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8629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标准.docx

《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标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标准.docx

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标准

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标准(草稿)

一、职业概况

1、职业名称

劳动关系协调员

2、职业定义

从事劳动合同管理、参与集体协商、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协调劳动关系的专业工作人员。

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助理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职业环境

室内、外,常温。

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

6、基本文化程度

大学专科(含同等学历)

7、培训要求

(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

助理劳动关系协调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劳动关系协调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不少于80标准学时。

(2)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应当具备劳动关系的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具有良好的知识传授能力。

培训助理劳动关系协调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资格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资格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的教师应具有3年以上本职业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资格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场地设备

培训机构应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

情景教学的场所应容纳15-20人。

培训场所应有必要的教学设备、设施,室内卫生,光线、通风条件良好。

8、鉴定要求

(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2)申报条件

----助理劳动关系协调师(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5年,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

2)具有大专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2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

4)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1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劳动关系协调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8年,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

2)取得助理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5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4)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2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5)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1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10年,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

2)取得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8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4)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5)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经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工作2年以上。

(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技能考核,均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实行百分制,60分以上为合格。

理论知识考试、专业技能考核的合格成绩两年之内有效。

劳动关系协调师和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考核还需要进行综合评审。

综合评审可采用案例分析、论文答辩、业绩考核等形式。

(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技能考核考评员与考生的配比为1:

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两个考评员。

综合评审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委员不少于3人。

(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技能考核不少于90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6)鉴定场所及其设备

标准教室或具备相应条件的会议室,室内配备必要的计算机设备、照明设备、投影仪或多媒体等,室内卫生、光线、通风条件良好。

二、基本要求

1、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

客观廉洁、公正守密、严谨求实、遵章守法、以人为本、亲和力强、善于沟通、与人为善、注重合作、促进和谐。

2、基础知识

(1)劳动保障法律与政策

1)劳动法的概念和渊源

2)劳动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3)劳动法律关系

4)劳动保障政策

(2)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基础理论

2)劳动关系主体

劳动者和工会;

用人单位及其代表组织;

政府。

3)劳动关系的运行

劳动合同制度;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职工参与制度;

劳动规章制度;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4)劳资冲突及其处理

员工不满和申诉的处理;

劳动争议及其处理;

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理。

(3)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2)工作分析

3)员工招聘

4)绩效考核

5)薪酬管理

(4)劳动经济学

1)劳动经济学基础知识

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3)工资决定与工资结构

4)宏观经济与就业

5)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

6)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5)其他基础知识?

1)社会学?

2)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三、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助理劳动关系协调师、劳动关系协调师、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内容。

劳动关系协调员工作要求

职业功能

级别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一、劳动标准的实施

助师

(一)宣传劳动标准:

1、能够宣讲、解释劳动标准的内容和知识;

2、能够为劳动标准实施提供咨询;

(劳动标准的体系、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

(一)指导

1、能够为劳动标准的实施提供培训;

2、能够解答劳动标准的实施中的疑难问题;

(劳动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

高师

(一)主持评估

1、能够提出劳动标准实施评估的方案;

2、能够审核劳动标准实施评估报告;

 

助师

(二)收集实施信息:

1、能够收集整理国家、行业、地方劳动标准;

2、能够收集整理本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有关情况;

3、能够及时传递上述劳动标准信息;

(劳动标准信息来源,收集整理劳动标准信息的基本方法)

(二)评估

1、能够分析国家、行业、地方劳动标准对本单位的影响;

2、分析评估劳动标准实施效果;

3、比较分析本单位与行业劳动标准实施状况;

4、提出匹配方案;

(劳动标准基本内容和相关原理;培训方法)

高师

(二)解决重大问题

1、能够根据企业战略调整对劳动标准实施的影响,提出防范发生重大问题的方案;

2、能够发现、甄别、分析劳动标准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3、能够提出解决劳动标准实施中重大问题的方案;

 

助师

(三)检查实施情况:

1、检查遵守劳动标准的情况

2、撰写报告;

(劳动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与被监查对象相关的专业知识)

(三)解决日常问题

1、能够针对劳动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分析原因;

2、能够对劳动标准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劳动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与被监查对象相关的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的知识)

高师

(三)主持制定本单位劳动标准

1、能够根据国家、行业、地方劳动标准的调整,提出本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方案;

2、主持本单位劳动标准;

 

二、劳动合同管理与协调

助师

(一)劳动合同订立事务

1、能够根据劳动法律和企业实际需要起草员工招聘简章,并完成员工招聘工作;2、能够依法、及时办理劳动合同订立、签订手续;

3、能够建立并更新劳动合同管理台帐;

(1、员工招聘与配置的基本知识;2、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3、劳动合同的含义和内容;4、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5、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责任;6、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7、试用期的有关规定;8、劳务派遣用工的有关规定;9、专项培训服务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的有关规定)

(一)劳动合同订立

1、能够承担员工招聘主要环节的工作,并进行背景调查;

2、能够根据国家劳动法规和单位用工需要,起草劳动合同文本和劳务派遣协议、专项培训服务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专项协议文本,并保证合法性、合理性;

3、能够就依法合理选择用工方式和协商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提供方案;

4、能够对劳动合同订立和内容提供咨询和指导;

 

高师

(一)劳动合同订立指导

1、能够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及时制定并指导实施员工招聘计划;

2、能够促成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就劳动合同和专项协议的关键内容达成一致;

3、能够审查和修订劳务派遣协议,并保障合同协议文本合法有效;

4、能够规范本单位用工制度和流程,避免用工风险,保证合法用工;

 

助师

(二)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事务

1、能够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进行试用期、医疗期和女工“三期”管理,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2、能够依法办理劳动合同变更手续;

3、能够定期收集整理劳动合同履行有关情况,并及时传递信息;

 (1、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则;2、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

(二)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

1、能够指导双方协商解决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

2、能够指导双方预防和避免发生违约行为,并指导双方熟知违约行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3、能够定期分析劳动合同履行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能够就员工薪资、职务(岗位)调整等事宜及时变更劳动合同;

5、能够及时发现影响劳动合同履行的因素和风险,并予以传递;

 

高师

(二)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

1、能够及时把握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合同履行情况,预防风险;

2、在单位投资人变更、合并或分立情况下能够保证原劳动合同履行,避免发生劳动争议;

3、能够指导在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等情况下的劳动合同变更工作;

 

助师

(三)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事务

1、能够依法及时办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相关手续;

2、能够依法合理计算并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医疗补助金、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等相关费用;

3、能够收集试用期满、合同期满、服务期满、医疗期满、停工留薪期等信息,并及时传递;

4、能够收集整理员工离职信息数据,并及时传递;

 

(三)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

1、能够对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审查意见,防止或避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2、能够指导协商解决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过程中的意见和问题,并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提供咨询、指导;

3、能够进行离职面谈和离职原因分析,提出用工改进建议;

3、能够进行离职面谈和离职原因分析,提出用工改进建议;

4、能够制定企业经济性裁员方案;

5、能够监督竞业限制、保密、培训等协议的履行状况,并及时传递信息。

 

高师

(三)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

1、能够指导企业经济裁员方案的制定,并进行合法性审查;

2、能够协调、指导双方对违法或违约解除劳动合同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3、能够收集分析并运用违法或违约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例,指导单位及时修订、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有效预防劳动争议;

4、能够对管理人员进行终止指导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法律与实务培训、指导;

(1、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2、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3、经济性裁员有关规定4、经济补偿金有关规定5、职业病和工伤职工劳动关系处理的有关规定;6、违法或违约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审查7、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工作交接、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有关规定。

三、集体协商、集体合同

助师

(一)集体协商事务筹备

1、能够收集有关集体协商议题的相关资料;

2、能够召集劳资双方人员召开集体协商筹备会议;

3、能够就集体协商议题征求劳资双方意见;

(工资指导线;劳动力

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本地区、本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物价指数;劳动生产率;SPSS社会调查统计方法)

 

(一)集体协商筹备

1、能够制定产生劳资双方协商代表的程序方案;

2、能够运用有关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3、能够起草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有关文件;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相关法规;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

高师

(一)组织指导集体协商筹备

1、就发起集体协商在劳资之间展开斡旋;

2、审查集体协商方案;

3、对协商双方人员进行业务咨询、培训和指导;

(集体协商案例;集体合同范本)

助师

(二)集体协商事务

1、能够安排和落实集体协商的日程和工作计划;

2、能够做好协商谈判的会务组织;

3、能够担任集体协商的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会务管理基本知识)

(二)组织集体协商

1、能够在谈判过程中协调双方矛盾,引导、促使双方达成一致;

2、能够进行协商谈判;

(集体协商内容;集体协商程序;集体协商技巧;集体协商层次;谈判与达成一致技巧)

高师

(二)集体协商参与和指导

1.能够对协商谈判的劳动关系一方就协商内容进行指导

2.能够与协商谈判的劳动关系双方进行斡旋,促使其达成协议

3.能够处理协商谈判的僵局及其他重大突发性事件

(1)集体协商的技巧

(2)危机管理

(3)公共关系

助师

(三)集体合同签约和备案事务

1.能够将集体合同誊写和打印

2.能够召集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或全体员工开会,并对会议程序作出具体安排

3.能够安排集体合同的签字仪式

4.能够起草领导讲话

5.能够将集体合同的签字文本报送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1)集体合同范本

(2)法律文书的写作

(3)职工代表大会或员工大会

(三)集体合同签约和备案

1.能够将集体合同草案修订完善,形成正式文本

2.能够将集体合同内容向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或全体员工代表说明,并回答有关问题的特点

(1)集体协商与集体合

同的关系

(2)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权

(3)集体合同(4)集体合同的形式

高师

(三)集体合同签约和备案指导

1.能够对集体合同签约和备案工作进行指导

2.能够审定集体合同草案,使其符合法律规范

3.能够主持集体合同签字仪式并发表讲话

(1)涉及各项劳动标准的集体合同文本

助师

(四)集体合同履行的事务管理

1.能够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有关文件归档并作好日常管理

2.能够将国家有关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新规定及时向劳资双方进行传达

3.能够按照集体合同的要求,提请劳资双方贯彻执行

(1)行政管理

(2)文书和台帐管理

(四)集体合同履行的日常管理

 

1.能够制定集体合同的检查工作计划,定期检查集体合同内容的履约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召集劳资双方协商处理

2.能够作好集体合同的变更工作

3.能够作好集体合同的续订工作

(1)集体合同的检查监督

(2)劳动标准

(3)厂纪厂规

高师

(四)集体合同争议处理和重大问题管理

1.能够对集体合同争议进行调解或调停理和重大问题管理

2.能够就集体合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3.能够就集体合同争议代表劳动关系一方向地方劳动争仲裁机构提出申诉或者提请地方劳动行政主管4.能够就企业劳动关系重大问题召集劳资双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集体协商

(1)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2)权利争议

(3)利益争议

(4)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程序

(5)集体协商机制

四、劳动规章制度

助师

(一)规章制度的制定准备

1、能够收集整理本单位和同行业有关规章制度的规章资料;

2、能够收集整理规章制度涉及的本单位基本信息;

(劳动标准;集体合同;规章制度制定程序)

(一)规章制度的制定准备与起草

1、能够分析需要通过规章制度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规章制度的制定方案;

2、能够与单位内外部专家沟通,听取专家的咨询意见;

3、能够拟定规章制度草案;

 

高师

(一)规章制度的制定指导

 

1、能够编制符合本单位特点的规章制度体系;

2、能够确定规章制度的制定方案;

3、能够审核规章制度草案,保证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

 

助师

(二)规章制度的讨论事务

1、能够组织规章制度讨论和会议的会务;

2、能够承担讨论会议的记录,收集整理规章制度讨论的意见和建议,并整理纪要;

 

(二)规章制度的讨论和协商

1、能够就规章制度草案的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进行说明;

2、能够主持规章制度的讨论;3、能够根据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草案进行修改;

4、能够组织对修改后的草案进行协商;

1、企业管理知识

2、完善的劳动规章制度制度

3、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4、会议管理

高师

(二)规章制度的协商确定

1、能够组织和主持规章制度草案的协商会议;

2、能够接受委托,协商确定规章制度;

 

助师

(三)规章制度的实施和评估事务

1、能够承担规章制度的告知和公示事务;

2、能够收集整理规章制度实施的相关情况,并及时传递;

 

(三)规章制度的实施和评估

1、能够对规章制度的实施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

2、能够对违反劳动规章制度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3、能够听取工会和职工建议,对于规章制度中不适当的部分,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能够分析规章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1、劳动标准

2、集体合同

3、企业管理基本内容

4、规章制度制定程序

高师

(三)规章制度实施的指导和评估

1、能够处理规章制度的实施中重大问题和典型事件;

2、能够指导管理人员正确适用规章制度;

3、能够审核规章制度的修改方案;

4、能够评估规章制度体系运行的状况,并提出调整方案。

1、劳动标准

2、集体合同

3、企业管理基本内容

4、规章制度制定程序

5、规章制度体系

五、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

助师

(一)信息沟通管理

1,能够根据信息沟通需要,设计信息指标体系

3,能够根据信息沟通需要,选择适合的信息公开载体和信息沟通渠道(简报、会议、网络等)

4,能够按照信息沟通制度要求,简明、准确编写公开信息的内容

5,能够组织职工与管理层的常规见面会

6,能够组织和主持重大事项的信息沟通会议

7,能够全面收集信息公开后的职工反馈意见

8,能够根据信息沟通制度要求,设计用于收集信息公开、信息沟通效果的问卷、访谈提纲

9,能够利用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信息公开、信息沟通的影响情况

10,能够利用问卷、访谈结果,撰写信息公开、信息沟通效果报告

11,能够评估信息公开、信息沟通的影响,提出调整信息沟通的建议

1,统计分析基本原则和方法

2,会议管理基本内容

3会议议程设计方法

4会议主持方法

5会议记录基本原则

6,人际沟通原理

7,问卷设计原则和方法

8访谈提纲设计原则和方法

9问卷调查方法

10访谈方法

11,信息传播知识

12,厂务公开的原则和内容

 

(二)平等协商

1,能够根据平等协商制度和工作要求,提出协商代表的推选方案

2,能够按照协商代表的推选方案,组织协商代表的推选

3,能够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整理平等协商议题信息

4,能够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根据企业需要和职工需求,就议题筛选、轻重缓急安排提出建议

5能够审核或主持预备会议讨论确定协商议题

6,能够按照平等协商需要,选择内部和外部专家,并与专家沟通,听取专家咨询意见

7,能够根据会议需要,设计议程

8,能够担任协商会议的主持

9,能够担任协商会议记录

10,能够简明、准确撰写会议纪要

11,能够检查协商决定事项的实施情况

12,能够评估协商决定事项的实施效果

13,能够审查协商决定事项的实施效果

1,统计分析基本原则和方法

2,会议管理基本内容

3会议议程设计方法

4会议主持方法

5会议记录基本原则

6,人际沟通原理

7,问卷设计原则和方法

8访谈提纲设计原则和方法

9问卷调查方法

10访谈方法

平等协商原则

高师

(三)职工代表大会管理

1,能够根据企业需要和法律要求,提出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方案

2,能够根据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作要求,提出协商代表的推选方案

3,能够按照协商代表的推选方案,组织协商代表的推选

4,能够利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收集平等协商议题信息

5,能够根据企业战略和职工需求,评估平等协商议题,就议题筛选、轻重缓急安排提出建议

6,能够按照平等协商需要,选择内部和外部专家,并与专家沟通

7,能够组织平等协商会议会务

8,能够担任协商会议的主持

9,能够担任协商会议记录

10,能够简明、准确撰写会议纪要

11,能够检查协商决定事项的实施情况

12,能够评估协商决定事项的实施效果

13,能够审查协商决定事项的实施效果

1,统计分析基本原则和方法

2,会议管理基本内容

3会议议程设计方法

4会议主持方法

5会议记录基本原则

6,人际沟通原理

7,问卷设计原则和方法

8访谈提纲设计原则和方法

9问卷调查方法

10访谈方法

职代会制度

六、劳动争议处理

助师

(一)协商处理劳动争议

1、能够承担单位内部劳动争议协商处理的日常事务;

2、能够依法通过协商程序处理个别劳动争议;

(和解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斡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一)指导协商解决劳动争议

1、能够指导单位在内部建立劳动争议协商制度和协商机构;

2、能够指导个别劳动争议协商处理;

3、能够依法协商处理本单位发生的集体争议;

 

高师

(一)重大集体争议与集体合同履行处理

1、能够接受委托,参加集体协商争议的行政调处;

2、能够依法通过协商程序处理集体合同履行争议;

3、能够依法调解重大集体争议;

4、能够接受委托,参加重大集体争议和集体合同履行争议的仲裁和诉讼;

5、能够担任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兼职仲裁员;

(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集体争议与集体合同履行争议;产业行动的概念、类型、作用和处理方法)

助师

(二)调解处理个别劳动争议

1、能够担任本单位内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

2、能够依法调解处理个别劳动争议;

(有效沟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头脑风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打破僵局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达成一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二)能够调解处理集体劳动争议

1、能够指导单位建立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和调解组织;

2、能够指导调解处理个别劳动争议;

3、能够担任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组织的调解员;

4、能够依法调解处理本单位发生的集体争议;

(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知识)

高师

(二)涉及单位劳动关系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

1、能够对单位劳动关系运行中可能出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2、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和处置涉及劳动关系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3、能够接受邀请,参加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就劳动关系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冲突管理的概念、类型和处理方法;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