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8711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9346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871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871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871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871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871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87115.docx

《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871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87115.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87115.docx

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87115

外国美术史要点归纳

一、史前艺术与古埃及艺术

A.

小型雕塑:

以母神像为主,着名作品有《委连多夫维纳斯》(奥地利委连多夫出土),《乌克兰母神像》(乌克兰的加加利诺出土),《持角杯的维纳斯》、《沙威格诺母神像》(意大利出土),《莱斯皮克神》、《格里玛狄母神像》(意大利与法国接壤的国境线上的格里玛狄洞穴出土)等。

1.、史前艺术

B.洞穴壁画:

最着名的有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受伤的野牛》,法国的拉

斯科洞、科斯凯洞、奇米拉亚斯洞窟、尼奥尔洞窟和尼禄洞等。

2、古埃及艺术

A.总体的艺术风格及特色:

埃及是古代奴隶制专制国家典型代表,具有从法老到大臣、平民、奴隶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

埃及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意识形态里起着非常活跃的作用。

他的作用是歌颂王权,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强调等级制度。

这种艺术的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规模宏伟。

为了神话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又必须严格服从统治者的要求,这就从根本决定埃及艺术必须遵循在基本法则和程序。

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埃及的艺术形式在3000年间基本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总的说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B、陵墓建筑代表作品: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考乌拉金字塔等。

C、墓穴壁画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特点:

人物群像之间尽量避免相互遮挡。

人物与象形文字紧密结合。

人物安排有固定程式

构图采取“地图法”,将各部分内容都分别置于画面内。

代表作品《群雁图》、《饲养羚羊》、《内巴蒙花园》等。

D、雕像:

《狮生人面像》、《拉荷太普王和王后彩色雕像》和《哈夫拉坐像》、中王国时期的帝王雕像《阿美尼黑特三世狮身人面像》,新王最着名的雕像《阿卡纳顿及其妻尼费尔泰王后像》。

与帝王神像相比,其他人的形象要生动许多。

这样的雕像主要有古王时期的《书记凯依像》、《皇太子柯阿波像》、《碾谷物的女奴隶》以及中王时期的《捧物女彩色木雕像》等。

3、希腊总体特征:

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纵观各个时期的作品,可以总结出古希腊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希腊的奴隶制不同于埃及,带有较多的民主和自由的色彩,故在美术作品中不仅反映奴隶主贵族的审美观,同时也反映广大自由民族阶层的理想和要求。

古希腊美术和古希腊神话传说有密切关系。

古希腊美术家是照生活中的人来描绘塑造神的,所以他们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颇有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神人同性同体。

希腊重视表现现世生活的乐观,美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是欢乐的.

希腊是个航海国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艺术风格,较开阔,不保守。

古希腊的艺术家把肉体的万没看作是神明的特征,对裸体的崇尚是人本主义的产物,表现完美的人体当作最高的理想。

古希腊的建筑强调明快节奏,讲究匀称的构图

A、古风时期:

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围柱式。

这时两种基本建筑柱式已经形成:

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科林斯式也是从伊奥尼亚式演变过来的。

彩陶《穿裙子的女人》、《欧罗巴坐在公牛上》。

陶塑《舞蹈少女》和《站立的女人》、较早的大理石雕像《荷拉像》以及《奥塞尔妇女》、《男青年全身立像》、《阿克罗波利斯的科丽》等.c瓶画在古风时期主要出现了三种风格:

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B、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的围柱式建筑的各部分开始形成固定格式比例,总体趋向简练合理。

这一时期的建筑成就相当客观,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雅典卫城建筑群。

它主要的建筑《巴底农神庙》和《伊克瑞翁神庙》。

雕像:

米隆的代表作品《掷铁饼者》、《雅典娜和玛息阿》,米迪亚斯《命运三女神》

C、希腊化时期:

希腊化时期一般指公元前334—30年,又称希腊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从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征波斯,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前后共300余年。

同古典时期雕刻相比,希腊化时期的艺术风格多样,既有同古典艺术接近的风格,如《米罗岛维纳斯》等一系列维纳斯雕像,也有体现这一时期生死搏斗、美丑相争的时代精神、掺入悲剧性风格的《拉奥孔》等。

希腊化时期的雕塑艺术由于希腊本土雕塑传统深厚,依然成为希腊雕刻艺术的中心。

建筑:

《宙斯神庙》、《宙斯祭坛》

《萨默德拉克的胜利女神》、《米洛斯的阿夫罗底特》、《垂死的高卢人》、《杀妻后自杀的高卢人》和《拉奥孔》。

古希腊美术

1、建筑成就:

以雅典卫城建筑群为代表,以巴特农神殿为中心。

其他还有爱吉纳岛的雅典娜神庙、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等。

2、雕塑成就:

主要代表作品:

《命运三女神》、《宙斯》、《胜利女神》、《米洛斯的阿夫罗底特》。

3、主要雕刻家及其代表作:

米隆(强调“节奏”和揭示戏剧性情节的雕刻家)的代表作品《掷铁饼者》,菲迪亚斯的《命运三女神》,波里克利托斯《持矛者》,普拉克西特利斯《克你多斯的阿夫洛蒂德》,斯珂帕斯《狂怒的美娜德》、《尼奥贝群像》,里希普斯《刮汗的运动员》、《缚鞋的赫尔美斯》等。

古罗马时期

总体艺术风格与特色由于罗马帝国辽阔的地域和纷繁的种族而反映出不同的

地方特色以及多元风格。

被誉为“世纪帝国”得罗马帝国由于不断得扩张而导致了文化的混合,因而古罗马的文化是一个多民族文化汇集的民族。

罗马艺术继承希腊美术和埃特鲁斯坎美术的传统,融汇欧洲、西亚、北非美术的因素,首次完成了西方美术的汇集和统一。

罗马艺术不只是帝王与贵族的艺术,也是罗马所有民众的艺术。

罗马建筑的纪念碑:

万神庙(罗马世界最伟大最具精神性的建筑之一)、科洛西姆竞技场、卡拉卡拉浴场(坚固耐久便利实用美丽悦目)

建筑(纪念性建筑):

凯旋门——炫耀帝国对外战争的胜利与战功的纪念性建筑

(提图斯凯旋门——为纪念提图斯帝王平定耶路撒冷得犹太起义而建

君士坦丁凯旋门——是罗马人民和参议院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通知罗马10周年纪念日和312年彻底战胜强敌马克森提而统一帝国所建)

纪念柱:

图拉真纪念柱

肖像代表作品:

《捧着祖先头像的罗马人》(表现的是罗马人葬仪中出现的情节)

《演说者》《奥古斯都雕像》《马克`奥里略骑马像》

《罗马妇女半身像》(弗拉维风格)《君士坦丁大帝像》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金思远整理)

一.总体艺术风格与特色

“文艺复兴”一词的本义,是指“再生、新生”的意思。

然而在世界历史领域,人们说到这一词,却是指中世纪后期风靡全欧洲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指当时久被埋没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重新被发现并得到发扬光大。

二.意大利地区代表画家及作品:

早期佛罗伦萨:

1、乔托代表作有:

《逃亡埃及》、《犹大之吻》等。

乔托被视为西方绘画的开创性大师,他是第一个把写实风格和明暗远近法结合起来的艺术家,迈出了绘画中关键性的一步。

此外,他还把优美的叙事同忠实的观察结合起来,使绘画不再是文字的简单图解,具有了独立的意义。

但无可否认,乔托作为文艺复兴初始期的探索者,其对构图的空间关系,对色彩的处理,甚至对明暗对比等等技法仍然是比较幼稚的,但作为开创历史的先河,乔托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受到世人的肯定的。

2、布鲁内莱斯基

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1377—1446)。

作品有佛罗伦萨大教堂

3、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传统,以科学的探究精神,将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运用于绘画。

他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繁荣期的到来、是文艺复兴时代绘画中现实主义的奠基者。

《出乐园》,《纳税钱》。

它的人物较之乔托的更加真实有力,同时他也是文艺复兴画家中第一个掌握透视法的人,第一个能在衣纹之下隐显人体结构的人和第一个广泛运用明暗对比手法的人。

马萨乔还把风景放进他的构图,使风景具有壮丽的、概括的、真实的性质,他借助于风景来扩大画面范围,赋予画面以辽阔的空间感。

4、多纳泰罗

雕塑家多纳太罗(1386—1466),是15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塑家。

他的雕塑创作彻底摆脱了哥特式风格的痕迹(模仿自然的现实),复兴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样式(高贵、典雅)。

《加塔梅拉塔骑马像》、《大卫》。

5、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1444—1510),他的绘画多取材于文学作品和古代神话传说,不在使用宗教题材,能更自由的抒发个性和世俗的感情。

注重用线造型,强调优美典雅的节奏和富丽鲜艳的色彩,如《春》、《维纳斯的诞生》

中期佛罗伦萨:

文艺复兴三杰

1、达芬奇

达芬奇(1452—1519),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之一,画面充满科学精神和哲理思考。

代表作有《天使领报》、《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萨》等。

2、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1475—1564),在作品中倾注于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

代表作有《大卫》、《创世纪》、《摩西》、《圣母子》、《哀悼基督》等。

3、拉斐尔

拉斐尔(1483—1520),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代表作《雅典学园》、《西斯廷圣母》、《圣家族》、《圣母子与圣约翰》、《圣母玛利亚的订婚》等。

晚期威尼斯:

1、贝利尼

贝利尼(约1430—1516),被认为是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

他注重风景的描写,把自然景色诗意化,使作品充满宁静和淡雅的情调。

《有小树的圣母》、《神的欢宴》、《湖的圣母》

2、提香

提香(约1487—1576),乔尔乔纳的同学,其作品不象乔尔乔纳那样抒情和宁静,而是显得壮丽、热情和富于想象,色彩强烈,用笔奔放。

《维纳斯》、《带手套的男子》、《保罗三世》、《花神》。

3、乔尔尔纳

乔尔乔纳(约1476—1510),贝利尼的学生,是从贝利尼风格过度到威尼斯画派全盛时期的人物。

诗一般的画面,并不单纯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

《暴风雨来临之前》、《田园合奏》、《沉睡的维纳斯》

三.北方地区代表画家及作品

尼德兰:

1,扬·凡·艾克

虽然他的画大部分为宗教画,但却突破了宗教画的传统技法,非常重视对人物性格与心理的刻画,非常注意写实,细心研究了光和色的表现,还对油画方法作了重要改进;题材因为现实世界和世俗生活,体现了人文主义观念,开辟了尼德兰文艺复兴的道路。

代表作《教堂中的圣母》、《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罗林的圣母》等。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以其独特的情节处理和对细节环境的深入刻画而成为欧洲肖像面中的精品。

2、韦登

代表作有《受胎告知》、《下十字架》、《最后的审判》、《妇女肖像》等。

3、博施

博施(约1415—1475)是北方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曾经为鲁汶市圣彼得教堂绘制了祭坛画,《最后晚餐》一画,画家没有按照宗教内容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而是将最后晚餐的场面大胆地移至15世纪尼德兰市民住宅的餐室中。

他的重要作品还有《地狱》、《基督在西门家》等。

4、勃鲁盖尔

《叛徒天使的秋天》成熟期的作品中充满热情的塑造了许多农民的形象,扩大了风俗画的表现范围,如《农民舞蹈》、《农民婚礼》、《孩子的游戏》等;其次,在发展尼德兰独立风景画方面也做出突出贡献,喜欢选取全景式构图,如《收割》、《雪中猎人》等;在表现时代特色中,他利用艺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态度,如《伯利恒的户口调查》、《绞刑架下的舞蹈》、《盲人》等。

德国:

1、丢勒

丢勒(1471—1528)1其作品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即使在宗教画中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塑造了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

代表作品是蚀版画《圣尤斯塔斯》(1501)、木刻组画《启示录》.作品:

木板油画《丢勒自画像》《四使徒》版画代表作《启示录》

2、格吕内瓦尔德、

格吕内瓦尔德(约1475—1528)但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却极不完整。

他曾经服务于美因茨大主教,后来到哈勒任艺术与建筑顾问。

宗教改革的进步思潮对他产生过深刻影响,他甚至曾卷入1525年的农民战争。

画家的大部分作品都已失散,《伊森海姆祭坛画》成为他最重要的传世代表作,也是16世纪德国艺术的瑰宝之一。

3、小霍尔拜因

他创作了大量壁画、肖像画、祭坛画与书籍插图。

1526年认识了英王亨利八世的首相托马斯·摩尔,后去伦敦,成为英国国王的宫廷画家。

他是那个时代北欧最伟大的肖像画家,其作品表现了描绘对象的高贵、静穆与专注。

《商人格奥尔格·盖兹尔的肖像》;《丹麦的克里斯蒂娜》;《克里维斯的安妮》;《大使》;

六、17-18世纪的艺术

(一)、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流行的艺术风格,包括建筑、雕刻和绘画。

建筑特征:

是以古罗马建筑为依据、规模宏大,奢侈的装饰。

装饰着神话传说为题材的雕刻作品。

内部用金、银,或是闪耀的镜子、彩色大理石装饰。

主要代表作有意大利《圣卡罗教堂》。

雕刻特征:

强调雕刻的运动、节奏。

强调戏剧性主题。

关注雕塑与建筑的巧妙的结合。

代表人物是贝尔尼尼,代表作是《圣德列萨》等。

绘画特征:

着力强化人是宇宙主宰的主题。

用透视方法向纵深无限扩展,达到构图的开放性、无边性效果。

强化人的肌体的活力与强壮。

刻意追求画面戏剧性效果、运动感和欢乐气氛,使画面达到一种超然的艺术表现效果。

代表人鲁本斯,作品有《掠夺里西普斯女儿》等。

(二)、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产生于路易十五时期,此时绝对王权已衰落,宫廷生活失去往日主宰潮流的地位,反而受到市民阶层思想趣味的包围和影响。

国王显贵们开始热衷于用假山或涡形的花饰来装饰室内,使自己生活的环境变得更优雅和活泼,少一些神味。

建筑上,讲究和谐、亲切、玲珑、细巧,与表现神权、王权的古典主义相对立。

不论家具、画框、用器等上面的纹样花饰都有华丽繁缛特性,常采用C形或S形、漩涡形纹饰,形成典型的“欧式”风格代表作有鲍夫朗设计的《巴黎苏比兹府》等。

绘画上多取材于上流社会愉快的享乐生活,因此出现轻松的韵味,以及典雅、优美的浅色。

造型上更为直观化、情感化、性感花等。

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华托的《发舟西苔岛》、布歇《浴后的狄安娜》、弗拉戈纳尔的《秋千》等。

(三)、17世纪天主教地区代表画家及作品

(四)、意大利作家及作品

1、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是17世纪意大利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油画家,其艺术特色:

创立了“酒窖光线法”。

恢复了意大利造型传统中的体积和力度。

具有成熟、典型的古典绘画技法。

具有现实主义品格。

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女卜者》、《圣马太被召》等。

在意大利艺术趋于沉寂之时,唯我独醒,独占鳌头,为后世画技法增添新的技术,在欧洲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早期作品《抱水果篮的孩子》、《酒神巴库斯》。

2、贝尼尼:

17世纪意大利最着名的巴洛克艺术家贝尼尼(1590-1680)是一位雕塑家、建筑家和画家。

他最拿手的雕塑,他的雕塑热情奔放,动作性强,有旋风般的力量,非常富于运动感和戏剧性。

他尤其突出的贡献是建筑、绘画和雕塑结合为一体。

雕塑《阿波罗和达芙娜》和《圣德列萨祭坛》便是这一创造的结果。

贝尼尼同时还是一位伟大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师,代表作是罗马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及柱廊。

3、阿尼巴尔·卡拉齐(AnnibaleCarracci,1560--1609)在卡拉齐兄弟中最为着名,成就也最为突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美术上,他推崇古典雕塑和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盛期文艺复兴大师。

他最优秀的作品,是为罗马宏大的法尔耐塞宫大厅绘制的大型装饰壁画。

我们知道,意大利人是擅长创作壁画的民族,文艺复兴时期众多名家和大师均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卡拉齐融合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的长处,创造出颇具个人特色的风格,把充满生动古典神话形象的世界,带到一种优美、华丽、轻快、丰富,但又不乏和谐的境地。

这由众多图景构成的壁画,是继米开朗琪岁西斯廷天顶画、拉斐尔署名室壁画之后,罗马最着名的古典风格壁画。

从它的一个局部《维纳斯和安喀塞斯》(1597--1600)上,大体可以看出他的艺术特色。

另外,体现在这幅壁画上的揉合建筑与绘画来创造生动的视觉景象的作法,则透露出巴洛克美术家渲染"欺骗眼睛"的艺术效果的先兆。

阿尼巴尔·卡拉齐在风景画发展史上,也是一位不容忽略的人物。

《逃亡埃及》(约1604)这幅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风景画,构图严谨、形象清晰,具有庄重之感,开创了深受欢迎的"理想风景画"的道路。

4、圭多.雷尼:

波伦亚画家雷尼(GuidoReni,1575--1642)在风格上继承了卡拉齐古典的理想化倾向,他在罗马绘制的壁画《黎明女神》(1613--1614),最能反映他优美典雅的情韵和风格。

在18、19世纪,他曾深受推重,不少人把他视为仅次于拉斐尔的大师,这种历史的误解现在早已成为过去。

他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和学院派风格,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他的画构图严谨,色调明快抒情。

代表作有《曙光女神》、《莎乐美》等。

(五)、17世纪法国的代表画家及作品

1、尼古拉。

普桑:

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

也是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法国画家。

其艺术特征:

以古代希腊罗马艺术为准则,潜心研究古代文化。

具有追求理想美的典型性格,造型严谨、准确,所表现的神话人物都具有一种高雅的气质。

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

他的代表作品有《抢劫萨宾妇女》、《阿卡迪亚的牧人》、《花神的庆典、《摩西遇救》和《诗人的灵感》等。

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古典主义大师既崇尚古代艺术,又善于发现自然的美。

普桑晚年最杰出的作品是历史风景画《四季》。

2、克洛德.洛兰:

克洛德.洛兰是一位杰出的古典主义风景画家,是美术史中罕见的风景画奇才。

其主要艺术特点:

取材古希腊罗马遗迹,或以希腊罗马神话典故作为画面点缀。

美术史中首次成功地将自然光拉入画面,其风景画能使人感受到光的实在性。

风景画被列为比较高级的一个画种的观念,大部分功绩归于洛兰。

代表作品《港口夕阳》、《克力奥巴特拉女王抵达塔尔苏斯》等。

(六)、佛兰德斯的画家及作品

1、彼得。

保尔。

鲁本斯:

鲁本斯是17世纪佛兰德斯最伟大的艺术家。

其主要艺术特色:

创立了巴洛克绘画典范,具有大自然的美和鲜明的朝气蓬勃的感觉,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是对生活富于诗意的表现,用肥硕的人体来歌颂人类的伟大。

在作品中表现出漫无止境的、充满变化的空间,使之成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中的一个片段。

构图从属于复杂有力的节奏,往往用剧烈的动作和透视缩短法来描绘人物,广泛的运用了对比色。

在肖像画中表现出多种风格并存的趋向。

他的主要作品有《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下十字架》、《阿马松之战》等。

2、凡。

代克:

他是十七世纪佛兰德斯派绘画中的第二号着名人物,是欧洲绘画史上重要的肖像画家之一,同时又是作品优美精致的宗教画家。

他师从凡·巴伦,少年早成;进入鲁本斯画室工作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风格。

这使得他成为鲁本斯的杰出助手。

与鲁本斯不同的是,他的作品中经常流露出优雅的气质和微带忧郁的情绪,他笔下的人物都有一种沉静文弱的气质和偏偏优美的风度,甚至还有一些通过作者的主观臆造将对象加以美化的成分。

他注重人物的身姿和手势,突破了英国传统肖像画比较呆板的构图,对英国肖像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作品有《查理一世骑马像》、《詹姆士斯达特埃像》等。

(七)、西班牙的画家及作品

1、委拉斯开兹:

委拉斯开兹是17世纪西班牙绘画主将,其艺术特征:

肖像画中克服俗套的姿态,着重揭示人物性格、本质和典型特征。

不去迎合高官贵人的口味,注重审美角度、精神方面的刻画。

具有一流大师的油画技巧,色彩丰富,对色彩不断探究而且成就显着。

代表作品有如《宫娥》、《纺织女工》和《镜前的维纳斯》等。

早期作品主要以下层人民生活为题材,这一时期的风俗画作品有《卖水的人》、《早餐》、《音乐师》、《女混血儿及》、《煮蛋的老妇人》。

尤其是他的美第奇公园的风景写生作品成为引发印象派的契机之一,被美术史上称为色彩大师之一。

(八)、17世纪荷兰画家及作品

1、哈尔斯:

哈尔斯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油画家,被誉为表现“笑”的画家。

在绘画史上,偶尔表现“笑”的画家屡见不鲜,但是一直追求表现“笑”的画家却只有他一人。

其艺术特征:

取材于下层贫民,赋予普通人艺术地位。

所有的风俗画,给人的感觉既是肖像画又是风俗画,画面外面总是让人感到还有人存在。

在油画技巧方面,用笔大胆。

直率,笔触外露,表现出坦荡、果敢和勇气。

他在绘画史中具有独特地位。

他的代表作有《吉卜赛女郎》、《哈雷姆养老院女管家们》、《微笑的骑士》、《弹曼陀琳的小丑》以及他的团体肖像画《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和《圣亚德里安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

2、伦勃朗:

他是最伟大的天才油画家、版画家。

其艺术特色与贡献:

不同于一般古典艺术的结构和写实,而是表现个人特点与秘密,表现精神面貌的无穷无法肯定的复杂性。

极为善于用光,运用“一点光”原理设计画面,以明暗转换调动观者视线,这种人为用光效果具有强烈的空间深度感和动人的表现力。

把明暗关系作为揭示人物心理因素的手段。

具有深刻的艺术思想,既体现个人境遇又暗示了他对社会、人生的看法。

十分关注油画技巧的创新,尤其关注油画画面的物理特性,其油画成为后世的楷模。

他的代表作品有《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夜巡》油画《画家和他妻子莎士基亚》、《有石桥的风景》、《丹娜伊》、《母亲肖像》以及版画《卖灭鼠药的人》等。

3、维米尔:

他是17世纪荷兰最独特的风俗画家。

其艺术特征:

取材于普通市民生活。

对光线极度敏感,尤其对异常独特的黄蓝色调极为偏爱,与题材取得相得益彰效果,赋予生活以诗意化表现。

运用新的技法获得出众的光感效果,物体轮廓边缘常常出现珍珠般光点造成一种清澈、明净的视觉效果。

代表作品有《情书》、《读信的少女》、《窗前到牛奶的妇女》、《花边女王》以及他的风景画《德尔夫特的风景》与《小巷》等。

4、霍延:

,荷兰画家。

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风景画创始人之一。

他在荷兰画家中,最早成功地在画面上捕捉住光线与空气的细微变化以及云朵的浮动感。

其油画色调沉着含蓄,用色极为节制,即仅以褐、灰二色作画,以后再在必要处染上几笔蓝色或红色,以突出重点部分。

这种所谓单色调风景画,乃是风景画艺术的标志之一。

在作品中描绘了荷兰北方农村大自然的美景:

宁静的河流,带风车的磨坊,长着木瘤的橡树,从高处俯瞰的辽阔平原,低低的地平线,以及多云的天空。

其风景画看来多数以他的素描风景写生为基础,因为他显然一再重复使用同一幅素描稿,以致许多油画在内容和构图方面往往大同小异,成为同类题材的各种变体画。

他画得最多的题材有河景以及沙丘地带和有船只的风景等。

代表作有《莱顿风景》(1647)、《冰上》(1643)和《两棵橡树》等。

5、杨。

斯滕:

6、威廉。

卡尔夫:

(九)、18世纪法国代表画家及作品

1、华托:

华托(Jean-AntoineWatteau,1684--1721)是18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画家,也是罗可可美术最卓越的代表。

他曾先后师从舞台布景画家吉约和装饰画家奥德朗,并从鲁本斯那儿学会了表现愉悦的生活场面的本领。

华托创造出一种新的绘画样式,这就是描绘青年男女在优美的大自然中聚会、游玩、谈情说爱等场面的"游乐画"。

《乘船赴西特拉岛》此画描绘一群青年恋人到维纳斯故乡朝拜的情景。

在山坡起伏的S形曲线上依次展示着不同的情侣,他们象征了爱情的不同阶段。

正是华托作品经常透露出的这种欢乐短暂、"夕阳无限好"的韵味,使他超越了其它罗可可美术家,避免了浅薄的感觉。

《热尔桑画店招牌》(1721),这是他最杰出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他的卓越技巧。

生动自如的人物、真切感人的空间、美妙的色调和轻灵的笔法,把18世纪的社会生活场景再现得活灵活现。

同他那些带有想象意味的游乐画相比,这件作品有着更多写实的因素。

最能代表他画风的是《舟发西苔岛》。

《小丑》

2、布歇:

布歇(FrancoisBoucher,l703--1770)。

虽然他不如华托伟大,但他的优点和弱点,恰都反映了罗可可美术的基本特征。

布歇早年曾用版画复制过华托的作品,从中学习了这位前辈的风格。

他善于用明亮的色彩和美丽的女人体来描绘神话题材。

布歇大量的神话题材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