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7805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

《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

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

安冷库制冷系统安装全文明施工方案

1.1安全施工措施

1.1.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为了确保安全施工公司成立了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安全领导小组对工程安全施工全面负责。

1.1.2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定

1.1.2.1凡参加现场施工的作业人员,都要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各级领导要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抓好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开工前,施工技术部门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象、设施等资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同时,编好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并做好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

1.1.2.2施工现场的各种机具设备设施,材料,构件等,均要按照现场施工阶段的平面布置图堆放布置,保证厂内道路畅通,平整。

1.1.2.3在邻近高压线促施工时,要遵照供电局和公安消防部门的规定,在高压线下方10米范围内,不准堆放物料,不准搭设临时设施,不准安放机械设备,在高压线或其它架空线路一侧从事起重吊装作业时,要按照劳动部颁发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施工现场要设消防拴,备有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在消防拴周围5米范围内不准堆放物料

1.1.24施工现场要设临时围墙和门卫,做好防盗,防火,防止坏人破坏机电设备工作。

1.1.2.5施工现场入口处及危险作业部位,均应挂有安全生产宣传画和安全标志,随时提醒职工注意安全生产。

1.1.2.6在临近街巷、民房施工时要搭设可靠的防护棚,采取切实有效的封闭防护措施,确保行人和居民安全。

1.1.2.7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均要服从施工承包单位的统一指挥,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任何人进入施工区域都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进入现场施工。

禁止在现场吸烟。

聚氨脂施工现场、禁止明火作业。

1.1.2.8参加施工的所有职工都要经过入场安全教育和岗位安全操作技术教育。

每天上班前,由班组长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后方可上岗操作。

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工,电工,架子工,起重工,焊工等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训练,考试合格,发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严禁酒后操作。

1.1.2.9凡3米以上的工程,均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脚手架、安全网的架设必须符合规程标准。

如遇深坑深槽施工时,除按规定放坡、支护外,还要对深度在3米以上的坑槽内的作业工人加设防坠落的设施。

1.1.2.10施工现场内各种安全设备,设施、标志色标等,任何人不准擅自拆动因施工需要,要经过工地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拆动。

1.1.3施工现场安全用电规程

1.1.3.1由专职电工负责施工期间的用电安全;

1.1.3.2制订安全用电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

1.1.3.3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用电检查部位和检查点进行检查,确保真正安全用电;

1.1.3.4在建工程(含脚乎架、施工机械和工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最小安全操作ZE禹应不小于有关规定;

1.1.3.5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交又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应小于有关规定;

1.1.3.6旋转臂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

1.1.3.7施工现场开挖非热管道沟槽的边缘与埋地外电缆沟槽边缘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1.1.3.8对达不到上述规定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彳呆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示牌。

时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否则应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

对有静电的施工现场内,集聚在机械设备上的静电,应采取接地泄漏措施;

1.1.3.9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应符合GB6924—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外壳必须有效接地或接零,橡皮、电线不得破损。

1.1.3.10施工现场的动力,照明线路的敷设,要有设计施工资料,并符合电业部门规定。

1.1.3.11施工现场上空不允许穿越高压线,万不得已时,对穿越高压线必须保持施工所需的安全间距和采取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

1.1.3.12电气设备必须按照图纸安装,绝缘良好,并采取接零和接地措施,开关应装设在开关箱内,防止雨水渗漏和抬运材料触碰以及他人乱动。

停工停电时必须拉闸后加锁。

1.1.3.13施工现场临时线路要符合安全要求,不准随意放置于地面,不准把线路与金属架子绑扎作为固定措施。

1.1.3.14使用手电钻,特别是混凝土震动器、地面研磨机等手提式电动工具,进线不应超过2米,在现场应有刀闸控制,并安装漏电保安装置。

其使用人员要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

1.1.3.15工地使用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在潮湿沟坑、金属容器和密集框架内施工,行灯电压不应超过12伏。

1.1.3.16对于高层建筑,烟囱、水塔以及塔吊、打桩机械,必须安设临时避雷装置。

1.1.4季节施工安全措施

1.1.4.1夏季天热,要加强防暑降温工作,设置避晒休息场所,安排早上班,晚下班,延长午休时间,发放遮阳帽和防暑药品,提供含盐饮料。

1.1.4.2冬季严寒,天冻地滑,休息场所应设置取暖保温设施,机动车辆配置防滑链条,室外管道要包扎,水冷设备停止运行时要放尽余水,脚手架跳板要加强防滑措施,高处作业人员除系安全带外,还要穿戴好防冻防滑用品。

1.1.4.3大雨、大雪、大风前后,要组织人员对脚手架,动力管线以及工棚、库房设施进行一次检查,若发现脚手架或杆、柱、基础倾斜,变形,下沉,漏电等现象,应立即排除。

1.1.4.4机电设备必须加防雨罩,以免因漏水损坏设备,做好接地保护,以防漏电伤人;雨后要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

1.1.4.5、大雨后要对道路、架子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沉降和松动现象,方可使用;吊装施工前应先与气象部门联系,尽量避开雨天及大风天气进行吊装。

1.1.4.6工现场应设立一个以工地负责人为主要领导的防汛领导小组,在有大雨时,能有力组织人员进行防汛工作。

1.1.4.7堆放场地应选择平整地面,下设垫木或泡塑板,周围应挖排水沟;施工场地、道路两侧应挖排水沟。

1.1.4.8钢管材、型材及辅助材料,应搭设工棚,做好防雨防锈措施。

1.1.4.9机电设备必须加防雨罩,以免因漏水损坏设备,做好接地保护,以防漏电伤人;雨后要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

1.1.5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1.5.1严格按照高空施工的安全制度操作,严肃施工纪律,高处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把袖口、裤管扎好,不要穿硬底、带钉皮鞋和塑料底鞋。

要系好安全带,并固定牢靠,防止挂钩滑脱。

对超高空施工人员应进行健康检查,移动频繁的作业,防止摘挂安全带时发生意外,如因特殊工序作业需要,应在特殊作业地点下方设安全网。

1.1.5.2高空安全设施须齐全、安装牢固、拆除方便、使用可靠,同时做到定期作检查,专人修缮,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如大雨,大雪,大雾以及六级以上大风的天气下,不准进行高处施工。

1.1.5.3高处施工人员,尤其是外檐作业人员,禁止在脚手架爬上爬下,或者乘坐吊运模板、预制件,吊笼等起重设备上下。

任何部位施工,都不允许站在小推车和不稳定的物体上操作,不允许从高处向下跳跃,更不准在没有防护的外墙、外壁板等建筑物上行走。

1.1.5.4在层高3、6米以下的室内作业所用的铁凳、木凳、人字梯,一定要牢固并有防滑措施。

铁凳、木凳两支点的跨度,不能大于3米。

1.1.5.5注意作业区(包括工具、材料等触及范围)上下左右有无吊车等机械活动、离开电气线路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止机械伤害,触电和受震从高处坠落。

1.1.5.6禁止互相投掷物料,清理物料应使用溜槽或垃圾桶,手持工具应随手放在工具袋内。

安装更换玻璃,要有防止玻璃坠落措施,禁止往下扔碎玻璃。

1.1.5.7起吊用吊具、索具、卡具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

夜间施工时,应设置足够的照明。

1.1.6施工机具安全使用及管理措施

1.1.6.1生产施工现场的各种设备如叉车、行车、升降平台、起重设施等,应由专人操作,正确使用,及时维护和保养,严禁带病运行和违章使用。

1.1.6.2升降平台:

设备使用场地地面平整,水平放置;使用时必须升降垂直;升降不能超过负荷;液压系统无渗漏;开关等正常;防护栏杆不能随意拆卸。

1.1.6.3手持电动工具安装漏电保护器:

外壳保护接零;安装连接牢固;电线不乱挂。

1.1.6.4电焊机:

安装漏电保护器;外壳要有保护接零;要有良好的防雨措施;接线处要有良好的接线鼻;焊把绝缘良好;不乱挂电线。

1.1.6.5气瓶:

各种气瓶必须有明显标志,防震圈、瓶帽齐全;氧气瓶、乙炔发生器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m。

气瓶不得靠近热源或在烈日下暴晒。

1.1.7施工临建及材料堆放管理安全措施

1.1.1.1不要把临时工棚、仓库建在即将建立的设施和管线上。

1.1.1.2仓库要靠近马路,并接近施工现场中心地区,以方便运输并减少职工上下班和工作中往返路程。

1.1.1.3临時工棚耐火等级低,必须保障相互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要求。

1.1.1.4要注意工棚,仓库骨架结构应有的安全强度。

设计时要考虑天气变化,如大风,暴雨,积雪的影响,防止倒塌事故。

1.1.1.5现场应有设备材料及仓库区,严禁材料设备堆放影响道路通畅和施工、通行安全。

1.1.1.6仓库区设备堆放应上盖下垫,按照安装要求有序堆放,并予留施工及运输设备通道。

有特殊要求的设备要特殊进行保管。

1.1.1.7仓库区材料堆放,应分门别类堆放,并码放整齐,各类材料均应有标牌显示。

对于易燃易爆材料应单独设库进行存放。

1.1.1.8为了保证材料设安全仓库区应设置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防火防盗、处理各类突发情况。

1.1.1.9仓库区必须设立消防设施,并有公告牌。

1.1.8消防安全措施

1.1.8.1根据施工周围环境和拟建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必须制订防火安全的措施。

1.1.8.2建立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按规定划分级别。

明确审批手续,并有监护措施。

1.1.8.3配备一定数量、相应规格和型号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并指定没置点。

1.1.8.4施工时动用明火(如电焊、气焊、栓钉焊等),应配置阻燃材料组成的隔离和围护设施,防止明火从高空向四周外溅落。

1.1.8.5对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如油库、油漆库、塑料制品库、木库、氧气瓶和乙炔瓶库等易燃场所),应专门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按国标设置警告标志,配置专用的灭火器材和设备,必要时应有专人监护。

1.1.8.6乙炔器(瓶)与氧气瓶间距应大于5m,与明火操作距离应大于10m,不准放在高压线下,不得在露天曝晒。

1.1.8.7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培训和审证,做到持有效证上岗。

1.1.8.8建立施工现场防火责任制,按规定设置有专人负责的施工观场消防员(专职或兼职),下班后应检查并消除暗火隐患。

1.1.8.9施工现场内禁止吸烟、禁止违规私拉乱接电线等。

1.1.8.10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和防火标志牌。

1.1.8.11不违规用电,氧气、乙炔间距合理,明火作业符合规范要求。

喷漆、灌缝不明火作业。

1.1.8.12明火作业时张贴明火作业告示,使全体施工人员明确明火作业的位置做好安全防范。

1.1.9安全检查及教育措施

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经培训合格后签订安全文明施工责任状后方可进场施工,除此之外新招用工人必须经过三级教育才能上岗。

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负责人和安全员要根据编制安全措施进行分项(分部)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交底要全面和有针对性,施工过程中安全员根据安全规范和检查细则要求进行检查,与作业班组履行签字手续。

3、项目部建立各班组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制,建立安全施工考核细则,细则具有针对性,各班组有考核指标。

4、项目部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并依据工程安全施工考核细则进行考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