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9043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docx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反义词。

枝繁叶茂-________    消失-________

②近义词。

轻松-________   生育-________

(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

________

第二层:

________

(3)“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__。

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_______。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__抒情,以________喻人。

(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答案】

(1)枝枯叶落

;出现

;容易

;繁衍

(2)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

(4)物

;树

(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概括层意,可先看看每层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抒情,以树喻人。

(5)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①枝枯叶落;出现;②容易;繁衍

(2)第一层: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第二层: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

(4)物;树

(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层意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考查对文章的写作特点的把握。

(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

   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就吃着果酱面包上街去了。

因为他近视,就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

这根胡子长在下巴的右边,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

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

   于是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的时候,这根胡子就在一点一点地变长。

只要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就可以知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长胡子被风吹到身体后面,他完全不知道。

   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男孩正在放风筝,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 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绳子够牢固了,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鸟太太家的树底下,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经常一一________       坚固一一________   飘荡一一________

反义词:

慢条斯理一一________   稀疏一一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变长了,是因为________。

②“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这句话中的“绳子”指的是________。

小男孩用它来________。

③鸟太太可能会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来________。

(3)猜一猜,把故事编下去。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

【答案】

(1)常常 ;牢固 ;飘动 ;匆匆忙忙;浓密

(2)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

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做风筝线;晾小鸟的尿布

(3)略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让学生仿照着编讲故事,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

在学生会说的基础上鼓励想象,自由表达,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故答案为:

(1)常常;牢固;飘动;匆匆忙忙;浓密;

(2)①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

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

②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做风筝线;③晾小鸟的尿布;(3)略。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

(2)蔡伦是怎样造出纸来的?

把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填一填。

剪或切→浸→________→________→晒

(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中“大约”的意思是________,可以去掉这个词语吗?

为什么?

________

【答案】

(1)既;又

(2)捣;捞

(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4)大概;不能去掉,因为“大约”表推测,去掉后就变成了确定的说法,不够严谨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并列关系。

故选“既……又……”;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

(1)既、又

(2)捣、捞(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4)①大概、②不能去掉,因为“大约”表推测,去掉后就变成了确定的说法,不够严谨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滨小城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这里的孩子们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______(安稳 寂寞)地躺在那里。

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

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

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______(喧闹 热闹)起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树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______(喧闹 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______(层层叠叠 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El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口。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2)用横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3)短文依次写了小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滨小城的特点是________。

5.【答案】

(1)借花献佛;满心欢喜

(2)那位盲人夜晚行路提着灯笼,是为了让别人容易看到自己,不会误撞;同时也帮助了别人。

(3)开车经过隧(suì)道,不开车灯,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

(4)礼物;收礼物的人。

;好事,对别人好的事。

;自己心里得到快乐。

(5)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要求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借花献佛;满心欢喜

(2)那位盲人夜晚行路提着灯笼,是为了让别人容易看到自己,不会误撞;同时也帮助了别人。

(3)开车经过隧(suì)道,不开车灯,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

(4)借花献佛:

“花”指礼物。

“佛”指收礼物的人。

为善至乐:

“善”指好事,对别人好的事。

“乐”指自己心里得到快乐。

(5)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答案】

(1)设问句;妈妈怎么没去上班呢?

原来她生病了。

(2)B

(3)桃花、油菜花。

如果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则说明这种植物很可能需要昆虫来传播花粉。

通过查找资料和联系生活,我们知道一些植物开花的时候,会引来许多蜜蜂或蝴蝶,这说明这种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如桃花梨花、油菜花。

(4)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

【解析】【分析】

(1)划线句有问有答,作者自问自答,属于设问句类型。

可以照样子写:

妈妈今天怎么没上班呢?

哦,原来妈妈生病了。

(2)用昙花举例,不单是在说明昙花本身奇特,而是用来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受好多因素影响。

(3)划线句主要说明了有些植物必须靠昆虫传粉才能结出果实的道理。

可以联想到桃花、油菜花等春天开花的植物。

(4)从选文划线句中,可以总结出光照、温度、湿度、昆虫活动时间这些因素与植物开花时间有关。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设问修辞手法的理解运用能力。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从而把问题讲得一清二楚。

这种修辞手法能针对问题的主题,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2)本题考查对举例说明方法的理解能力。

举例说明是最基本、也最有说服力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实例来说明某一类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3)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题目要求读句子思考问题,首先看句子在说明一种什么道理,再根据平时的积累,触类旁通地找出其它类似的植物即可。

(4)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

选文主要讲述了植物开花的时间与好多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光照,再从选文中筛选出其它因素即可。

7.类文阅读

大海的呼吸

大海会呼吸,是吗?

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

你到海边去看看:

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

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海水浸没,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

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

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

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潮汐这匹烈马呢?

人们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早在20世纪,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一年的总发电量。

(1)将下面的“被”字句改为“把”字句。

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海水浸没,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

(2)本文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等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下定义  C.做比较  D.列数字

(3)填空。

大海的“呼吸”叫________,大海“呼吸”的特点是________。

(4)为什么可以利用潮汐发电?

(5)人们是怎么利用潮汐的?

【答案】

(1)要不了多长时间,海水会把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浸没,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

(2)B;D

(3)潮汐;威风凛凛,令人生畏,按时涨落,天天如此,年年不变

(4)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5)建成潮汐电站。

【解析】【分析】

(1)“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把“被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把字句”。

把“被”改成“把”。

即成为“把字句”。

(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

(3)、(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要不了多长时间,海水会把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浸没,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

(2)B;D(3)潮汐;威风凛凛,令人生畏,按时涨落,天天如此,年年不变(4)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5)建成潮汐电站。

【点评】

(1)掌握被字句改把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8.阅读语段。

完成练习。

   你看天空——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

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1)这个语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的奇妙?

________

A. 太阳                            

B. 云彩                            

C. 雨点                            

D. 水洼                            

E. 余晖                            

F. 群星

(2)这个语段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突出了天空的奇妙。

A.颜色   B.形状   C.尺寸   D.体积

(3)仔细读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想象一下,那会是什么形状?

讲述的又是什么故事呢?

(4)语段中打比方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句?

用“________”画出来,并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答案】

(1)A,B,E,F

(2)A;B

(3)略

(4)略

【解析】【分析】

(1)、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发挥个人的想像,言子有理即可。

(4)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

(1)ABEF

(2)AB(3)略(4)略

【点评】

(1)、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课文内容和想像。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9.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旱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河流的话果然应验。

河流至今长流不断,

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

整个让青苔铺满,

又让芦苇遮掩,

到头来完全枯干。

(1)“河流”遵循着的这条“自然规律”是指________。

(2)“河流”为什么会受到尊敬?

(   )

A. 因为河流不顾自身的安逸,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B. 因为河流不在乎名气,淡泊名利,甘愿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

(3)读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这句话中“应验”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

②“河流的话”指哪句话?

用“________”在语段中画出来。

(4)“池子”和“河流”的结局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请用语段中的词语填空)

【答案】

(1)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2)A

(3)原来的预言得到证实;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4)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①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②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2)A(3)①原来的预言得到证实②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4)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①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②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联

   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________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________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

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

如刚才例举的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

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

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

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

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

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期望与祝福的春联。

“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

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期望与祝福。

(1)在短文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每逢春节,________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________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2)在下列哪些是春联的特点?

________

①上下联字数相等。

②韵律性强。

③词性相对。

④平仄相调。

(3)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有什么作用?

(4)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上下联连一连。

又是一年芳草绿________       竹报岁平安

春同大地干山秀________       依然十里杏花红

勤劳门第春光好________       日照神州百业兴

绿柳舒眉辞旧岁________       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