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481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x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ocx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中小学生厌学是当前教育总存在的突出性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主要是从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出发,探讨了中小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研究表明:

产生厌学的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并且我们针对如何避免中小学生厌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1引言

中小学生是“乐学”,还是“厌学”①,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而且还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他们愿学、喜欢学。

但也不能否认,教学和学生特点的不适应,教师的“厌教”情绪,使新的“读书无用论”产生,造成一部分学生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只图及格毕业上初中,不求努力进取[1]。

他们怕学习,不愿学习,这种“厌学”的心理已成为当前小学生存在的严重的思想问题,应该引起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小学生“厌学”有客观原因,重指社会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

但学生“厌学”的心理是什么,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本文基于此种原因对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2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2.1中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分析

2.1.1家庭教育的因素。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问题学生”之所以产生种种问题,关键还在于家庭系统出了问题,外在的环境只是诱发因素。

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产生问题,会直接导致孩子行为或心理问题的出现。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1.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这是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

专制型的家长对子女会造成逆反心理;放纵型家长对子女会造成厌学贪玩问题;溺爱型家长对子女会滋长依赖性和懒惰性,这是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很容易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厌学心理。

2.1.3家庭成员内部不协调

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良好阶梯。

在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时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反之,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

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此外,家庭成员心理不健康、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造成创伤,使之意志消沉而影响学习。

儿童是家庭中的弱势,他们的心灵正在成长,世界观尚在形成阶段,如果家庭中某个成员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就是孩子。

在心理咨询实践工作中,发现许多厌学的中小学生家庭不和或是破裂[2]。

2.1.4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他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都是千差万别的。

例如遗传基因、身体素质、生活环境、家长影响以及遇上的老师都有很大的区别,而我们一些家长和老师一般都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不顾客观实际,一味要求自己的孩子。

当达不到预期的成绩,没有考上高分,或者比邻居孩子成绩差的时候,父母责备随之而来,就埋怨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在孩子的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孩子产生自卑、畏难、泄气的心理,慢慢有可能发展到厌学的状态。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主张学生全面发展,持这种认识态度的人,就会片面追求学生分数的结果,就会使有的学生厌学。

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考高分,为了回报来自社会及家庭的过高期望值,不敢不学,不得不下狠心学,其实他们并非对学习活动本身有趣,学习成绩也许提高了,但是学习的兴趣和追求知识的精神却逐渐毁灭了。

因此厌学心里逐渐出现。

2.2学校教育的因素

2.2.1应试教育的压力

学校存在着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的问题。

尽管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中表现出来的弊端,在学校中依然存在,甚至还在滋长。

许多学校是“换汤不换药”,嘴上挂着素质教育,骨子里搞的仍是应试教育。

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加班加点,学生起早摸黑,大搞题海战术,使许多孩子的神经系统因疲劳过度而受到抑制。

这种只期望考试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的正常要求和兴趣爱好的做法,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和生活乐趣,容易滋长厌学情绪。

一些教师往往以“分”取人,厌恶、歧视后进生,使部分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低落。

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发展、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习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等。

这些因素既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也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此外,学习内容枯燥,教学内容过多注重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缺少趣味性、娱乐性或生动性,缺乏吸引力和新鲜感,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3]。

2.2.2教师本身厌教和自身素质不高

教师“厌教”课堂没趣味,学生受影响学习没兴趣有的人过分夸大小学生的“厌学”情绪,把学生“厌学”的原因,要么推给社会,要么推给学生。

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不是什么都不愿学,而是愿学这科,不愿学那一科。

愿听甲老师的课,不愿听乙老师的课

主要原因有:

教师态度不正、不民主、盛气凌人,学生厌烦这样的老师,进而不愿听他上课,厌学这一学科;教学内容不丰富,讲课照本宣科,听了收获不大,听着没劲;教法不活,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不管你愿不愿听,讲了就算;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越大,厌学心理越重。

这样的教学,学生象受罪,他怎么不厌学?

2.2.3学习负担过重

在有些学校里,一些校园歌谣流传很厉害,如:

有的学生唱道:

“书包最重的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是我还是我……”还有的学生唱: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一个炸药包……”星期天、节假日,很多孩子还要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生实在受不了[4]。

教辅资料多于牛毛,钻牛角尖的题太多,模棱两可的题太多,实用性远的题太多,社会实践工作中根本不可能要求搞得那么清楚的问题,都出现在学生的作业中,好像不是为了孩子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设计题目,而是为了难倒孩子,这样的教改只能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奴隶,把教学改革引向死胡同。

2.3社会因素

2.3.1多种多样的诱惑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青少年对网络中不健康的东西,电子游戏,甚至打斗、凶杀、恐怖、黄色影碟等不良东西的接触的机会非常多,致使一部分意志薄弱、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先是要老师和家长压制着学,后是厌学,因此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青少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而这些东西往往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的文化思想相违背。

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

2.3.2不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学习是一种艰苦而漫长的、连续而不能间断的脑力劳动,它要求人们具备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等一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在某些学生那里存在的享乐思想、怕苦、怕难、懒散等一些不良的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的主观原因,也是厌学的一个经常性原因。

2.4中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2.4.1学生基础不牢

学习成绩跟不上,基础知识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好,受到来至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

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

2.4.2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目的没有正确的认识,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2.4.3学生性格存在缺陷

存在性格缺陷,比如意志力差,性格脆弱、自卑、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不良性格也易于导致厌学。

2.4.4学生人际关系不协调

与人际关系差有关。

由于性格等原因,有些中小学生不善与人相处,在集体中感到孤独,受到排斥、欺侮,或经常与同学们吵架,使他们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3避免中小学生厌学对策

3.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学校、家庭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尤其是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破除对学生成绩的片面认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彻底清除智育第一,升学第一的陈旧观念,积极开展愉快教学。

家长也应改变观念,认识到孩子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确立有远见的教育目标,不仅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还要关注孩子的能力、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如果学校、家庭都能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就可以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苦海中解脱出来,有更充裕的时间去从事他们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和个性健康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

3.2合理的家庭教育

3.2.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做一件事时,他的情绪愉快,精神放松,大脑高度兴奋,智力处于最佳状态,创造性得到有效的发挥。

兴趣是孩子求知的动力和基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

第一,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孩子,注意批评的尺度。

注意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难易适当的要求,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及时给以鼓励;第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培养其特长。

利用孩子对某一方面的天赋和好奇心,引导其向这方面钻研学习,使之形成某方面的技艺。

如果孩子有特长,或在某方面有特殊的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5]。

3.2.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一种比较巩固的动力定型。

比如一个孩子养成了晨读习惯,每当早晨起床后,就会不假思索地拿起书本坐到一定位置上朗读起来。

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集中注意、善于思考、独立操作、复习预习、认真检验、笔记工整清楚等等都是好的学习习惯。

反之,也有种种坏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马马虎虎、磨蹭、懒散、贪玩、意志力薄弱等等。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3.2.3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因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必须要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

为人父母,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事业有成,有许多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对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对孩子的学习严格要求,把孩子的分数看得高于一切。

有的甚至走上了极端,采取过激的行为,以至于产生了许多负面的消极影响。

由于父母对学习成绩的过分苛求,有的孩子高分低能,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有的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逃课。

为此家长应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多关注一下孩子的能力、人格、品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避免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阴影。

3.3有效的学校教育

3.3.1学校加强教师素质和能力培养

学校要注意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有所创新,提倡自主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3.2学校要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

大量的作业、沉重的书包,众多的考试,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

学校应

禁止占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要在提高学生的能力方面下功夫。

3.3.3针对厌学学生,学校要及早发现,及早矫治

对个别厌学严重的学生,学校一定要安排专业人员做好疏导工作。

对于有厌学心理的学生,要给以更多的关爱。

同时,学校要做好重视开展矫治厌学行为的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实践、提高,从根本上矫治学生的厌学行为。

2.4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有效配合

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学校、家庭要有效配合。

学校有责任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

应定期召开家长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与家长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6]。

家长也要及时与学校沟通,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

同时,也需要社会力量的有效配合,社会有责任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对营业性舞厅,应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对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室、台球室,除法定节假日外,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对网络和书刊及音像制品应开始规模宏大的整查活动,清除那些宣扬色情、凶杀、恐怖等不健康的东西,并依法严惩制造、传播。

4结论

本文主要是从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出发,研究表明:

产生厌学的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并且我们针对厌学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现在我们处于高度知识化的社会,只有终生都孜孜以求,学而不厌的人,才能成为新世纪的人才。

然而,学生厌学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方法、新的手段和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激励青少年认真、持久刻苦学习方面探索出更多更好的途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富强培养更多的人才。

 

 

注释:

①教育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厌学”一词,前人留了许多触目心惊的研究数据:

我国教育界1977年调查显示:

84%的中小学生对学习态度呈“冷漠”;2000年北师大教育家在全国中小学学习发展的大型调查数据,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只有8.4%;21世纪初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结果,59.3%的小学生都有一定的厌学情绪。

在我县县城的两所重点小学的问卷调查显示,61.7%的学生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其中深度厌学占26.4%。

 

参考文献:

[1].郭志芳与范安平,城区小学生厌学现状调查研究.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

第92-95页.

[2].马莉,小学生厌学现象探析.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1

(2):

第69-72页.

[3].胡斌,小学生厌学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探析.科学咨询:

中旬,2011

(2):

第37页.

[4].多艳,小学生厌学问题思考.发展,2011(6):

第151页.

[5].郭志芳,盛世明与郭海涛,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教育学术月刊,2011(9):

第58-60页.

[6].郑祥专与江海妹,中高年级小学生厌学情绪调查研究——以三明学院附属小学和莘口小学为例.三明学院学报,2010.27(3):

第276-281页.

[7].马颉,浅谈小学生厌学心理.校园心理,2009.7

(2):

第119-120页.

[8].张清,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第174页.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