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174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docx

《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docx

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

给学校老师同学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

  学习之前,有个小小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也许大家都曾经遇到过,当一个陌生的朋友,在微信上、在QQ上,在外出旅游的途中,询问你来自哪里?

你会怎样回答?

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

我来自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我来自中国荷都微山;我来自美丽的微山湖畔;我来自北方水乡微山县,等等等等。

是的,我们微山县正以崭新的面貌、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知道的朋友越来越多,但是一定也会有人会很迷茫,微山县在哪里?

这时候,如果你告诉他,你来自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微山,我想,更多的朋友会恍然大悟,哦!

铁道游击队,我知道!

是的,微山,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革命斗争传统,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使这片英雄的红色土地享誉四海。

  早在1929年,在微山县夏镇就有共产党员活动的身影。

抗日战争时期,微山湖区始终是日军与人民军队反复争夺的区域。

在湖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微湖大队、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等等抗日武装。

他们相互配合支持,采取游击战、伏击战等多种形式打击日本侵略军。

同时,开辟了保卫湖上交通线,安全护送了刘少奇、陈毅、罗荣桓、肖华、朱瑞等党的高级干部过湖。

1945年8月,微山湖区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据统计,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微山县籍牺牲的烈士为356名。

经过艰苦卓绝的内战后,1948年7月4日,夏镇解放。

湖区人民为全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仅微山籍牺牲的烈士就有554名。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不知有多少革命志士战死沙场,不知有多少湖区优秀儿女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

田厚起、许言语、王志成、洪振海、生碧泉、杨震、郭继胜……不胜枚举。

为了民族的解放,革命的胜利,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他们将永垂不朽,将永远被人民铭记!

不知道同学们有多少去过微山岛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又有多少同学去过西郊的英烈纪念园?

如果去过英烈纪念园,大家应该可以看到在一叶亭的旁边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建筑:

烈士英明碑。

建筑呈半圆形,高2.5米,弧长22米,正面用将军红大理石镶贴,镌刻着毛泽东诗词《到韶山》,背面用蒙古黑大理石镶贴,将全县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牺牲的1100名烈士,按姓氏笔画为序镌刻在英名碑上,永久纪念。

碑前环立八根六边形石柱,象征着八年抗日,每根石柱上刻有两幅以褒扬追思烈士为内容的楹联,庄严肃穆、别致壮观。

坐落在园区西北方最高处的著名烈士墓区,半圆状,四层梯形,弧长160米。

墓地座落在陵园西面,分三个墓区,沿纪念园西墙排开,墓穴统一尺寸,墓碑为花岗岩,碑面镌刻烈士姓名及生卒,供世人瞻仰凭吊。

今天在这里,借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我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两位烈士的光辉事迹,让我们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体会到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首先为大家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烈士王志成、王吉善父子。

王志成祖籍微山县傅村镇汇子村,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三孔桥(现在的昭阳街道)组织起渔湖民抗日自卫团。

1938年3月,日军侵占微山县夏镇,王志成卖掉了自己家中仅有的一只大船,给自卫团购买枪支。

他的三弟弟王志美,儿子王吉善、王吉德、王吉森也跟随他从军入伍。

抗日战争期间,他扮作商人,深入市区,开设了复兴碳厂。

他把所得的利润用来购买药品等紧缺物资秘密运往湖区。

碳厂的生意兴旺,地下党组织发展的十分顺利,但是到了1941年深秋,王志成被敌人发现并怀疑,9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日军押至济南杀害。

王志成之子王吉善也是我们微山县籍的著名烈士。

他六岁随父亲习武,他力大无穷,掌能劈砖,枪法精准,弹无虚发。

他和三叔王志美并称为“钢鞭双雄”。

身高1.85米,身躯如铁塔一般,相貌堂堂。

他曾经用一条扁担打退了二十几个拦路枪击的土匪。

有一次,三个鬼子来到湖区烧杀抢夺,被他赤手空拳打死在了烂泥塘里。

    1933年,王吉善18岁,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参加了父亲王志成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微山湖两岸人民“反封湖斗争”、“反挖河斗争”,调动了上百条渔船,以大刀、长矛、鸭枪打退了敌人,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1937年11月,他协助父亲在三孔桥、南庄一带组织了渔湖民抗日自卫团。

1938年,编入沛县人民抗日义勇队。

就在这一年,王吉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也是在这一年,中共夏镇区委成立,组建了手枪队,王吉善任队长。

手枪队的主要任务是除汉奸。

汉奸的存在,对党组织和抗日武装的破坏比日本鬼子还要大。

据史料记载,八年抗战中,日军在中国的兵力不过百万,而各种汉奸组成的武装组织却有200多万。

他们是一群没有了民族灵魂的败类。

王吉善带领手枪队对通敌叛国的汉奸坚决镇压,从不手软。

那时,夏镇微山湖东部一带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充当汉奸。

1939年5月,王吉善把队伍发展壮大后交给了党,又回到了微山湖东部一带继续发展武装。

从1939年7月至1941年,他连续担任了沛滕边县民运大队大队长、沛滕边县委武装第三营营长、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四旅十一团三营营长。

他带领的部队转战在苏鲁豫皖边区,既要抗击日,又要同土匪作战。

每次战斗他都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带领战士们打了无数次的胜仗。

1941年1月17日,王吉善所在营奉命去阻击一股顽军,由单县一个村庄出发,一夜急行军,第二天拂晓到达江苏丰县欢口镇。

在短暂休整时,侦查员紧急报告,有大批日军向三营扑来。

王吉善立即决定,沿抗日壕沟向东撤退,摆脱突袭。

当全营八百多名战士走出七八里地时,遇到一股土匪的强大火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形势险恶。

王吉善观察敌情后,决定由他带领战士负责掩护,副营长李清顺率领其他人突围。

在王吉善的带领下,四十多个生龙活虎的战士,像一阵疾风一样冲进了村里。

这个村庄叫陈新庄。

王吉善和战士们在村中的最高点——地主庄园里的楼房和三个土炮楼上迅速组织火力,掩护其他八百多名战士撤离。

日本军官对着陈新庄恶狠狠地举起了指挥刀。

面对装备着汽车、坦克、大炮、机枪、燃烧弹、毒气弹等先进武器的大批疯狂的像野兽的鬼子,王吉善毫不畏惧,镇定指挥。

战士们受到了感染,充满了胜利的信心和勇气。

日军的第一轮进攻开始了。

坦克车步步逼近,手榴弹成排爆炸,机关枪疯狂扫射。

王吉善带领的四十多人固守的庄园高低腾起了一股股灼人的气浪。

西边围墙,有一个鬼子已经爬上来了,王吉善抬手一枪将他打翻在地。

他又接过机枪手的枪,把身子探出围墙向敌人射击。

在这场较量中,牺牲了三名战士,另外有很多战士负了伤。

之后,是一片寂静。

这预示着更加激烈的战斗马上就要打响。

王吉善的腿部也已经受了伤,他和战士们互相帮助着包扎伤口,顾不上休息又到各个阵地巡查,组织战士焚烧文件,埋藏不能继续使用的武器,并利用战斗的间隙做思想动员。

他响亮的提出:

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

  

接着,日军的第二轮进攻开始了。

鬼子的炮弹一颗接着一颗地轰炸,不到半个小时,整个院子被炸得面目全非。

鬼子还发射了汽油弹,王吉善所在的阵地变成了一片火的海洋,连天上的空气也好似燃烧了起来。

战士们的衣服烧着了,眉毛头发烧焦了,但是没有一个人离开阵地。

炮轰之后就是日军步兵的进攻。

日军占领了前院,继而向后院逼近。

王吉善隐藏在一片瓦砾后面,沉着的射击。

他那只百发百中的匣子枪打的鬼子魂飞魄散,不敢前进。

当他打倒了六七个鬼子的时候,没有子弹了。

他丝毫没有惊慌,他知道,如果转身撤退,不但腹背受敌,敌人还会尾随进来,后果不堪设想。

王吉善把匣子枪一插,捡起一把马刀,潜伏在了瓦砾后面。

当两个鬼子蹑手蹑脚地走到他面前时,他突然从地上一跃而起,一个鬼子的脑袋搬家了,另一个鬼子转身就跑,王吉善一刀劈下,鬼子断了一条胳膊,成了独臂。

后面的鬼子吓得傻了眼,但当他们看到王吉善只有一个人一把刀时,胆子又壮了起来,他们想抓活的回去邀功请赏,于是四把闪闪发亮的刺刀向王吉善刺来。

我们的英雄王吉善横握马刀,威风凛凛,像一尊钢铁浇铸的巨人屹立在敌群中。

一个鬼子嚎叫着一刀刺来,他侧身一闪,左手抓住了枪身,右手握刀往侧面一横,左手顺势往后一带,鬼子跌了过来,鼻子和天灵盖被削去了一半。

王吉善一翻手,一个“力劈华山”向另一个鬼子头上劈下,鬼子横托枪柄向上迎击,王吉善手腕一拧,将刀收回,顺手一个“黑虎掏心”,将刀刺进了鬼子的胸膛。

当左侧的两个鬼子目瞪口呆之时,王吉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劈死一个,另一个转身要跑,又被他一刀劈下,结果了性命。

王吉善一人勇猛杀敌数十人,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壮烈牺牲。

年仅26岁。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革命先烈,浩气长存,永垂不朽!

接下来,我要为大家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烈士郭继胜的英勇事迹。

郭继胜,1921年出生,也是我们微山县经济开发区王庄村人。

他14岁就在煤矿挑碳,18岁下煤窑,受尽了统治阶级的凌辱和压榨。

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参加八路军黄河支队,由于形势恶化,组织上为了暂时分散隐蔽,保存有生力量,动员他回家乡。

1944年6月重新参加八路军,被分配在三纵八师二四团当战士,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作战勇敢、指挥灵活,多次出色完成战斗任务。

    1945年5月,郭继胜跟随连队攻打石坝子敌人据点。

战斗打响后,连队组织几次爆破都未成功。

这时炸药已经用完,情势十分紧急。

郭继胜把上衣一脱,光着膀子,抡起一口大铡刀冲了上去,一口气砍开了5道铁丝网,为拔出这个据点立了功。

    1945年12月,当时已升任排长的郭继胜随军攻打滕县,也就是现在的滕州市。

一天晚上,他奉命率领全排突进了北关,机智地缴了数百名敌人的枪,被鲁南军区评为乙级战斗英雄。

第二年8月,郭继胜随军攻打皖北泗州城。

他曾率领全排一鼓作气占领敌人5个院子。

敌人组织优势兵力进行反扑,在全排只剩下十几人的情况下,郭继胜指挥大家拼死抵抗,始终没让敌人前进半步。

后来,连长、指导员相继负伤,他主动代替他们指挥,全连继续战斗,一共打退了敌人22次反冲锋。

战后,他被评为甲级战斗英雄。

    1947年4月,为粉碎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发起攻打泰安城、消灭敌第七十二师的战役。

当时郭继胜已任一连连长。

他于24日率领全连,只用20分钟便突破了两道封锁线,攻克了6个院子,占领大半个西关。

尔后,他又奉命率领全连,在兄弟连队的配合下,夺取设有坚固工事的敌核心据点岱庙,经过激烈的战斗,他指挥一连打退敌人20多次反冲锋,终于夺取岱庙。

全连仅轻伤1人的辉煌战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攻坚战的光辉战例。

在这次战斗中,全连67人立功。

郭继胜率领一连俘虏600多名敌人,缴获大炮6门,机枪25挺。

为此,华东野战军颁发嘉奖令,授予郭继胜“华东战斗英雄”称号,命名一连为“郭继胜连”。

不久,郭继胜先后被提升为一营副营长、营长。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

次日傍晚,在歼敌一八一师的战斗中,郭继胜奉命率领一营对董庄作探索性进攻。

他首先命令二连攻击。

当该连进至庄东头时,突遭敌人隐蔽火力的袭击。

郭继胜见状,拔出驳壳枪,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上前指挥。

他看到董庄外围敌人筑有坚固的野战工事,堑壕纵横交错,火力点星罗棋布,二连被火力压制在一片开阔地里,伤亡不断增加。

心里便想,与其带着伤亡撤下来,不如付出代价攻上去。

于是,果断命令三连二排向董庄东南方向之敌发起攻击,进行策应。

同时打电话请求炮兵支援,并命令部队准备冲锋。

在我强大炮火的轰击下,敌人丢弃阵地向张公店方向逃去。

郭继胜立即命令三连追歼逃敌。

这时三连的干部伤亡严重,连队已无人指挥,郭继胜并亲自担当起率领三连追击的任务。

当郭继胜率领部队冲到董庄东南50米的地方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进了他的腹部。

战士们看到自己亲爱的营长倒下了,复仇的怒火在胸中燃烧,高喊着:

“为营长报仇”,奋勇追杀,全歼了逃敌。

8日晚8时,年仅27岁的郭继胜,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在微山,像郭继胜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

截至2005年,全县统计在册的革命烈士共有1106位,其中著名烈士34位,荣立一等功的有30位。

  同学们,因为无数革命先烈们的流血牺牲,才使我们有了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新时代,拥有富足的生活,接触着最新最高端的信息资源,网络和游戏成为了热门话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恩生活?

也许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享乐和自由的生活,我们不屑于谈革命、论精神,甚至忘记了时代赋予的责任,虽然我们不用像先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责任,那就是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昨天永远属于过去,今天就在脚下,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去开创美好幸福的未来!

弘扬革命精神,努力学好本领,凝聚正能量,传递好声音,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