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实习记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891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物学实习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动物生物学实习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动物生物学实习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动物生物学实习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动物生物学实习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生物学实习记录.docx

《动物生物学实习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物学实习记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生物学实习记录.docx

动物生物学实习记录

一、实习概况

  本次动物生物学实习从2020年5月27号开始到6月2号结束,共计一周时间。

这一周中,我通过观看视频,例如《人与自然》、《动物世界》、《七个世界,一个星球》、《地球脉动》等纪录片,了解了一些动物的特征习性;同时,也通过自己外出,动手捕捉、拍照等方式采集了一些标本,下面我将对其进行记录。

二、实习记录

1.

实习时间:

2020年5月27日

实习地点:

田地

天气情况:

多云转晴25℃--32℃

动物名称:

菜粉蝶

别名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

已知的寄主植物有9科35种之多,嗜食十字花科植物,特别偏食厚叶片的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

在缺少十字花科植物时,也可取食其他寄主植物,如菊科、白花菜科、金莲花科、百合科、紫草科、木犀科等植物。

形态特征:

菜粉蝶属完全变态发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

雄虫体乳白色,雌虫略深,淡黄白色。

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

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

雄虫前翅正面灰黑色部分较小,翅中下方的2个黑斑仅前面一个较明显。

成虫常有雌雄二型,更有季节二型的现象,即有春型和夏型之分,春型翅面黑斑小或消失,夏型翅面黑斑显著,颜色鲜艳。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极广。

国外:

整个北温带,包括美洲北部直到印度北部。

国内:

中国大部分地区

生活习性:

菜粉蝶成虫白天活动,尤以晴天中午更活跃。

羽化的成虫取食花蜜,交配产卵,每次只产1粒,卵散产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但以叶背面为多,夏季多产在寄主叶片背面,冬季多产在叶片正面。

成虫明显趋向于在花椰菜、结球甘蓝上产卵,其次是白菜、菜心上产卵。

菜粉蝶喜在这类植物上产卵主要是此类蔬菜含有芥子油糖苷,可吸引成虫产卵。

每雌产卵100~200余粒,多的可达500余粒[2],以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产卵量较大。

这些卵呈淡黄色,堆积在一起。

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然后再取食叶片。

1~2龄幼虫有吐丝下坠习性,幼虫行动迟缓,大龄幼虫有假死性,当受惊动后可蜷缩身体坠地。

幼虫老熟时爬至隐蔽处,先分泌黏液将臀足粘住固定,再吐丝将身体缠住,再化蛹。

2.

实习时间:

2020年5月27日

实习地点:

田地

天气情况:

多云转晴25℃--32℃

动物名称:

中华蜜蜂

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蜜蜂属,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属中国独有蜜蜂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

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优点。

形态特征:

中华蜜蜂工蜂腹部颜色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有的较黄,有的偏黑;吻长平均5mm。

蜂王有两种体色:

一种是腹节有明显的褐黄环,整个腹部呈暗褐色;另一种的腹节无明显褐黄环,整个腹部呈黑色。

雄蜂一般为黑色。

南方蜂种一般比北方的小,工蜂体长10~13mm,雄蜂体长约11~13.5mm,蜂王体长13~16mm。

具有一般昆虫的形态特征,体躯分节,分别集合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体段。

在部分体节上着生成对的附肢,附肢也分节。

外骨骼的体壳支撑和保护蜜蜂的内部器官。

体表密生绒毛,具有护体和保温作用。

特别在寒地越冬结团的蜂群,蜜蜂绒毛保温意义尤为重要。

头部和胸部的绒毛呈羽状分叉,这对蜜蜂采集花粉和促进植物授粉具有特殊的意义。

蜜蜂体表有些空心状与神经相连的毛是蜜蜂的感觉器官。

蜜蜂在体节集合方面与一般昆虫明显不同。

第一腹节前伸与胸部紧密结合,形成并胸腹节。

并胸腹节后部猝然紧缩,与第二腹节前部收缩成柄状的腹柄膜质相连,外观上将胸腹明显分为两段。

为便于形态和功能的研究,将胸部三节和并胸腹节划分为胸段,除第一腹节外的腹部为腹段。

分布范围:

集中分布区则在西南部及长江以南省区,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省区数量最多。

生活习性:

中华蜜蜂飞行敏捷,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每日外出采集的时间比意大利蜂多2~3小时,善于利用零星蜜源。

造脾能力强,喜欢新脾,爱啃旧脾,抗蜂螨和美洲幼虫腐臭病能力强,但容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易受蜡螟危害,喜欢迁飞,在缺蜜或受病敌害威胁时特别容易弃巢迁居,易发生自然分蜂和盗蜂,不采树胶,分泌蜂王浆的能力较差,蜂王日产卵量比西方蜜蜂少,群势小。

3.

实习时间:

2020年5月28日

实习地点:

田地

天气情况:

晴24℃--35℃

动物名称:

蝗虫

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

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3种,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形态特征: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成虫:

雄成虫体长35.5~41.5毫米,雌成虫39.5~51.2毫米。

体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

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

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

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

后翅无色透明。

群居型后足腿节上侧有时有2个不明显的暗色条纹,散居型常消失或不明显。

后足胫节通常橘红色,群居型稍淡,沿外缘通常具刺10~11个。

在蝗虫中胸、后胸和腹部第一节到第八节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各有1个小孔,这小孔叫气门,共有10对。

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体交换是通过气管与组织细胞完成的。

分布范围:

飞蝗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蝗虫,已知有10亚种,其分布遍及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

我国有3个亚种:

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西藏飞蝗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寒区的许多河谷与湖泊沿岸地带。

生活习性:

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

当飞蝗蝻密度大时,由于相互感觉而形成条件反射,加剧活动,蝗蝻容易形成群聚、静伏、拥挤,然后向某一方向跳跃群迁。

成虫与蝗蝻的食性相同,均为植食性,而且成虫期补充营养强烈,约占一生总食量的75%以上。

它们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叶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大面积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造成农林牧业重大经济损失。

有些种类为寡食性害虫,如东亚飞蝗,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有些种类为多食性,如大垫尖翅蝗等。

当季节干旱时,它们更贪食,取食的大量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即排泄出体外,以便从中获得大量水分,供给生理代谢需要,从而增加了对作物的危害程度。

4.

实习时间:

2020年5月28日

实习地点:

田地

天气情况:

晴24℃--35℃

动物名称:

蜗牛

蜗牛是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

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

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区。

树栖种类的色泽鲜艳,而地栖的通常几种接近的颜色,一般有条纹。

非洲的水晶螺属体型最大,多超过20公分。

欧洲的大蜗牛属的几个种常作佳肴,尤其在法国。

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其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蜗牛为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蜗牛科。

壳一般呈低圆锥形,右旋或左旋。

头部显著,具有触角2对,大的1对顶端有眼。

头的腹面有口,口内具有齿舌,可用以刮取食物。

蜗牛有甲壳,形状像小螺,颜色多样化;头有四个触角,走动时头伸出,受惊时则头尾一起缩进甲壳中;蜗牛身上有唾涎,能制约蜈蚣、蝎子。

六、七月热时会自悬在叶下,往上升高,直到唾涎完了后自己死亡。

蜗牛是牙齿最多的动物,但它们的牙齿并不是“立体牙”。

尽管拥有数万颗牙齿,但它们无法咀嚼食物。

这是因为它们的齿舌是一个带状结构,上面布满牙齿以碾碎食物,以便消化。

一生之中,它们的微小牙齿会慢慢磨损钝化,而后被更锋利的新牙取代。

蜗牛排泄是在靠近呼吸孔的地方排泄的,叫气孔。

它会把粪便排在自己的身上,通过腹足和粘液最终将粪便留在地上。

分布范围:

世界各地有蜗牛四万种,在我国各省区都有蜗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园、菜园、农田、公园、庭园、寺庙、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阴暗潮湿地区。

主要以植物茎叶、花果及根为食。

是农业害虫之一,也是家畜、家禽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生活习性: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合环境:

温度16~30℃(23~30℃时,生长发育最快);空气湿度60%~90%;饲养土湿度40%左右,pH为5~7。

当温度低于15℃,高于33℃时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

但是各种蜗牛各不相同。

蜗牛喜欢钻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栖息、产卵、调节体内湿度和吸取部分养料,时间可长达12小时之久。

杂食性和偏食性并存。

喜潮湿怕水淹。

在潮湿的夜间,并投入湿漉的食料,蜗牛的食欲活跃。

但水淹可使蜗牛窒息。

自食生存性。

小蜗牛一孵出,就会爬动和取食,不要母体照顾。

当受到敌害侵扰时,它的头和足便缩回壳内,并分泌出粘液将壳口封住;当外壳损害致残时,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质修复肉体和外壳。

具有很强的忍耐性。

蜗牛具有惊人的生存能力,对冷、热、饥饿、干旱有很强的忍耐性。

喜恒温养殖。

温度恒定在25~28℃之间,生长发育和繁殖旺盛。

蜗牛在爬行时,还会在地上留下一行粘液,这是它体内分泌出的一种液体,即使走在刀刃上也不会有危险。

5.

实习时间:

2020年5月29日

实习地点:

田地

天气情况:

阴20℃--30℃

动物名称:

蚂蚁

体长2~20毫米,触角膝状,9~10节,腹部基端有1~2个结节,最易识别。

营“社会生活”,有明显的多型现象,每一巢群中有雄蚁、雌蚁及生殖系统发育不全的雌性工蚁(有些种类工蚁中,有上腭发达的兵蚁)。

大部分种类雌蚁及雄蚁具翅,而工蚁、兵蚁无翅。

蚁类为杂食类,有些种类捕食昆虫,有些取食植物种子,有些种类取食蚜虫及介壳虫分泌的蜜露;也有专食菌类的。

在室内,蚂蚁常取食人类的食物。

形态特征:

蚂蚁的身躯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不同的蚂蚁体型大小非常悬殊,体长从1毫米至20毫米不等,体型最小的贼蚁,体长不超过2毫米。

蚂蚁的体色多为褐、黑、棕和桔红色。

有的具有斑纹,其胸腹间有明显的细腰节,无光泽或具金属光泽。

蚂蚁躯体光滑,或有柔毛、刺、条纹、网纹和瘤突等外长物。

无齿,适于取食柔软或液体食料。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蚂蚁头上的触角是重要的感觉器官。

因为触角的表面有许多微小的孔洞,一些孔洞里藏着感受气味的细胞。

触角担负着检查食物、探触音波、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功能。

生活习性:

蚂蚁是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

多数种类筑巢于地下或树上,且食性杂,一般植、肉兼有。

双齿多刺蚁和其它蚂蚁一样,一般以蚁巢为一个家庭。

一窝中有蚁后(雌蚁)有一个或数十个。

工蚁专筑巢、觅食、育幼等,数量最多。

蚂蚁的食性广泛,有时为了改善单调的伙食,除狩猎外,还可以饲养放牧,以便改善营养结构。

蚂蚁酷爱甜食,能够产蜜的昆虫常是它们的座上客,尤其是蚜虫贵宾,最受欢迎。

蚜虫的尾部可以产生“蜜露”,每当蚂蚁遇到蚜虫,就用触角轻触蚜虫肚皮,顿时放出一滴蜜露,蚂蚁如获至宝,尽情享用。

为了能长期食用这种佳肴,蚂蚁对蚜虫关怀备至。

它们把蚜虫搬来搬去,使它们产出更多的蜜露,若是冬季到来,蚂蚁则把蚜虫卯运到巢中越冬,待来年春天时,再运回到树上。

这与人类饲养家畜、放牧奶牛的行为极为相像。

当然,蚂蚁的“家畜”不仅一种,介壳虫、白蜡虫和小灰蝶幼虫都是它们的养殖对象

6.

实习时间:

2020年5月29日

实习地点:

田地

天气情况:

阴20℃--30℃

动物名称:

蚯蚓

蚯蚓又名地龙,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

它们通过取食、消化、排泄(蚯蚓粪)、分泌(粘液)和掘穴等活动对土壤过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作贡献,是对多个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主要是蚯蚓、螨和蚂蚁)之一,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

形态特征:

身体分节但不分区,疣足退化,体表具刚毛。

雌雄同体,生殖腺1-2对,有体腔管起源的生殖导管,性成熟时体表出现环带,交配时可相互授精,卵产于环带中,脱落后形成卵茧,直接发育。

刚毛简单,8个,有时很多,排成环状,精巢1-2对,一般在10-11节,雄性生殖孔一对,位于后精巢之后2个或更多的体节上,即在14节之后。

卵巢一对,位于第13节,环带较厚,卵黄较少。

运动方式为蠕动收缩。

几个体节成为一组,一组内纵肌收缩,环肌舒张,体节则缩短,同时体腔内压力增高,刚毛伸出以附着。

而相邻的体节组环肌收缩,纵肌舒张,体节延长,体腔内压力降低,缩回刚毛。

每个体节组与相邻的体节组交替收缩纵肌与环肌,使身体呈波浪状蠕动前进。

蚯蚓每收缩一次可前进2-3cm,收缩方向可以反转,因此可做倒退运动。

分布范围:

世界上大多数生态系统中都有蚯蚓存在,但海洋是蚯蚓的天然屏障,沙漠区和终年冰雪区也很少见。

它们主要在土壤的表层分布,那里有机质比较丰富。

土壤的结构、酸碱度、含水量、通气性等都是限制其分布及数量的因素。

生活习性: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止生长,40℃以上死亡。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防止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因而饲料的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为宜。

蚯蚓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里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土壤通气越好,其新陈代谢越旺盛,不仅产蚓茧多,而且成熟期缩短。

7.

实习时间:

2020年5月30日

实习地点:

家中

天气情况:

晴26℃--37℃

动物名称:

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

结群活动。

以植物种子等为食。

繁殖期为6-1月。

营巢于树洞中。

每窝产卵4-8枚。

孵化期为18天。

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喜欢的宠物鸟之一。

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宠物鸟,品种繁多,顽皮可爱,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

形态特征:

成鸟头顶较圆平,嘴壳甚强大,上嘴壳基部为蜡膜覆盖,上嘴壳弯曲如钩状;体羽色彩艳丽多变,常见色有黄、绿、蓝、白、蓝绿、浅黄等色,因头、颈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横纹,而得名虎皮鹦鹉。

足趾为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适宜在枝头攀缘。

更适宜握物和取食。

尾型尖长,中央尾羽延长如箭。

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青蓝色,雌鸟蜡膜为肉褐色。

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

足趾浅肉色。

虎皮鹦鹉体长10-20厘米,翼展平均20厘米。

前额、脸部黄色。

颊部有紫蓝色斑点。

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

腰部、下体绿色。

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

尾羽绿蓝色。

虹膜白色。

嘴灰色。

脚灰蓝色。

雄鸟鼻包为淡蓝色,雌鸟为肉色。

分布范围:

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

主要栖息于开阔的草原地区、干燥的马利植被区、穆拉加灌木丛和开阔的茂密林区、充满桉属和金合欢属植物的平原地区、农耕区;平时大多不会离开河岸或是水源太远。

虎皮鹦鹉在原生地可在多生态环境生存,如灌木丛、森林、草原、农场田园等。

虎皮鹦鹉主要栖息在澳洲干燥的内陆地区,偶尔会在半干燥地区与半潮湿地区发现其踪迹,有些族群会有季节性的迁徙行为,喜爱在草原、灌木丛、河流边的林地、农场田园中活动。

生活习性:

群聚性的鸟种,平时大多聚集20只甚至数百只,曾经有聚集过25000只的记录;如果受到惊扰,则整群会飞起,在空中转圈且忽然不定向的飞动,然后降落在安全距离附近的树上;它们是相当合群的鸟种,平时每只鸟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无阶级之分,偶尔会发生争吵;在破晓时分会先前往水源处饮水,然后才前往觅食,到了正午炎热的时候会寻找浓密树荫下休憩,到了下午比较凉爽时再继续觅食,到了黄昏整群就会开始回巢休息过夜;白天喜欢在地面觅食,由于身体的羽色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此相当难以被察觉;它们生性十分友善并不怕人,可以近距离接近观察;它们大多前往牛羊饮水的水槽、池塘、河流、地面上的水坑处活动,通常整群会一起快速的饮水,以避免被掠食者所捕食;它们平常觅食并没有固定的路线,而是以游牧的方式四处搜寻。

野生虎皮鹦鹉一般以各种植物的种子、浆果及植物的嫩芽、嫩叶为食,到秋季飞到田间啄食谷物。

 

8.

实习时间:

2020年5月31日

实习地点:

田地

天气情况:

晴25℃--35℃

动物名称:

鼠妇

鼠妇又名鼠负、负蟠、鼠姑、鼠黏、地虱等,是甲壳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潮虫科鼠妇属动物的俗称,全世界有150种以上,多为广布的世界性种。

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中国常见种有鼠妇、光滑鼠妇等。

形态特征:

体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较平扁,背部稍隆,体躯能卷曲成球形[1]。

有些种类背面光滑,有些种类具粗糙颗粒。

头部很小,不明显,嵌在第1胸节的前缘。

头节中部和两侧具突出叶。

胸部宽大,7自由节。

腹节6节,前面两个腹节较狭小,但不显著比胸部狭,各节向后趋窄。

每个胸、腹节的侧面一般扩大形成侧叶,胸腹各节两侧外末角向后下方突出,尾节末端多向后突出呈三角形。

眼发达,为复眼。

第1触角很小,顶端有短小的须状感觉器;第2触角较长,柄部5节、鞭部2节。

唇基呈弓形,大颚无触须,切割部高度几丁质化,一般有2个齿板,在齿板的后面有膜状小瓣,臼齿部退化。

第1小颚的外叶为咀嚼叶,内叶狭长,有2根硬毛;第2小颚在顶端分成2叶,近基部处有1个外缘角突。

颚肢的基部宽广,呈薄片状。

生活习性:

鼠妇是甲壳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之一,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树洞中、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庭院的水缸下、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

杂食性,食枯叶、枯草、绿色植物、菌孢子等。

秋季为鼠妇的繁殖旺盛期。

在21℃时,约经26天孵化成幼体。

9.

实习时间:

2020年6月1日

实习地点:

田地

天气情况:

多云转晴23℃--34℃

动物名称:

瓢虫

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

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虫,这是一种害虫)、金龟,甚至因为某些种其分泌物带有臭味而俗称为臭龟子。

形态特征:

瓢虫是全变态昆虫,即幼期的形态与成虫完全不一样。

一生要经历4个虫期:

卵、幼虫、蛹和成虫。

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瓢虫通常扁平。

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

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

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大多数瓢虫具有以下3个特征:

即下颚须端节斧形,跗节隐4节式和第一腹板具后基线,这些特征可与其它近缘种相区分。

瓢虫足及触角较短(通常不明显)、鞘翅背面无明显的刻点。

分布范围:

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中国瓢虫种类已记载有10个亚科22个族83个属530种,以东洋界分布种占绝对优势,共407种,占76.79%。

在中国动物区划中,又以华南区种类最为丰富,共208种,占39.25%。

生活习性:

捕食性瓢虫成虫寻找猎物的过程中由下列步骤组成:

寻找适宜的生境即猎物的寄生植物,然后在植物上寻找猎物,抓住并捕食。

显然,在寻找生境过程中,视觉起着重要作用;但亦有列外,有些植物挥发性物质对一些瓢虫的寻食产生作用,如对灰眼斑瓢虫而言,松树的挥发性物质更有吸引力。

许多瓢虫只在特定的生境中生活,有时仅限于特定生境的少数几种植物上。

七星瓢虫的成虫相反,许多种类如异色瓢虫、龟纹瓢虫是广布的,许多生境中均可发现它们的踪迹。

当生境中猎物变少时,瓢虫会离去他出寻找食物。

10.

实习时间:

2020年6月2日

实习地点:

田地

天气情况:

多云转晴24℃--37℃

动物名称:

蛐螋

革翅目通称蠼螋,体长而扁平。

有复眼。

头前口式,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

前翅短,革质,末端平截,后翅宽大,静止时纵横褶于前翅下,很少飞翔;或无翅。

第3、4节的腺褶可分泌臭气。

尾须坚硬,钳状,不分节。

渐变态。

杂食,夜行性。

雌虫有护卵育幼习性。

形态特征:

虫体长10-16毫米,体宽2-2.5毫米,体形狭长而扁平,胸部近于方形,腹部共有九节,外观黑褐色,有光泽.成虫前翅短小,呈截断状,革质无脉纹,缺后翅;臀板较大,尾节较小,前胸背板后部不狭窄;中胸背板后部截直形。

足三对相似,跗节为三节,腹部末端有一对不分节的尾须,呈坚硬的铁状,一般雄虫的夹尾比雌虫长,并且尾须内侧长有一齿,一旦受惊动,爬行迅速,窜入土缝或砖瓦杂草中,是一种杂食性的昆虫。

分布范围:

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由温带向寒带种类数递减,但在喜马拉雅地区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也存在它们的踪迹。

生活习性:

喜温暖、潮湿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白天隐伏,夜晚取食危害。

广西主要甘蔗生产区田间常见的有黄足肥螋和黄翅绵跗螋。

其中,黄足肥螋分布最广.在蔗田主要捕食甘蔗螟虫、小地老虎、象甲、蚜虫、粉蚧等害虫。

发育属渐变态类。

1年发生1代。

卵多产,雌虫产卵可达90粒。

卵椭圆形,白色。

若虫4~5龄,外形与成虫相似、唯尾铗细弱,呈尖钉状。

翅芽于2龄时出现,以卵越冬。

雌虫有护卵育幼的习性。

雌虫在石下或土下作穴产卵,然后伏于卵上或守护其旁,低龄若虫与母体共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