不一定相等,B错误;

CD、由于HCV的遗传物质是RNA,单链结构不稳定,易变异,因而进化速度较快,病毒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D错误。

故选C。

13.A、由图可知,HCV的+RNA复制时,先合成-RNA再合成+RNA,A正确;

B、HCV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先翻译出RNA复制所需要的酶,然后再进行复制,B错误;

C、据图可知,HCV的+RNA既可作为复制的模板形成-RNA,也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C正确;

D、HCV的+RNA的翻译产物如RNA复制酶可参与复制,而翻译形成的病毒蛋白质外壳可用于组装新的病毒,D正确。

故选B。

14.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段

B.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

D.该植物可以正常生长

【答案】D

【解析】A、由分析可知:

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ah段,A错误;

B、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温度等外界条件,B错误;

C、由分析可知:

ce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吸收量不足,fg段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光照强度降低,C错误;

D、生长意味着有有机物的积累,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的区段,即图中的bg段,故该植物在bg段的净光合远大于调查过程中的呼吸消耗,故该植物处于生长时期,即横轴上的曲线与X轴围成的正面积和该曲线与X轴围成的负面积绝对值的差远大于零,D正确。

故选D。

15.在雌果蝇中,卵细胞位于母体的营养细胞和滤泡细胞之间,胚胎发育所需要的部分养分、蛋白质和mRNA由营养细胞和滤泡细胞提供。

常染色体上的某基因产生的蛋白质可从营养细胞和滤泡细胞运送到卵细胞,从而保证受精后形成的胚胎正常发育。

如果此基因发生突变将会导致胚胎畸形而且无法存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此突变是显性的,则突变杂合子雄果蝇和正常雌果蝇交配所生的子代有一半可正常发育

B.如果此突变是显性的,则可观察到存活的突变纯合子个体

C.如果此突变是隐性的,则对于突变杂合子母体,只有雄性胚胎是畸形

D.如果此突变是隐性的,两个突变杂合子的个体杂交产生F1,F1自由交配,F2中有1/6是突变纯合子

【答案】D

【解析】A、如果此突变是显性的,则突变杂合子雄果蝇(Aa)和正常雌果蝇(aa)交配所生的雌性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由于亲代雌果蝇基因型为aa,这些雌性子代受精卵中来自卵母细胞旁边的营养细胞和滤泡细胞提供的mRNA是由正常基因(a)提供的,因此这些雌性子代胚胎都能正常发育,都可以存活,A错误;

B、如果此突变是显性的,突变纯合子个体基因型为AA,则其亲代雌果蝇必含有A基因,但含有突变A基因的雌果蝇受精后会导致胚胎畸形而且无法存活,因此其后代突变纯合子个体无法存活,B错误;

C、如果此突变是隐性的,则突变杂合子母体(Aa)产生的营养细胞和滤泡细胞中含有正常基因A,理论上其受精后所产生的雌、雄性胚胎都可正常发育,C错误;

D、如果此突变是隐性的,两个突变杂合子(Aa)的个体杂交,F1都能正常存活且比例为AA∶Aa∶aa=1∶2∶1,F1中基因型aa的雌果蝇产生的胚胎均不能正常发育,因此产生胚胎能正常发育的F1雌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其产生的雌配子比例为A∶a=2∶1,而雄配子比例为A∶a=1∶1,故F2中有1/3×1/2=1/6是突变纯合子(aa),D正确。

故选D。

16.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如图为某家族有关甲病、乙病的遗传家系图,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遗传)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通过遗传咨询有效检测和治疗

C.7号和10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9号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202

【答案】C

【解析】A、据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在男性中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等,都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A错误;

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通过遗传咨询可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但不能治疗遗传病,B错误;

C、6号和7号均不患乙病,但生出了患乙病的孩子,因此6号和7号为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则10号为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3,7号和10号都不患甲病,甲病基因都为隐性纯合子,故7号和10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正确;

D、假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则9号基因型为Aabb,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即b=1/100,B=99/100,正常人群中Bb占比=(2×1/100×99/100)/(1-1/100×1/100)=2/101,即正常女性基因型为2/101aaBb,99/101aaBB,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1/2,不患甲病的概率是1/2,患乙病的概率是2/101×1/2=1/101,不患乙病的概率是100/101,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1-1/2×100/101=102/202,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现象突出,患儿就诊比例越来越大。

真性性早熟是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亦过早分泌导致的;假性性早熟是由外周腺组织异常分泌性激素以及外源性性激素样物质引起的。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赖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正常的功能,人体内性激素的含量相对稳定,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该靶细胞分泌激素的量还受_________________含量的影响。

(2)光照过度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夜间长时间光照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可能导致促性腺激素的提前分泌,从而导致性早熟。

这一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__。

松果体与人体的生物节律密切相关,人体的生物节律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

(3)有报道说反季节水果中“催熟剂”乙烯利的含量很高,会使得食用后的儿童性早熟。

催熟水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______________类似物,该激素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为探究这一报道是否科学,以若干健康同龄的幼鼠、普通饲料、当季水果和反季水果为材料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级调节和反馈垂体性激素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脑干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将若干健康同龄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喂普通饲料和反季水果,另一组喂等量普通饲料和当季水果,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两组小鼠性成熟需要的时间

【解析】

(1)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指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这一过程属于分级调节;人体内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是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的,性激素增多后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和下丘脑分泌激素,则垂体分泌激素的量还受性激素含量的影响。

(2)感受器感受光照的变化,通过反射弧最终作用于松果体,松果体分泌激素导致性早熟,这一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人体的生物节律中枢位于下丘脑,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

(3)“催熟剂”乙烯利是植物激素乙烯的类似物,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催熟剂,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乙烯。

将若干健康同龄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喂普通饲料和反季水果,另一组喂等量普通饲料和当季水果,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两组小鼠性成熟需要的时间,来探究反季水果是否会导致性早熟。

18.引发新冠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是一种带有囊膜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下图为该病毒侵染人体细胞的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③和⑥被称为_______,该病毒的核酸类型属于正链单股RNA,该RNA既含有病毒基因又可以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___________。

据上图分析该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完成复制除了需要核糖体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这两种细胞器的密切配合。

(2)在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液中检测到相应的_____________,说明该患者已经发生了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一方面通过表面受体接受来自病毒抗原的刺激,另一方面接受来自__________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需要依赖__________细胞的直接作用。

(3)新冠肺炎的治疗目前还没有开发出特效药,预防新冠肺炎研发疫苗显得尤为重要,请简要叙述注射新冠肺炎疫苗能够预防新冠肺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翻译模板(mRN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抗体T细胞(T淋巴细胞)效应T接种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当新冠病毒入侵人休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体内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解析】

(1)过程③和⑥都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为翻译,由图知,该病毒既含有病毒的基因又可以直接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该病毒在细胞中复制需要核糖体合成蛋白质需要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因此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密切配合;

(2)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浆细胞产生抗体,B淋巴细胞一方面可以直接接受来自于抗原的刺激,另一方面接受来自于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开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侵染进入细胞的病毒体液免疫无法清除,需要效应T细胞和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病毒;

(3)疫苗是灭活的病毒,作为抗原注射进入人体,接种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当新冠病毒入侵人休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体内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19.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肝细胞表面特定的信号分子与T细胞高表达TIGIT分子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活性,导致免疫耐受。

为研究TIGIT的作用,科研人员开展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

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若干、抗TIGIT单克隆抗体、生理盐水等。

(要求与说明:

T细胞不能执行正常免疫应答的现象称免疫耐受,此时,靶细胞很少凋亡;谷丙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内,很少释放到血液中,其在血清中的浓度可作为检测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具体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随机均分成A、B_____两组,随机均分成C、D两组;

②________________:

③A组注射适量生理盐水,B组_______________,C组做与A组相同处理,D做与B组相同处理,将四组置于相同适宜条件下饲养;

④每隔一段时间重复②;

⑤统计分析实验数据。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曲线图表示检测结果)_____________。

(3)分析和讨论:

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__________与被侵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

②实验室制备抗TIGIT单克隆抗体时,需获取经TIGIT免疫的小鼠__________用以与瘤细胞融合,抗TIGIT单克隆抗体能与TIGIT分子特异性结合,阻止TIGIT与肝细胞表面特定的信号分子结合,解除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