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设计2172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5977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设计217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设计217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设计217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设计217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设计217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设计21722.docx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设计217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设计2172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设计21722.docx

中学生法制教育教案设计21722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齐喜霞

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授课内容:

   同学们!

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

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

风是雨的头。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

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

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

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

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

 6、嗜好:

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

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也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

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

经侦破,着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

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

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冲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

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

小事不小。

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

教育无小事;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

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以高尚道德。

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中学生知法守法》教案设计

——周建宁

教学目的

  通过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教育学生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并懂得首先要从遵纪做起。

教学要点

  1.学习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守法首先要从遵守纪律做起。

  2.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教学准备

  1.结合课文内容绘制挂图2幅。

  2.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论述纪律与自由的格言名句。

  3.幻灯字幕3幅,录音机,录音带。

4.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①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知法守法"的深刻理解。

②个别学生不能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过程

  一、导题:

  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

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知法守法》。

板书课题:

《知法守法》一课向我们介绍了用法律保护自己,不违犯法律的好少年--张小强,那么,张小强是怎样做的呢?

请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

(放录音配乐,边讲边出示挂图。

  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

问题:

(投影字幕)

  ①当别人对小强强行搜身时,小强是怎样做的?

  ②小强为什么不让哥哥去报复?

如果去报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③小强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称赞?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4.师生共议,明确道理。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小结:

①小强在被别人拦住,遭受恐吓的时候,并没有被吓倒,他勇敢地站在那里,冷静地劝说那几个人;当那几个青年强行对他搜身时,小强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

假如你是小强,你这时会怎样做?

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②是的,小强清楚地知道:

如果哥哥去找他们,一定会用暴力报复他们,而使用暴力去报复人是违法的,因此小强不让哥哥去找他们。

小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二是使哥哥免于违法。

当然这一切都是与小强知法守法分不开的。

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亲人要去报复别人,你会怎样做?

假如那几个青年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

  小结:

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

假如我们的亲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

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安机关自首。

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吗?

  ③小结:

小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用法律去劝阻别人不违法,模范地做到了学法、知法、守法。

  三、拓宽知识,深化明理:

列举事例,强化明理。

  小强是我们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典范。

有谁知道我们身边知法守法的事迹吗?

小结:

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维护了社会的安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四、对比讨论,辨析明理:

(投影字幕)

  ①"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小结: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定,因此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②"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

"小结:

天真活泼并不是无拘无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③"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小结:

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

  五、简单总结,激情导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张小强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同时,终止了个别人的违法行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机智勇敢的我

——周建宁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

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

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吗?

(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

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

请看这样一个事例。

(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事例中的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

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1、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

(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2、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3、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

4、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5、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6、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

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

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天津卫视的“案与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得到启迪。

 

呼唤法制——走好青春的第一步

教学目标

增加学生的法制知识,加强法制教育,要学生做到学法懂法,知法守法。

同时,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教学环节

小品案例重现,(包括模拟法庭案件概述)同学集体讨论。

法制教育知识点设计说明

一、节目程序设计:

1.主持人开场白

2.普法问答

(一)

3.普法问答

(二)

4.网络小品:

曲折人生

表演:

候晔磊等5人

5.现身说法(高伊依)

6.法制小论文演讲(卢剑)

7.男生小合唱:

真心英雄

表演者:

朱亮亮等

8.班会小结:

班主任

二、其他准备工作:

1.由班干部、团支部负责组织全过程,班主任进行指导。

2.各位同学积极准备,在能力上、思想上、知识上,都有所提高。

“呼唤法制——走好青春的第一步”主题班会内容

章琰:

法制社会的发展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我国目前的法律机构、机制已有相当规模,但仍需日趋完善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步伐。

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关心法律,明确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次活动,我们相信,时代需要具有法制意识的复合型人才,那么就让我们从学法开始,迈出这第一步!

杨煜倩:

历史正悄悄地把社会推进到一个法律控制的时代。

法律的触角正扎实地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经济、文化、民主、家庭……

孙洁明:

当今时代,法律即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经济发展的杠杆,也是政治罪恶的利剑和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盾牌。

陆一:

饱经沧桑,历经坎坷而富有创造精神的中国人民终于认识到国家需要法制,人治是一场灾难;法律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效率、改革、法制已经成为人们最感兴趣,谈论最多的话题,人们开始寻觅法律思想的精神食粮。

主持人合:

深沉思索中迸发的精彩而绝妙的论述,堪称法律思想的火花,法律语言的警句、法律文章的精华。

高二(4)班“呼唤法制——走好青春的第一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章琰:

现在进入我们的第一个环节——普法知识竞答!

杨煜倩:

我们将以抢答的形式来进行比赛,每题答对者荣获小礼品一份。

孙洁明:

这注意不错,等什么?

赶快开始吧!

陆一:

请听第一题。

(依次轮流)(四人一起主持)

章琰:

《刑法》的概念是什么?

(《刑法》是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杨煜倩:

什么是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孙洁明: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什么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小品剧本

场景一

同学A:

呼,终于逃出来了!

同学B:

就是呀,老师竟然花了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讲完了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少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了……

合:

啊,电脑---电脑-----

同学A:

要是老板能踩着七色云彩来接我们就好了

场景二:

两同学要溜进网吧,被老板揪住

老板:

两位同学……

同学A&B:

干嘛?

老板:

没什么,你们有身份证吗?

如果你们有,就得拿出来给我看;你们不拿出来给我看,我又怎么知道你们又还是没有;你们拿出来给我看,我才知道你们有。

不过看样子你们也是有的,如果没有你们怎么会到我这里来呢?

既然你们来了就说明你们有的,对不对?

如果你们实在没有,我也不能强迫你们,对伐?

进去吧……

章琰:

相信刚才的小品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吧!

其实,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也再次发布了新的一套“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同时也对此类网吧进行了严格管理。

孙洁明:

是的,在条例中,明确规定了:

网吧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未成年人严禁进入网吧,像刚才小品中的那两位同学,既未满18岁,又利用放学后去打游戏,这更是错上加错。

这也就是说,以后无论假期还是平时,未成年人都不得进入互联网上网的服务营业场所。

杨煜倩:

看完了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得到了些启示。

网吧老板因没有遵守法律规定,擅自将未满18岁的青少年放进网吧打游戏,最终被罚款5000元,这就是他违反条例的后果。

陆一:

违反法律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不知道我们同学对法律有什么看法呢?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有请吴晓英同学为我们带来演讲《小议“守法”》。

章琰:

就像前面同学所说:

“世界就像一个大染缸,靠着它光彩夺目的外表诱惑着无知的青少年们义无返顾地直往下跳,他们这种所谓‘英雄’的表现,却预示着又一群灵魂的堕落。

杨煜倩:

一个人总是会容易受诱惑,但他们一旦踏进了这片泥泞不堪的“沼泽”便再也无法回头。

诱惑我们的事物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却是我们那颗简单的心。

如果懂得拒绝就不会出现惨不忍睹的结果。

陆一:

只有遵守法律,做到知法犯法,才会成为真正的《真心英雄》。

男生小组唱:

《真心英雄》

章琰:

短短的40分钟时间就要过去了,我们的主题班会也即将进入尾声!

通过这一次的活动,相信大家也一定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了许多许多平时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

合:

在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和老师呼吁: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学校校规、班级条约,为将来成为伟大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斗!

高二(4)班“呼唤法制——走好青春的第一步”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三、班主任总结

通过这次名为“呼唤法制——走好青春的第一步”主题班会的举行,让我们更加了解法律,更懂得我们必须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处在21世纪的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规定,成为国家的好公民。

同时,要感谢精心策划这次活动的同学们以及所有参与演出的同学们,谢谢你们!

你们为了这次的演出,牺牲了许多的休息时间,也花费了大量精力。

最后,我衷心希望同学们能知法守法。

我相信下一次的主题班会将会更成功!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2)能力目标: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认知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一些不法侵害和意外险情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提高警惕是防范侵害的前提。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导课

二、新授

同学们,下面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

小丽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阿林,并且很快地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

阿林约小丽去公园玩,小丽应邀了。

师:

根据你们的猜测和想象,你说他俩会怎样?

生:

、、、、、

(一)提高警惕

过渡:

刚才大家对小丽的遭遇作了很多猜测,那么究竟小丽的遭遇是怎样的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事情的进展。

1.播放影片

2.师:

小丽这么轻易落入魔掌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

、、、、

师小结:

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形成共识:

小丽落入魔掌的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警惕,轻信网友。

(板书:

警惕)

3.师:

我们在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课件出示)

a.活动:

小组讨论

b.指名汇报

教师归纳:

总的来说,网络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性;同样,社会犹如网络世界,即绚丽多彩,又存在着一些丑陋肮脏的东西,我们同样要提高警惕,正如谚语所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用智慧保护自己

过渡:

由于小丽在思想上没有提高警惕,落入了魔掌,现在她非常后悔,向我们发出了求助。

同学们,请你帮小丽想想办法:

1.小组活动

2.指名汇报

3.(播放影片)我们来看小丽是怎样逃脱的。

(板书:

智慧)

4.师: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根据环境和情况不同,办法也不同。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断录像。

(出示录像)

5.师:

老师这里有一份材料,你们觉得他做法可取吗?

(出示:

一个生命随风而去)

生:

、、、、、

师:

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力量悬殊大的,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及脱身。

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利益。

师:

我们是否就这样宽恕、姑息他们?

那该怎么办?

(板书:

法律)

6.介绍《未成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拓展

1、你有遭遇过不法侵害的经历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该怎么做?

2、师总结:

(出示课件)通过今天的学习,使大家懂得,在不法侵害发生前,我们要提高警惕,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在不法侵害发生后,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只有我们多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本领,积极地去保卫自己的平安,大家才能平安地学习,平安地生活,平安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