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考研学子的全面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9206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给考研学子的全面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老师给考研学子的全面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老师给考研学子的全面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老师给考研学子的全面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老师给考研学子的全面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师给考研学子的全面规划.docx

《老师给考研学子的全面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给考研学子的全面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师给考研学子的全面规划.docx

老师给考研学子的全面规划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全面规划

南京新东方学校国内考试部总监

王  晟

 

在管理学当中,有一条很著名的原则,叫做“目标导向原则”。

这一点在我们制定考研复习规划的时候同样非常的适用。

所以,我下面就将遵循这一原则来和大家一起制定全年的复习规划。

 

一、           关于“目标导向原则”(purpose-orientedprinciple)

目标导向原则分为五个步骤:

分析目标——确定目标——目标细化——寻找合理的方法——达到目标。

虽然这是管理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则,但是管理其实无处不在,对自身的管理,同样也是一种管理。

我们就利用这一原则,完成对自己考研复习规划的管理

1.        分析目标

当你有一个或若干个初步的意向之后,需要对这个或这些初步的意向目标进行各种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做出最终的选择。

在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能够利用的外部信息,以增加自己分析和判断的准确性,以使得自己最终做出的决定更加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不愿意在这里花费太多的时间。

其实我们的问题恰恰在此!

按照管理学中的奥卡姆剃刀理论,你在做决定之前的所花费的分析,会使得你的决定更加合理,并且会大大减少你达到目标的时间和降低你达到目标的难度。

2.        确定目标

在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后,你所要做的就是确定最终的目标。

这个目标,应当具有充分的合理性,足够的可行性和一定的弹性空间。

3.        目标细化

将这一最终最大的目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解。

横向分解为按照实现目标的不同项目;纵向分解一般是实现目标的时间进度。

4.        寻找合理的方法

对于分解之后的每个纵向和横向的小目标,都要寻找到一个合理(最优)的达到该目标的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选择方法的过程和分析选择目标的过程是一样的,需要以非常认真的态度,

5.        达成目标

在找到合理的方法之后,你需要的就是坚定这个方法,一直走下去!

二、           考研准备过程中的“目标导向原则”

(一)  分析和确定目标

1.        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2.        到底是考学术硕士,还是考专业硕士?

3.        为什么考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我的依据是什么?

(二)  目标细化

1.        横向目标:

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的需要考哪些公共课,哪些专业课

2.  次级横向目标:

这个学校的公共课考哪些方面(英语/政治的各个项目);专业课要考哪些方面

3.  纵向目标:

什么时候复习公共课,什么时候复习专业课

4.  次级纵向目标:

什么时候复习公共课的什么方面,什么时候复习专业课的什么方面?

(三)  寻找合理的方法

1.        英语应该如何复习?

(详见《考研英语全年复习规划》)

2.        政治应该如何复习?

(详见《考研政治全年复习规划》)

3.        专业课应该如何复习?

(详见《考研专业课全年复习规划》)

4.        有没有一些更加合理的方法?

(四)  实现目标

三、           “目标导向原则”的具体规划思路

(一)  分析和确定目标的依据

1.        我为什么要考研?

(1)         实现自己的梦想

(2)         喜欢学术研究

(3)         找到更好的工作

2.        基于我考研的原因,我应该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1)         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己梦想的学校,梦想的专业!

(有时候,当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会发现,梦想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2)         喜欢学术研究——从学术研究价值的角度出发,选择一所在自己选择专业当中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学校和导师

(3)         找到更好的工作——了解社会对于研究生的需求,而不是仅仅通过学校里面的老师,辅导员和师兄师姐们了解该考什么研。

(对于该类人群建议:

选择三类学校学术硕士,不如二类学校专业硕士;二类学校学术硕士,不如一类学校专业硕士)

(二)  目标细化——了解更加深入的信息

1.        我所想考的学校和专业,同一个专业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考查科目有什么区别?

(1)         仅仅在英语上有区别:

学术硕士考英语I,专业硕士考英语II

(2)         除了英语上有区别,数学上也有区别(一般专业硕士考得比较简单)

(3)         学校自己出题的专业课上也有区别

对于前两类情况,考生可以不着急确定自己是考学术还是专业硕士,而是先本着踏实打基础的心态,把英语和数学的基础按照较高的标准进行复习。

等到进入强化阶段的时候,再根据自己复习的情况,以及了解到的各种信息,确定是考专业还是学术硕士。

对于最后一类情况,考生需要尽早做出决定,以便于可以有针对性地复习。

2.        我所想考的学校和专业,英语和政治在复试的时候是否计入总分

这个信息也需要考生尽早地进行了解(如果参加了南京新东方的圆梦计划,可由南京新东方帮助了解)。

因为,这将决定考生从现在起到考试的整个复习规划,特别是决定各个项目复习所占的时间和精力的比例。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举个例子,考生A总分360分(政治70,英语70,专业课一100,专业课二120),考生B总分350分(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一125,专业课二115)。

在A和B都进入了复试的情况下,如果英语和政治不计入总分,那么考生A在复试时的有效分数是220分,考生B的有效分数是240分,考生B反而比考生A多了20分的有效分。

所以,如果确定该专业复试英语和政治不计入总分,那么就要调整英语和政治的分数目标,不能想着考得越高越好,因为这会分散复习专业课的时间和精力,最后虽然英语和政治的分数不错,但是因为专业课的问题,还是没有被录取。

这就亏大了。

而如果英语和政治计入总分,那么就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规划和复习目标

3.        了解该专业过往三年学术/专业硕士实际录取分数线。

在本手册中,有一个从09年到12年的考研国家分数线,以及2012年34所自定分数线高校(985高校)的复试资格线。

我们直接使用的是教育部的版本,上面写的是“XX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资格线”。

请注意其中的“资格”二字,这就好比高考的时候各个省制定的一本二本分数线一样。

但是在最终的录取的时候,一些好的学校和好的专业的实际录取分数线远远高于这个一本二本省控线。

考研也是这样,有的专业最后的实际录取分数线会远远高于公布出来的“资格线”。

因此,考生只有了解了这个分数线,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订自己的复习分数目标计划。

否则,按照公布出来的这个“资格线”去制订自己的目标,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4.        根据以上的信息,制订自己的目标分数线

在制订目标分数的时候,一定不能仅仅抱着“越高越好”的心态,而要首先给自己制订一个下限(保底分数)。

然后在这个分数基础之上再考虑“越高越好”。

(三)  寻找合适的道路——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

1.        踏踏实实练内功(考什么?

基础是什么?

是内功!

如果基础打不好,那么后续的复习就会显得越发艰难。

所以,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打基础的时间都必须占到你整个复习时间的60%。

如果你觉得时间不足而不愿意花时间打基础,那么

那么,如何打基础呢?

打基础其实就是了解各个考试科目的要考什么(即考点)。

在了解了这些考点之后,先不要着急考虑做题目,而是踏踏实实把这些知识点进行掌握和吸收,确保自己已经能够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之后,你就可以准备开始学习考试的武功套路了。

2.        有了内功再学套路(怎么考?

什么是套路?

对于考试而言,套路就是解题技巧和方法。

更加根本的,就是知道出题人会如何考查我们在基础部分复习的那些知识点,然后“见招拆招”。

而如果你前期的基础没有打好,那么你根本看不出来出题人在用什么知识点出题,自然也就不容易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

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容就开始练习套路的话,很容易进入到武功练习的一个最经典的境界——走火入魔!

反过来说,如果考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打下了足够的基础,这个时候就能够很容易的掌握各种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所需要的只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技巧和方法。

因此,一般情况下在这个阶段(学习技巧和方法)所花费的时间在10%左右。

3.        掌握套路大量练习

中国考生基本上都知道练习的重要性,但是问题往往在于,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功不到位,套路也学得不够精准,就开始盲目进行练习。

这样的做法只能是事倍功半。

所以,想要大量练习,从而达到能够熟练运用技巧和方法的阶段,就必须先具备足够的内功,再掌握了套路,然后才能开始大量练习。

这个阶段(练习技巧和方法)所花费的时间在20%左右。

因此,我们普遍说的强化阶段,所花费的时间约占整个复习进程的30%。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冲刺,一般情况下,冲刺阶段所花时间一般是10%。

如果考生把这个时间配比弄得和我们所提供的差别很大,特别是随意减少基础阶段的复习时间所占的比重,那么,考生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因为,你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2014年考研英语全年复习规划

南京新东方学校国内考试部总监

王  晟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我们度过中国传统的春节,追随着全球最大的人口定期性迁徙走进新学期时,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考研也已经成为他们在未来的一年里最重要的任务。

如何能够让自己在芸芸考生中脱颖而出?

相信很多学生都会有一个感觉:

英语是拦路虎,搞定英语,考研就成功了一半。

很多同学也会关心,英语能否在短期内提高?

我的观点是:

英语能力无法在短期内提高,但是英语成绩可以!

但是前提条件是你使用了正确的方法复习。

在此,我给各位考生整理一份考研英语复习全年的规划。

当然,由于不同的学生决定考研的时间不同,在看到我这份规划的时间也不同,那么,就请根据你自己的情况,适当地缩短其中每一步的时间(请注意,是缩短而非删减!

)。

 

步骤一:

确定战略目标

考研英语复习,要做到purpose-oriented(目标导向)。

那我们的目标是多少呢?

很显然,这个跟你所考的专业的分数线是有关的。

我发现,很多学生到了下半年才开始去了解这些信息,这显然是有些迟了的。

由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学校分数会有所区别,所以这里我给各位设置以下几个目标:

目标一:

专业分数线+10分

之所以要加10分,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缓冲的余地。

即使你最后达不到这个目标,也很容易让自己超过专业分数线这一目标。

千万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分数线,这样很悬。

目标二:

60分(部分好学校的文学和经济管理专业再加5-10分)

从最近几年的分数线情况看,除了上面括号里面的学校和专业外,其余的专业分数线都在55分以下,所以目标定在60分肯定是一个安全的分数。

为了便于讲解,下文中目标分数的具体分解将基于60分进行,各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

目标三:

75分(艺术体育生为55分)

这一目标是针对参加过南京新东方考研的学员而言的。

因为这个分数=400元奖学金!

就我上课的经验,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是少了。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么送你四个字:

眼高手低!

再送你两个字:

贪心!

在我看来,至少这400元可以成为我努力和奋斗的动力之一。

还有的同学一听到这个分数就自我否定了:

“我肯定达不到了。

”这种心态就是错误的!

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自己,那还有谁能相信你?

 

步骤二:

分数目标细化

在这里,我以60分为例,根据各项目的情况详细分析一下每个项目需要的分数。

1.    写作:

20-22分(总分30分)

小作文:

6-7分

大作文:

14-16分

不少同学对于这个分数有点恐惧,总觉得自己达不到。

中国人有的一个毛病此刻在同学们身上表露无疑:

要不然自心爆棚达到自负甚至自恋的境界;要不然就自信全无落到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地步。

其实写作是在复习过程中最容易提高的部分,也是通过培训最容易起到效果的部分。

只要经过培训,并且将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方法,技巧,包括模板等熟练掌握并且能灵活运用,再努力减少一些“白痴”级别的错误,这样的分数并不难拿。

2.    阅读:

24-26分(总分40分)

阅读的总分是40分,如果整个卷子总分想及格,那这个部分的分数是要拿到及格分的

3.    翻译:

5-6分(总分10分)

翻译也属于主观题,只要单词过关,加上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技巧,拿这个分数也不是难事。

4.    新题型:

6-8分(总分10分)

这里首先要简单说一下这个新题型,因为很多同学光从标题上不知道是什么。

新题型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阅读考查形式,一共两大考查类型,四种题型。

新东方的课堂对这种题型的研究很透彻,所以只要接受过培训,这个分数也是能够保证的分数。

5.    完形填空:

4-5分(总分10分)

对于完型,我想不用多说,大部分同学都是很无奈的心态。

其考查难度超乎同学们的想象,而且往往是越简单的词汇考点越难!

所以,千万不要指望在完型上拿高分!

完型只要不拖你的后腿就可以了。

 

步骤三:

分阶段实施战略方案

总体指导思想: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磨刀不误砍柴工

考试是什么?

考试其实就是了解出题人的出题思路,然后顺应出题人的出题思路,选出出题人想让你选择的答案!

然而现在我们同学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是考试的时候总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题!

考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无我!

就是在考试做题目时,看见题目的第一反应是:

“这道题出题人想考我什么?

”而很多同学看到题目的反应却往往是:

“这道题我该怎么办?

所以,想要考出好成绩,除了刻苦认真的复习之外,还要做到“知己知彼”。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出题规律,出题考点和应对方法。

怎么了解?

很显然,从历年的真题中获取。

当然各位同学自己可能没有这个时间,精力和能力去做这件事,那么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买参考书,而且参考书一定是对真题的分析;第二,上辅导班,而且辅导班一定是用历年真题作为教学资料。

千万不要迷信各种模拟题!

中国学生学习的另外一个错误的思路是过于强调技巧的使用,而忽视了基础的培养。

这也是受到了现在整个学术界的浮躁之风的影响。

其实考试无非是把一些英语的基本知识用一些不同的方式表现出题。

表面上看是考你某种题型,实际上是考你对于某个基础知识的把握。

用一个哲学的观点来说,就是:

“不同的现象可以反映相同的本质。

”而我们现在的学习,则更多的是针对现象而非针对本质,所以复习起来很辛苦,又没有什么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的复习,不论你从什么时间段开始,都要首先考虑磨刀(英语基础知识),而不是直接上来就砍柴(做题目)。

即使是你9-10月份才准备考研,也要这么做!

当然,磨刀也讲究一个方法,好的方法能让你事半功倍,不好的方法会让你吃力不讨好,甚至还会让这把刀误伤到自己。

下面就来说说考研英语磨刀和砍柴的整个过程的安排吧。

 

磨刀第一阶段(暑假之前)

词汇&阅读部分:

除了背单词之外,最好的方式就是精读甚至翻译考研历年阅读理解真题的文章(注意,是只翻译文章,不做题目)。

考研对词汇的考查主要考的是文中义,通过精读和翻译能够更好地掌握单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同时这种精读和翻译还有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并且熟悉更多的话题。

写作部分:

这一阶段写作训练的重点是在对于词汇和句子的使用上。

写作一定要早动手,而不能等到快到考试的时候拿着模板一阵猛背!

光背模板而不写,考试的时候还是紧张写不出东西来。

对于上过辅导班的同学来说,老师在课堂上对于写作部分细节的讲解和把握很重要,这个阶段需要训练的也是这些细节部分。

具体的操作是每隔2-3天随便写上一些评论性的句子,然后隔一天再看这些句子,思考能否用更好的单词替换自己第一反应写上去的单词,能否把句子写得更好。

报班建议:

很多人认为自己底子不错,往往不愿意上基础班。

其实不然。

基础班最主要的作用除了帮助考生打基础之外,更主要的是给考生指引一条合理的复习道路。

因为虽然是基础班,但是授课老师也是研究过考研,了解考研出题规律和思路的。

并且,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其自己埋头苦读,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如报一个基础性的班级,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同时走上正确的道路。

之后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再上一个长期实力班(基础与解题的结合,不是通过技巧,而是通过具备的实力来进行解题。

为后面能够合理地运用技巧和方法做好准备)。

 

磨刀第二阶段(暑假期间)

词汇&阅读部分:

对于上过辅导班的同学而言,这一阶段的训练重点是“重质不重量”,要有意识地把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做题的过程中去。

做题目的时候首先就要思考:

这道题属于什么题型,出题人想考我什么,老师说过什么样的方法解答。

训练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每道题都主动尝试试用新东方课堂上所说的解题技巧,不仅仅是把题目做完,对下答案了事。

一定通过精练要让自己形成这样的思考模式,然后再考虑上量。

在后面大量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能够自然地把方法用上,否则就等于白上课白复习了!

这个阶段的做题还千万不要在意时间,不管花多长时间,目标是把题目弄明白。

哪怕今天我只弄明白了一道题,也是好的!

说不定考试的时候就考了这一类的题目呢!

不要去想什么“10分钟做完一道题”之类的东西,脑子里面唯一的想法就是:

“我要把这道题弄明白!

”今年1月份的一节课上,有同学就跑来问我说我教授的项目考试的时候要花多长时间,我直接跟他说:

这个问题你12月份再来问我!

中国有句老话,熟能生巧,熟练了花费的时间自然就少下去了。

如果现在就盯着要按时把题目做完,那么反而会忽视老师教授的方法和技巧。

当然,更可怕的一点是有一些同学在刚开始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的时候,由于自己不熟练而发现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就对这些技巧和方法产生了怀疑,立刻转而考虑如何在规定时间内把题目做完。

这样的同学,就算是误入歧途了,离走火入魔也就不远了。

写作部分:

这个阶段要开始进行篇章结构的训练了,训练方法还是要学会重复。

这个阶段要能够在写作时自然地运用一些高级词汇和相对复杂的句子,以体现前一个阶段的成果。

篇章写成后隔一天也还要看看能否有可以提高的地方。

报班建议:

这个阶段的报班,关键看你之前对于基础准备的如何了(刀磨到多快了?

)如果之前已经上完了基础班和实力班,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报一个强化班,学习到解题技巧和方法,从而开始按照上面所说的词汇和阅读部分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了。

如果只上过基础班,那么最好能够在暑假期间上完实力班和强化班,为后面开始的砍柴复习做好准备.

 

砍柴第一阶段(9-12月初)

词汇&阅读部分:

开始大量做题,在做题过程中要把前面磨刀成果运用过来,能够相对自如地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

如果你前面的复习都到位了,这里就没有什么太多可说了的。

写作部分:

训练把模板和自己写作的成果融合起来。

训练的方法是看见一个topic就立刻思考自己背过的模板或写过的内容有什么能够和这个话题结合起来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要多说几句。

有很多同学喜欢问我背多少篇范文够用,我的回答始终是:

“如果会用,一篇足以;如果不能用,百篇都不够。

”同学们喜欢用数量来衡量自己的学习认真程度,但是如果你很刻板,不会联系的话,你会发现,除非考题和你背过的某内容一模一样,否则你是绝对想不到之间能联系上的,因此你背了很多范文和模板,都用不上。

而如果你做了我之前的训练,你就会发现,很多看似根本不相关的内容,能够通过几个句子就联系上了。

这样的训练是必须的。

其余部分:

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和技巧,开始进行相关的训练。

这些部分之所以现在才开始,是因为他们对于考生的基础能力要求都很高,所以在前面把基础打好了,现在训练起来就很顺利了。

报班建议:

这一阶段,如果你之前还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那么这一阶段你需要选择的是一个“全程班”,我们会从9月到12月,带你走完从基础到强化的全部课程。

如果还没有来得及上强化班的学员,这个时候必须要上强化班了。

如果上过强化班了,那么你可以选择新东方对应你目标分数的“抢分班”。

在11月份开始,选择冲刺班。

 

砍柴第二阶段(12月中-考前)

重点训练目标:

查漏补缺,巩固以往。

这个阶段可以做一些模拟题,但是一定要完整的3个小时花下去,把模拟题做完。

模拟题的价值不在于其题目的难度,而在于可以让你熟悉考研的时间安排和分配,从而在考试的时候不至于到最后觉得时间不够用!

所以模拟题要么不做,要做就3个小时完整的安排下来!

我下面也列出一个我建议的考试时做题顺序和做题时间的安排,当然首先要提醒的是:

这个时间的分配请到11月份以后再提上台面来!

考试时间分配指导思想:

时间相同,效果最大;保易争难,落袋为安

先来简单解释一下这一思想。

考试180分钟时间是固定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分配和安排这3个小时的时间,可以使得我们的分数最高。

这个时候不要考虑什么能力了水平了。

你有能力,结果在一些次要的地方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分数反而没有能力不如你的人来得高,吃亏的是你自己!

至于落袋为安,大家记住一点,考研的时候不要总想着赌一把,你赌的是一年的青春。

把分数一点点的踏踏实实地拿在手里才最重要!

1.    小作文:

15-20分钟左右

原因:

小作文是标准模板作文,拿到卷子先看小作文,了解属于哪种类型,趁着没有对考试绝望之前,先默写下该类型的模板,再把题目要求的内容填入,基本分一般没有问题。

而如果放在后面,已经被各种英语单词搅得脑袋发晕的时候,或许连模板都想不起来了,那时候才无奈啦!

2.    大作文:

40-45分钟左右

原因:

之前已经说了,作文是一个容易拿分的项目,而且是个主观题,所以一定要放在前面,趁着脑子还没有晕乎的时候,赶紧把这分数拿到。

3.    阅读:

75-80分钟左右

原因:

阅读时大分数,一定要花费充足的时间,认真阅读,认真思考,才能把分数拿到手里!

4.    翻译:

20-25分钟左右

原因:

翻译是主观题,花费10分钟和20分钟的时间,分数的差距还是会有的。

2分钟翻译可能连一个句子都读不完,但是2分钟却可以把完形填空的所有选项全部涂满。

一个字没写肯定没有分,答题卡涂满却有可能拿到分数,你会怎么做?

5.    新题型:

10分钟左右

原因:

新题型很多同学是不熟悉,一旦熟悉之后找到合适的方法就会发现其实不难,10分钟左右足以。

6.    完形填空:

10分钟左右

原因:

说实话,完型给10分钟我都觉得多。

因为对于很多同学来说,2分钟和10分钟,完型的得分差距都不大,所以自然放在最后,如果时间来不及,一定记住:

答题卡要涂满,不要留空格!

报班建议:

这个时候只有两种班型:

模考串讲和写作点睛,为最后的冲刺再加一把柴!

 

 

2014年考研政治复习全年规划

南京新东方学校考研政治教研组长

张  帅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备并不同于高考,大学的学习考试,更看重的是准备的效率。

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方法看正确的内容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这个抓手就是我们常说的复习规划。

即使是看似鸡肋的政治考试也是如此。

对政治的规划,首先在于准备的态度和目标。

政治课是个既好学,又难受的课程。

好学在于,我们从小就一直没有脱离过政治理论的学习氛围,对于其中知识,总是略知许多,即使讲不清楚;同时,考试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同学被这门课所卡住。

说难受,在于这个课程的知识体系真要认真学习起来,不是相关专业的同学定觉得理论的抽象晦涩,学起来不舒服,而且好似记忆的工作很多,越背越无趣,很难沉静其中,提高分数有限。

我们要说的是,不管同学你所要报考和学习的专业如何,政治项目一定是可以带给你意外惊喜的课程——因为它是提高分数最容易的课程(最简单的提高总分所用课程)。

这门课想考及格和想考75分左右,实际花费的功夫几乎差不多,全看复习的规划安排是否合理、高效。

因此,政治的复习规划,绝不仅仅只为这门课,这才是我们做这个规划的目的。

一般来说,政治的课程复习大致可分3个大阶段,即3-7月的基础准备,7-11月的强化突破,11-临考的冲刺升华。

但这样的划分太笼统,我们做了一些细化:

第一阶段(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