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712篇共6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8725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712篇共6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712篇共6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712篇共6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712篇共6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712篇共6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712篇共6套.docx

《自考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712篇共6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712篇共6套.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712篇共6套.docx

自考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712篇共6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 )。

C、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参见教材P40。

2、世界新技术革命本质上是( )。

B、知识智力革命。

参见教材P57。

3、当代各国间经济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 )的竞争。

D、科技力量。

参见教材P204。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这是( )的论断。

D、列宁参见教材P220。

5、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 )基础。

B、经济。

参见教材P221。

6、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D、存在方式。

参见教材P65。

7、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叫做( )。

A、矛盾的斗争性。

参见教材P75。

8、规律的( )是指,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客观性。

参见教材P90。

9、1844年,( )西里西亚的工人发动了起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口号。

C、德国。

参见教材P39。

10、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

C、社会生产力。

参见教材P252。

11、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是( )。

B、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参见教材P252。

12、任何一个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首先要经历( )这个历史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

参见教材P262。

13、从二战后到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这四十余年,世界上一度出现了以( )为首的包括亚欧及拉美共十几个国家组成的社会主义阵营。

D、苏联。

参见教材P232。

14、无论俄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其社会历史背景是( )。

A、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参见教材P239-240。

1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 )。

B、坚持党的领导。

参见教材P248。

16、下列关于人类历史中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排序正确的是( )。

C、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参见教材P136。

17、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根源于(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参见教材P140。

18、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B、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参见教材P151。

19、人的认识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永远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完毕,除了望着已获得的正确认识出神外,就再也无事可做了。

这段话强调的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

C、具有无限性。

参见教材P109。

20、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 )上。

D、功能。

参见教材P117。

21、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B、实事求是。

参见教材P121。

2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是( )。

C、生产关系。

参见教材P172。

23、平均利润的形成主要是( )。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参见教材P183。

24、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 )。

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参见教材P186。

25、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B、利己主义。

参见教材P192。

二、简答题

26、简述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阐述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正确答案:

概括为五点: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解析:

参见教材P197。

27、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正确答案:

(1)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

(3)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4)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解析:

参见教材P262-263。

28、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人类生存既然依赖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就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

这种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生产部门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第二,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如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特点,对于抗日战争坚持持久战、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参见教材P125。

29、简述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正确答案:

第一,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真理的价值突出地表现为它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这个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真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在实践之前人们可以根据真理制定出正确的计划、方案,甚至制成实践模型,成为人们行动的依据,以保证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真理渗透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能随时校正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偏差。

真理指导实践的功能是真理最突出的价值,因为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是最能获得成功的,这种成功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

第二,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虽然认识的源泉和动力在于实践,但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为以后的认识提供了思想资料和理论指导,为认识的发展和达到新的真理开辟道路。

第三,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由于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而具有客观性。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服从真理,真理对人们具有巨大的说服力,真理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真理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

满足人们追求真理的需要,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给人以善和美的享受,给人以力量和鼓舞,这是真理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

解析:

参见教材P117。

30、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正确答案:

资本家在购买了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让它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使预付的资本发生价值增殖。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

但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工人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出的产品中,成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同时,工人所支出的活劳动创造出新价值,这个新价值也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在生产过程结束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超过了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超过的部分即剩余价值,从而实现了资本增殖的使命。

解析:

参见教材P170。

(2015年10月真题)

三、论述题

31、论述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主要体现。

正确答案:

第一,思想领导方面。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方向。

同时还要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以及腐朽没落阶级思想意识的侵袭。

这都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方面、意识形态领域的坚强领导。

第二,政治领导方面。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三,组织领导方面。

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序地进行。

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上升到法律地位,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是联系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改革是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只有坚持党的正确路线,不断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改弦更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改革包含着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充满着各种挑战和风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事业,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解析:

参见教材P248。

32、论述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种新社会制度建立的初期,总是存在着大量的旧社会制度的残余。

这时的社会改革,在改善新社会的社会体制的过程中,还包含着消灭旧制度残余的任务,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都具有这种作用。

在一个社会制度的中后期所进行的改革,虽然为的是使这种社会制度持续存在,但由于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了某些局部调整,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在一定社会制度的后期,向新社会制度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还出现了新社会制度的萌芽或因素。

这时的社会改革,虽然以维护旧社会制度为主旨,但往往又包含着承认甚至促进新社会制度的因素发展的内容。

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既是对改革及其发展要求的反映,又为改革开拓道路,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

总之,社会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通过对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不合理的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巩固、完善一定的社会制度或使其持续存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

解析:

参见教材P145。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由( )率先完成的。

B、英国。

参见教材P38。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 )。

C、批判精神。

参见教材P48。

3、20世纪最后20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中国等国仍然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举起( )的旗帜,反思现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继续探索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并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D、“改革”“开放”“革新”。

参见教材P57。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这是( )的论断。

D、列宁参见教材P220。

5、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其阶级利益与全社会的利益和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 )。

D、无产阶级。

参见教材P220。

6、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 )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A、意识。

参见教材P91。

7、意识是( )的主观映象。

C、客观世界。

参见教材P92。

8、意识活动具有( )。

D、目的性和计划性。

参见教材P93。

9、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就是建立( )。

D、共产主义社会。

参见教材P251。

10、在人类历史上,随着( )的产生,形成了剥削阶级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

D、生产资料私有制。

参见教材P254。

11、全世界无产阶级追求并为之献身的共同事业是( )。

B、共产主义事业。

参见教材P258。

12、在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 )。

A、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变成实物经济的做法,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参见教材P229。

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参见教材P240。

1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 )。

B、坚持党的领导。

参见教材P248。

15、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参见教材P128。

16、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参见教材P146。

17、我国古代,( )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B、荀子。

参见教材P148。

18、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 )的错误。

A、经验论或唯理论。

参见教材P107。

19、如下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描述错误的是(C )。

A、富强

B、平等

C、公平

D、法治解析:

C项应该是公正。

参见教材P117。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

D、实事求是。

参见教材P121。

21、早期的商业起着小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商品的( )作用。

B、中介。

参见教材P168。

22、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工作日延长所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

A、绝对剩余价值。

参见教材P173。

23、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顺序一般为( )。

C、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参见教材P182。

24、资产阶级民主制以( )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C、议会制。

参见教材P191。

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可以再划分为( )两个发展阶段。

A、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

参见教材P203。

二、简答题

2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

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降低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基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种关系,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还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解析:

参见教材P79-80。

27、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28、简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

正确答案:

第一,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第二,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三,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第四,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解析:

参见教材P243。

29、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正确答案:

第一层含义:

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第二层含义:

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第三层含义: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解析:

参见教材P129。

30、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

正确答案: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才能形成理性认识。

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

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尚未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

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象和概括。

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二者之间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

解析:

参见教材P107。

三、论述题

31、论述垄断产生后竞争仍然存在。

正确答案:

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

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解析:

参见教材P201。

32、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和阶级局限性?

正确答案: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

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马克思主义历来充分肯定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历史贡献,并对资产阶级学说中有科学价值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观点加以继承和借鉴。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即使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也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而当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日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解析:

参见教材P192。

一、单项选择题

1、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 )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参见教材P41。

2、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 )为根本方向。

A、最高理想。

参见教材P52。

3、世界新技术革命本质上是( )。

B、知识智力革命。

参见教材P57。

4、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其阶级利益与全社会的利益和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 )。

D、无产阶级。

参见教材P220。

5、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参见教材P62。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是( )。

A、实事求是。

参见教材P95。

7、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 )。

D、实事求是。

参见教材P96。

8、在下列社会制度中,商品经济消失的社会制度是( )。

D、共产主义社会。

参见教材P253。

9、恩格斯指出,无产者只有( )才能解放自己。

D、废除一切私有制。

参见教材P256。

10、实现了全人类彻底解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是( )。

C、共产主义社会。

参见教材P258。

11、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在经济上的主要特征的是(D )。

A、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和流通由国家政权统一集中管理

B、生产资料和粮食等主要生活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

C、对各种资源和产品进行实物分配、计划配给

D、对各种资源和产品实行完全平均政策。

参见教材P228。

12、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由于实行( ),社会主义国家的收入分配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公平。

D、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参见教材P232。

13、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下列不属于这些特征的是(C )。

A、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

B、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C、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但是比资本主义低的劳动生产率

D、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

解析:

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髙的劳动生产率。

参见教材P237。

1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叫做( )。

A、社会存在。

参见教材P124。

15、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C、经济标准。

参见教材P142。

16、我国古代,( )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B、荀子

17、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是( )。

A、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参见教材P101。

18、下面对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B)。

A、真理和价值有时是对立的

B、真理和价值是可以分开的

C、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D、真理和价值不可混为一谈

解析:

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

参见教材P116。

19、货币的本质是( )。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参见教材P164。

2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B、劳动力成为商品。

参见教材P170。

21、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 )。

B、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解析:

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二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用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参见教材P172。

22、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 )。

A、美国。

参见教材P187。

23、资本输出成为( )资本主义阶段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和特征。

B、垄断。

参见教材P210。

24、关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B、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D、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不重要。

25、“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

C、马克思。

参见教材P118。

(2015年10月真题)

二、简答题

26、实践有哪些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客观性。

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实践的主体是有血有肉的客观的人;主体所使用的工具是客观的物质的工具;实践作用的对象是可感知的客观物质世界;实践的发展过程,虽然有人的意识参与,但却是意识指导下的现实的客观过程;实践的结果是外在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效果。

实践的客观性表明它与纯粹的思维活动、精神活动是不同的。

只有坚持实践的客观性,才能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第二,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

动物没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它们的活动是本能的活动。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人的实践都是在一定意识、目的指导下的活动。

只有坚持实践的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第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