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8855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docx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docx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

目录

一、物探方法技术及应用1

㈠物探方法的特点1

㈡主要物探方法及其应用2

㈢云南物探方法典型找矿实例4

㈣物探方法应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5

㈤云南主要物探工作程度(截止2007年)7

二、化探方法技术及应用8

㈠化探方法的定义、分类8

㈡主要化探方法及其应用8

㈢样品的分析、数据处理、编图9

㈣云南化探方法找矿实例11

㈤化探方法应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12

㈥云南主要化探工作程度12

三、物化探成果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12

地球物理(物探)、地球化学(化探)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

(提纲)

地球物理勘探(物探)、地球化学勘查(化探)是矿产勘查中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同时为基础地质研究和成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在水、工、环调查中也广泛应用。

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取得明显成效,在地质找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存在局限性。

现概略介绍固体矿产物探、化探方法技术及应用。

一、物探方法技术及应用

物探方法的特点

1、定义

根据岩石、矿石物理性质的差异,利用精密仪器探测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进行矿产勘查,划分岩浆岩体、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物探。

2、物探方法分类,大致可或分为三类:

(1)地面物探;

(2)航空物探;(3)井中物探与物探测井。

3、物探方法特点

(1)直接找矿—勘探对象是目的物,如磁测找磁铁矿,重力法勘查盐岩,激电探测铜多金属矿等。

(2)间接找矿—勘探对象是目标物,如磁测找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重力法探测含在盐岩中的钾盐,地震法探测石油构造,电法圈定含金破碎带等。

(3)物探成果具有多解性,不同的地质体,相似的物性条件可形成相似物探异常,例如磁铁矿和基性火山岩均可引起强磁异常,铜多金属矿与黄铁矿都能形成激电异常。

合理区分矿与非矿异常至关重要。

(4)物探成果又有等效性,物性差异大、地质体(矿体)较小与物性差小但规模较大的地质(矿)体,在一定的埋藏条件下形成相似异常,为定量解释造成影响。

(5)物探成果存在干扰因素,金属矿区往往地形恶劣,地形对物探成果形成干扰;与探测对象物性条件相近的地质体形成假异常或非矿异常,如碳质层对激电找矿的干扰,玄武岩对磁法勘探的干扰等。

4、解决物探成果多解性排除干扰的途径:

(1)在经费允许条件下尽量采用综合物探、化探方法,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

(2)物探资料一定要结合地质、化探、遥感成果深入综合研究。

㈡主要物探方法及其应用

1、重力勘探,应用精密仪器观测由于地层、矿体密度差异引起的重力场的变化,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的方法,叫做重力勘探。

广泛应用于基础地质研究,例如划分断裂、沉积盆地,圈定岩浆岩体,尤其与有色金属矿关系密切的隐伏花岗岩体,为成矿预测提供依据。

重力勘探为重大基础地质研究提供深部地质信息,云南经多年综合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例如:

哀牢山推覆构造,滇东北北西构造,滇西北北东向基底构造,攀西裂谷南延,澜沧江东侧裂陷带等。

重力法也可以应用于矿产勘查,尤其沉积矿床,例如盐(钾)矿。

规模较大的磁铁矿、铬铁矿也可以直接找矿。

2、磁法勘探,自然界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利用磁力仪器观测磁场的变化,进行矿产勘查和研究基础地质问题的方法,称磁法勘探。

磁力仪轻便,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是铁磁性矿产如磁铁矿勘查的有效方法,赋存于具有磁性的矽卡岩中的有色金属矿,磁法找矿效果也很好,此外,划分火山岩盆地,圈定隐伏岩体,研究基础地质问题,磁测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将磁力仪装在飞机上测量称航空磁测,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扫面。

3、电法勘探,根据岩石和矿石的电性差异进行矿产勘查、水文勘察和研究基础地质问题的方法,称电法。

电法的种类很多,有地面电法和航空电法,有直流电法和电磁法,现简要介绍几种方法:

(1)直流电阻率法,向地下供直流电观测电位,计算电阻率。

水文勘察用此法较多,矿产勘查也广泛应用,但地形影响大。

(2)直流激发极化发(IP),间歇正负供电,观测激发产生的二次电位,计算极化率(ηs)或充电率(Ms),导出电阻率(ρs),探测侵染状硫化矿体,效果好,如斑岩铜矿、铅锌矿、黄铁矿,铜矿等,块状硫化物矿床效果更好。

比较起来,有色金属矿激电找矿效果最好。

找水和划分含金破碎带也有广泛的应用。

缺点:

仪器较笨重,探测深度较小,一般200米以内。

激电方法还有双频激电、幅频激电。

(3)瞬变电磁法(TEM)利用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送脉冲式电磁场,用仪器观测由地下矿体、地质体产生的感应电磁场,计算电阻率,用以找矿和解决地质问题的方法,称瞬变电磁法(TEM)。

适用于划分岩性层,探测含矿破碎带以及直接找低阻矿体和含水层。

仪器较轻便,探测深度较大,可达500米以上。

(4)可控源变频大地电磁(EH4):

观测人工和天然电磁场进行找矿和研究基础地质问题的方法称可控源变频大地电磁(EH4),适用地下水、煤田、金属矿探测,以及环境调查,探测深度可达1000米,浅层,<500米利用人工源,>500米利用天然电磁场。

计算电阻率参数。

仪器较轻便。

(5)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

观测天然电磁场,计算电阻率参数。

应用领域与EH4相似。

还有频谱大地电磁、甚低频、陈列式大地电磁等。

4、放射性勘探,利用专门仪器测量岩石、矿石放射性强度的方法称放射性勘探,主要用于寻找放射性矿产。

方法简便效率高,放射性能谱测量可划分岩浆岩岩相带。

5、地震勘探,不同地层弹性波阻抗(密度)存在差异,人工激发地震利用仪器观测地震波的信号,用来研究地质构造,地层分层,称地震勘探,石油、煤田、工程等勘查工作广泛应用。

恩洪煤矿划分煤层及构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已相当于层析成像技术。

目前,各物探方法数据采集已实现仪器自动录入、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成图。

㈢云南物探方法典型找矿实例

物探在铁矿、有色金属矿、贵金属铂钯矿、沉积矿床盐岩(钾)矿、煤矿等勘查中取得了大量找矿成果,在基础地质研究和成矿预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典型找矿实例做简要介绍。

1、物探异常定义:

由地质体、矿体引起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称物探异常,就像人体体温,37℃为正常场,38℃为弱异常,40℃属高异常。

近地表大范围地质体、深部大规模地质体引起的异常称区域异常,由矿(化)体或小范围目标物、目的物形成的异常称局部异常。

区域异常是研究基础地质问题依据之一,如区域重力、航磁异常,局部异常是直接或间接找矿信息。

局部异常的划分:

先计算一定区域的平均值,(需剔除较高值,多次迭代求取),也称背景值,测点观测值减去背景值即为局部异常值。

有意义异常的分离:

物探异常往往由目的物、目标物和干扰因素综合引起,尚有深部地质体形成的背景异常,迭加在一起。

以大红山铁铜矿磁异常为例说明异常的复杂性,异常分为三级,一级为深部变基性火山岩引起的大范围异常,二级为深部铁铜矿引起强度较大的异常,三级异常为出露地表磁铁矿小矿层形成强度较高、范围狭小的异常。

有色金属矿激电异常也有类似情况,有矿体、矿化体形成的异常,有碳质层引起的异常,黄铁矿化也出现异常,非矿因素异常有时还会掩盖矿(化)异常。

在众多异常中分离有意义的异常,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

2、找矿实例

(1)新平大红山铁铜矿。

航磁先发现大红山异常,正负伴生。

地面1:

5万磁测普查圈定强度达2000nT磁异常,面积300km2,根据磁测成果推断由磁铁矿引起,埋深540m,厚250m。

地表只见脉状矿层,验证钻孔590m见矿层,厚181.5m,铁铜矿共生。

经大量钻探控制,规模达大型矿床。

磁测在滇中铁铜矿、滇西、滇南铁矿勘查中都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验证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区金厂河磁异常,发现埋藏280m隐伏铁铜矿。

(2)思茅大平掌铜多金属矿。

含矿地层为石炭系中酸性火山岩系,上部矿体为块状硫化物,下部为脉状和浸染状。

在已有矿点的基础上开展地质勘查,先施工2个钻孔未见矿。

激电工作结果在矿区圈定明显充电率(Ms)异常,矿体为低阻高极化,异常内施工的钻孔均见矿体,周边弱异常也见矿,只因埋藏深度加大,厚度变薄。

瞬变电磁在矿区异常与矿层对应。

激电成果起到指导探矿工程布置的作用。

电法在金平白马寨铜镍矿、保山核桃坪铅锌铜矿、鲁甸乐红铅锌矿、滇中铜矿、中甸普朗斑岩铜矿等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㈣物探方法应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特定的条件下,物探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特定条件是:

⑴矿体、地质体与围岩物性差异明显;⑵矿(化)体、地质体规模较大;⑶埋藏较浅;⑷地形条件相对较好;⑸干扰因素较小。

有色金属矿由于矿层薄、品位低、引起的异常一般较弱,常被干扰因素引起的异常所掩盖,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区分矿与非矿异常。

1、合理选择物探方法

不同类型的矿产,采用不同的物探方法与技术。

详见下表。

云南省优势金属矿产主要类型物探方法简表

矿种及主要类型

主要物探

方法

辅助物探

方法

典型矿床

备注

一、铁矿

1.与基性火山岩有关的磁铁矿

磁测

大红山

2.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

磁测

激电

滇滩

3.沉积改造型(菱)铁矿

高精度磁测

鲁奎山

氧化矿具弱磁性

二、铜矿

1.岩浆熔离型铜矿

磁测

激电

白马寨

2.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铜矿

磁测

激电

长安冲

3.斑岩型铜矿

激电

磁测

普朗

4.沉积改造型铜矿

激电

六苴

三、铅锌矿

1.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

激电

电磁法

(TEM、EH4)

乐红

2.接触交代(矽卡岩)型

磁测

激电

都龙

3.斑岩型铅锌矿

激电

磁测

老街子

四、锡钨矿

1.接触交代(矽卡岩)型

磁测

激电

马拉格

2.斑岩型

化探

3.内云英岩型

化探

(1)铁磁性矿产(铁矿)、与矽卡岩、角岩有关的矿产(铜多金属矿)、与基性岩、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铜镍、铬、铂钯矿)勘查,采用磁法,既快速又经济。

(2)硫化物矿体,例如铜、镍、铅锌矿等,应用电法,尤其浸染状矿体激电具有独特的作用。

激电还可以探测具有黄铁矿化的破碎带,在金矿勘查中可起到间接找矿的作用。

(3)沉积矿床例如岩盐、钾盐勘查,应用重力法效果好,直流电法有效地探测矿层顶板埋藏深度,地震法可以较准确地探测含钾盐岩层的厚度及构造,例如小断裂等。

煤炭勘查中综合方法测井有效地确定煤层深度、厚度和夹石。

滇东煤田测井成效好,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方法。

2、遵循合理的工作程序,地质找矿大致程序是:

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勘探—开发,一定要遵循合理的工作程序,否则就会走弯路。

不同的工作阶段应有不同方法不同比例尺的物化探工作成果,例如第一阶段有1:

20万区域重力、航磁、化探等成果,第二阶段有矿带(区)1:

5万或更大比例尺化探、磁测、电法、重力等成果,勘探阶段有的矿种还配合开展测井和井中物探工作。

各阶段物探、化探资料都应结合地质综合研究,为地质勘查提供找矿信息。

遵循合理工作程序,在特定的条件下,就可以取得突出的找矿效果,例如:

核桃坪由1:

5万至1:

1万,重力、磁测、激电、化探分阶段布置,还做了纵剖面,深入研究,验证见矿,否则就会走湾路,例如,滇西南某铅锌矿400m间距Ms异常未加密测线就布工程结果落空。

3、注意物探资料的多解性、等效性研究。

(1)物探异常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引起,例如基性火山岩、矽卡岩磁性强,对磁测形成干扰;碳质层、黄铁矿化等激电可出现非矿异常;地形强烈起伏、岩溶破碎带可引起电阻率假异常,对找矿造成影响,一定要结合地质综合研究,努力区分矿和非矿异常。

有时碳质层与矿层异常从外形上可区分,如小场,麻芋林。

(2)有色金属矿一般矿层薄,品位低,形成的物探异常弱,埋藏较深的矿体异常强度也减弱,要注意低缓异常研究。

应加强有色金属矿物探方法技术条件可行性及有效组合研究。

(3)尽量采用多种物化探方法综合信息开展找矿工作,设法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形成的异常,努力提高找矿效果。

㈤云南主要物探工作程度(截止2007年)

1、区域重力,1:

50万—1:

100万重力全省已基本覆盖,重点成矿带按国际分幅完成1:

20万重力调查,总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0%。

编制了全省1:

100万系列重力图件。

2、区域航磁,自1958年起至2001年全省1:

20万航空磁测已基本覆盖,分为至少16个工区不同年度实施,工作精度存在较大差异常。

全省不同工区拼图编制了1:

50万航磁异常图。

3、重要成矿带或按国际分幅开展物探普查,基本比例尺1:

5万,主要为磁测,部分重力,截止2007年底,据不完全统计累积完成总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

4、金属矿矿区开展1:

2.5万—1:

1万物探工作,主要方法为电法、磁测。

5、地震部门在云南开展3条地壳测深长剖面,石油部门在思茅盆地进行了大地电磁测深控制性剖面。

二、化探方法技术及应用

㈠化探方法的定义、分类

1、定义:

采集不同介质的样品,分析其微量元素含量,用以找矿和基础地质调查的方法称地球化学勘查,简称化探。

2、化探方法分类,按采样介质不同可划分为岩石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水、生物地球化学、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等;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可划分为区域化探、化探普查、化探详查等。

㈡主要化探方法及其应用

1、岩石测量,采集岩石样,分析其微量元素含量,用以找矿的方法称岩石测量,矿山探测隐伏矿,建立地球化学模型及找矿勘查广泛应用岩石测量。

2、水系沉积物测量,采集水系中的淤泥、细砂,分析其微量元素含量,用以找矿和基础地质研究,以采样密度稀密程度又可划分为两类。

(1)区域化探,比例尺1:

20万,采样密度1-2件/km2,4km2内的样品组合成一件样,分析39种元素,我省39.4万km2国土面积已覆盖。

不仅用于找矿勘查,在成矿预测中也广泛应用。

(2)化探普查(水系沉积物),采样密度4-8件/km2,分析与找矿有关的10种左右的元素。

主要用于找矿勘查。

3、土壤测量,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微量元素含量用以找矿的方法,按采样密度可划分为两类,主要用于找矿勘查。

(1)土壤化探普查,比例尺1:

5万,采样密度8-20件/km2,分析与找矿有关的10种左右的元素。

有色金属矿广泛应用化探普查,确定找矿靶区。

(2)土壤化探详查。

比例尺1:

1万或更大,采样密度100-500点/km2,样品分析与找矿有关的几种元素。

难识别的微粒型金矿多采用化探详查。

4、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基本比例尺1:

25万,主要采集土壤样,同时采集湖底沉积物样品、生物样品,分析多种微量元素,用以研究环境、生态、农业以及找矿勘查。

我省已开展昆明一玉溪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

5、其他化探方法,如气体地球化学、水地球化学,地电化学等主要用来找隐伏矿。

㈢样品的分析、数据处理、编图

1、样品分析

(1)样品分析有严格的质量指标,例如检出限、报出率、精密度(相对偏差)、准确度(与标准样偏差)等,区域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高,分析39种元素,普查、详查往往在矿带或区域化探异常区布置,分析质量指标略低于区域化探,分析几种或十几种元素,即主要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

化探样品分析的是微量元素,要求灵敏度高。

(2)采用合理配套分析方案,进行多元素分析,例如,Au元素采用化学光谱分析,检出限0.3×10-9;x荧光分析10余种元素;ICP分析多个元素;光谱撒样法、原子吸收法等。

(3)严格的质量监控措施,样品分析过程中要插入省级二级标样,区域化探还要插入国家级一级标样,以计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并进行内检、密码样品分析,重复样品分析。

根据需要还要进行外检样品分析。

2、化探数据处理

为合理提取有意义的异常和突出弱异常。

在诸多数据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于研究区情况的方法与技术。

⑴变化背景剩余异常计算,范围较大的化探勘查区,可能跨几个地质构造单元,不同构造单元地质背景存在差异,分区进行数据处理,分别统计其背景值,计算剩余异常,比统一背景效果好。

⑵衬值异常的计算,采样点元素含量与一定范围平均值之比称衬值异常,背景值统计需剔除大于平均值3倍离差的特高点,该方法可突出低背景中的弱异常,消除大范围高背景异常,使得不同地质背景下的异常具有可对比性。

⑶泛克里格法,是一种数据处理新技术,以起伏变化的区域背景求取剩余异常,不仅突出了高异常区,也清晰地反映了低缓异常。

⑷多重分形滤波法,也是一项数据处理新技术,地球化学势态和异常分布可以比做不同频率的变化,以此进行异常分离,经数据处理后的异常,分带性清楚,有效地提取了弱异常,压抑了大片玄武岩Cu高背景干扰。

3、化探图件编制

⑴各种比例尺化探工作都必须编制网格(点位)数据图,将分析数据标注于4km2网格中间(区域化探)或采样点旁,一个元素一张图,作为原始资料存档。

⑵单元素地球化学图,用区内所有分析数据成图,首先统计图幅内元素的平均值、标准离差,划分色区,多以log0.1×10-6间隔成图,勾绘等含量线。

范围很小的详查工区可不做地球化学图。

⑶单元素异常图,选择几种成矿元素或指示元素作异常图,分析数据减掉异常下限即剩余异常值,以异常值勾绘异常等值线。

异常下限的统计,CA=x+1.65—2S,式中;x—背景含量,S—标准离差。

⑷综合异常图:

将几种相关元素异常或某些元素异常下限(等值线)综合于同一张图,并与地质矿产图套印。

㈣云南化探方法找矿实例

多年来,云南省不同比例尺化探工作圈定大量异常,经择优查证并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发现了一批矿床(点),尤以区域化探金矿找矿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楚雄小水井金矿。

1:

20万化探圈定小水井Au异常,经1:

5万化探普查异常更加明显,进一步开展1:

1万土壤测量,圈定三个Au异常,找矿靶区更加明确,经地表工程验证,在异常内发现金矿体,钻探控制已达中型。

是元江北侧首次发现产于三叠系新类型金矿。

随之在其外围又发现官朗山、西西郎等几处金矿。

该类金矿属微粒型,肉眼难以识别。

分析技术的提高,是发现金矿的重要条件。

播卡异常先由物化探队1:

20万化探圈定异常,异常查证,随后一大队第二次检查均见矿化,后由807队初步评价发现矿体。

据初步统计,全省十余处金矿均为验证化探异常发现,老王寨金矿1:

1万化探圈定67个Au异常,经验证60个见矿,在金矿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㈤化探方法应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遵循合理的工作程序,区域化探由于分析的是组合样,异常位置会发生偏移,需要在异常区加密取样,有色金属矿一般加密至1:

5万,方法为水系沉积物或土壤测量;金矿勘查有必要进一步布置1:

1万土壤测量,缩小找矿靶区,再安排探矿工程。

否则就会走弯路。

例如:

滇东某Au异常查证中直接在1:

20万异常布置工程,结果落空,加密取样进一步工作异常内见矿。

2、化探异常筛选需结合地质背景和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分析研究,排除一些干扰因素,例如,灰岩风化红土会使Au含量背景抬高,有的还会出现假异常。

师宗—弥勒Au异常带、紫金山—富恒带Au异常均有红土风化干扰。

玄武岩等基性岩cu含量为高背景,形成与地层相对应的大范围异常;地形影响会使异常沿坡向下迁移等。

3、注意低缓异常研究,由于矿体埋藏深度和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的差异,会出现矿床规模与异常大小不相对应的情况,既小异常、弱异常中会发现较大规模的矿床,因此要注意低缓异常研究。

黔西南Au矿大矿异常并不大,辽宁某Au矿异常只8ppb,我省大红山、金厂河化探异常均弱。

㈥云南主要化探工作程度

1、1983年—1999年,1:

20万地球化学勘查(水系沉积物测量)全省国土面积39.4万km2全部覆盖。

2、主要成矿带或按国际分幅开展1:

5万化探普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约完成10多万km2。

3、诸多金属矿矿区开展1:

2.5万—1:

1万化探工作。

三、物化探成果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1、根据区域重力、航磁异常特征,结合遥感、地质综合信息划分断裂构造,圈定岩浆岩体,尤其隐伏中酸性岩体,总结区域成矿规律。

2、建立典型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以相似类比的原则进行成矿预测。

3、在基础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化探异常为主要依据,按照元素种类、异常规模、不同元素的分带性,异常空间分布规律等特征,结合地质综合研究,划分找矿远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