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089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docx

《安徽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docx

安徽省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

安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7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始于世博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

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直接推进作用。

然而,在根本意义上,世博会的功用还不限于单纯的经济和科技交流,而是范围更为广大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博览会以娱乐休闲、交流沟通为特征,体现着民族和谐的理念。

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就宣布藉由博览会实现全体人类之间和平与高尚的竞争,促进彼此相互了解,以增进人类福祉。

其宣示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

博览会是一种以教育民众为主要目的的展览活动,它详细罗列人类满足文明需要所拥有的手段,展示人类活动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前景。

它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往的经历或者借助未来的曙光来启发思考。

此外,促进交流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是博览会的另两个目的。

博览会一方面提供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展示与比较,互相学习、充实,另一方面有助于接受他人的差异,更好地寻求谅解。

世博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

1974年斯波坎国际博览会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

1982年诺克斯维尔国际能源博览会,首次以能源问题为主题。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城市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理念,该世博会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将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

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核心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

1851年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预示着人类建造史上“玻璃时代”的到来;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下的埃菲尔铁塔,象征着“钢铁时代”的来临。

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是通过世博会的介绍而在全球传播开来的。

作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博览会浓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也会相应地开始自身的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从而被纳入世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之中。

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均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进而促进举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发展。

上海世博会不仅带来了世博会自身需要的投资建设,而且能加快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借助“世博会效应”,一个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在本世纪迅速崛起。

“一切始于世博会”,21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而腾飞。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于“一切始于世博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本等国家正是起步于世博会而走向发达,他们效仿西方国家创办博览会。

B.每一届世博会都云集了各个时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C.每一届世博会都给人类带来最新潮的产品与新的概念模式。

D.作者渴望中国能够借助举办2010年世博会腾飞于世界,并且对此充满信心。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博会是世界发展的平台,那些关系到世界未来和发展的重要话题,比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是通过世博会引起人类关注的。

B.世博会虽然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但它自诞生起就承担了促进人类的和平与交流的责任,各国都是凭借这一理由而成功获得举办博览会的资格。

C.世博会让人们在休闲和娱乐的同时,通过展会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教育和启发人类积极思考,有利于互相之间接受差异。

D.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之举,上海市也因此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博会的交流有多个层面,虽然经济和科技交流能促进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但其最根本意义是整体性人类文明的交流。

B.基于世博会对主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带动作用以及上海的地域位置考虑,上海世博会必将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崛起。

C.上海将藉由2010年世博会使自己的城市功能比如基础设施等得以提升,同时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D.受上海世博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相对落后的中国将会开始自身的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以融入世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之中。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膺传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

祖父脩,安帝时为太尉。

父益,赵国相。

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

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

复征,再迁渔阳太守。

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

转护乌桓校尉。

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

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

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

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

“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其见慕如此。

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

先是,羌虏及疏勒、龟兹数出攻抄张掖、酒泉、云中诸郡,百姓屡被其害。

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

自是之后,声振远域。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

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

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

受辞毕,即杀之。

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

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

“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陀,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

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

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

曰:

“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

此等犹将十世宥也,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

”不肯平署。

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

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

膺免归乡里,居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

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

“可去矣。

”对曰:

“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

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

”乃诣诏狱。

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节选自《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李膺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爽尝就谒膺谒:

揭发B.百姓屡被其害被:

遭受

C.其见慕如此见:

拜见D.而污秽朝廷污秽:

黑暗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谁为大王为此计

C.因为其御,既还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D.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膺转任护乌桓校尉时,鲜卑多次侵犯边塞,他身先士卒,率领军队击败并赶走了他们,敌寇非常害怕他。

B.李膺多次被朝廷、官府征召担任重要职务,由于他为政清明威严,不少担任守卫的官员因此而弃官出走。

C.李膺嫉恶如仇,不畏权势,在担任司隶校尉时惩治了贪残无道的张朔,在宦官中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D.朝纲颓败时,李膺独自守持法度,保守声名。

后来张俭事发而受牵连,但他临危不惧,最终被拷打致死。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

(3分)

译文:

(2)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

(4分)

译文:

(3)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

(3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官舍竹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

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8.请指出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并分析其用字的妙处。

(4分)

答:

9.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3),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5),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6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老渔夫

〔美国〕玛丽·芭特斯·布雷

我们家位于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对面。

和附近的有些居民一样,我们把楼上的房间出租给医院的门诊病人,楼下的则留给自己居住。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正忙着为家人准备晚餐。

突然,门铃响了起来,外面站着一个瘦小枯干而又严重驼背的老人。

最为骇人的还是那张脸,因为红肿而严重的不对称。

然而,他的声音很是和蔼友善:

“晚上好,太太。

我来这里看看有没有房间出租,我只住一个晚上。

我从东海岸来此求医,回去的公车要明早才有。

”他从中午就开始找住的地方,可是没人接纳。

“我猜都是因为我的脸。

不过医生说,它会好起来的。

  说实话,看着那张可怕的脸,我也有些犹豫不决。

但是老人的诚恳最终还是打动了我,“我可以在走廊的摇椅上睡一觉,明天早上就乘公车回家。

”晚饭好了,我们邀请老人一起进餐。

“不了,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自己准备了食物。

”老人笑着向我们摇了摇手中的棕色纸袋。

  晚饭过后,我到外面和老人聊了一会儿。

我发现,在他瘦小的身躯里却包含着格外宽广的胸怀。

他以打渔为生,养活着女儿、女婿以及他们的5个孩子。

女婿因伤而丧失了劳动能力。

言谈之间,老人没有丝毫的怨天尤人。

他本人患了一种皮肤癌,但他为这病没有伴随疼痛而感到非常欣慰。

他感谢上帝给他力量,让他可以坚持下去。

  晚上,我在孩子们的房间为老人准备了一张行军床。

早晨起来,我发现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老人已经在院子里等着我们了。

还是那样,他拒绝与我们一起进餐。

临别之际,老人吞吞吐吐地说:

“下次我来看病,还能住你们这里吗?

我不会给你们添很多麻烦的。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你们的孩子让我感觉就像回到了家里。

大人们讨厌我的脸,孩子们却不那么在意。

”我们欢迎他下次再来。

  第二次,老人大约在早上7点钟刚过,就来到了我们家。

他还带来了一条大鱼和一袋牡蛎作为礼物,那是我所见到的最大的牡蛎。

为了保持牡蛎的新鲜,当天早上出发之前,他才把牡蛎剥壳。

而他所乘的公车在凌晨4点就出发,那他几点就起床了呢?

  以后,老人就经常来我们家过夜,每次他都会带给我们新鲜的鱼、牡蛎或者自家产的蔬菜。

有时,我们还会收到他寄来的包裹,而且限时专送。

那是些盒装的鱼和牡蛎。

以及新鲜的菠莱和甘蓝,而蔬菜的每片叶子都经过了细致的清洗。

为了邮寄,他要走上3英里的长路……

  每当我收到这样的包裹,总会想起老人第一次离开我们家,邻居露茜发出的感慨:

“你怎么收留了那个长相可怕的老头?

他一来我们家,我就把他打发走了!

要知道,他会吓跑其他房客的。

  是的,也许,我们会因此失去一两个房客,但我们全家都为认识他而高兴。

从他那里,我们学会了一种宝贵的生活态度——无论你遇到怎样的不幸,坦然地接受!

  后来在参观一位朋友家的暖房植物时,我看到在所有花卉中最美的金菊花,竟然生长在锈迹斑驳的铁桶里。

“要是我,我会把它栽培在最漂亮的花盆里。

”朋友解释道:

“我这里花盆不够多,我知道这种花将来会非常美,但我想它不会介意在这个旧桶里生长。

因为很快,我就要把它移植到外面的花园,那里空间更开阔、阳光更充足。

”我不禁笑了起来,朋友一定很奇怪,我为何笑得如此开怀。

因为我想到了那个老人。

那是一个如此美好的灵魂,他不会介意屈居于一个瘦小的身体里!

(选自2005年《海外文摘》第4期)

11.依据本文概括老渔夫形象的特点并加以阐释。

(6分)

答:

12.文中写“我一家”和“邻居露茜一家”与老渔夫的交往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13.作者在文章结尾写“我参观一位朋友家的暖房植物时,看到铁桶里盛开的金菊花”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5分)

答:

14.依据请概括老渔夫面对生活的态度。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揣摩:

如果老渔夫消极面对生活不幸,请设计老渔夫可能出现的三种结局?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3分)

四、(23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句是(3分)

A.如果我们给孩子贯输了爱,以大爱为前提,这个孩子就能学会自然的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挫(cuò)折和失败。

B.他们

就会摒弃逐字逐句分析的方法,取而代之的做法是从文章框(kuāng)架结构出发,综合分析文章主旨。

C.面对这赭红色的石窟他端详了半天,终于感悟到,这是在喧嚣(xiāo)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一种悠闲与宁静。

D.锋芒

的绽(zhàn)放常常是一种能量的迅速耗散,锋芒必露没有错,然而我们要找到一种更持久的“圆润锋芒”。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茅台将申请奢侈品资格”的消息让茅台集团进退维谷,集团既想打造国际品牌,又想实现“让老百姓喝得起”的承诺。

B.中国男排的唯一希望就是获得亚洲第一的排名,但从本届世界杯赛的表现看,中国队获得亚洲第一的可能性凤毛麟角。

C.在我国,每天有数百万中小学生乘坐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各类校车上下学,因车体不达标而引发的校车事故信手拈来。

D.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的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呆账来说,这实在是螳臂当车。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

           。

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

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应该存在。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A.⑥④②③①⑤B.②①④⑤③⑥C.⑥③⑤①④②D.②①⑤③④⑥

18.下面五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4分)

①文化是人类发展与生存的内在动力,文化差异不是矛盾与冲突的主要根源,冲突可以在文化交流中缓解,矛盾能够在相互认同中消弭。

②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着中国能否在阴霾的国际环境中突围,也决定着中国能否在新一轮国际产业格局调整中占据先机。

③近段时间由于越南、菲律宾等国纷纷宣布对南海部分岛礁拥有主权,致使我国维护南海领海、领土主权完整的行动越来越困难。

④台湾当局消耗大把纳税人钱从美国引进先进武器装备,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台湾军队的作战,反而使钢铁外壳中的身躯日益疲惫。

⑤2011年度国际象棋比赛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战幕,比赛中一些选手发挥失常,主要原因是受到在场观众手机铃声的影响而造成的。

序号

修改

19.按照示例对画线的最后两句话进行仿写。

(4分)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文字风格。

鲁迅是“射”出来的,郭沫若是“喷”出来的,而巴金是“流”出来的。

示例:

鲁迅字斟句酌,惜墨如金,每个字都如子弹一般凛然不可侵犯。

答:

20.右图是首届中国徽商大会的会标,

请结合你所了解的当代徽商精神

加以联想对会标给以说明。

(6分)

 

五、(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

人们围着它,议论着。

一个说:

“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

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

”一个说:

“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

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来源:

高考资源网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安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题卷

一、二、四(27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15

16

17

答案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

(3分)

(2)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

(4分)

(3)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

(3分)

8.请指出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并分析其用字的妙处。

(4分)

9.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3),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5),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6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11.依据本文概括老渔夫形象的特点并加以阐释。

(6分)

12.文中写“我一家”和“邻居露茜一家”与老渔夫的交往有什么作用?

(6分)

13.作者在文章结尾写“我参观一位朋友家的暖房植物时,看到铁桶里盛开的金菊花”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5分)

14.文中老渔夫是怎样面对生活的?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揣摩:

如果老渔夫消极面对生活不幸,请设计老渔夫可能出现的三种结局?

(8分)

18.(4分)

序号

修改

19.(4分)

郭沫若

巴金

20.(6分)

21.作文(60分)

 

语文参考答案

1.A(“起步于”与文中提到的“不无关联”概念混淆)

2.C(A“都是”太绝对,B原文表述是“其宣示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与“获得举办博览会的资格”不是一个概念,D把未然当已然,应是“将成为”)

3.D(缩小范围,“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不是“相对落后的中国”)

4.B(谒:

拜谒;见:

表被动,被;污秽:

意动用法,认为……污秽黑暗)

5.D(A项,前“以”是介词“把”,后“以”是介词“因”;B项,前“为”是动词,担任,后“为”是介词,替;C项,前“因”是趁机,后“因”是介词,依照,根据;D项,“乃”都是竟然的意思)

6.B(“不少担任守卫的官员”应为“郡守、县令”)

7.

(1)不久转任蜀郡太守,因为母亲年迈请求不赴任。

(“寻”、“以”、句意各一分)

(2)樊陵后来因为(或凭借)巴结宦官,官致太尉,为高风亮节之士所鄙弃。

(“阿附”、“节志者”、“为……所羞”、句意各一分)

(3)李膺知道了这一情况,率领官兵砸破柱子捉住张朔,交付洛阳监狱。

(“状”、“付”、句意各一分)

8.“拂”“侵”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

(1分)“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

(2分)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

(1分)

9.托物言志。

(1分)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

(1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2分)

10.【原创】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艰难苦恨繁霜鬓;(4)蓝田日暖玉生烟;(5)挟飞仙以遨游;(6)侵晓窥檐语。

11.【原创】

和蔼友善诚恳。

虽然有张骇人的脸,和蔼友善地请求“只住一个晚上”。

胸怀宽广。

瘦小身躯的他以打渔为生,却养活着丧失劳动能力的女婿一家。

乐观坚强。

面对劳累、疾病,他没有怨天尤人。

热情而懂得感恩。

他懂得感恩,每次热情地带来精心准备的礼物(只要答到其中三点,有文中例子即可)(6分)

12.【原创】

文中写“我一家”与老渔夫的交往,一方面表达了“我一家”的公正无私获得了老渔夫的肯定和馈赠;更重要的,老渔夫因“我一家”的接纳和肯定,再次感受到来自人生的力量。

写“邻居露茜一家”对老渔夫的自私冷漠,目的是和“我一家”形成对比,突出社会需要与人为善的主旨。

(6分)

13.【原创】

作者宕开一笔写暖房金菊花,使得文章结尾富有诗意。

运用比喻象征手法揭示主人公像金菊花一样不介意生活的痛苦,乐观面对生活。

同时也升华了主旨:

灵魂美丽人生才美善。

(第

点1分,另两点各两分)

14.【原创】

(1)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老渔夫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是用自己的真诚、乐观去坦然接受的。

(2分)

(2)

像祥林嫂一样絮絮叨叨到处诉苦,从而惹人生厌。

像一些弱者一样无法承受生活的煎熬而选择堕落,自甘沉沦。

像一些极端主义者一样自暴自弃转而疯狂报复他人和社会。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6分)

15.【原创】C(A.贯输——灌输B.框(kuāng)架——kuàngD.锋芒必露——锋芒毕露)

16.【原创】A(B项,凤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可改为“微乎其微”;C项,信手拈来:

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可改为“比比皆是”;D项,螳臂当车:

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可改为“杯水车薪”)

17.C(确定首句:

比较⑥②两句,其中第⑥句中的“有兴趣”跟“国学热”在内容上紧密相连,故首选⑥。

理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第⑥句中的“本是”与第③句中的“但”构成转折关系;第③句中的“‘轻浮’的文化争论”与第⑤句中的“随便地进行批判”在内容上紧密相连;而第①句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对第⑤句的解说;第①句与第④句构成递进关系。

18.【原创】①“发展与生存”改为“生存与发展”。

语序不当。

③去掉“由于”或“致使”。

主语成分残缺。

④在“作战”后加上“能力”。

动宾搭配不当。

⑤删去“而造成的”或删去“主要原因”。

句式杂糅。

19.【原创】参考示例:

郭沫若激情澎湃,浪漫想象,每个字如山洪暴发,一发而不可收;巴金质朴淡雅,源自心灵,每个字犹如清泉,潺潺流淌。

20.【原创】参考示例:

会标在“商字门”的基本框架下,巧妙地将门左右框设计为迎客松,门内拥有地球,体现徽商精神与安徽开放意识。

图上部半圆形图案,象征徽商事业如旭日冉冉升起。

“门”字形图案代表安徽正敞开胸襟热情迎接八方来客。

远看会标又酷似一张京剧脸谱,让人感受到徽派文化深厚的底蕴。

(只要答到三方面,言之有理,合乎情理即可)(6分)

21.参照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解题指导】

(一)第一个人:

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

1.要灵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