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JL标无砟轨道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7538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3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GJL标无砟轨道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GGJL标无砟轨道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GGJL标无砟轨道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GGJL标无砟轨道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GGJL标无砟轨道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GJL标无砟轨道监理实施细则.docx

《GGJL标无砟轨道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GJL标无砟轨道监理实施细则.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GJL标无砟轨道监理实施细则.docx

GGJL标无砟轨道监理实施细则

贵广铁路(GGJL-1标)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审批:

成都大西南铁路监理公司

贵广铁路工程监理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五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3

二、编制范围4

三、工程概况4

3.1主要技术标准4

3.2线路概况5

3.3地形地貌5

3.4工程地质5

四、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8

4.1组织监理人员学习培训8

4.2线下工程工序交接8

4.3沉降评估11

4.4CPⅢ控制网13

4.5主要材料及技术指标14

4.5进场设备验收26

4.6线路外无砟轨道模拟施工试验段26

4.7线路无砟轨道施工试验段27

五、路基无砟轨道施工监理工作控制要点27

5.1路基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27

5.2路基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29

5.3轨道结构高度29

5.4曲线地段超高设置29

5.5支承层施工监理控制29

5.6轨枕调整施工监理控制32

5.7道床板施工监理控制35

5.8排水设计37

5.9端梁及钢筋混凝土底座结构38

六、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监理工作控制要点39

6.1施工及监理工作流程39

6.2隧道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40

6.3轨道结构高度42

6.4超高设置42

6.5无砟轨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42

6.6轨枕安装与调平42

6.7道床板施工监理控制43

6.8排水设置45

七、桥梁无砟轨道施工监理工作控制要点45

7.1混凝土底座及凹形挡台施工监理工作流程45

7.2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46

7.3轨道结构高度47

7.4超高设置47

7.5底座施工监理控制47

7.6道床施工监理控制50

八、桩板地段无砟轨道施工监理工作控制要点51

8.1桩板地段混凝土底座及凹形挡台施工监理工作流程51

8.2桩板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52

8.3轨道结构高度53

8.4超高设置53

8.5底座施工监理控制53

8.6道床施工监理控制55

九、过渡段无砟轨道施工监理工作控制要点56

9.1过渡段施工基本工艺流程56

9.2端头轨枕57

9.3路基工程57

9.4隧道工程57

9.5桥梁工程57

9.6综合接地、排水工程57

十、枕式无砟轨道道岔施工监理工作控制要点58

10.1枕式无砟道岔铺设基本工艺流程图58

10.2路基地段道岔58

10.3桥梁道岔64

10.4道岔施工要求70

十一、施工安全监理控制要点70

11.1基本要求70

11.2正线无砟轨道71

11.3道岔73

十二、环水保工作监理控制要点76

十三、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76

13.1审查批准76

13.2试验检测监控措施76

13.3巡视、验收及旁站手段77

13.4监理指令手段78

13.5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78

 

一、编制依据

1.1、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客运专线贵阳至贺州段《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图》及《无砟轨道设计技术交底》、《无砟道岔设计技术交底》等设计文件。

1.2、新建贵广铁路工程GGJL-1标段监理合同、监理大纲及监理规划。

1.3、《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无砟轨道施工指导意见(试行)》。

1.4、《关于印发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先导段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工管技〔2010〕22号)。

1.5、贵广公司“贵广工管[2011]103号”《关于下发<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无碴轨道施工指导意见>的通知》。

1.6、贵广公司“贵广工管[2011]29号”《关于下发<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通知》。

1.7、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

“通线[2011]2351”《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碴轨道》。

1.8、相关规范和标准

⑴《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⑵《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⑶《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⑸《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⑹《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⑺《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⑻《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

⑼《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

⑽《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9、施工单位编制的经审批的《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1.10、国家、铁道部颁布的现行的其它相关规定。

二、编制范围

贵阳至广州铁路贵阳至贺州段DK40+820~DK186+080.75(其中标段起点DK36+960至DK40+820地段为有砟道床)路基、隧道、桥梁、路桥过渡段、路隧过渡段、有砟-无砟轨道过渡段(不含岔后侧股无砟轨道接有砟轨道过渡段)等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三、工程概况

3.1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

双线。

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250km/h,预留提速条件。

正线线间距:

4.8m。

最小曲线半径:

5500m。

限制坡度:

20‰,部分地段25‰。

列车类型:

动车组

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m。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

运输调度方式:

综合集中调度。

3.2线路概况

本标段线路起于老罗堡,至龙里县设龙里北站,穿越平寨隧道、太阳庄隧道后在贵定县昌明镇设昌明站,线路前行穿越油竹山隧道、斗蓬山隧道,先跨贵新高速公路匝道,再跨在建黔桂铁路及剑江,再后沿剑江左岸而行,至都匀东车站,出站后折向东跨剑江,穿三都隧道(L=14637m)后至三都县普安镇,经三都车站,出站后跨321国道的莫家寨特大桥,向东穿大寨隧道(L=8974m),跨巫虾河,穿羊甲隧道(L=8070m),跨排搞河,穿同马山隧道(L=13931m),出洞至本标段终点三江乡车站1号双线大桥贵阳端台尾DK186+080.75,线路长149.121km,其中无砟轨道线路长145.261km。

3.3地形地貌

本标段属云贵高原剥蚀、溶蚀中、低山区。

地面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降低,主要山峰、河谷走向与主要地质构造线一致,南北向展布的背斜宽缓形成山岭,向斜狭窄形成河谷,为典型的隔槽式褶皱山区。

山岭海拔1000~1600m,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苗岭)主峰之一。

岩溶地貌占据主导地位,在褶曲翼部,由于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分布,岩溶地貌呈带状展布,多为低缓的蜂丛谷地,在靠近分水岭、构造影响强烈处形成尤如侵蚀地形一般的“V”型峡谷。

属于高原斜坡侵蚀、构造中、低山区。

为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大斜坡地带,90%以上面积属于山岳地形,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峦叠障、沟谷纵横。

山岭及河谷延伸方向基本与构造线一致。

同马山峰顶高程达1500m以上,相对高差500~1100m。

地形受流水强烈侵蚀与切割,水系呈树枝状密布,横向形态多呈“V”型,基岩多裸露,阶地不发育。

3.4工程地质

(1)地层岩性

沉积岩:

沿线分布震旦系至第四系地层,为可溶岩与碎屑岩相间分布,局部夹煤线。

第四系:

山坡普遍覆盖厚度不大的坡残积黏性土;沟谷地区普遍分布冲洪积黏性土,部分为河流阶地砂、卵石层;局部见滑坡堆积土及人工弃土等。

(2)地质构造

①构造体系分段:

贵阳~三都主要属于川黔经向构造体系影响带,除贵阳站外,全线主要构造线方向与线路呈大角度相交,对工程有利。

②褶皱与线路密切相关的褶皱构造线主要有贵阳向斜、龙里复式背斜、昌明向斜、黄丝背斜、都匀向斜、八步背斜、怀城向斜等。

其中除贵阳向斜处线路方向与向斜轴向近一致外,其余地段线路方向均与褶皱轴线方向大角度相交。

③断层:

与线路相交的断层线较多,本段具代表性的全线规模较大的主要断层有贵定断层、都匀逆断层等,断层线大多与线路大角度相交。

线路未穿过强活动断裂带。

⑶不良地质、特殊岩土

沿线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人为坑洞、滑坡、有害气体、软土、松软土、红黏土等。

①岩溶

贵阳、龙里、都匀地区工程位于可溶岩岩溶发育和较发育区,岩溶发育程度中等~强烈,施工中除可能遇溶洞等岩溶现象外,还可能遭遇不同程度的突水、突泥灾害。

其中太阳庄、油竹山、斗蓬山等隧道遇灾害性的突水、突泥风险大。

②人为坑洞及采空区

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含煤线,以小煤窑开采为主。

③滑坡

本标有1处对工程有影响的滑坡存在,位于DK51+924附近的平寨滑坡。

④有害气体

线路穿过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勘察单位评价均属于低瓦斯隧道,施工中需加强监测和通风。

⑤软土、松软土

山(丘)间沟谷地带零星分布的松软土、软土为主,厚度小于3m通过清表即可处理;埋深大于3m,需进行复合地基处理。

⑥红黏土

线路有红黏土分布,以次生红黏土为主,对应地段的工程主要是桥或路堤,部分样品试验结果为弱膨胀土。

红粘土分布对桥基影响较小,低填路堤及涵洞则需进行处理。

3.5水文地质

分布规律:

以岩溶水为主,裂隙水次之,主要分布于宽阔的背斜轴部,并以较均匀的网状岩溶裂隙水为特征。

这些富水区多位于网状构造发育或线性构造密集的低洼地区,地形上往往是岩溶盆地、岩溶谷地或浅切割的盆地分水岭地形。

背、向斜翼部,被夹持在碎屑岩之间的碳酸盐岩岩溶水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并以管道水为特征,排泄带在东西向横谷中,在砂页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处往往有岩溶大泉或地下河出露。

地下水多以潜水形式存在,部分微具承压性。

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降水通过岩石的孔隙、裂隙、溶蚀管道补给地下水,一部分补给深层地下水,一部分以裂隙泉、岩溶泉或地下河的形式排出地表。

地下水运动的总趋势是南北分流,向北汇入长江水系,向南归入珠江水系。

3.6无砟轨道专业工程特点

无砟轨道作为高速铁路的主要结构物,直接承受来自车辆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下部结构。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状态直接影响高速列车运行的速度、安全和舒适,是高速铁路关键核心技术之一。

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对轨道结构的可靠性、平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⑴精度控制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

⑵机械化作业水平高,初期投资大。

⑶具有良好的弹性。

⑷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能力的抗震性能。

四、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

4.1组织监理人员学习培训

由于监理项目部无砟轨道有经验的监理工程师较少,个别监理工程师甚至从未见过无砟轨道,因此监理项目部决定加强对监理人员进行组织培训,主要采取下列方式进行培训和学习。

4.1.1外出参观。

分别组织监理人员到正在施工的无砟轨道施工工地进行参观,主要到成绵乐客运专线、贵广铁路施工3标、贵广铁路中铁十六局等施工工地进行参观学习。

通过参观学习,是各位监理人员从感性上认识无砟轨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监理需注意事项等。

4.1.2集中学习。

监理项目部组织监理人员集中到监理项目学习,由有施工经验及掌握无砟轨道施工监理方法的人员进行讲解,培训完成后组织考试。

4.1.3加强自学。

监理项目部要求各监理人员加强无砟轨道施工监理自学,主要学习内容为设计图纸、设计技术交底、拷贝的录像、经验介绍文件、验收标准、施工指南等文件,监理项目部对学习情况适时进行现场抽查。

4.1.4对不能达到学习要求的监理人员,监理项目部将视其情况进行使用,确实较差的不能胜任无砟轨道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不担任无砟轨道监理工作。

4.2线下工程工序交接

4.2.1工序交接组织

监理项目部组织成立工序交接工作小组,总监理工程师任组长,副总监、监理组长、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理工程师等参加,在贵广公司统一组织下,参与由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参加的线下工程单位工程及工序交接验收。

轨道工程与线下工程工序交接应在轨道工程施工1个月前进行,施工单位提交线下工程竣工测量资料、沉降评估资料、无损检测资料和与轨道工程有关的变更设计、线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报告等资料,填写相关记录,通过后方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2.2工序交接条件

线下主体工程应全部完工,未完成的附属工程不得影响无砟轨道施工及成品质量。

4.2.2.1路基工程

(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表面中线高程、路肩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及检验数量应满足下表要求。

(3)排水系统完善,对主体工程不造成冲刷和不引起边坡溜坍,同时对无砟轨道施工不造成影响。

(4)防护支挡工程完善,防护支挡工程必须符合验收标准要求,达到合格标准,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5)其他配套工程已施工完成,如预埋的过轨管道、接触网支座等已经施工完成,并达到合格条件。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表面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测方法

1

中线高程

±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

检验5点测量仪器测量

2

路肩高程

±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

检验5点测量仪器测量

3

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

+20mm0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

检验5处尺量

4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

检验5处尺量

5

横坡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

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

6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

检验10点3.0m直尺量

4.2.2.2桥梁工程

桥梁中线、高程、宽度、平整度、相邻梁端顶面相对高差、排水坡、预埋件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其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技术要

求。

桥面防水、保护层、伸缩缝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1)桥面高程:

允许偏差0,-20mm。

梁面高程控制应坚持宜低不宜高的原则。

(2)桥面中心线:

与设计中线偏差小于10mm。

(3)桥面平整度:

纵向平整度5mm/1m(按4条检查线,底座板中线两侧各0.5m左右处)。

非底座板范围桥面必须保持平整光滑,无修补空鼓问题存在。

(4)相邻梁端高差:

不大于10mm,如梁端高差超出要求,应对梁体较高的一侧采用打磨方式进行处理,处理时应按照顺桥向2m范围进行顺坡,不得仅对梁端头进行处理。

(5)底座板范围桥面拉毛:

拉毛范围准确,均在2.8m底座板范围内(不允许超出底座板)。

拉毛质量均匀,无空白拉毛处。

拉毛深度1.5~2mm,如桥面存在浮浆应在底座板施工前进行凿除。

(6)防护墙外几何状态(与线路中线的对应状态)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限。

(7)桥面预埋件:

要求预埋件平面、高程位置要准确,工作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其中,底座板连接钢筋预埋套筒应垂直,高程允许误差为+2mm,-5mm;平面位置偏差为±20mm。

(8)桥面清洁度:

桥面不能有油渍污染。

(9)桥面排水坡及泄水孔:

桥面排水坡构成应符合设计要求。

桥面直排泄水孔篦子安装完成,全部泄水管道畅通。

4.2.2.3隧道工程

(1)隧道底板及仰拱填充层表面高程、宽度、平整度和横向排水

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坡面应平

顺,确保水流畅通、不积水。

(2)隧道中线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衬砌轮廓线不得侵入设

计轮廓线。

(3)隧道背后注浆、质量检验及处理等工作已经完成。

仰拱填充顶面高程允许为±15mm。

线路交接前,线下工程路基上接触网基础、桥上防撞墙及隧道内电缆槽边墙应施工完成。

4.3沉降评估

4.3.1施工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评估计划,并及时上报评估申请。

贵广公司根据各施工单位上报申请,组织评估单位对各段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分析和工后沉降评估。

并适时组织评估、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相关人员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

评估流程为:

在沉降观测期满足规范要求后,施工、监理单位完成自评报告,整理相关资料报贵广公司管理小组审查,贵广公司管理小组审查后交评估单位开展评估;评估单位7日内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报贵广公司管理小组,通过评估的段落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未通过评估的段落,相关方应认真分析、找出真正原因,提出处理措施。

4.3.2路基

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及不同的地基条件,进行路基面的沉降变形

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堤本体的沉降观测。

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时,应继续观测;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加速完成沉降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并有针对性的对路桥、路隧等过渡段差异沉降进行重点观测,同时代表性观测路堤改良土填筑部分的沉降变形。

4.3.3桥涵

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应不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2个月。

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4.3.4隧道

隧道口仰拱、隧道一般地段和不良、复杂地质区段沉降观测。

隧道沉降观测从仰拱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当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4.4CPⅢ控制网

施工单位在CPⅢ建网前,由设计单位完成CPⅠ、CPⅡ控制点及二等水准点的复测并提交正式的复测成果资料,作为CPⅢ控制网测量的依据。

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标段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的上报和审核工作。

4.4.1CPⅢ点的布设

4.4.1.1CPⅢ平面网可根据施工需要分段测量,分段测量的区段长度不宜小于4km,对不满足要求的段落需报贵广公司专题研究,区段间重复观测不应少于6对CPⅢ点,每一独立测段首尾必须封闭。

区段接头不应位于车站范围内。

4.4.1.2CPⅢ点应成对布设,距离布置一般约为60m/对,个别特殊情况下相邻点间距最短不小于40m,最长不大于80m。

同一对CPⅢ点的里程差不宜大于3m,CPⅢ点布设高度应大致等高,并应设在设计轨道高程面0.3m以上。

4.4.1.3桥梁工程:

CPⅢ点宜布设在简支梁固定端距梁端0.5m的位置。

24或32m简支梁每2孔布设一对CPⅢ点,相邻两对CPⅢ点相距约为64m,56m或48m。

对于连续24m简支梁,根据实际情况也可每三孔布设一对CPⅢ点。

4.4.1.4路基工程:

路基地段使用钢筋混凝土成对浇筑CPⅢ辅助立柱。

待基础稳定后,在CPⅢ辅助立柱上使用快干水泥砂浆或锚固剂埋设CPⅢ标志预埋部分。

路基段CPⅢ一般布设于接触网杆基础大里程端侧线路方向。

4.4.1.5隧道工程:

一般布置在设计轨道顶面以上30~50cm的边墙内衬上,相邻CPⅢ点相距60m左右。

4.5主要材料及技术指标

4.5.1钢轨

采用60kg/m、定尺长100m、U71MnG钢轨,钢轨质量应符合《高速铁路用钢轨》(TB/T3276-2011)的相关规定,曲线半径≤2800的曲线应采用U71Mn热处理钢轨。

钢轨安装允许偏差为±1mm(变化率不大于1/1500)

4.5.2轨枕

⑴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图号通线〔2011〕2351-I),轨枕间距一般取650mm,且不宜小于600mm。

轨枕间距允许偏差为±5mm。

⑵进场质量验收:

质量缺陷超标的轨枕必须标记并取出,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轨枕。

轨枕应在生产厂完成检查,现场进行外观检测。

对有损坏的或者有潜在损坏的轨枕,应在其端部竖面用红油漆标注,不得使用。

轨枕外观质量检查见下表。

轨枕外观质量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

1

预埋套管内

不允许堵塞

2

承轨台表面

不允许有长度﹥10mm、深度﹥2mm的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

3

挡肩宽度范围内的表面

不允许有长度﹥10mm、深度﹥2mm缺陷

4

其他部位表面

不允许有长度﹥50mm、深度﹥5mm的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

5

表面裂纹

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

6

周边棱角破损长度

≤50mm

⑶物料堆码在线路两侧的CPIII基桩范围内时,高度不得超过3层,以免影响CPⅢ测量。

⑷两轨枕垛之间要求的最小间距为0.5m。

4.5.3扣件

采用WJ-8B型扣件采用,扣件高度为34mm,同时根据专业要求采用相应扣件纵向阻力不一致来分类,技术标准详见《WJ-8型扣件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7〕207号)。

扣件应按照WJ-8扣件安装手册进行安装,扣件应在扣件设计单位和厂家的指导下安装。

4.5.4钢筋

道床板及底座板钢筋采用HRB335钢筋(Φ12、Φ16、Φ20三种),限位挡台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Φ12)。

钢筋进场要有出厂合格证及编号,钢筋原材料进场须入棚,并做到下垫上盖,钢筋加工须在钢筋加工厂进行。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按批检查其直径、每延米重量并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为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检一次。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性能应符合《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G3042)的规定。

4.5.5混凝土及原材料

根据贵广客运专线贵阳至贺州段环境情况,其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等级,混凝土应满足《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的要求。

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品质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用原材料要求如下:

⑴无砟轨道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应规定。

其它品种水泥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检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应符合表4.5.1-1、表4.5.1-3的规定

表4.5.1-1水泥的性能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1

比表面积

300~350m2/kg

按GB/T8074检验

2

凝结时间

初凝≥45min,终凝≤600min(硅酸盐水泥终凝≤390min)

按GB/T1346检验

3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按GB/T1346检验

4

强度

符合TB10424-2010表6.2.1—2的规定

按GB/T17671检验

5

烧失量

≤5.0%(P·O);≤3.5%(P·Ⅱ);≤3.0%(P·I)

按GB/T176检验

6

游离CaO含量

≤1.0%

按GB/T176检验

7

MgO

含量≤5.0%

按GB/T176检验

8

SO3含量

≤3.5%

按GB/T176检验

9

Cl-含量

≤0.06%

按GB/T176检验

10

碱含量

≤0.80%

按GB/T176检验

11

助磨剂种类及掺量

符合GB175-2007

第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