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寓意的成语典故简短.docx
《有寓意的成语典故简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寓意的成语典故简短.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寓意的成语典故简短
有寓意的成语典故简短
1.古代简短有寓意的小故事
结草衔环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个特别宠爱的小妾。
魏武子临死前,要魏颗把那个小妾给他殉葬。
魏武子死后,魏颗却把父亲宠爱的那个小妾嫁给了别人。
后来,秦将杜回领兵攻打晋国,晋王命魏颗率兵反抗。
两军正在激战之时,战场上突然消失了一位老人,他把地上的草打成了很多结把杜回绊倒,魏颗因而活捉了杜回,秦军大败。
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的那个老人对他说:
“我是你所嫁的那个妇人的父亲,特来战场上结草报恩。
”
《后汉书·杨震传》注引《续齐谐记》记载:
东汉杨宝小的时候,在山林中见到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黄雀。
杨宝见它可怜,便带回家中细心照料。
等小黄雀的伤完全养好后,杨宝就把它放了。
当天晚上,杨宝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黄衣童子,口中衔着四个玉环,说是送给杨宝的礼物,并祝福杨宝子孙几代都做大官。
后来,杨宝的儿子、孙子、曾孙果真都做了大官,享尽了荣华富贵。
依据这两个传奇,人们概括出了“结草衔环”这个成语,用来比方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后以“结草衔环”为感恩图报之典。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闻名儒学家。
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承继和进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特别尊敬。
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连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
杨、游二人怕打搅先生休息,只好恭尊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
“啊!
啊!
贤辈早在此呼!
”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头下起雪来。
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
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描述敬重老师,恳切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特别闻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
“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育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谐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晓得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教导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即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尊敬敬地回答道:
“我不够聪慧,哪里能晓得,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特别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教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敬重。
2.带有寓意典故的成语故事
留须拍马------我们不能拍马屁,一味的讨好别人而不顾客观现实,但我们可以制造很深厚的马屁味道。
简洁一点说就是,假如每个人都晓得你在拍马屁,那你就不要拍;但你拍到似乎没拍一样那就去拍。
元朝,蒙古族的一般百姓人家都会拥有几匹马,以处理行路、运输等问题,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
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仆人的欢心。
起初,人们实事求是,好马说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不管别人的马好坏、强弱,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
一说蒙古是立刻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员大多是武将出身,马往往是一个将领权力、身份、地位的意味,下级对上司最好的赞誉,就是拍拍他的马、夸他的马好。
渐渐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
这是由于夸奖的话是不一样的,而拍马的动作是一样的。
这就是“拍马屁”的由来。
后蒙古入主中原,建立了元帝国,建起了元大都,他们的文化也就渐渐渗透到汉文化中,“拍马屁”一词也就流传下来。
也有人说实际上拍马时决不能拍马的屁股,但由于汉人很少骑马,就把“拍马”想象为“拍马屁”了。
3.十个成语故事的也许意思要简短一点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到处留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样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
不注意现实依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滋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日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似乎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
有什么方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兴奋。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
“今日可把我累坏了,我关心禾苗长高了好几寸!
”他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发觉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3.不行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擅长管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婉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非常厌烦,从今,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非常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
“作恶多端,不行救药!
”“不行救药”:
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方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披荆斩棘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英勇,也很有理想。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意思是:
我肯定要突破一切妨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披荆斩棘”来描述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5.一衣带水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本人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
“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莫非能由于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挽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方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特别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通晓音律,琴艺超群,是当时闻名的琴师。
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本人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晓得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观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
伯牙举目远眺,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生气勃勃,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异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悦耳的音乐。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便转,把大自然的奇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史无前例的境界。
老师告知他:
“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巡游。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
忽听岸上有人叫绝。
伯牙听见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晓得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誉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
“真好!
宏伟而严肃,似乎挺拔入云的泰山一样!
”当他弹奏表现奔腾磅礴的波涛时,樵夫又说:
“真好!
宽广浩荡,似乎观察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
”伯牙兴奋色了,感动地说:
“知音!
你真是我的知音。
”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
从今二人成了特别要好的伴侣。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成语“高山流水”,比方知己或知音,也比方音乐美丽。
7.一字之师指改注释章中一个特别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进展中一个特别富强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
当时,不只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田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
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写好后,他觉得特别满足。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
于是,他经过反复思索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由于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要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善了。
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特别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本人的一字师。
8.用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特别超群。
秋有两个同学,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同学特别用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
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简单,用不着仔细。
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似乎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
“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
”
由于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同学同。
4.简洁、有意思的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斗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关心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冲突,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化而大胜。
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整天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
“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样回事?
”庄王说: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理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构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战胜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熬煎,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关心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本人亲身参与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最终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恳求,带兵战胜了山戎国的侵害;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恳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战胜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本人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专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今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
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
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
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
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特长死。
吴王赶忙叫人传令不能斩宰王妃,孙武仍旧宰了两个王妃。
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
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
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见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惫不堪。
田忌接受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
魏军闻讯赶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拯救大梁。
走到桂陵,齐军以逸e799bee5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