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零距离优质试题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9110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零距离优质试题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零距离优质试题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零距离优质试题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零距离优质试题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零距离优质试题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零距离优质试题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中考零距离优质试题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零距离优质试题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零距离优质试题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中考零距离优质试题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其余题目为主观题,请用0.5mm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慰藉/狼藉咀嚼/咬文嚼字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B.摒弃/摈除取缔/根深蒂固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C.贮存/伫立肖像/惟妙惟肖曲高和寡/随声附和

D.叱咤/诧异弹劾/弹丸之地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2.依次填入下列词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A.词语  不免  无可厚非    B.词汇 不免无可厚非

C.词汇  未免  无可非议     D.词语 未免无可非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针对日方的恣意妄为,中国政府依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理直气壮展开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各项反制措施。

B.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查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淋漓尽致。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靠所有网民。

4.下列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明天是我家乔迁之喜,请大家参加。

B.“这位同学,请问你贵姓?

”老师问新来报到的学生。

C.一位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奉上拙著一本,书中谬误,敬请斧正。

D.某同学在课堂讨论时说:

“李老师的分析是抛砖引玉,对我的启发很大。

5.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

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二、(10分)

6.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内容。

(6分)

(1)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2)文章本天成,。

(陆游《文章》)

(3)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          ,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作者满怀豪情逸兴、神驰太空的两句诗是  

           ,             。

(6)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

请写出与“家书”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         。

7.名著阅读。

(4分)

(1)“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是《红楼梦》中(人物)的判词。

(1分)

(2)她今天样子很凶,但当我问起她的头发为什么这样长的时候,她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

“看来这是上帝给我的惩罚,上帝说:

给你梳这些该死的头发去吧!

年轻的时候,我夸耀过这一把马鬃,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

你睡吧!

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

“我不想睡!

“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她马上表示同意,一面编辫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母亲就在沙发上躺着,脸朝上,身子直得像一根弦。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

你小点声说!

A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

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

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①上述片段中的A指的是。

(1分)

②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人物A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

(2分)

三、(10分)

8.学习了“汉字”专题后,某中学开展以“规范汉字书写,领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6分)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你从中概括大学生提笔忘字的原因。

(2分)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成了大学生离不开的工具。

用电脑打字时,许多大学生都是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拼音和汉字是互为独立的两个体系。

即使有人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也不需要知道汉字的所有笔画和笔序,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再一笔一划地书写汉字。

许多大学生多数时间沉溺于网络,而用于看书的时间非常少,所以才会在提笔写字时忘记了要写的字。

原因一:

原因二:

(2)请你针对提笔忘字这一现象,拟一条推广汉字书写的宣传语。

(2分)

要求:

主题鲜明,简明生动,运用对偶句。

(3)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将音、形、义结合得完美无瑕的语言,每一个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令其魅力无穷。

请按照示例,在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解读其义。

(2分)

示例:

众:

三人团结,众志成城。

解字:

功明裕舒

9.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某校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统计表

选书的信息渠道

认同率

所读书的内容

认同率

自己逛书店、图书馆

68%

时事政治

17.4%

老师、朋友推荐

12.1%

文学历史

15%

媒体广告、书评

17.7%

娱乐休闲

32.5%

家长要求

2.2%

武侠言情

35.1%

注:

认同率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上表反映出的某校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两个心理特点是:

(1)。

(2分)

(2)。

(2分)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四、(1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2题(6分)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①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①明妃:

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10.诗题中的“古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1分)

11.“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昭君怨恨的是什么。

(3分)

1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赴”字化静为动,为三峡雄奇的山势增添了灵动感。

B.诗的颔联雄浑悲凉,“朔漠”、“青冢”写尽王昭君一生的悲剧。

C.这首诗借王昭君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对薄命红颜的深切同情。

D.杜甫写昭君的孤苦悲怨,也寄托了他的身世和爱国思乡之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12分)

文木先生传

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

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

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

稍长,补学官弟子员①。

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

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②荐,竞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

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

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

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

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

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独嫉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

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遏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

“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

“与子别,后会不可期。

即景悢悢④,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

”时十月七日也。

又七日而先生殁矣。

盖享年五十有四。

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

抵淮访余,检其橐⑤,笔砚都无。

余曰:

“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

”敏轩笑曰:

“吾胸中自具笔墨,不烦是也。

”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释】①弟子员:

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

②博学鸿词:

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

③时文:

明清时指八股文。

④悢悢(liànɡ):

悲伤。

⑤橐(tuó):

盛物的袋子。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诗赋援笔立成()

(2)延至余家()

(3)其尤工者,则尤嫉之()(4)当俟异日耳()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B.①此吾辈所倚以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①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D.①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

(2)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吴敬梓生性聪慧,祖业富裕,为人豪爽,又不愿参加科举以致生活更加穷困。

B.吴敬梓因不满安徽巡抚推荐自己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竟不去参加廷试,乃至终生不应科举。

C.吴敬梓乐善好施,喜与文人学士交往,但对善写八股文的读书人深恶痛绝,这体现了他的矛盾性格。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五、(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12分)

夏夜

叶梓

(1)夏夜很静谧,只有月光经过树梢到大地的脚步声。

(2)轻轻地,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槐树、院落、柴垛、田野构成的村庄,此刻如同一个蹲在墙角下的老人,一声不吭地沉默着。

或许是在回忆人生路上曾经的风风雨雨,或许是在遐思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夏夜,像一条无形的路似的,最终会把他带到什么地方。

(3)而无边的黑暗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就退去了,月光成了今夜唯一的客人。

她随手携带的礼物,除了一个夏夜的安谧、平安、祥和之外,就是世界在安谧之外星星点点所发出的声音。

事实上,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声音都是安静的。

在月光温柔的怀里,远处小溪流淌的声音,阵阵蛙声,还有河边浣衣女子的歌谣声,它们本质上都是安宁的一个微小分子。

(4)隐隐地,从谁家的院子里传来了狗吠,“汪汪”两声,仿佛一个粗鲁的莽汉突然插进来一句话,让你感到意外和惊奇,但又能让你真切地感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声音存在。

(5)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

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步子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旅人。

父亲就是在这个时候才能显出他内心深处慈祥的一面,宽手巴掌在我的头上摸来摸去,给我讲着小故事。

我听着听着,往往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

而母亲,总是不时地从家中的洋芋窖里拿出一个大大的西瓜,切开,把最大最红的一牙给我。

之后,她就坐在黄昏时早就铺开在院子里的一块凉席上,借着月色,一针一线地纳着布鞋。

偶尔她也会哼唱起儿歌。

我从来不知道,母亲的声音竟然是如此地美!

多年之后,母亲唱起儿歌,仍在冥冥中感动着我,温暖着我,也让我在这样一个声音鱼乱混杂的年代里,能够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

(6)长大一些,我就不是如此地听话了。

总是在暮色四合月光如水的时候出门,因为有很多伙伴在外面等着我。

我们一起跑到村边的柴垛里前,玩起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游戏,比如跑电、斗鸡、捉迷藏……

(7)再后来,我们对于夏夜的星空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敬畏。

星空给我的,不只是辽阔、干净,更多的则是一种心灵的开阔。

康德说:

世界上只有两件东西最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我相信这句话,因为每当我一个人注视着星空的时候,我心中总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8)世界是和平的,人间原本也是安静的,无数的夏夜就是和平安静的一部分。

那辽阔天际上布满的星星,像神写下的文字,逼迫你用一生的长度去慢慢地阅读和体味。

而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上,其实也只是沉默世界中极其微小的一分子,我们默默地来了,又默默地走了,悄无声息,像一个又一个夏夜,在无声无息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9)但当你在将来的某一天偶尔回头一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无数的夏夜不正是你不经意时所亲历的一句句很美很纯的诗吗?

17.作者围绕“夏夜”写了哪些内容?

(3分)

18.第(7)段中“心中总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联系全文,分析原因。

(3分)

19.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3分)

轻风像一壶老酒,把门前的几棵柳树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像迈着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

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那辽阔的天际上布满的星星,像神写下的文字,逼迫着你用一生的长度去慢慢地阅读和体味”一句,以“星”喻文字,言说宇宙的辽阔博大、深邃无垠,值得我们永远的探究、求索。

B.文章先写“诗意或感性的夏夜”,再写“理性的夏夜”,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深化,深刻的哲理蕴于对夏夜的生动描写之中。

C.作者认为,走好短暂人生的每—步,用心去阅读和体味生活,就会发现人生的诗意。

D.在作者笔下,夏夜既是静谧的,院落、田野、月光、星空;同时也是律动的,蛙声、狗吠声、歌谣声、音乐声,两者构成了夏夜动与静的交响。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

(10分)

莫断了心中的“风筝线”

顾兆农

①“任性”是一个网络热词,单从字面去理解,就是任由性使,既可作褒义,也可作贬义,如何界定,得看语境。

就如碳分子,既可是石墨,也可是钻石,得看如何组合。

任性的可能性,之于人生就像放飞的风筝,一旦剪断引线,飞得越高,栽得越厉害。

  ②古人云,“快于意者亏于行,甘于心者伤于性。

”有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透支着身体,经常熬夜不睡觉、生活不规律,因此,某些中老年人的疾病已开始向低龄人群蔓延。

也有一些人年纪虽然不轻,但自恃体健无忧,豪吃海饮,少眠不动,长期过度消耗身体,结果,疾病的侵袭,常常发生在那些平时看上去身体不错的人身上。

  ③有些人偏爱“土豪范儿”,挥霍着金钱。

他们挥金如土,穷奢极欲,全然不顾公序良俗甚至是法律的约束,种种做法令人侧目。

据《世说新语·汰侈》记载,石崇与王恺争豪,可劲儿夸富比富,你用饴糖洗锅,我就用蜡烛当柴;你用丝绸占地,我就用锦缎铺路,怎么暴殄天物怎么来。

石崇宴客,常使美人劝酒,宾客不饮,便将美人杀头,可谓是有任性无人性,突破了人类底线。

放眼当下,一些人口袋鼓了,脑袋却找不着北;一些富家子弟以各种出格甚至违法的方式,炫耀着上代积累的财富,从旁人的羡慕中获得快感。

这些人,看似风光一时,其实,古人早有警言在先:

成由勤俭败由奢。

  ④对领导干部而言,放任自流、恣意妄为可是个“危险活儿”。

有的决策者习惯拍脑袋,做事信马由缰,看似思路开阔,敢想敢干,其实是瞎折腾,所做之事,根本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结果是,交了学费,留下遗憾。

更有甚者,做着公家的事,总是与自己的口袋挂起钩来,不能从中捞点个人好处,做事就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劲儿。

结果是,轻者违纪,重者犯法。

看看近年来落马的“老虎”“苍蝇”,背后总是有着权力任性的教训。

  ⑤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成熟的麦穗越懂得低头。

各行各业,大凡真正的大家,多谦虚有加,少有跋扈张狂的,他们多以理服人,而非以势压人;大凡优秀的领导干部,多是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模范,他们重视调查研究,倾听不同意见,采纳合理建议,权力再大,也始终保持谨慎、严于自律。

  ⑥当然,追求成功和卓越,是人之常情,也是有进取心的体现。

然而成功与卓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如果得意就忘形,就弄不清自己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该走什么样的路,忘记了基本的处事原则,背离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⑦从这个意义上说,再有成就,也不能得意,更不能任性。

清醒理性一点,谦虚谨慎一点,对党纪国法敬畏一点,只会助人迈向更加完善的境界。

人生道路是漫长的,有风光旖旎处,也有曲折艰险时,但只要心中始终有根不断的“风筝线”,就能有方向有定力,俯仰无愧,进退得宜,坦坦荡荡走好脚下每一步。

(选自2015年4月16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2分)

22.第⑦段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再有成就,也不能得意,更不能任性”一句中“这个意义”指的是什么?

(2分)

23.第②至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简要概括各段的内容。

(3分)

2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3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六、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IT精英放弃国内某大企业年薪20万元并包食宿的工作执意出国。

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他说:

“我宁可输在公平规则下,也不愿赢在不公平规则下。

”德国人把有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

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人的生活都在规则下运行,这些规则应该科学、合理、公平,还要有社会对规则的集体信任。

将规则时刻放于心中,愿意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换来更完满的自由。

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生活才会沐浴更多阳光。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

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C2.D3.C(A.恣意妄为:

指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B.淋漓尽致:

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彻底,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这里用的是第二个意思。

C.“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用错了对象。

D.权宜之计:

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4.C5.B

二、(10分)

6.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妙手偶得之(3)五十弦翻塞外声(4)行到水穷处(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6)示例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示例二: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分。

每小题1分,出现错字本小题不得分)7.

(1)贾探春(1分)

(2)①外祖母(1分)②性格:

慈爱,开朗、坚毅。

生活态度:

乐观、坚强。

(2分。

每点1分)

三、(10分)

8.

(1)原因一:

电子工具(电脑和手机等)的应用导致大学生书写汉字少。

原因二:

看书少。

(2分。

每个1分)

(2)示例:

书写美丽汉字,传播民族文化。

(2分)(3)示例:

功:

出工出力,才会成功(或功到自然成)。

明:

日月齐照,光彩照人(或大放光明)。

裕:

有衣有谷,丰衣足食(或富裕之家)。

舒:

有舍有予,舒心愉悦。

(2分)9.

(1)大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喜欢按自己需要和兴趣自行选择书籍(自己逛书店、图书馆)。

(2分)

(2)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是为了放松和消遣(读武侠言情、娱乐休闲类书)。

(2分)

四、(18分)

(一)(6分)10.明妃(昭君)村(或昭君故里)(1分)11.

(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将写出了昭君远嫁他乡、独葬异乡的怨恨;

(2)“画图省识春风面”写出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3)“环佩空归月夜魂”写出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3分。

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12.C(2分)

(二)(12分)13.

(1)提、拿。

(2)延请、邀请。

(3)痛恨。

(4)等待。

(4分。

每小题1分)14.B(A项①副词“于是”②副词“才”;B项①②皆为“用来”;C项①“可是”②“并且”;D项①“比”②“对”)(2分)15.

(1)安徽巡抚赵国麟(公)听说他的名声,招他过去一试,认为他有才。

(2)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

(4分。

每小题2分)16.B(文木先生不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与巡抚的推荐没有关系,“不满巡抚推荐”曲解原文意思。

)(2分)

【参考译文】

先生姓吴,名敬梓,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人。

世代望族,科举及第和做官的大多显赫。

先生生性特别聪明,读书才过目,就能背诵。

渐渐长大后,补任县学生员。

继承父亲的祖业,有二万多金。

一向不学如何经营家业,性情又十分豪爽,遇到贫困的就施舍,跟文士们交往,常饮酒高歌穷尽日夜,不到几年家产就耗尽了。

安徽巡抚赵国麟听说他的名声,招过去一试,认为他有才,举荐他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竟然不去参加廷试,也从此不回应乡里的举荐,因而家境也就越发贫困。

于是移居江城东边的大中桥,家徒四壁,冷落凄凉,只拥有几十本旧书,日夜自娱自乐。

穷困到了极点,就拿书去换米。

他治学尤其精通《文选》,诗赋提笔一挥而就,即使那些事先构思的人也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

辛酉、壬戌年间,我邀请他到我家,和他一起研讨诗赋,互相赠答,快意无比,亲密无间。

然而他生性耐不住长久客居他家,不到几个月,就辞别离去。

他平生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唯恐来不及。

唯独像仇人一样痛恨那些写八股文的读书人,对那些特别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

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

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处境更加穷困。

甲戌年,他和我在扬州相遇,知道我更加贫困了,就握着我的手哭着说:

“你也到了我这种地步,这种处境不容易立足,怎么办?

”我返回淮地,将要解开缆绳,先生登上船跟我告别,指着初升的月亮对我说:

“跟你一别,日后见面不可约定。

面对这样悲伤的情景,想要写几句话送给你,可是文思阻涩,还是等待他日吧。

”当时是十月七日,又过了七天先生就去世了。

享年五十四岁。

所写的书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

又模仿唐人小说写了《儒林外史》五十卷,穷尽读书人的情态,人们争着传抄。

我平生结交的朋友,没有比敏轩贫困的。

先生抵达淮地看望我,我察看他盛物的袋子,连笔砚都没有。

我说:

“这是我们这些人所依靠的用来谋生的工具,可以暂时抛离吗?

”敏轩笑着说:

“我胸中自有笔墨,不担心这些。

”他的流风余韵,足以盖过当时的人。

五、(22分)

(一)(12分)17.①月光的轻盈、柔美、羞涩。

②村庄的宁静、深沉、祥和。

③声音的轻微、灵性、悦耳。

④父母的慈祥、疼爱、勤劳。

⑤游戏的欢快、有趣、尽兴。

(3分。

答出3点即可)18.静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