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9313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台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l—35.5Mg—24Na—23Fe—56

第I卷选择题(共5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碱的是()

A.H2SO4B.KOHC.Na2CO3D.Na2O

2.下列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

A.AB.BC.CD.D

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氢氧化钙B.葡萄糖C.盐酸D.石墨

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过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Mg→MgOB.CaO→CaCO3C.Cl2→NaClD.H2SO4→SO2

5.2Mg+CO2

2MgO+C的反应类型属于()

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

6.下列关于

Cl和

Cl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的质子数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它们不互为同位素

7.下列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Na2SO4溶液B.NH4Cl溶液

C.石灰乳D.Fe(OH)3胶体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

NH3·H2O

NH4++OH﹣

B.氯化镁的摩尔质量:

95g

C.亚硫酸的化学式:

H2SO3

D.Na+的结构示意图:

9.将某无色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溶液又变红色,X可能是()

A.O2B.Cl2C.SO2D.CO2

10.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任何1mol气态物质具有相同的物理量是()

A.质量B.体积C.密度D.摩尔质量

11.下列不属于物质分离、提纯实验操作用到的实验装置是()

A.AB.BC.CD.D

12.下列试剂的保存方式正确的是()

A.漂白粉不需要密封保存B.FeCl2溶液保存时加入少量铁粉

C.镁条应保存在煤油中D.NaOH溶液应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与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

B.FeCl3腐蚀电路板:

Fe3++Cu=Fe2++Cu2+

C.向Mg(OH)2中加入盐酸:

OH-+H+=H2O

D.Cl2与水反应:

Cl2+H2O=2H++Cl-+ClO-

14.0.3L1mol·L-1FeCl3溶液与0.2L1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比是()

A.9:

2B.3:

2C.3:

1D.1:

1

1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0.1molNaCl固体中含0.1NA个阳离子

B.22.4LCO2含有的原子数是3NA

C.常温常压下,NA个H2质量为2g

D.1molMg与足量O2反应,失去的电子数是2NA

1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S→SO3B.Fe→FeCl2C.CuO→Cu(OH)2D.SiO2→H2SiO3

17.下列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的是()

A.玻璃B.陶瓷C.石英D.水泥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氯可存储于钢瓶中运输和使用

B.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19.当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或物质的量等)发生改变时,下列不会引起生成物发生改变的是()

A.钠和氧气B.锌和硫酸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D.氢气和氯气

20.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再通入X气体或加入X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X不可能是()

A.Cl2B.CO2C.H2O2D.NH3·H2O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焦炭炼铁、发酵粉烘焙糕点均会产生温室气体

B.浓硫酸滴在白纸上,白纸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C.Cu与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体现了浓H2SO4的还原性

D.雨水样品在空气中放置2小时后,测得pH变小,因为样品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22.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用CCl4作萃取剂,萃取后液体分层且下层无色

D.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接触室里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便于SO3吸收完全

B.工业制玻璃和炼铁过程中都要加入石灰石,目的是除去杂质二氧化硅

C.工业上用金属钠与TiCl4溶液在高温下反应,目的是将金属钛从氯化物中置换出来

D.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中加入贝壳煅烧制得的石灰,目的是将Mg2+转变成Mg(OH)2

24.下列除杂方式正确的是()

A.CO2气体中含有的少量杂质SO2可通过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B.NaOH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a(OH)2可加入适量的Na2SO4过滤除去

C.K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HCO3杂质可用加热的方式提纯

D.Cu粉中含有的少量杂质Fe可加入FeCl3溶液除去

25.亚硝酸钠(NaNO2)俗称“工业盐”,其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有毒,可用做食品防腐剂和肉类食品的发色剂。

已知亚硝酸钠能与氢碘酸(HI,具有强酸性)发生如下反应:

4HI+2NaNO2=2NaI+I2+2NO↑+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不可能表现出还原性

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C.向反应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亚硝酸钠,I-不可能转化为I2

D.人误食亚硝酸钠中毒时,可服用氢碘酸解毒

26.某铁矿石(若只含铁的氧化物和SiO2)取36g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过滤、洗涤、干燥后得5.6g不溶物,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于,过滤、洗涤后将沉淀灼烧,得32g红棕色固体。

根据题意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铁矿石转化为红棕色固体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溶于盐酸后得到的滤液中n(Fe2+):

n(Fe3+)=1:

1

C.铁矿石中的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一定是Fe3O4

D.若稀盐酸为3.0mol·L-1400ml,反应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滤液中剩余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1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2分)

27.将一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粉末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过程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过程③为物理变化

B.过程④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CO2、水蒸气形成了碳酸氢钠

C.过程⑤发生了分解反应

D.整个变化过程中只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28.A、B、C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其中①②③均为有单质参与的反应。

(1)若A是常见的金属,①③中均有同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参与反应,B溶液遇KSCN显血红色,且②为化合反应,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若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

C的化学式是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9.现有一瓶无色澄清的溶液,可能由以下离子中的几种组成:

Na+、K+、NH4+、Fe2+、SO42-、I-、CO32-、Cl-、SO32-、MnO4-,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及现象回答问题:

步骤一:

取适量待测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溶液A,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二:

向溶液A加入足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得到溶液B、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三:

往B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得到黄褐色溶液C

(1)下列有关该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一定存在SO42-、I-、NH4+、SO32-B.一定不存在Fe2+、CO32-、MnO4-

C.可能存在CO32-、Cl-、Na+、K+D.可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若向原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并加热,通过现象也能得出步骤一、二相同的结论。

(4)对于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确认其存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30.实验室需要配制250ml1.6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NaOH固体______g。

(2)在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是____。

根据图示,除称量外还缺少的操作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配制过程中,如果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

A.称量好的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进行溶解操作

B.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C.容量瓶水洗后未干燥

D.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滴出瓶外

E.定容时不小心有蒸馏水滴出瓶外

31.KNO3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的KCl、BaCl2杂质,为了提纯KNO3并分离得到BaCl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试剂c的化学式是_______,固体1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加入过量K2CO3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结合下图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认为操作③之前无需加入过量的酸b,也能得到纯净的固体1,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并做出相应解释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4分)

32.向两份30ml同一浓度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的组成也不同,得到溶液M、N。

若向M、N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5mol·L-1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分别为如上图所示两种情况A和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2)M、N两溶液中相同组分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答案】B

2.

【答案】B

【解析】A.A为烧杯;B.B为分液漏斗;C.C为容量瓶;D.D为量筒;故选B。

3.

【答案】A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酸、碱、盐属于电解质。

A.氢氧化钙属于碱,属于电解质;B.葡萄糖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C.盐酸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D.石墨属于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选A。

【点睛】需要特别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符合要求的化合物。

混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另外,有机物多因不能电离而属于非电解质。

4.

【答案】A

【解析】氧化反应是指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是指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A.Mg的化合价变化:

0→+2,属于氧化反应;B.元素化合价无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Cl的化合价变化:

0→-1,属于还原反应;D.S的化合价变化:

+6→+4,属于还原反应;故选A。

5.【答案】B

【点睛】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宜从反应形式上进行。

6.

【答案】A

【解析】原子符号的左上角数字是质量数,左下角数字是质子数。

A.它们的质子数均为17,故A正确;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它们的中子数分别为18、20,故B错误;C.它们的质量数分别为35、37,故C错误;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它们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故选A。

7.

【答案】D

8.

【答案】B

【解析】A.一水合氨是弱碱,电离过程是可逆的,故A正确;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故B不正确;C.亚硫酸的化学式比硫酸少一个氧原子,故C正确;D.Na+的最外层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故选B。

9.

【答案】C

【解析】A.O2通入品红溶液无明显变化,故不选A;B.Cl2通入品红溶液,Cl2将品红氧化,溶液褪色;加热,溶液不变红色,故不选B;C.SO2通入品红溶液,SO2与色素结合为无色物质,溶液褪色;加热,无色物质分解为原来的物质,溶液又变红色,故选C;D.CO2通入品红溶液无明显变化,故不选D。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Cl2的漂白性是其强氧化性导致的,漂白过程不可逆。

SO2的漂白性是由于其与色素结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久置或加热时无色物质分解为原来的物质,色素复现。

10.

【答案】B

【解析】A.根据m=nM,不同气态物质的摩尔质量往往不同,所以质量不一定相同,故不选A;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气态物质具有一定的摩尔体积,所以它们的体积相同,故选B;C.它们的体积相同,质量不一定相同,ρ=

,所以密度不一定相同,故不选C;D.摩尔质量不一定相同,故不选D。

11.

【答案】B

12.

【答案】B

【解析】A.漂白粉中的次磷酸钙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而变质,漂白粉需要密封保存,故A错误;B.铁粉可以防止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故B正确;C.镁是耐腐蚀金属,在常温下表层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一薄层坚固而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以镁条不需要保护,故C错误;D.NaOH溶液可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合性的硅酸钠溶液,可将瓶口与瓶塞粘住,所以NaOH溶液应保存在配有橡胶塞或软木塞的试剂瓶中,故D错误;故选B。

13.

【答案】A

【点睛】解答此类习题的难点是判断溶液中溶质物质的表示形式是否正确。

突破此难点只需记忆强酸、强碱、可溶盐在溶液中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物质均使用化学式表示。

14.

【答案】C

【解析】0.3L1mol·L-1FeCl3溶液中Cl-浓度是3mol/L,0.2L1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1mol/L,所以0.3L1mol·L-1FeCl3溶液与0.2L1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比是3:

1,故选C。

【点睛】本题是关于某溶液中Cl-浓度的计算、比较,与溶液体积没有关系。

15.

【答案】B

【解析】A.0.1molNaCl固体中含0.1moNa+,即NA个阳离子,故A正确;B.温度和压强不确定,22.4LCO2的物质的量不确定,含有的原子数也无从确定,故B不正确;C.常温常压下,NA个H2的物质的量是1mol,质量为2g,故C正确;D.Mg的化合价为+2,1molMg与足量O2反应,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失去的电子数是2NA,故D正确;故选B。

16.

【答案】B

【解析】A.S→SO2→SO3,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不选A;B.Fe+2HCl=FeCl2+H2↑,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选B;C.CuO→Cu2+→Cu(OH)2,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不选C;D.SiO2→Na2SiO3→H2SiO3,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不选D。

17.

【答案】C

18.【答案】D

【解析】A.干燥的氯单质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可存储于钢瓶中运输和使用,故A正确;B.氯气呈黄绿色,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故B正确;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

+H+=H2O+CO2↑,说明氯水中含有H+,故C正确;D.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次氯酸将石蕊氧化,溶液呈无色,故D不正确;故选D。

19.

【答案】D

20.

【答案】B

【解析】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SO2+H2O

H2SO3。

A.Cl2将H2SO3氧化H2SO4,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故不选A;B.无明显变化,故选B;C.H2O2将H2SO3氧化为H2SO4,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故不选C;D.NH3·H2O与H2SO3反应生成(NH4)2SO3,(NH4)2SO3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钡,故不选D。

【点睛】本题涉及SO2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和还原性

21.

【答案】A

【解析】A.焦炭炼铁、发酵粉烘焙糕点均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故A正确;B.浓硫酸滴在白纸上,白纸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故B错误;C.Cu与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体现了浓H2SO4的氧化性,故C错误;D.雨水样品在空气中放置2小时后,测得pH变小,因为样品中弱酸H2SO3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强酸H2SO4,故D错误;故选A。

22.

【答案】C

23.

【答案】D

【解析】A.在接触室里发生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故A错误;B.工业制玻璃加入石灰石作原料,故B错误;C.钠与TiCl4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不能将金属钛从氯化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工业上用金属钠与TiCl4熔融液在高温下反应,将金属钛从氯化物中置换出来,故C错误;D.贝壳煅烧制得的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将Mg2+转变成Mg(OH)2,故D正确;故选D。

24.

【答案】B

【点睛】除杂问题需要注意不能损失被提纯物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5.

【答案】B

【解析】A.亚硝酸钠中N的化合价为+3,化合价可以升高至+5而表现出还原性,故A错误;B.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aNO2,还原剂是HI,参加反应HI的一半作了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故B正确;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I-+2N

=I2+2NO↑+2H2O,向反应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亚硝酸钠,继续发生上述反应,I-转化为I2,故C错误;D.亚硝酸钠与氢碘酸反应生成有毒物质碘单质,故D错误;故选B。

26.

【答案】C

【点睛】利用红棕色固体与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质量差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27.

【答案】

(1).Na2CO3Na2O+H2O=2NaOH

(2).ACD

【点睛】本题容易出现因忽视氢氧化钠易潮解,碳酸钠晶体易风化的性质而没有思路的情况。

28.

【答案】

(1).2Fe3++Fe=3Fe2+

(2).SiCl4SiO2+2C

Si+2CO

【解析】本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根据题意可知B溶液为铁盐溶液,由此可以判断该气态非金属单质为氯气,反应②是氯化铁被铁还原为氯化亚铁的反应。

(2)根据题意可知B为硅,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

C为硅与氯气反应生成的四氯化硅,反应①为石英与焦炭反应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的反应。

29.

【答案】

(1).A

(2).C(3).Cl2+2I-=I2+2Cl-(4).Ba(OH)2

(1)A.正确。

B.可能存在

C.可能存在CO32-、Cl-、Na+、K+。

D.

、Cl-均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反应是氯气置换碘的反应。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

与盐酸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再加入的物质既能与

反应生成沉淀,又能与

反应生成氨气,所以是氢氧化钡。

(4)可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Na+、K+。

30.【答案】

(1).16.0

(2).A洗涤摇匀(3).AD

【点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及误差分析既是基础知识,又是重点内容。

要求十分熟悉该实验过程,相应分析误差依据c=

进行。

31.【答案】

(1).HClKNO3BaCl2+K2CO3=BaCO3↓+2KCl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正确,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急剧下降,因此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而碳酸钾溶解度很大,因而不会结晶析出

【点睛】解决本题需要特别关注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急剧下降的特点。

32.

【答案】

(1).0.25mol·L-1

(2).3:

5

【点睛】准确理解、运用碳酸钠与盐酸发生的反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