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全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8463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5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全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全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全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全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全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全文.docx

《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全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全文.docx

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全文

 

皖江城市带规划建设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选址初步意见

目录

(一)研究背景2

(二)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

1、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必要性3

1.1从国家层面看,是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赋予先行先试政策的需要。

3

1.2从区域格局看,是更有利于促进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区域分工协作的需要。

3

1.3从省域层面看,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优化全省经济布局的需要。

4

1.4从皖江城市带看,是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促进跨江联动发展的迫切要求。

5

2、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可行性6

2.1发达地区转移趋势分析6

2.2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基础条件6

(三)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选址的主要思路8

1、充分利用长江深水岸线资源,有利于滨江产业走廊的形成。

8

2、建设用地安全性良好,环境容量大。

9

3、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

9

4、以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心镇作依托,有利于建设新城市。

9

5、依托已有重要交通设施和工业园区快速启动,集约发展。

10

(四)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的主要目标10

(五)芜马巢集中区(暂名)选址初步方案11

1、规划研究及选址范围11

2、区位和交通条件11

3、自然及资源条件12

4、土地利用状况12

5、现有建设基础13

6、功能定位和开发建设目标15

7、概念性空间布局构想17

8、综合交通规划建议19

9、近期启动区安排21

(六)铜池安集中区(暂名)选址初步方案21

1、规划研究范围21

2、区位和交通条件22

3、自然及资源条件22

4、土地利用状况22

5、现有建设基础23

6、未来发展环境分析评价23

7、功能定位和开发建设目标24

8、概念性空间布局构想25

9、对外交通发展战略26

10、近期启动区安排26

(七)实施保障措施27

1、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27

2、加强组织保障27

3、加强规划调控与引导28

4、加强区域协作28

5、加强体制机制创新29

6、加强空间与产业激励政策引导29

 

(一)研究背景

2008年,国务院同意在我省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省迄今为止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规划,也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适应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需要,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在示范区内合适地区选址建设若干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高起点规划,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相应建设一批新城市。

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初步考虑在无为二坝至和县姥桥、枞阳东部和池州贵池区东部为主的沿江地带规划建设2个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暂名芜马巢产业转移集中区和铜池安产业转移集中区),每个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左右,本课题对这两个集中区的选址进行专题研究。

(二)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必要性

1.1从国家层面看,是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赋予先行先试政策的需要。

温家宝总理2008年11月1日发表于《求是》杂志上的文章《论当前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认为:

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随着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既有的优势在减弱,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走得更远,加上国际形势变化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强,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已经刻不容缓;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目前我国产业转移缺乏政策和规划引导,产业集群式、集约式转移不足,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有待创新,区域联动推进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皖江城市带紧密联系长三角,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设立和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于加快安徽发展,有利于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安徽与沿海发达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皖江城市带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好、科技力量支撑较强,应当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站和桥头堡。

在新的发展形势和政策环境下,在皖江城市带地区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的双重作用,探索建立区域分工合作的新机制,探索产业合理布局、资源集约节约和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2从区域格局看,是更有利于促进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区域分工协作的需要。

皖江城市带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国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优选地区。

这一区域紧邻长三角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长江黄金水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等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显著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良好,自主创新初步形成特色和优势,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和创新体系互补性强,已经形成产业发展共生圈;综合商务成本低,市场辐射范围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开发空间广阔,特别是皖江北岸岸线资源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良好,适宜大规模承接产业和要素集聚;生态环境优良,创业氛围浓厚,是全国最适宜居住和兴业的地区之一。

在皖江城市带新建产业转移集中区,更有利于该地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不断优化承接产业的体制机制,促进国内外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带动整个示范区发展;有利于泛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内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1.3从省域层面看,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优化全省经济布局的需要。

根据安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未来全省域总体空间结构为至2020年,形成以沿江、合徐—合芜—芜宣高速公路为城镇发展轴,合肥城市群、沿江城市群、蚌淮(南)城市群为城镇组合发展地区,各地级市为发展极核的“两线三片多极”联动发展的省域城镇空间结构。

皖江城市带是我省的重要发展地区,目前城市主要集中布局在长江南岸,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的有限性也凸显出来,特别是随着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相关产业的转入,发展占地大、高耗水、环境容量高的相关产业面临空间上的优化布局。

长江北岸经济处于欠发达,农业在三产中占有较高比重,工业以机械、轻纺、建材、化工、食品加工为主,但北岸有着充足的土地储备、广阔的腹地、丰富的岸线资源和宽松的环境容量。

沿江和县姥桥~无为二坝、枞阳东部等北岸区域具备一定发展基础,这些都是今后发展占地大、高耗水的重化工和能源化工的理想条件。

在长江北岸新建产业集中区,有利于全省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加强沿江城市群和合肥城市群之间的联系,拉近两个城镇群距离,促进两个城市群的融合。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安徽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要实现安徽经济加快发展,必须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选择一些集中区,培育区域性经济增长极,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实现统筹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规划建设产业集中区,有利于安徽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沿江地区已有建设基础和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挖掘自身发展潜力,优化全省生产力和城镇布局,培育全省新的增长极,促进全省区域经济的整体崛起。

1.4从皖江城市带看,是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促进跨江联动发展的迫切要求。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T”型国土开发战略,即沿海发展轴线和长江发展轴线,目前沿海地区已经较为发达,长江流域应成为未来我国发展的重要地区。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长江流域城市发展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沿江河而建的城市空间拓展已经越来越受制于江河的自然阻隔,突破区域上的限制已经成为很多城市考虑的重点内容。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城市正在或者将要实施跨江(河)发展的计划,如长江沿岸的武汉、南京、重庆,都促进了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江从我省境穿过,是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应加以充分利用。

目前我省江北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和紧邻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些城市地区的岸线资源十分紧张,发展空间有限的矛盾逐步显现,而江北地区仅有安庆一个城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不足,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跨江联动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规划建设集中区有利于南岸中心城市跨江发展,培育皖江北岸区域经济增长极。

《沿江城市群“十一五”规划》提出在区域布局上,加快推动跨江合作和联动发展。

在进一步加强马芜铜宜开发的同时,把跨江联动开发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要加快和县、无为、枞阳等地区的开发步伐,拓展马芜铜宜发展空间,解决沿江城市群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总量偏小等问题,构筑沿江统筹发展经济带。

近几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有跨江联动发展的有关内容。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皖江城市带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序推进长江北岸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沿江联动、跨江发展。

2、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可行性

2.1发达地区转移趋势分析

历经改革开发开放三十年的成长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已经趋于成熟,受资源、劳动力成本和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部分产业开始逐步向其省内发展中地区和国内中西部大规模转移。

从总体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

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总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上海因申博成功,2010年前将有数千家企业外迁,一批传统产业将退出上海。

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

三是资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

如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旅游开发、家具制造等行业。

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等发达地区。

据有关方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省利用省外资金达到1557.2亿元,来自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明显提速,省外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中,浙江、上海、江苏三省市到位资金占54.6%。

五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

从转移的条件看,安徽是最充分、最便捷、效益最高,也是最有前景的地方。

六是国际金融危机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国内产业转移。

由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形成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出口导向型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否对于由劳动分工形成的区域经济格局产生影响,目前还难易判断,但至少会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产业转移的进程。

广东省正在实施的“双转移”战略,是应对这场风暴最有效的措施。

2.2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基础条件

(1)通江达海的区位交通条件。

长江北岸地区属于皖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皖江城市群紧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三角地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合九、淮南、合宁、合武、沪汉蓉等多条干线铁路,合宁、沪蓉、合安、合铜黄、合巢芜等多条高速公路,将皖江城市群与长三角紧紧联系在一起。

随着北沿江高速、马鞍山长江大桥、芜湖长江二桥,合福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庐铜铁路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大桥等重要交通设施的建设,长江北岸与长江南岸乃至长江三角洲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为承接产业大规模转移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2)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环境承载力较高。

皖江城市群拥有767.8公里优良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潜力大。

其中南岸328.1km,北岸439.7km。

干流岸线中,一级岸线163.7km,二级岸线134.6km,分别占岸线总长的21.3%和17.5%。

目前,干流岸线已利用86.9km,未利用岸线主要集中在江北地区和江南的池州市段,该地区枞阳拥有深水岸线27公里,无为适宜建万吨级以上的公用码头岸线23.9公里,适宜建设5000吨至1万吨级工业码头39.2公里,拥有和县郑蒲港、池州港等一批深水良港,宝贵的岸线资源和深水良港条件是未来该地区大规模、集群式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基础。

该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地形地貌以沿江平原和丘陵岗地相结合,地势开阔,未利用土地数量较多,土地开发潜力大。

该地区水资源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400亿立方米,人均近2000立方米/年,水体水质基本保持二类标准,矿化度低,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的用水。

风向季节性变化明显,空气质量常年保持或优于二级,大气环境容量大。

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良好,政府服务意识较强,社会安定,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产业拥有一定的基础,要素成本低廉。

由于同类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具有整合优势、网络效应、相互学习、创新激励、知识溢出等内在机制,因而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地区具有稳定、持续、不寻常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

如合肥、铜陵都分别建立了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工业园,九牧王、利郎等众多国内知名服装厂家纷纷签约入住,将其研发和生产基地迁移至此,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服装加工和产出能力。

集中区所在区域产业基础较为良好,除了隔江相望的马芜铜地区形成的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外,江北沿线县城及小城镇、工业园区发育良好,和县、无为沿江初步形成以化工、电缆、造船等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枞阳等地区发挥非金属矿资源及长江岸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泥产业,形成以建材和造船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

和县依托深水良港,以中交二航局钢构产业园等建设为基础,发展临港装备制造业及配套产业。

这些产业为未来产业大规模、集群化转移提供了基础条件。

另外,江北地区劳动力素质高且成本低,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综合商务成本不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

以和县为例,和县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

2007年和县农业人口达到55.79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83元,高于巢湖市平均水平(3976元),但与马鞍山(6145元)、南京(8020元)等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工业发展的土地成本相对低廉,土地成本明显低于周边地区。

从目前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和承接产业集中区所在区域的建设条件看,该地区区位条件较为优越,依托黄金水道,发挥劳动力资源、交通条件、环境容量大等资源环境优势,在已有产业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新建产业示集中区是完全可行的,符合国家、省的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要求。

(三)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选址的主要思路

1、充分利用长江深水岸线资源,有利于滨江产业走廊的形成。

从国际看,大江大河沿线往往是产业、城镇和人口高度集聚的地区。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产业带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也是国家东西向发展主轴线。

顺应我国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和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充分挖掘长江黄金水道和水资源利用的潜力,促进沿江开发开放,积极发展大运量、大用水、大排水的制造业,已经成为沿江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规划建设产业转移集中区选址应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注重挖掘江北地区及江南池州段的长江深水岸线资源的潜力,特别要加强对适宜布局工业企业的岸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产业大规模集聚和滨江产业走廊的形成,带动腹地发展。

2、建设用地安全性良好,环境容量大。

规划建设承接产业集中区选址应加强对用地的安全性要求,满足防洪要求,地质条件良好,尽量利用丘岗地和未利用土地,加强与周边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交通走廊、电力走廊、取水口等协调。

另外,选址应位于用地条件良好,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等环境容量大的用地。

3、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

规划建设承接产业集中区应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规律,满足沿江城市跨江发展的需要。

目前南岸除了池州岸线资源较为充裕后,马鞍山、芜湖、铜陵经过近年来高速发展,岸线资源开发趋于饱和,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拥有优良的岸线资源的经济腹地作为支撑。

北岸地区全境对接,民间往来历史悠久,过江通道的进一步完善为南岸城市跨江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空间。

4、以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心镇作依托,有利于建设新城市。

工业化必然推动城镇化,规划建设承接产业集中区除了利用马鞍山和芜湖、铜陵、池州等江北城市作为服务配套外,推动产业集聚外,在北岸地区应积极谋划,依托一些中心镇,高起点规划,为产业提供生产和生活配套服务,打造滨江新城市。

和县主要依托和县县城、姥桥镇、沈巷镇,无为主要依托无为县城、二坝、高沟等城镇,发展芜马巢集中区,培育区域中心城市。

枞阳主要依托横埠、汤沟等城镇,池州主要依托池州主城区和铜陵主城区,推动铜陵与池州一体化发展,打造铜池安集中区,培育中心城市。

5、依托已有重要交通设施和工业园区快速启动,集约发展。

规划建设承接产业集中区注重依托已有交通设施,例如芜马巢集中区主要依托在建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和县郑蒲深水良港、已建的合巢芜高速公路、已立项建设的无繁长江大桥加强区域交通联系,依托无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华谊煤化工项目)快速启动,集聚产业。

铜池安集中区主要依托已建的铜陵长江大桥(合铜黄高速公路),已经立项的池州长江大桥等跨江桥梁,加强区域交通联系,依托已建成的铜陵长江大桥和配套较为完善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条件,快速启动,快速配套,快速集聚产业。

(四)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的主要目标

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和要素,加快构筑各类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把集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以临港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跨江联动和区域合作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商务成本低、创新活力强、与长三角有机融合、生态系统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产业转移体制机制较为完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滨江产业新城,与其他沿江城市一起形成跨江发展的滨江组团城市群。

2015年区域主要发展目标如下:

——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经济发展的质量显著提高,第二产业集聚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提高,打造江北的滨江新城区。

——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依托黄金水道,把集中区建设成为临港产业和先进加工制造业的大规模、集群式集聚区。

——形成城镇与产业互动的空间开发格局。

依托港口发展产业,依托产业推动城镇发展,实现城镇与产业互动发展,吸引产业大规模集聚,逐步把集中区建设成为人口、产业的聚集地,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和平台。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把集中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典范,水体整治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总体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增强。

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

(五)芜马巢集中区(暂名)选址初步方案

1、规划研究范围

规划研究范围东以江南沿江高速公路为界,西部至规划的江北沿江高速公路,南部以滁黄高速公路为界,北部至105省道及规划的长江大桥。

核心研究区域内包括和县的南部区域、无为县的东部区域、马鞍山市及芜湖市的城市核心区域。

规划核心研究区域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

规划选址范围北部以规划的合马高速公路及马鞍山长江大桥(包括郑蒲港区)为界;西部以规划的北沿江铁路为界;东部以建成的南沿江高速公路为界;南部以规划的芜湖长江二桥为界。

选址位于长江北岸无为县二坝镇周边区域以及和县姥桥至沈巷的沿江区域。

其中无为县二坝片区主要以二坝镇及汤沟镇的用地为主;和县姥桥片区主要以白桥镇、西梁山镇、姥桥镇、联合乡的用地为主。

长江南岸位于马鞍山市与芜湖市交界处的当涂县城南部地区。

产业及配套用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180平方公里,配套用地20平方公里。

2、区位和交通条件

本规划区域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市东部沿江区域,和县与无为县的交界区域、马鞍山市和芜湖市相望的北岸区域,区位和交通条件良好。

区位上处于合(肥)芜(湖)宁(南京)“金三角”中心地带,位于南京都市圈、合肥省会都市圈和皖江经济带交汇处,上海4小时、南京1小时经济圈内。

是淮南铁路、合(肥)巢(湖)芜(湖)高速公路与长江的“T”型交汇点,是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和沿江开发的前沿地带。

日益凸显的综合交通优势为规划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一,水运枢纽。

长江“黄金水道”环绕规划区东、南,现有各类港口得到进一步改造扩能,同时正在建设郑蒲万吨级深水港,水运航道四通八达。

在通过裕溪河开辟巢湖对长江通道,将极大地促进规划区对巢湖流域辐射带动作用,有效解决巢湖周边区域货物外运问题。

第二,四条南北跨江通道。

规划区东部现有一座芜湖长江大桥与芜湖市相连,正在建设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将极大便捷规划区与马鞍山及南京都市圈的联系,规划中的芜湖长江二桥(滁黄高速无繁长江大桥)和合杭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桥将使规划区与芜湖市和皖南城市群的联系更为便捷。

第三,铁路枢纽。

规划区域范围内,合杭客运专线正在规划建设中,将与规划地区铁路在二坝交汇,无为境内的江北沿江铁路和规划地区铁路无为经开区连接线正在规划中。

第四,公路枢纽。

合巢芜高速公路穿过规划区中部。

滁黄和北沿江高速擦境而过,合马高速穿过规划区的北部,同时合巢芜高速、合马高速、滁黄高速也成为南北两条沿江高速的连接线,将形成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快速通道。

3、自然及资源条件

(1)二坝周边区域

规划区内地貌总的特征为平原区。

平原区又可分为:

低圩、洲地。

低圩平原:

以东部圩区为主。

海拔一般在9米左右,水网发达。

长江由区内西南向东北方至裕溪口东去。

区内主干河流为裕溪河。

裕溪河自西向东沿区域北部通过,过裕溪口而后汇长江。

(2)姥桥周边区域

区内有35公里的长江江段,南起裕溪口,北止姥桥,水源可靠。

流入长江的河流主要有裕溪河和姥下河2条河流。

区内地处长江沿岸,地势平坦,最低的海拔5.4米,是水网密布的圩区(海拔小于50米);在西部地区为波状起伏的岗地(海拔50~100米)。

4、土地利用状况

(1)二坝周边区域

规划区地貌以长江冲积平原为主,属上、下九连圩,地势低平,海拔高程为7米左右,土地平整连片,港河交错,塘坝密布,东南与长江环绕,北有裕溪河,水运交通较为便捷。

通江大道、无为大堤、后河公路畅通,为本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规划区占用土地主要为二坝镇及汤沟镇的用地,其中占用二坝镇土地约30平方公里,占用汤沟镇土地约44平方公里,目前主要为耕地。

(2)姥桥周边区域

根据土地资源详查及变更调查,规划区土地以耕地为主,另有少量林地及居民工矿用地,独立工矿主要分布于西梁山等乡镇。

河流水面除沈巷乡镇分布较少外,区内各乡镇均有分布。

沟渠主基分布在螺百、联合、沈巷、雍镇等圩区乡镇;滩涂主要分布在西梁山等乡镇。

规划区未利用土地主要为田坎,其次为荒草地;其他未利用土地大多系工矿废弃地,采取复垦措施,大多宜农。

5、现有建设基础

(1)二坝周边区域

区域内有通江大道由西向东穿过接入合巢芜高速公路,合巢芜高速公路由区域北部穿过,另有省道319线(军二路)由区域南部及东部穿过,并向北通达裕溪口码头。

区域内主要建设主体为无为经济开发区、二坝镇、原雍南镇。

6、功能定位和开发建设目标

(1)功能定位

面向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芜湖市和马鞍山市,立足长江北岸、辐射沿江城市群,努力建设成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空间、以做强汽车、化工、钢铁配套产业为主的先进现代制造业基地、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产业区和现代化的滨江新城区。

面向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

要充分发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优势,加强招商引资,全方面承接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承接档次要高,要发挥大项目的带动作用,要培育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

依托芜湖市和马鞍山市、立足长江北岸。

依托周边芜湖、马鞍山等区域中心城市良好的建设基础,接受其产业辐射与带动作用,利用其优异的区位与交通条件服务长江北岸周边区域,实现区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