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7722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6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1项目名称

广元市朝天区委农工委农村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一.2项目建设单位及责任人

承担单位:

广元市朝天区委农工委

项目负责人:

广元市朝天区委农工委

一.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

3.《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5.《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的意见》(省委2015年1号文件)

一.4项目建设目标、内容、周期

一.4.1建设目标

总体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灵活、包含农村各类到户信息的基础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平台,实现对农业(农户)的基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建设新农村起到树立标杆的作用,使六张明白卡的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并且由基础信息管理向全区涉农资源信息管理延伸,实现全区农村信息一张图,拓展管理朝天区全区涉农资源信息,以GIS技术、大数据技术为辅助,构建涵盖土地、环境、基础设施、人员、农作物等的农村资源信息平台,进一步为朝天区农业部门决策分析提供直观、有效的信息支持。

一.4.1.1实现数据汇聚

力争在“十二五”期内,建立起信息收集汇总机制、体系,通过平台建设,利用各种手段,将各方信息(乡村概况、党建工作等)汇聚到数据中心,从源头上解决农业基础信息数据多头上报、重复上报、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使信息统计做到“一个真实”、“三个及时”、“三个到位”,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一个真实”:

即数据要力求真实可靠和全面准确。

“三个及时”:

即及时布置、及时填报、及时发布。

“三个到位”:

即人员到位、审核到位、培训到位。

一.4.1.2实现信息管理

通过各类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准确地掌握乡村的基本信息和产业分布、农业资源等信息,实现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

通过系统的建立,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

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一.4.1.3构建农业一张图

通过农业产业布局、种植规划、农业区域分布等专题地图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决策过程中对地理区域和描述直观化的需求,

(1)农业资源管理主要解决农业和林业领域各种资源(如土地、森林、草场)。

(2)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籍管理其主要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地籍权属关系变化等许多内容。

(3)生态、环境管理与模拟其主要为区域生态规划、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削减分配的决策支持、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环保设施的管理、环境规划等。

(5)农业基础设施管理农业生产的地上地下基础设施(电信、灌溉设施、道路交通、天然气管线、电力设施等)广泛分布于农村的各个角落。

一.4.2建设分类

该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系统建设、应用系统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系统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中心机房建设等。

信息安全系统建设:

物理安全建设、网络安全建设、主机系统安全建设、应用系统安全建设。

应用系统建设:

基础设施、产业分布、农村党建、精准扶贫、幸福美丽新村、基本信息等系统。

一.4.3建设内容

1、农村基础信息数据中心的建设。

2、建设农村基础数据采集系统。

3、建设农村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平台。

4、建设全区农村信息一张图。

一.4.4建设周期

广元市朝天区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大致可以划分为立项可研、规划设计、设计开发、推广应用、总结验收五个阶段,其时间划分和主要工作任务大致如下:

立项可研:

2014年4月至2014年5月,主要任务是完成项目建设立项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批等工作。

规划设计:

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主要任务是完成项目建设方案的设计与规划,制定有关的流程、标准和技术方案。

设计开发:

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主要任务是完成应用系统的开发。

每个系统建设完毕即进行试运行。

推广应用:

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主要任务是实现网络联通、和各项应用的全区推广、数据采集。

总结验收:

2015年12月。

一.5项目总投资及来源

项目总投资初步估算为*万元(具体内容详见第九章)。

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支持或自筹。

一.6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6.1社会效益分析

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整合广元市朝天区农业产业相关信息资源,帮助区委、区政府和区农工委领导及时了解朝天区农业产业运行发展动态,为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等综合管理和决策服务,提升朝天区农业产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朝天区农业产业发展。

有助于朝天区委区政府、区农工委全面履行职责,切实提高精准扶贫的能力,有助于农村信息采集标准体系的推进,有助于优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1.提高农业产业运行监管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

可以进一步加强朝天区农业产业信息化水平,提高产业运行分析和预测水平,为产业促进、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监管提供有效支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简化业务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服务产业发展和产业运行。

2.增强农业产业相关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有效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由于中间环节复杂而引发的监管和协调方面的问题,有效增强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提高产业运行的监管能力、突发事件的决策能力、节假日大客流期间的资源调度能力。

3.实现农业产业信息资源有效共享

通过各项资源库以及资源访问接口的建设,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多渠道共享和未来的整合;使之成为能够服务于农业相关业务应用和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的支撑平台。

农业相关业务应用可以借助于经过整合的资源库,获得大量的,以前不易获取的素材信息,加以整理,为领导以及各部门应用,创造大量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6.2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的实施将从整体上实现全区农村信息化水平的腾飞;实现了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无缝连接,有效消除信息孤岛;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可以实现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从而实现整体工作的优化。

在本项目建设中,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通过共享数据减少重复劳动而节省资金,数据共享越多,数据收集与维护花费越少,信息资源使用效率就越高,可以将节省下来的资源,用到主要的业务活动上去。

利用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标准,解决了由数据矛盾引起的许多问题。

共同的格式、访问方法和数据直接访问条件,使利用其他单位生产的数据变得更容易,减少了数据申请负担,扩大了数据服务范围。

在统一的平台上处理数据能够节省许多不同类型的开发工作及相应工作量,使应用任务的完成更快、更容易。

数据用户增多便于及时发现和改正数据中的错误,信息共享使数据的质量也得到改善,有利于应用分析、决策及运作。

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管理体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解决标准、元数据、数据质量与可靠性、数据集成、数据可访问程度、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数据和框架管理、软件工具集中开发和技术缺陷克服等一系列问题。

降低了单项应用的开发成本,使各项工作无须从头做起。

这些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过程中资金的节约本身就是效益。

节省人力和降低行政经费支出。

在传统的项目建设管理中,信息交流和业务协同大多以会议、人工公文流转进行,速度慢、效率低,人工成本和行政经费支出较大。

通过业务系统的建设,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交换信息、综合办公等方式,减少人工劳动,从而节省人力和行政经费支出。

一.7主要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四川省产业政策。

建设目标明确,建设内容清楚,投资预算合理,预期效益明显,项目承担单位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

对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具有突出作用。

项目业主具有政府支持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

项目的技术基础成熟。

实施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建议主管部门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中,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尽快批准本项目实施方案,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建设。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1项目建设背景

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

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

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信息技术在当今世界农业中已相当普及,农民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政府靠信息进行宏观分析调控,制定本地区农业政策,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但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普及,多样性的农业信息资源得不到利用,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手段与媒体,宣传普及农业信息知识,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提升利用信息、依靠信息的积极性,将稀缺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

目前,为了更好地建设新农村,为加强对农村信息的收集,建立从农户、组、村、乡镇到区级的五个明白卡制度,对农户和各级组织每年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及时了解,便于对以后的农村生产活动进行政策指导。

通过五个明白卡制度,农村基础数据得到了初步集中,但该数据还不是信息数据,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采集阶段,数据及时性不能得到保障,数据还不能反应农村地区多样性的经济活动,数据也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更不能通过高效的查询统计、分析、挖掘等手段来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2现状与差距

各乡、镇、村利用纸质材料进行数据报送,所有管理模式还存在于线下。

差距:

全区还没有信息化系统进行农村基础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二.3需求分析

1、需要完成该平台所需的硬件资源、软件、网络资源的建设,包含农村基础到户信息、农村经济数据信息的基础数据平台,为农村经济数据分析服务提供支撑。

2、需要建立全区农村基础信息统一的经济及数据指标规范,为当前的基础数据系统及后期各类需要农村基础信息的业务系统建设提供数据模板。

3、需要提供六级明白卡农村信息采集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数据采集系统之外,建设数据查询分析、统计挖掘的农村基础数据应用功能,提供决策依据。

4、需要对整个系统平台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实现用户管理、安全管理、数据管理、服务管理等功能。

5、需要采用GIS技术在地图上,展现“精准扶贫”,“新村规划”,“产业分布”,实现全区农村信息一张图。

二.4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二.4.1让信息更精准

通过信息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

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4.2让管理更科学

信息系统的建设,将实现农村的管理从传统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

通过涉农信息整合、涉农信息与GIS的结合、数据互联互通等手段,实现农业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

第三章总体方案设计

三.1设计原则

三.1.1实用性

实用性实际上很大程度依赖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针对农业的使用特点,将朝天区农村信息化平台打造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而且实用性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