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机遇 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6734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机遇 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造机遇 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造机遇 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造机遇 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造机遇 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造机遇 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docx

《创造机遇 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机遇 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造机遇 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docx

创造机遇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

十年来,参加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研实践活动的学生有1000余人。

其中470人撰写了科研论文、考察报告或实验报告,累计108名同学的论文被评为优秀,60名同学的论文被评为突出。

王绶琯院士在科技俱乐部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科研实践活动“要刻意避免掺杂任何‘应试教育’、‘应赛教育’的思想和做法”,但是科技俱乐部的学生会员在科研实践中的研究成果在各类正规赛事中获得诸多殊荣。

学生参赛获奖不是科技俱乐部追求的目标,而是科研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

创造机遇让科学苗子走进科学

――纪念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10周年

周琳

今年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10周年。

10年前,出于一种严肃的社会责任,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原北京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先生联合61位老科学家共同倡议,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普领导小组、中国科协青少年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及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景山学校、北大附中等学校的积极参与,于1999年6月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以下简称为科技俱乐部)。

从此,科技俱乐部在主任王绶琯院士和常务副主任、原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季延寿先生主持下,为早期发现和重点培养展露才华的科学苗子开展了艰辛的工作。

王绶琯院士经过深思熟虑书面提出了关于科技俱乐部活动的思路、目标以及活动模式和工作模式,这些都是科技俱乐部10年来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王先生以耄耋之年始终坚持着不懈探索和辛勤工作,他和王乃彦、匡廷云、郑哲敏、林群、黎乐民等老科学家一起为培养21世纪的科学英才而呕心沥血;几百名第一线的科学家们在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的情况下,欣然接受科研导师的聘请,他们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以满腔的热情为托起中国科学明天的太阳而殚精竭虑。

科技俱乐部成立的10年,是探索科技教育新路的10年;是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10年;也是科学苗子――明日的杰出科学家初露头角的10年。

本文就科技俱乐部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教育途径、科学素质的培养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发现科学苗子并使之走进科学

——科技俱乐部培养目标的前瞻性和教育活动的公益性

科技俱乐部和中学的教育对象是一致的――中学生。

科技俱乐部的科研实践活动和中学课堂教学一样,都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

科技俱乐部培养目标的前瞻性,是与我国中学教育培养目标相比较而言的。

科技俱乐部的创始人王绶琯院士提出的并得到61位科学家及有关方面认同的科技俱乐部的“活动宗旨”、“活动目标”即培养目标是:

一、帮助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学生“走近科学”,使之成为日后各行各业具备高科学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更上一层,经过教学互动,从中发现可能的“科学苗子(明日杰出的科学家)”,帮助他们走进科学。

我国中学的培养目标是:

“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社会主义道德,掌握中等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初步劳动技能,体魄健全的社会主义公民。

”(班华主编《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教育学关于培养目标的完整表述,其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

培养何种社会成员的规定;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

科技俱乐部和中学培养目标的第一部分即培养何种社会成员的规定,其表述虽然不同,前者表述为“优秀人才”、“科学苗子”,后者表述为“社会主义公民”,但实际上是一致的,因为“优秀人才”,“科学苗子”也是“社会主义公民”。

科技俱乐部和中学在培养目标的第二部分,即对教育对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是有区别的。

科技俱乐部培养目标的前瞻性就突出地表现在这里。

中学教育是普通教育,要求教育对象掌握中等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初步的劳动技能,为提高现代人的一般素质打好基础,是发展共性的教育。

科技俱乐部是在中学生全面提高一般素质的基础上,经过相对独立的探索未知的科研训练,学习科学方法、发展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使其“走近科学”;从中发现可能的“科学苗子”,帮助他们“走进科学”。

科技俱乐部的培养对象并非全体中学生,而是那些学有余力,热爱科学的优秀高中生,是发展他们科学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教育,是发展个性的教育。

科技俱乐部培养目标的前瞻性,就体现在它培养对象所具备的科学素质的要求上及未来发展方向――“明日杰出的科学家”。

科技俱乐部的科研实践活动并非中学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更不是中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大赛的培训班。

关于这一点王绶琯院士在谈到科技俱乐部培养目标时多次强调:

“在科研实践活动中,要刻意避免掺杂任何‘应试教育’、‘应赛教育’的思想和作法。

”关于这一指导思想,在俱乐部学生会员中也是十分明确的:

――有的同学在中途放弃了,听他们说,不如去搞学科竞赛,有竞赛一、二、三等奖乃至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走运的话还有保送大学的机会。

毫无疑问我们的科技俱乐部活动,没有任何这样的目标可以朝着去奋斗,没有任何哪怕是一点功利色彩的实惠或利益。

但是润物细无声,几年来,科技俱乐部的活动给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远的。

(臧充之北京四中《春雨润物》第177页)

――真正的科学不是“赛先生”。

(黎蒙周烁清华附中《春雨润物》第203页。

科技俱乐部的学生会员参加科研实践活动,除外出科学考察的食宿及交通费自理外,其他都是免费的。

这在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下,学生参加一期培训班要花几千元,在请家教一个小时要花几百元的今天,科技俱乐部教育活动的公益性不能不说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正因为科技俱乐部培养目标具有前瞻性,教育活动具有公益性,而无功利性的特点,所以一开始就得到了学校、家长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了著名的科学家和两院院士及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和重视。

中国科学院科普领导小组、中国科协青少年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等都是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的委员单位。

科技俱乐部的基地学校从当初的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景山学校、北大附中等4所,发展到现在的23所。

俱乐部的学术指导中心从当初的几所发展到现在的48所,先后有86个科研团组的568位科学家担任了学生的科研导师。

有几十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经常关心着科技俱乐部的科研实践活动。

把顶尖的科学人才早期培养锁定在高中阶段

——科技俱乐部培养对象的选择性

科学史上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和研究。

王绶琯院士悉数了有关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作出杰出贡献时的年龄段的资料:

――牛顿(英国),在23岁时发现了万有引力。

――爱因斯坦(德国),在26岁时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达尔文(英国),在22岁到27岁的5年里进行了他的环球考察。

――波尔(丹麦),在28岁时提出了原子模型。

――海森堡(德国),在25岁时提了测不准原理。

――泡利(瑞士籍奥地利人),在25岁时发现不相容法则。

――狄拉克(英国),在28岁提出反物质理论。

――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2人一起在30岁时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

――沃森(美国)和克里克一道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时年25岁。

(《春雨润物》第6页)

20世纪100年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共计159人次,其中30岁以下的占29.9%,40岁以下的占67%。

说明杰出的科学家首次创造高潮,一般出现在30岁之前。

这一组资料说明科学史上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是由年轻的科学家做出的。

这些杰出的科学家科学发明的高峰期是在二十几岁。

王绶琯院士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科学成就的“年龄规律”。

这个“年龄规律”是我们提出科学人才早期培养的客观依据。

这一规律提示我们新一代杰出的科学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顶尖的科学人才早期培养,早到什么程度?

从哪一个年龄段入手?

小学和初中是全面打基础的义务教育阶段,与之相适应的只能是对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科普教育,目的在于让他们了解科学,培养兴趣。

大学是高等教育,大学生已经进入了专业学习和训练的阶段。

把顶尖的科学人才早期培养锁定在高中阶段是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高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16岁到18、19岁。

这个年龄段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青年初期。

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全面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优秀的高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智力发展已经接近成熟。

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概括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能借助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活动,能独立地根据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作出结论。

他们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别人的意见不再轻易相信或盲从,喜欢独立思考,遇事有主见。

随着书本知识的积累,实践经验的丰富,抽象思维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高中学生的意志行为也表现出明显的自觉性和坚持性,他们能够做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进行艰苦地磨炼。

高中学生所具备的各方面的基本素质虽然与科技俱乐部培养对象的要求相一致,然而并非“人人皆科”。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开始严肃考虑自己的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

高中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选择未来的职业,而社会主义事业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的。

因此,高中学生选择未来的职业也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选择了以科学研究作为奋斗目标的多数高中学生,迫于高考升学的压力,他们都把百分之百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必修课上,几乎没有余力。

只有那些科学“志趣已明、禀赋已显,常规课程已难以满足要求,学有余力”的优秀高中生才是科技俱乐部选择的培养对象。

10年来,科技俱乐部每年由基地学校推荐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的优秀高中生200到250人。

由于学术指导中心的实验室吸收的学生人数有限,每年只有120到150人能参加实验室的科研实践活动,还有100多名学生难以如愿。

事实说明,科技俱乐部选择了优秀的高中生,优秀的高中生也选择了科技俱乐部。

科研实践活动、野外科学考察、科学名家讲座、科学家与中学生联谊会

——科技俱乐部教育途径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培养目标的实现,总要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

科技俱乐部向学生会员全面实施培养目标的教育途径有四条:

科研实践活动、野外科学考察、科学名家讲座、科学家与中学生联谊会。

其中主要教育途径是科研实践活动,野外科学考察、科学名家讲座、科学家与中学生联谊会都是科研实践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中学向学生实施培养目标的教育途径主要是课堂教学。

教育途径实施的自主性和实践性就是指科技俱乐部与中学在教育途径实施上相比较而存在的显著特点。

课堂教学有很多优点,比如说它是传授知识的好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

课堂教学是有生命力的,至今它还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

但是课堂教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它无视学生个性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科技俱乐部教育途径中的科研实践活动和科学考察活动,学生从网络检索、查阅书籍、提出课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采集样品、数据处理、分析调查资料到撰写论文,以及最后论文答辩,其全过程都是在学生动手实践中自主完成的。

科研导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方向,指点方法,答疑解惑。

学生参加科学名家讲座和联谊会也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坐在那里被动地听讲作记录。

由于名家讲座的内容都是关于前沿科学,中学生听起来会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听讲之前,学生要查阅与讲座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做到有备听讲。

听讲中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通过会上交流或会后讨论加以解决。

中学生与科学家联谊会是科学名家与中学生面对面座谈。

科学家讲自己的经历和研究体会;讲科技史上的故事;讲科学发展前景;讲我国科研现状……学生讲自己的科学理想,向科学家求教科研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及其他方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座谈气氛轻松自由,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科技俱乐部的科研实践活动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又是以科学家为导师,在学术指导中心――中国科学院、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的,这里有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学术氛围,所以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未来的科学家应具备的由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相构成的科学素质。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任务是探索客观规律,揭示真理,指导实践。

真刀真枪的科研实践与课堂教学不同。

课堂教学上的知识都是已知的,而科研实践是要探索未知。

正像学生导师穆穆研究员说的:

学校学习中做的题是老师出的,人们事先就知道答案,而科研中做的课题是大自然出的,是老天爷出给人的,没有人事先知道它的答案。

(《春雨润物》第176页)

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未知的自然界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但是探索未知的客观规律是没有捷径的,道路是曲折的,工作是艰苦的。

科学家研究大课题是这样,学生科研实践的小课题也是这样:

――当你早晨7:

00投入实验,一直做到晚上10:

00,第二天发现实验失败,头一天的努力付诸东流时;当你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不知要重复多少次才能获得成功时,你怎么不产生悲观的情绪呢?

导师的一句话支撑我坚持下来。

他说:

“有一万个ideas,其中一个获得成功,那就很好了。

”(王思远北京四中《春雨润物》第180页)

――实验设计不论你当初是多么严谨,可所得到的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不是实验程序出了纰漏,就是操作出了问题,或是菌体自身有问题。

每当这时,我们只有静下心来仔细寻找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以便重复实验时注意改进。

就这样,我们在无数次“打击”下完成了实验。

我深深体会到实验过程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过程。

(何涛北京八中《春雨润物》第197页)

同学们在科研实践活动中敢于大胆设想,破除迷信,敢于对前人的科研成果,根据新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对外国科学家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提出自己的推测:

――记得我们中学的生理教科书《青春期健康教育》介绍什么叫“体味”时,有如下描述:

体味就是狐臭,是一种皮肤疾病,会遗传给后代的。

参加科研实践后,我从专家那里学到了很多人类学知识。

由此获知,体味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属于人类一种正常的遗传性状。

面对两个已知:

一个来自国家教材编写专家组;一个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

带着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我查阅了有关文献,最后得知《青春健康教育》一书对体味地描述是完全错误的。

据此,我写了关于此观点的文章,表达了我的看法。

为了了解中学生对体味人群、对基因歧视是一种什么态度,高二上学期,我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统计学调查工作,最终获得结果。

在导师的帮助下我又写了一篇较高质量的科学论文。

我的调查数据结果由中国科学院的金锋教授在日本2002年国际人类学民族大会上作为证据发表,得到世界广大人类学家的肯定。

(唐鼎皓一六六《春雨润物》第195页)

――陈筱寅(北京八中)、方舟(北京八中)同学对国外科学家提出的关于I噬菌体DNA复制起始转录激活机理的一个假说进行验证,发现这一假说不能成立。

王思远(北京四中)、何涛(北京八中)同学在陈筱寅、方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研究,获得了一些新发现,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推测。

由于取得了这些成绩,这两批同学幸运地获得了一系列荣誉。

(《春雨润物》第132页)

课堂学习、课下作业一般都是学生个人完成的,在进入科研实践之前,同学们对合作精神没有实际体会。

现代科研一个人很难有所作为,只有把个人的聪明才智融入到集体之中,借助群体合力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实践出真知,同学们对合作精神体悟很深:

――我们的项目是集体项目,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三个人在一起,就能弥补一个人能力的缺陷,让项目融合三个人的优势。

同时集体也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动力,在我脆弱的时候,想到身边还有两个同伴,我们是一个完整的集体,就会有继续奋斗的勇气。

(凌方穹一六六中《春雨润物》第192页)

――要做好研究工作就需要集体的力量,就需要团队合作,就需要进行交流讨论。

这也就逼着我不得不融入一个新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回报我的则是支持和温暖。

和同学讨论中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有他的优点和长项,比如有的同学数学很好,就可以给你提供一些逻辑思维方面的建议;有的同学见多识广,和他交谈可以大大地开阔眼界,让一些原来觉得陌生的领域进入自己的视野。

这里集合了许多优秀同学,也集合一大笔财富。

在俱乐部我逐渐养成了与人合作,与人讨论的习惯。

(马鑫北京四中《成长的元素――我能行》论坛)

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敢于创新的精神;就是敢于破除迷信、崇尚理性质疑,坚持真理,放弃错误,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就是善于群体协作,敢于克服困难,不怕艰辛,不怕挫折,坚忍不拔,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科学的任务是探索规律,揭示真理,指导实践。

规律同物质一样,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自然规律和所有规律一样,是可以认识的,可以掌握和运用的,但不能创造它,改变它,也不能消灭它。

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同学们在科研实践中初步认识到,从事科学研究必须求真求实,是就是,非就非,来不得半点虚假:

――有一次,我在检验一组气样时,发现有两个气样的结果出现异常,我想就这样凑合算了。

导师知道后,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我,又带着我们把那两个气样检验了一遍,发现的确有异常,于是导师便在实验记录上记下了异常情况,这才让我们继续进行实验。

从此,我记住了科研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从欢人大附中《春华秋实》之一第400页)

――作科研与课内学习完全不同。

……科研的方法要自己找,做出的结果正确与否,没有人告诉我,包括我们的导师也不知道标准答案。

自己必须对自己的结果负责。

这也必然要求我们要有绝对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过程中来不得半点的疏忽,做出的结果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能随便怀疑、修改或否定。

(臧充之北京四中《春雨润物》第176页)

在科研实践中同学们切身体会到求真求实,实事求是,就要在工作细节上严谨踏实,一丝不苟:

――我天天在灯光照射下的工作台上用一根牙签挑取合格的菌落,再插入密密麻麻的97孔板上,很容易使人疲倦,眼睛昏花。

可偏偏这艰难、令人厌倦的工作却关系到DNA测序的效果好坏,容不得半点马虎。

(池澄人大附中《春雨润物》第181页)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亲身体验过之后我才感到,如此老生常谈的话想要做到也是那么难!

在对浸提液进行过滤时,为保证虑液的清洁,一点可见的颗粒物都不许留在其中。

然而要对如此浑浊的液体进行过滤,很可能要反复操作两三次。

特别是当样品数量很大时,操作显得异常复杂。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有时天色已晚,可为保证下一步的操作能准确进行,为保证所测数据的准确性,我忍着疲惫,一丝不苟。

(石涵北大附中《春雨润物》第213页)

什么是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就是从事科学研究求真求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严谨缜密,一丝不苟的作风。

作实验,数据要真实准确,不弄虚作假;搞调查,搜集资料要翔实可靠,不马虎敷衍。

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探索自然现象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的基本任务。

要探索自然现象客观规律就必须使用一定的科学方法。

不解决科学方法问题,就好比过河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一样,科学研究也就无从入手并进行下去,研究也就成为纸上谈兵的一句空话。

经过科研实践的训练,同学们初步了解了科研的过程和一些重要的研究方法:

――这次实践是真正的科研。

我经历的是从提出课题、设计实验、实验进行、分析结果到总结讨论、撰写论文的整个科研过程。

这段经历是我终生难忘的宝贵财富。

(王思远北京四中《春雨润物》第178页)

――目前,我有能力提出创新性的选题并在导师指导下实施。

从独立检索资料、查找信息,到确定项目选题;从设计实验方案,到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适时修正实验方法、调整研究方向,都能独立完成。

(杜沛宜北京十三中《春雨润物》第216页)

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经过反复地实践就能转化为能力。

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就是在科研实践中形成的:

――一年多的科研活动使我提高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提高了我的观察力。

试验中许多现象都是非常细小的,必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这使我养成了仔细观察的习惯。

现在我已经能发现并辨别出不同植株细微差别。

锐敏的观察力在今后定会帮我取得成功。

二是提高了动手能力。

我学会了配制培养基,应用叶盘转化法转基因、PCR检测等许多实验操作。

三是提高了应变能力。

实验中的许多现象是无法预期的。

这就要求我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保持镇静,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分析原因,摆脱困境,得出结论。

四是提高了分析能力。

实验做完了,得到了大量数据,要对这些数据及发生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从而培养了我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五是提高了自学能力,科研实践使我感到知识匮乏,迫使我自学了一些深奥的理论知识。

自学能力是从事科学研究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

(王峰北京八中《春华秋实》之五第441页)

――论文写作是我遇到的又一个挑战。

记得撰写第一份论文时,我只是简单地把所有得到的数据堆积起来,自己阅读时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后来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国内外大量科技文献,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论文,才逐步掌握了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并最后完成了一篇比较满意的论文。

(石涵北大附中《春雨润物》第213页)

什么是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就是在科研实践中同学们接受到的由问题开始,到问题解决的科学研究的途径、程序和步骤的灵活掌握和运用的训练;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的训练;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以及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科技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文献资料的训练;以及逐渐形成的相应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科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科学道德

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认识的,但是不能创造它。

实验中涂改数据,

只记录“有利”的数据,弄虚作假等行为,不仅是个科学态度问题,还是一个科学道德问题。

尽管同学们在科研实践中不一定存在科学道德问题,但是他们对社会上确实存在科学道德的严重问题,联系到自己的科研过程的体会和导师的教导还是有一些认识的:

――陈教授要求学生哪怕事情不大,但一定要多发挥自己的力量,严禁照搬别人的东西。

所以,我们论文封面的蜈蚣草照片最后选用的都是我在湖南修复基地考察时亲手拍摄的。

他告诉我们只有在吸取别人优点的情况下走出自己的路。

(赵宇人大附中《春雨润物》第207页)

什么是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就是科学工作者的行为规范。

在科学研究中坚决反对伪造数据,弄虚作假;论文中引用他人创新见解而不注明出处;隐瞒相关证据、资料或故意歪曲资料来源;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占为己有;贬低或抹煞前人研究成果,夸大或拔高自己的创新成绩等学术不端行为。

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做一个学术上和思想道德品质上都合格的人。

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道德构成了从事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科学素质。

科研实践活动虽然还属于学习科研、体验科研、科研训练的性质,但是为同学们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应该具备的科学素质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并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拔尖人才在磨砺中脱颖而出

高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真刀真枪地作科研能行吗?

学术指导中心的导师们也有这样的担心:

――1999年开始,我先后接纳了两批中学生到我的实验室。

参加第一次活动的是北京八中少年班的两位小同学陈筱寅(12岁)和方舟(13岁);参加第二次活动的是北京四中的王思远同学和北京八中的何涛同学,当时他们都读高一。

选定课题之后就帮助他们作知识准备。

我给他们指定了一系列参考文献,包括大学生化、微生物学教科书的有关章节以及几篇直接相关的原始英文论文,让他们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学习消化这些文献。

第一次做这件事时,我心里完全没底。

当八中少年班稚气未脱的陈筱寅和方舟同学带着这些文献离开时,我真不知道可以期待什么,我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可以用来帮助我估计这些孩子能力的参考系。

为了帮助他们阅读这些文献,我要求陈筱寅和方舟同学定期写读书报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所读文献的理解。

对于年龄稍大的王思远、何涛同学,则要求他们在理解文献内容的同时提出问题。

不可思议的是,所有同学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陈筱寅、方舟交给我的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