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房中学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案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8884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蝉房中学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蝉房中学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蝉房中学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蝉房中学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蝉房中学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蝉房中学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案例.docx

《蝉房中学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蝉房中学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案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蝉房中学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案例.docx

蝉房中学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案例

《影响校园环境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恩格斯。

环境影响着人们性格的形成、思想的成长和发展等。

但人并不是一味的受环境的影响,他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周围的环境,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的。

二、目的与意义

学校环境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何影响,学校的环境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现影响校园环境的不利因素,并予以改造,这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大计和当代人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三、内容与方法

因本次活动研究的对象涉及到社会事实、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很难通过实验获取数据而

需要通过社会调查对特定的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调查形式获得证据进行了解描述研究以发现其相互间的联系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

拟对校园的内外环境分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周边环境、校园绿化、校园文化、校园垃圾。

四、小组成员的分工

五、研究程序

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活动方案:

1事先做好调查计划(各小组按分工展开工作)

2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全面调查的方法

3、认真做好调查资料的整理工作。

六、研究结果的预测

经过调查与分析,学生们会形成一些创造性的建议,对学校环境的治理方案形成文字材料报送相关部门。

 

影响校园环境因素的调查与建议

沙河市蝉房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师 李勇 郝哲 郑爱军

(邮政编码:

054105  电话:

0319----8676591)

一、指导思想

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在真实的实践中,让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直接实践、集体合作、群体探究,以促进学生社会化个性的养成和人格的完善。

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要以“时间、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的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综合、开放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地发展。

二、活动主题的形成过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次语文教学中,谈到了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学生们很快通过工具书查出了其释义:

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

在确定本次实践活动主题的课上,引导学生对这一成语作了引伸:

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学贤得环境对我们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同学们有兴趣去调查我们校园环境的因素有哪些吗?

有勇气对影响校园环境的因素进行改造吗?

学生们的情绪高涨,至此蝉房中学57班全班同学对本次活动主题达成共识。

三、活动记录

第一周:

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

2.与学生商议,确定活动方案。

经商议,同学们一致同意实施“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方案。

(1)分组:

把57班

分成四个小组,每十人为一组(考虑到优差生的分配)

(2)确定各小组调查的任务

一组:

校园周边噪音的调查

二组:

校园绿化方面的调查

四组:

校园垃圾的调查

(3)组内分工

由组内成员选出本组组长,并根据个人特长分工,需要采访的找口才好的同学;需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找语文程度好的同学等。

第二周:

活动实施

各小组在组长的协调下,根据本组活动任务展开调查。

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及棘手的问题,找指导教师咨询解决。

对于调查结果及建议以书面材料形式交给指导教师。

附:

各小组调查结果

(A)    关于噪音方面的调查纪录(吕玉强)

随着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城镇人口的不断密集化,噪声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健康等方面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

我们小组用一周的时间,对噪声源和噪声的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

噪声源:

1.教学楼位于距公路15米处,机动车发动机的声音及鸣笛声;

2.木器厂的电据声响;

3.电焊门市的电焊机声响及敲击钢铁件的声响;

4.选矿厂破碎机及球磨机的声响;

噪声危害程度:

弄清噪声源后,刘天雷等7名同学分别就噪声的危害程度对全校师生进行了抽样走访:

1.    汽笛声会打扰思绪,影响学生专心听讲;

2.    学生对刺耳的电据声响有恶心、头晕的感觉;

3.    电焊机及选矿厂发出的有节奏或无节奏的声响会使人产生疲劳感;

噪声的危害是否已噪声污染呢?

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向指导教师做了咨询。

声环境质量指标是确定污染与否的尺度,超过了标准,就属于污染。

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标准可参照一类标准(昼间55dB,夜间45dB)。

若未超此限度,但事实上对他人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的影响应当由环境保护部门作出相应的处理,以维护良好的邻里关系。

这次调查我们不但发现了问题,还学到了一些有关的法律知识,受益匪浅。

(B)关于校园绿化方面的调查(左孟楠)

本小组成员街道分配的任务后,马上行动,对校园的绿化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罗列如下:

1.    校园内的大杨树总在人为的减少,只剩下仅有的四棵;垂柳三棵。

2.    可用于种花的花池数量少,只有四个,且花的种类单一,都是月季。

3.    所有班机教室里没有绿色点缀。

4.    新种植的柳树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成活率低。

这次调查,全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

大树为什么被锯倒?

多可惜啊?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采访了学校的曹校长。

曹校长回答到:

“大树紧贴宿舍和食堂的房檐,刮大风事会对建筑物造成破坏,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锯树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们这种善于发现问题且敢于之一的精神值得提倡。

”我们不但解了心头之疑,还得到了曹校长的表扬,都有一种成就感。

(C)关于校园文化的调查(张雪霞)

黎明时分,清脆的集合哨声回荡在校园时,我们拍着整齐划一的队伍,喊着嘹亮的口号,跑步在清晨的马路上;早晨红日初生朗朗的读书声响彻校园;旭日高照时,悦耳的歌声把教师和学生带入了愉快的教学和快乐的学习中------

校园是美丽可爱的,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但我们认为还应添加新的内容:

1.    早、中、晚三餐时间应有美妙的音乐相伴;

2.    设立广播站,会更好的沟通师生关系;

3.    成立文学社,为文学爱好者提供更广的舞台。

(D)对于校园垃圾的调查(左运敏)

对于校园垃圾的调查工作,我们小组是分三方面进行展开的:

垃圾种类、垃圾存放、垃圾处理。

一、      垃圾种类

李佼佼等三位同学不怕脏不怕累,一是通过观察学生们倾倒的垃圾,二是实地刨出进行观察,发现学校形成的垃圾有以下几种:

1.    方便面、雪糕的零食的包装袋,也就是白色垃圾;

2.    废纸;

3.    玻璃片;

4.    其他;

值周学生每天要推走4—5车垃圾,我们发现学生中浪费现象严重,健康消费值得加强提倡。

二、垃圾存放

有固定的垃圾存放点,但是露天的,刮风是垃圾又会遍及校园,影响校容校貌。

二、      垃圾处理

当垃圾点垃圾存满后,用车子推倒河滩。

我们认为,对于校园垃圾,应该从量上控制其产生,密闭式存放,并作回收再利用等有效处理。

 第三周:

交流评价(活动成果)

对于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在班上进行交流,学生们谈收获、谈体会。

我们给与全班学生以肯定性的评价:

同学们,经过你们的共同努力,应经了解到了我们校园环境的状况,那么请同学们再次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讨论一下:

怎样为改善校园环境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呢?

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们感到本次活动的意义不只是进行调查交流,而更在于务实、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接下来的时间,学生都活跃起来:

倡议书、警示牌、信件等如雨后春笋般的应运而生了。

 

(1)给蝉房乡人民政府的一封信

蝉房乡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我们是蝉房中学七年级57班的学生,希望你们能了解并关注我们所反映的问题。

最近我们班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对学校及其周边环境作了一次调查,先把我们发现的有关环境方面的问题汇总如下:

1.  汽车在学校路段鸣长笛;

2.    木器厂电锯声响刺耳;

3.  电焊机修门市发出的噪音;

4.    选矿厂作业时的噪音;

学校全体师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噪声米计时同学们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给我们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此,我们有两点请求:

1.  希望你们能对噪音的制造者和校方就此问题进行调解;

2.    应用技术设备对噪音进行科学测定,已造成噪音污染的,追究其责任。

总之,希望你们能帮我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谢谢!

   此致

敬礼

                     蝉房中学66班全体学生

                       2009年2月12日

 

(2)倡议书

学校是我们可爱的家园,我们在这里唱歌、跳舞,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但是我们在不经意间也增伤害了她,为了我们的母校不再伤心,特向全体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1.    保持校园清洁,不乱扔果皮纸屑;

2.    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不采摘、攀折;

3.    为校园绿化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如浇水、松土、除草等;

4.    为校园建设出谋划策;

5.    积极同破坏校园环境和设施的行为作斗争;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校园会变得个更美丽、更可爱!

(3)爱护环境的标语选萃

1.除了你欢笑什么也别带走;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勿碰我,脚下无根。

4.爱惜花草,珍惜美丽。

5.小草青青,请我践踏。

 

校园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利用

沙河市蝉房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师 李勇刘聚书 郝 哲 

 (邮政编码:

054105  电话:

0319----8676591)

一、 活动主题的提出

1.什么是垃圾

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随着人口的增多,大量的生活垃圾也就随之增多,垃圾产生量的逐年上升影响着生活的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二十一世纪的环保是大众参与的环保,每个人从我做起,是环境问题解决的基础。

社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而且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学校是一个大型的公共场所,更是培养每个公民环保意识的重要阵地。

因此,科学正确地处理校园垃圾,对建设美丽的校园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2.校园垃圾现状及思考                                                

 “颠狂空袋随风舞,轻薄纸屑逐人飞”,这是在许多校园都可以见到的真实写照。

蝉房中学地处沙河市西部山区,学生众多,自然免不了产生大量的垃圾。

有落叶和学生的废纸、废文具、果皮、果壳、零食袋以及教工的生活垃圾等等。

3.活动主题的形成

从资源再生的角度考虑,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但每年浪费,损失的资源数量又相当大。

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达250-300亿元。

因废弃圆珠笔芯一年浪费的铜就有几十吨,因废电池损失的锌一年有数十万吨,牙膏皮一年也损失掉几万吨铝,还有无法计算的废纸浪费!

从表面上看,垃圾是消费的终结,但对社会和人类而言,尤其是当人类社会普遍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垃圾回收利用日益得到重视。

到底这些生活垃圾应该怎么样处理好呢?

有没有可以再回收利用的资源?

可利用的成份多大?

怎么样把可利用的东西再收集利用起来,做到更科学的处理?

不可回收的应该把它送往哪儿去呢?

这一直是我们蝉房中学广大师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至此,我们蝉房中学的学生对科学处理校园垃圾、对建设美丽的校园和培养自己爱护环境的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大家都愿意参加这一次“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 活动方案

1.分组:

我们蝉房中学团支部将学校学生按班分组,把57班、58班、59班、60班编成一、二、三、四共四个小组,分别由本班团支部组织十名善于思考、能吃苦耐劳的团员组成。

(考虑到优差生的分配)

2.确定各小组调查的任务

一组:

校园垃圾源的调查

二组:

校院垃圾存放的调查

三组:

分析垃圾横行的原因

四组:

负责征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征文整理,撰写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对策。

(3)组内分工

由组内成员选出本组组长,并根据个人特长分工。

三:

活动实施

各小组在组长的协调下,根据本组活动任务展开调查。

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及棘手的问题,找指导教师咨询解决。

对于调查结果及建议以书面材料形式交给指导教师。

附:

各小组调查结果

(A)蝉房中学校园垃圾源的调查

第一组同学不怕脏不怕累,通过观察学生们倾倒的垃圾,并进行实地刨出进行观察,发现学校形成的垃圾有以下几种:

1.方便面、雪糕等零食的包装袋,也就是白色垃圾;

2.废纸、废文具;

3.玻璃片;

4.其他:

树叶、果皮、果壳、及教工的生活垃圾等等。

值周学生每天要推走4—5车垃圾,我们发现学生中浪费现象严重,健康消费值得加强提倡。

(B)垃圾存放及处理的调查

第二组经过调查,发现:

1.学校有固定的垃圾存放点,但是露天的,刮风时圾又会遍及校园,影响校容校貌。

2.校园的垃圾箱数量较少,整个校园只是象征性的在校园醒目位置放着辆垃圾箱。

3.当垃圾点垃圾存满后,用车子推倒河滩。

并没有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

有大量的可回收利用的资源白白的浪费掉。

(C)校园垃圾横行的原因的调查

乍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看着垃圾横行了?

然而,我们只要一分析,就会发现校园内垃圾横行的原因有五:

   1、垃圾箱放置地点不合理。

仅有的垃圾箱放在校园的中心教学楼前,距离教室较远;宿舍前没有垃圾箱;(垃圾箱应放在学生活动集中、距学习生活场所较劲的地方)

   2、垃圾箱数量有限。

(学校应多购置垃圾箱,在教室外、宿舍外、校园适当位置放置垃圾箱)

   3、有些垃圾箱清理不及时。

(垃圾箱应及时清理,我们学校之日班级每天都应对校园内的垃圾箱进行检查和清理)

   4、部分学生并没有作到垃圾丢进垃圾箱。

(学校全体师生都应有爱护环境的意识,养成将垃圾投入垃圾箱的良好卫生习惯。

(D)蝉房中学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的对策及意义

第四组学生在实践教师的指导下,将全校200多份征文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整理,汇总出以下资料:

 1、通过进一步调查和思考,我们不难认识到校园垃圾种类较单一,易于分类回收的情况:

  ①教室内:

废纸,塑料食品袋,果皮,废电池,废文具;

②宿舍内:

废纸(箱),塑料食品袋(瓶),果皮,废电池,生活废物;

③校内路上:

废纸,塑料食品袋,果皮,落叶;

 ④操场上:

废纸,塑料食品袋,果皮;

针对我校校园垃圾现状,我们将垃圾分类回收。

这样,就可将分类后的垃圾各按用途回收利用。

2、垃圾分类回收的具体对策

学校购置适当数量的垃圾箱,放于适当的位置。

师生投放垃圾就进投放。

在我们校园里的垃圾箱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便是校园垃圾分类处理的一个举措。

废纸、玻璃被投入可回收垃圾箱,而其他的垃圾诸如零食袋等投入不可回收垃圾箱。

教室和宿舍中放置两个废纸箱,分别标上红、黑颜色的标记。

红色的盛放可回收的废物,黑色的盛放其他废弃物。

可回收废物由班内或学校销售给废品回收单位(个人),不可回收的垃圾则集中到只在学校的垃圾堆放点,由之日学生集中推到校外垃圾处理厂。

3、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意义

①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回收意识提高,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卫生习惯;

②校园环境大为改观,变得整洁美丽,告别了以往树叶、废纸到处乱飞的状况;

③垃圾的总回收率会逐渐上升。

各班、学校因垃圾的分类回收销售给回收单位,得到一笔小小的回收收入;

④学校进行了相应的健康消费教育,学生购买零食减少,相应的食品袋等白色垃圾大为减少;

⑤值日生清理的垃圾量大为减少,工作量减少,清理卫生的效率大为提高;

⑥社会效益:

开展垃圾分类,通过学生辐射家庭和社会,将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改变以往一些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⑦生态效益:

垃圾分类处理后,减少了进入外界的固体污染物和白色污染物,容易降解腐蚀的,进行填埋处理,不易降解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回收合理化利用,资源循环再生,资源再生不仅意味着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意味着发展经济。

四、结语

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

环境给予人类维持自下而上的物质,并使人类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得以发展。

今天要更加谨慎地考虑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不关心,有可能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甚至无法挽回的损害。

反之,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采取比较明智的行动,就可能使自己和后代在一个符合人类需要和希望的环境中过着美好的生活。

世界在不断的发展当中,人口也随之与日俱增。

无论是常规能源资源还是非常规能源的消耗量,都非常大。

 中国是资源大国,同时又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微乎其微.但是每天生产的垃圾总量却是数量惊人。

然而,我们普遍忽略了一个问题:

垃圾―也是一种资源,是世界上唯一增长的资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出的垃圾愈来愈多,如何科学处理日益增多的垃圾,已成为各个国家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人们对垃圾分类习惯了,看到不进行垃圾分类的人就像看到不刷牙不洗脸的人一样不能接受。

这一时代离我们该不会太远了。

   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众参与,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需要在各个环节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宣传教育。

我们大力发展校园垃圾分类处理,不仅是为了解决垃圾公害,更是由于它具有超越了垃圾处理本身最重大的意义,这就是:

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周围一片,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号召公民积极参与。

通过垃圾分类,公民容易理解自己与环保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垃圾公害的制造者,也同时是垃圾公害的受害者,应树立这样的意识: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是一种公民行为个人行为,要保护民族的生存根基,必须从每个人做起。

以“垃圾回收,保护地球,举手之劳,参与环保”为口号,强调垃圾分类对于挽救耕地、减少污染、节约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最终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周围一片”的目的。

反思: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本次活动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文化引起了足够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综合性,本次活动实现了更多课程资源的整合,物理{噪声调查}语文(调查报告、建议书)信息技术(成果的展示)等共同融于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