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红庙砖瓦用粘环境治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5977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1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为县红庙砖瓦用粘环境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无为县红庙砖瓦用粘环境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无为县红庙砖瓦用粘环境治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无为县红庙砖瓦用粘环境治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无为县红庙砖瓦用粘环境治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为县红庙砖瓦用粘环境治理.docx

《无为县红庙砖瓦用粘环境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为县红庙砖瓦用粘环境治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为县红庙砖瓦用粘环境治理.docx

无为县红庙砖瓦用粘环境治理

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砖瓦用粘土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提交单位:

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

编制单位: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日期:

二〇一〇年五月

报告名称:

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砖瓦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提交单位:

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

编写单位: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资质等级:

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证书编号:

20082212015

队长:

章云根

总工程师:

张长天

项目负责:

方飞跃

报告编写:

李胜刚

审核:

吴承国

日期:

二〇一〇年五月

 

目录

前言1

第一节方案编制的依据1

第二节方案编制的目的、任务2

第三节方案适用的年限3

第四节方案编制范围与级别3

第五节以往地质环境工作程度及评价4

第六节方案编制工作程序及工作概况5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9

第一节矿区自然地理9

第二节矿区地质条件9

第三节矿山企业概况11

第四节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5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16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16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18

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19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22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22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23

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23

第四章矿山地质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24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24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案26

第三节矿山土地复垦与植被重建方案29

第四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31

第五章经济损益分析33

第一节现状经济损失评估33

第二节潜在经济损失评估33

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投入与效益分析33

第六章结语与建议36

第一节结语36

第二节建议36

附件:

1、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砖瓦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委托书

2、采矿许可证

3、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砖瓦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1:

2000)

4、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砖瓦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图(1:

2000)

前言

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根据《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需要编制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2010年5月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委托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作。

第一节方案编制的依据

本方案编制的依据主要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

三、《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四、《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试行)》;

五、《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

六、《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试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5月;

七、《安徽省无为县土地利用规划》,无为县人民政府,2006;

八、《关于〈安徽省砖瓦粘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补充规定(试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皖国土资[2008]304号;

九、《安徽省无为县红庙镇油坊地区砖瓦用粘土矿地质普查报告》,2010年1月;

十、《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安全现状评估报告》,巢湖市非煤矿山安全评价中心,2010年2月;

十一、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砖瓦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合同书、委托书。

第二节方案编制的目的、任务

一、方案编制的目的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靠科学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评估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矿山土地复垦提供设计依据。

二、方案编制的任务

1、全面系统地收集方案编制区的气象、水文、地质、水工环地质、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收集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开采初步设计方案及矿山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等资料。

2、初步查明矿山地质环境条件,重点查明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地质灾害。

3、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已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现状评估,预测矿业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对其发展趋势、危害对象、影响程度和防治难度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估;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方案编制区地质环境总体影响程度作出综合评估结论。

4、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对象、目标、任务。

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综合治理方案、土地复垦与植被重建方案和监测方案等,为矿山土地复垦提供设计依据。

5、评估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影响与破坏的现状经济损失、潜在经济损失,评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投入与效益。

第三节方案适用的年限

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10年5月。

根据《无为县红庙镇油坊地区砖瓦用粘土矿地质普查报告》,矿山开采境界内储量为1.79万立方米,矿山生产规模1.8万立方米/年,生产服务年限1年,考虑到矿山闭坑后需进行治理和监测,因此确定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适用年限2年(2010.5-2012.5)。

第四节方案编制范围与级别

一、方案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包括取土区、砖瓦加工区、砖瓦产品堆放区及其他影响区。

整个方案编制范围面积约为0.047517km2,方案编制范围拐点坐标见表0-1。

 

表0-1方案编制区拐点坐标

拐点编号

拐点坐标

X

Y

G1

3473792

39579078

G2

3473719

39578999

G3

3473646

39579006

G4

3473647

39579140

G5

3473593

39579245

G6

3473637

39579322

G7

3473805

39579309

G8

3473807

39579184

二、方案编制级别的确定

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安徽省砖瓦粘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补充规定(试行)〉》皖国土资(2008)304号文件精神,砖瓦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级别按照三级方案编制,故确定本粘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级别为三级。

第五节以往地质环境工作程度及评价

本矿区先后有安徽省区测队、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等多家地质单位,在区内展开过地质、区调及物化探工作,并提交了相应阶段的地质报告,地质工作程度较高。

安徽省地矿局原区调队于1967年完成了1∶20万《合肥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涵盖本区。

1983年安徽省地矿局原区域地质调查队开展的1∶5万《巢湖幅》区域地质调查,对该区的基础地质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2003年初无为县国土资源局地矿管理办公室在该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2009年以来,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对本区及其周边地区针对砖瓦用粘土矿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地质工作,并于2010年5月提交了《无为县红庙镇油坊地区砖瓦用粘土矿普查地质报告》。

上述报告基本分析了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基础地质特征,阐述了矿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产资源储量、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为本方案编制提供了基础资料,基本能满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要求。

第六节方案编制工作程序及工作概况

一、方案编制工作程序

方案编制工作程序见图0-1。

图0-1工作程序框图

二、方案编制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于2010年5月委托我队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工作。

接受委托任务后,我队即组建了项目组,确定了项目负责人。

本次方案编制工作于2010年5月初正式开始,至6月初结束,历时1个月。

方案编制工作在矿山建设项目初步分析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首先全面搜集和研究了方案编制区内已有的基础地质、矿床地质、水工环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相关资料,听取了矿山企业关于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意见,并对调查现场进行了拍照。

(一)收集利用资料:

资源储量普查报告1份,安全现状评估报告1份,地质地形图,矿山相关证件。

(二)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

调查了矿区自然状况包括地形、气象、水文、植被等,调查了解矿山概况包括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矿产资源储量、矿床特征、矿床开采技术方案等,调查了矿区地质环境背景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调查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矿区土地、植被资源的占用和破坏、矿区地下水均衡破坏、水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等。

调查重点是矿区工程地质特征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育规律。

(三)综合研究:

在系统分析方案编制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基础上,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预测方案编制区矿业活动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影响,对矿山建设和矿业活动的地质环境影响作出综合评估。

研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研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综合治理方案、土地复垦与植被重建方案及监测方案等。

完成的工作量见表0-2。

表0-2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矿山地质

环境调查

调查线路

km

0.2

调查面积

km2

1.0

调查点

10

照片

30

三、质量评述

野外调查工作开展前,项目组成员集中研究了方案编制区地质环境条件,统一了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和技术要求。

然后以1:

2000地形地质图做手图,进行现场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严格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组织实施;项目组对野外调查资料100%自检,成果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队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野外调查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对野外调查资料进行抽检和验收,确保了工作质量。

报告初稿编制结束后,又组织有关人员对报告进行了初审,技术部根据初审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第一节矿区自然地理

一、气象、水文

本区气候温和,梅季多雨潮湿。

根据无为县气象局资料:

矿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区内年平均气温16.2°C,七、八月份最高气温可达41°C,一、二月份最低气温可达-5~-12°C,年均降雨量1400mm,主要集中在4~8月份,无霜期239天。

无为县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水系较发育,属长江水系。

矿区周边水塘密布,编制区内有水塘。

矿区地表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二、地形、地貌

矿区属岗地微地貌类型,地形起伏小,区内海拔最高点标高为+26m,最低点标高为+19m。

第二节矿区地质条件

一、地层

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系和第四系。

由老至新:

侏罗系中统罗岭组(J2L):

广泛分布于矿区,主要岩性为浅黄绿色,灰白色粗粒~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紫红色、灰黄色泥质及钙质粉砂岩。

第四系:

矿区内均有分布,主要为亚粘土、砂质粘土、坡积物及冲积沙砾层组成。

厚度1~17.10m,覆盖于其它地层之上。

二、构造

矿区未见明显的断裂构造。

三、岩浆岩

区内未见侵入岩出露。

四、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内地势较平缓,相对高差5m左右,地形坡度5-10°。

矿体最低标高为+19m,高于当地的侵蚀基准面(+12m)。

矿区采场内未见地下水,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可以因势利导,采用自然排水。

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

五.工程地质条件

矿体出露地表完整性较好,基本上无夹层,可直接挖掘,整体开采,设计开采底盘最低标高为+19m,矿区内岩土体可划分为一个工程地质岩组:

松散破碎的软弱岩组。

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第三节矿山企业概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

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砖瓦用粘土矿矿区位于安徽省无为县境内,矿区行政区划隶属无为县红庙镇,与无为至开城有简易公路相接。

可通往庐江、合肥、巢湖等地,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见图1-1)。

图1-1矿山地理位置图

二、矿山开采范围及面积

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采矿许可证由无为县国土资源局颁发,私营独资企业,开采矿种为砖瓦用粘土,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1.8万立方米/年。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1-2),面积0.00769平方公里,开采深度由+19米至+26米标高:

表1-2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拐点编号

X

Y

K1

3473718

39579285

K2

3473715

39579195

K3

3473797

39579192

K4

3473798

39579282

三、区域经济社会环境

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

工业不发达,以小型加工,采矿延伸业为主,现多为私营企业矿山,开采矿种主要是砖瓦粘土、石料用灰岩等。

区内电力充沛,水资源较丰富,水塘遍布,能满足当地矿山生产的需要。

当地富余劳动力较多,地区物产较丰裕,商贸经济欠发达。

四、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一)矿产资源储量

据《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砖瓦用粘土矿开发利用方案》,截止2010年5月31日,矿权内开采境界内矿石资源量1.79万立方米。

(二)矿体特征

无为县红庙镇油坊地区砖瓦用粘土矿赋矿层位为新生代第四系,矿体直接出露地表,平面上呈多边形,剖面上呈层状,其矿体形态较为完整,矿体出露标高为+26~+19m。

(三)矿石质量、组份结构及化学成份

1、矿石组份及结构

矿体为褐黄、灰褐色细-粉砂、粉土质细-粉砂,夹砂质粘土,矿石由颗粒较细(≤0.05mm)的粘土矿物及少量岩屑组成的混合物,矿石结构呈微密土块状,具粉砂质结构,依粘土所含杂质情况,主要为普通粘土及粉砂质粘土,矿石按砖瓦用粘土的可塑性,可分为高可塑性粘土及中等可塑性粘土两种:

高可塑性粘土:

呈土黄色,主要是蠕虫状粘土、含砂量低,目估可塑指数大于15。

可作为制瓦和轻质砖原料。

中等可塑性粘土:

为分砂质亚粘土、含少量粉砂质细砂。

目估可塑指数8-10。

仅适用于烧制普通砖。

本矿区开采第四系上更新统(Q3)冲积层粘土总体可塑性指数>7,矿山未对粘土可塑性加以区分。

2、粘土矿化学成分

根据2005年普查报告提供的数据,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平均含量:

SiO2为65.0%,Al2O3为14.58%、Fe2O3为14.50%、CaO为0.66%、MgO为1.05%、Na2O+K2O为2.96%,烧失量1.57%。

(四)矿石类型

矿石成因类型为冲积型,自然类型为粘土,工业类型为建筑砖瓦用粘土。

五、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无为县红庙镇油坊轮窑厂砖瓦用粘土矿始建于1980年,属乡办企业。

为22门轮窑至今,配有450型标准制砖机一套,由于管理混乱,亏损后改为私营企业。

第四节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一、建设规模

根据矿床资源储量规模及开采设计情况,矿山建设规模确定为1.8万立方米/年。

二、产品方案

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红庙镇油坊轮窑厂产品为建筑用空心砖。

生产产品主要为实心砖。

三、确定开采资源储量

根据红庙镇油坊轮窑厂砖瓦用粘土矿矿山资源储量情况,设计利用资源量为1.79万m3.

四、矿床开采方式

矿山为露天开采,采用挖掘机分层挖采,农用车运土,矿山没有进行开采设计。

五、矿山总平面设计

工业场地临矿而建,工业场地包括砖瓦产品堆放区、砖瓦加工区及其他生产活动区。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根据矿区地形地质特征及矿山开发,本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主要针对采场边坡稳定性、采矿活动对土地破坏,沙化情况及水资源平衡影响的现状评估。

一、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现状评估

矿山土地利用类型为疏林地,现状条件下矿山开采对土地的破坏主要为取土。

采矿活动造成了山体破坏,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同时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

矿山建设对土地的占用主要为窑体、坯场、堆场、主机房、办公室、工棚等。

矿山共占用土地面积约47517m2,其中采场破坏土地面积约26074.2m2。

矿山范围内植被以灌木为主,间有松树及杂草,生态系统较简单。

山体开挖占用了疏林地,其植被主要为灌木、乔木。

矿山开采平台及堆场现均为裸露,无植被。

矿区除上述破坏和占用的土地外,其余地表植被覆盖状况良好。

矿山附近无自然生态保护区和受保护文物古迹,生态环境较稳定。

矿山建设占用了部分的山地及疏林地,破坏了矿山原有的地形地貌,造成林地损毁、植被破坏。

综上所述,矿山活动对土地、植被资源影响程度较严重。

二、矿业活动对水资源、水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矿山生产、生活用水,均来源于井水,矿区内无常年地表水体,采场为山坡露天开采,采坑坑底基本在一个水平上,并且高于矿权允许的最低开采标高(+19m标高),未见地下水。

矿山生产采用机械破碎和物理加工方法,不采用化学方法,矿石为粘土矿,本身不含有害物质,也不会分解有害成分,现状条件下矿区无有毒有害废水外排,不污染水体,矿区内水环境质量良好。

综上所述,矿业活动对水资源、水环境影响一般。

三、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发育现状评估

从矿山现有开采宕口来看,采场边坡高度一般为3-4m,最大为5m,坡度45°~75°,以55°~65°为主,局部坡度较大,近直立。

从现场调查情况来看,采坑坑底基本在一个水平上,采场边坡基本稳定,未见滑坡,崩塌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根据调查,矿山迄今为止未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矿业活动对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影响一般。

总之,现状条件下矿业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影响一般。

四、现状评估结论

矿山开采已经造成山体裸露、林地损毁、植被破坏,矿业活动对土地植被资源影响较严重;矿区水资源、水环境状况良好,矿山迄今为止未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现状无地质灾害威胁。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依据矿山后续开采,针对矿山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地质环境条件改变,诱发或加剧的矿区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进行预测性评估。

一、土地、植被资源影响预测评估

矿区所在土地类型为山场林地,矿山生产过程中,窑体、堆场、坯场将不会增加占用土地面积。

矿山开采终了将增加一个面积达7692m2的开采宕口。

矿山占用、破坏的自然土地类型为疏林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一般。

矿山开采挖损土地,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分布和自然景观。

二、水资源、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矿山为露天开采,最低开采标高高于当地排水基准面,矿山生活生产均来源于井水,矿山生产采用物理方法,预测矿山开采至闭坑对周边地表水污染一般,矿山开采对地下水水资源不产生影响。

三、地质灾害预测评估

根据本矿山的地形地质、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未来矿山开采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等。

矿山采用水平分层开采,将形成露天采坑,开采深度由+26米至+19米标高,台阶高度3m、工作台阶坡面角45-50°,终了台阶边坡角不大于45°。

采场边坡为土质边坡,在自然状态下大气降水淋滤在土体内的孔隙水可自然下降,向下游汇集,在强降水的诱发下,局部土质边坡有产生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预测塌方量小于50m3,危害程度一般,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四、预测评估结论

矿山生产过程中开采挖损土地,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分布和自然景观,影响较严重;矿山活动对该区地下水水资源和地表水水环境基本不构成影响;采场边坡局部存在崩塌的可能,规模为小型,危害一般,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

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

一、综合分区原则与分级指标确定

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矿山地质环境总体影响程度依据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资源和重要建设工程及设施的破坏与影响程度、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危害对象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难度,划分为影响较严重、一般两个等级。

依据矿区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矿山生产情况,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

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综合性分区评估;以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命名。

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评估指标

影响程度分析

确定要求

矿山地质灾害影响对象

对地质环境破坏作用

影响的土地资源类型

水资源的影响

水环境的

影响

防治难度及防治费用

严重

各类保护区、城镇、大村庄、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工程设施。

作用大

浇灌水田、有林地、商业、工业、住宅等用地。

大面积地表水漏失、使水田变旱地;地下水枯竭,影响水源地供水。

污染河流、水库或大面积地表、地下水体。

难度大,费用高。

较严重

村庄、一般交通线和工程设施。

作用中等

水浇地、疏林地、仓储等用地。

小范围地表水漏失、地下水位超长下降,但影响限于局部。

污染小溪水塘或局部地表、地下水体。

难度较大,费用较高。

一般

分散性居民区或无居民区

作用小

旱地、各类园地、未成林地、草场、未利用地及利用价值相对较低的土地。

无地表水漏失、泉井干涸现象,不影响当地生产生活。

基本无污染或仅限于极小范围内的轻微污染。

难度小,费用较小。

二、综合分区评估

根据以上原则和指标,将方案编制区划分为两个区。

(一)露采场土地损毁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Ⅰ)

该区包括露天采场开采境界全部范围以及少许越界部分,土地类型为疏林地,占编制区面积54%,无特殊保护目标。

矿山开采挖损破坏土地面积为26074.2m2。

露天采场和矿山辅助设施破坏了区内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和自然景观,矿山开采存在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治理措施是采坑土地整平恢复成林地。

(二)矿山工业场地压占土地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区(Ⅱ)

该区域主要包括窑体、堆场、坯场、主机房等,工业场地直接布置于原矿权内北部,设施为地面建筑,土地类型为疏林地,占用土地面积21442.8m2,占方案编制区的46%。

工业场地需要进行开挖整平,将破坏原有土石环境;治理措施是矿山闭坑后,拆除地面建筑和硬化地面,进行整平并恢复成林地,治理措施较容易。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原则

1、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相结合,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并举,“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和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由此引发地质环境问题;

3、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

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原则

1、安全为上;

2、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3、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4、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5、先设计后施工、

三、复垦原则

1、“谁破坏、谁复垦”;

2、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3、统一规划,统一安排;

4、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林业。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

1、全面控制矿山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采取有效的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使地质环境处于相对安全,稳定状态,避免采矿工程可能遭受地质环境灾害的影响;

3、将矿山土地占压和破坏控制在最低限度;

4、避免水、土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

5、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土地复垦、绿化率达到100%;

6、恢复矿区自然生态环境,并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

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

一、总体要求

(一)建立有效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