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8963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高三11月“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该选项填入后面表格相应位置)

1.传说和一些历史记载均认为黄帝是男性,但有学者依据《左传》里“帝,后也”,《吕氏春秋》里“后土”即黄帝的神灵,《汉书》将“后土”解释为老年妇女,《史记》也说黄帝主生育、有女主象等记载推定黄帝是女性。

这最能说明

A.《史记》是一手史料,可信度较高

B.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应注重考辨

C.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了黄帝的性别

D.黄帝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史记》不是第一史料;C项错误,文献是二手史料,需要甄别;D项不选,题干的主题是关于黄帝的性别问题不是黄帝是否是历史人物;题干史料可以看出不同史料对黄帝性别记载不同,需要进行甄别考辩,故本题答案选B项。

2.《礼记》中载:

“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C.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D.天子为“天下共主”

【答案】B

【解析】由题中所给的“诸侯”、“天子”和“西周”这些信息可以基本判断试题考查的是西周奴隶社会的分封制或是与其有关的宗法制,进一步结合材料中的“祖”可以知道是涉及祖先血缘的宗法制的,根据宗法制的规定,祭祀天子祖宗的权利只有继承天子之位的嫡长子享有,分封到地方做诸侯的天子的其他儿子是没有此权利的。

故本题答案选B项。

A项是分封制,不符合题意;C项不选,西周没有郡县制;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

解题关键是“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涉及祖先血缘的宗法制,然后结合宗法制的特点进行选择即可。

3.中国古代男子休妻有“七出”之说,同时又有“三不去”对男子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的、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

这一规定

A.切实保护了妻子的利益

B.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

C.有利于维护宗法伦理秩序

D.赋予女子婚姻主动权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盛行宗法观念,题干材料的这些的规定是在维护宗法伦理秩序,故C项正确。

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基本权益是得不到保护的,故A项错误;

题干材料中的规定仅仅是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起不到稳定家庭婚姻关系的作用,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女是不平等的,故D项错误。

4.明代《织工对》记载:

“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

……进而问之……工对曰:

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

”材料表明在明代

A.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C.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答案】A

【解析】材料“日佣为钱二百缗”反映了雇佣劳动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了近代化的曙光,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选,题干体现的是自由雇佣关系,依附性不强;C项错误,自然经济是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的;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抑商措施。

点睛:

解题关键是“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结合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作答。

5.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

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这反映了顾炎武

A.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B.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

C.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D.以地方自治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题干中顾炎武主要是主张“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呼唤圣人不符合顾炎武的主旨,故A项错误;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是不符合史实的,顾炎武并不是要复古而是要反对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顾炎武的意思是把分封制与郡县制相结合,那么天下可以得到治理,由此可以分析出他主张给地方一定的自治权,D项正确。

6.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国内商品经济发达,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

A.鸦片输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B.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为缓慢

D.英、法工业革命后的商品输出

【答案】C

【解析】中国经济在传统“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下,使得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工商业的发展艰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出现“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故C项正确;A项不选,鸦片输入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与材料给的时间明清时期不符;B项与材料信息矛盾,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说明中国当时工商业发达,故B错误;材料讲的是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与英法工业革命后商品的输出无关,随着英法工业品的输入,中国大量白银开始外流,故D错误。

7.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大清帝国自愿奉送的,大清的官员是不愿惹这些麻烦(审判在华犯罪的外国人)的,这叫“以夷制夷”。

在今天看来是屈辱的规定,在当年还认为是“羁縻政策”的胜利。

这说明当时统治者

A.以西方经济侵略为防范重点

B.惧怕西方列强再次挑起战争

C.近代国家主权意识十分淡薄

D.不了解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

【答案】C

【解析】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和司法自治权,而大清帝国自愿奉送出这些,说明当时的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十分淡薄,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不选,“羁縻政策”其实质是在百目自大的心理下被英国武力胁迫而采取的妥协政策,不能看出惧怕心理;D项不选,世界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但与题干无关。

8.1924年,孙中山说:

“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

”表明孙中山

A.主张将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

B.决定节制资本以实现民生

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耕者有其田

D.主张改进民生实现耕者有其田

【答案】D

【解析】孙中山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他的主张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存在着本质的不同,AC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故排除;B没有涉及到土地问题,故排除;只有D才符合题意,因为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中的民生主义提出了“耕者有其田”,故选D。

9.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出现“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是

A.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洋务运动的破产

C.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影响

【答案】C

点睛:

解题时可以运用原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政治的根源应该从经济发展角度回答。

10.《新青年》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

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A.借助进化论解放人们的思想

B.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C.冲击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D.弘扬科学精神促进思想解放

【答案】D

【解析】由“《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结合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可以看出《新青年》旨在宣传科学精神,反迷信反封建,促进思想解放,故本题选D项。

A项不选,借助进化论解放人们的思想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除了进化论外还有“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C项不选,冲击儒学正统地位的主要是“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1.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

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892~1894年

1895~1913年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外商企业高额利润的刺激

B.洋务运动的破产

C.甲午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D.清政府的政策调整

【答案】D

【解析】图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其实代表的是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时间为1895~1913年,可知当时发生了《马关条约》签订的事件,清政府为了解决赔款问题,扩大财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所以出现了表中的情况,故选D。

A项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B项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关;C项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点睛:

解题关键是提取数据的变化及“1895~1913年”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选择即可。

12.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古田赖家坊的“协成店”驻地写了一封题名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的长篇信函,除对那些右倾悲观思想做了分析批评外,更多的是深刻阐发了他的关于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

该信函

A.明确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B.进一步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C.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肯定农民的历史作用和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由“更多的是深刻阐发了他的关于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主要是强调中国的革命道路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本题选B项;A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无产阶级的地位;C项不选,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是在延安时期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农民的地位和作用。

13.下图是1952~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百分比示意图。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土地改革所带来的成果

B.②的形成是由于文革错误导致的

C.③的出现是由于贯彻八字方针的成效

D.④→⑤的变化是两极格局瓦解的挫折

【答案】C

【解析】1957年经济增长点出现的原因在于“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实行,三大改造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A项错误;1960年经济困难在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即“左倾”错误导致的,B项错误。

1965年经济增长点出现原因在于八字方针的提出和“左倾”错误的纠正,C项正确;④→⑤的变化是经济体制的阻碍,故不选D项。

14.“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

邓小平“南方谈话”

A.最先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C.打破了认识误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C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南方谈话”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破了认识误区,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故选C。

A项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B项不选,早在1992年前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D项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

15.古代罗马法的义务份制度中明确规定了特留份制度(即遗嘱人不得以遗嘱取消有特定的法定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

遗嘱人在设立遗嘱时,如果没有给特留份权利人保留法定的份额,则其相应部分的处分无效),旨在限制完全的遗嘱自由、保护近亲的继承权、平衡遗嘱人意愿以及近亲权益两方面的关系。

这一规定

A.有助于罗马社会秩序的稳定

B.损害了遗嘱人的私有财产权

C.有利于保护公民的政治自由

D.避免了私有财产被远亲霸占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如果没有给特留份权利人保留法定的份额,则其相应部分的处分无效”说明范围内可以自由调节有关遗产的问题,有助于缓和矛盾,稳定罗马的社会秩序,A项正确;B项中的“损害”说法错误;C项不选题干主要是调节经济方面的财产问题,没有涉及到政治自由;由“旨在限制完全的遗嘱自由、保护近亲的继承权、平衡遗嘱人意愿以及近亲权益两方面的关系”可以分析出遗嘱法主要是平衡遗嘱人意愿以及近亲权益,与D项无关。

16.1787年美国宪法的“革命性”在于给共和政府的运作构置了“更完美的天平”,使天平始终不偏不倚。

材料中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最大程度限制了统治者的权力

B.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平衡

C.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法规定三权分立,任何两个权力机构之间都是相互制衡的关系,与““更完美的天平”,使天平始终不偏不倚”相符,C项正确;A项是C项一个表现;B项只是体现了中央和地方关系,没有体现政府的权力运行;题干强调的是政府的运作不是人民的权力,D项不选。

17.对18世纪,有人曾经用“最奇妙的”“伟大的和非凡的”“效果超乎人们想象的、对文明世界的面貌带来巨大变化”“一场革命正在发生”这样一些语言来描绘某个变革的发生。

这场“革命”

A.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推动了英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C.确立了垄断资本对世界的统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时间信息是“18世纪”,可以排除BC项;材料“18世纪”“对文明世界的面貌带来巨大变化”“一场革命正在发生”可知这场革命是工业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答案选D。

A项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

点睛:

解题关键是抓住时间“18世纪”和“一场革命正在发生”,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来选择即可。

18.弗兰克曾说:

“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他在此处强调的是

A.彻底否定了欧洲中心论

B.要以整体的观点看待欧洲史

C.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欧洲史

D.要以反殖民主义的态度看待欧洲史

【答案】B

【解析】本题的焦点就是到底是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从材料根据题干中“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可知,弗兰克本人强调的是是世界创造了欧洲,所以要从世界整体的观点来看待欧洲的历史,B项正确;A项中的“彻底否定”与题干不符。

C项中的“发展的观点”材料没有体现;D项“反殖民主义的态度”与材料无关。

19.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

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体现“离异”和“回归”特点的作品是

A.《神曲》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九十五条论纲”

D.《论法的精神》

【答案】A

【解析】从材料“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信息中,可以看到起离异和回归主要是对体现在反封建和继承人文精神上,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A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故A项正确;B项是17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著作;C项是宗教改革的;D项是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的。

20.黄仁宇评价苏俄(联)的某段历史认为:

“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

它如果有任何中心思想的话,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

”这种看法反映了

A.粮食税执行的必要性

B.余粮收集制的仓促性

C.计划经济体制的片面性

D.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

【答案】B

【解析】“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可知该政策是苏俄时期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符,故B项正确。

A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C项是斯大林模式时期的,不符合题意;D项与材料无关。

21.1930年,美国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

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外贸的依赖性减小了。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

A.此关税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危机的伤害

B.面对全球危机人类合作共同抵制经济危机

C.1913~1938年期间经济全球化趋势被改变

D.设置贸易壁垒,导致了世界贸易的萎缩

【答案】D

【解析】美国的关税法以邻为壑,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恶性循环的后果是全球贸易的萎缩和经济危机的加剧,故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中美国的做法只考虑减轻本国所承受的危机恶果,但是容易导致其他国家困难局面的加剧,其所引起的恶性报复势必形成连锁反应,本质上反映了在全球性危机面前,各个国家缺少合作共闯难关的意识,故B项不正确;全球化包括人员、管理、资源、市场、贸易等方方面面,材料只反映了世界贸易的萎缩,故C项错误。

22.1961年9月,在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上铁托提出:

“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条“艰苦的道路”

A.体现出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B.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选择

C.标志着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D.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中立政策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1961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等人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实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因此选A。

B项中的“所有发展中国家”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多极化格局只是一种趋势还没形成;D项错误,不结盟并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的应对两极格局维护自己的独立。

23.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

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政府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B.开创了西方福利制度的先河

C.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D.增加了国有经济的比重

【答案】C

24.“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点,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与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与此作品流派最为相似的是

A.《播种者》

B.《自由引导人民》

C.《马拉之死》

D.《老人与海》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贵族与平民”、“手艺者和农民”、“政治家和花花公子”、“军队”、“整个社会”等信息。

可知此流派反映社会现实,是现实主义,A项是现实主义;B项是浪漫主义;C项是古典主义;D项是现代主义;故本题选A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或28题15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申报》光绪二十年元月初九、初十、二十一日发表的《战必胜说》、《论日本之谋朝鲜将为俄人所误》、《论中国之兵可胜日本》等评论文章,都认为中日战争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龚书铎《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

材料二“日本自改法以来,民恶其上,始则欲复封建,继则欲改民政。

……虽兵制步伍泰西,略得形似,然外无战将,内无谋臣。

问其师船则以扶桑一舰为冠……,余皆小炮小舟而已,去中国铁船定远、超勇、扬威远甚。

问其兵数,则陆军四五万人,水军三四千人……近始杂募游惰,用充行伍,未经战阵,大半恇怯,又去中国准、湘各军远甚。

——张佩纶(晚清名臣,清流名人)

“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彼自变法以来,一意媚事西人,无非欲窃其绪余,以为自雄之术。

……日本步趋西法,虽仅得形似,而所有船炮略足与我相敌。

若必跨海数千里与角胜负,制其死命,至未敢谓确有把握

——李鸿章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中国民众对中日战争持怎样的看法?

为何有如此的看法?

(2)材料二反映当时部分士大夫怎样的心态?

说明了什么问题?

(3)和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李鸿章的看法如何?

为何有此看法?

又是如何实施的?

【答案】

(1)看法:

对战争的结局相当乐观(或认为中国必胜)。

原因:

中法战争的胜利激发了人们的信心;洋务运动(北洋舰队建设)的成就增强了人们的信心;民心可用,万众同仇为自信奠定了群众基础;对时局认识的偏差,盲目乐观。

(2)心态:

中国是“天朝上国”,日本是东瀛小国,骄傲自大问题:

对时局变化认识不足;秉承传统看法;对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强认识不足

(3)看法:

不愿和日本开战。

原因:

对中日双方的力量有相当清醒的认识;李鸿章有私心,想保存自己实力。

做法:

借助外交解决中日争端;保存实力,消极抵抗。

【解析】由“战必胜说》、《论日本之谋朝鲜将为俄人所误》、《论中国之兵可胜日本》等评论文章,都认为中日战争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可以概括出中国必胜的观点;第二问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前的中法战争的胜利、洋务运动的开展、群众基础及对时局的认识偏差等角度分析。

(2)由“…虽兵制步伍泰西,略得形似,然外无战将,内无谋臣。

问其师船则以扶桑一舰为冠……,余皆小炮小舟而已,去中国铁船定远、超勇、扬威远甚。

问其兵数,则陆军四五万人,水军三四千人……近始杂募游惰,用充行伍,未经战阵,大半恇怯,又去中国准、湘各军远甚”和“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

可以看出当时部分士大夫认为清政府远比日本强大的多,是“天朝上国”的骄傲心态。

第二问结合所学及材料的内容从中国的传统观点、对明治维新后的国力变化认识不清等方面分析。

(3)由“日本步趋西法,虽仅得形似,而所有船炮略足与我相敌。

若必跨海数千里与角胜负,制其死命,至未敢谓确有把握”可以看出李鸿章认为清政府没有战胜的把握,不愿和日本开战;第二问从对双方力量对比的认识及自己的私心角度回答;第三问结合所学从企图借助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和战争中避战保船、消极抵抗角度回答。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

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你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