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案.docx
《新编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编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案
篇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方案
大王庄中心小学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开发与实施总体规划方案
(XX年级主题:
2、学科综合实践分类安排
四、课程管理流程:
1、课程领导小组:
校长室:
制定规划教导处:
课程实施大队部:
活动策划2、课程指导小组:
教研组:
主题确定任课教师:
具体落实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转变教学理念
郭元祥教授曾说过,综合实践活动是检验校长良知的试金石。
课程改革实施已近8年,可是综合实践却举步维艰,其中之一就是学校领导对此课程理念不了解,缺少对课程的整体建构的能力,导致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块鸡肋。
因此,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使该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必须提高学校领导的认识,提高学校领导执行新课程的自觉性。
只有领导认识真正提高了,才会重视该课程,该课程在学校才可能“合法化、规范化、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二)培训教师,提高执教能力
教师是综合实践实施的主体,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关系到课程的成败。
我校要充分利用校本培训这一平台,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对课程特点、课堂教学有效实施、教师指导策略、主题构建、课程资源整合等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进行培训,为了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充分利用教学录像与成功案例,提高教师的感性认识,同时结合学校的读书计划,安排教师阅读《综合实践设计》一书,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驾驭能力。
(三)有效管理,保证过程实施
制度保障。
为了加强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学校将出台系列管理制度,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职责》、《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制度》,并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教师目标考核方案之中,通过考核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六、评价体系
(一)学生评价1.评价原则
过程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特别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还应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应局限在对学生所得出结论的评价,允许失误。
多元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社会交往的多元方式。
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反对简单的量化手段划分等级。
整体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彻到活动中去。
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作品、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
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成长。
综合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本身是由四大指定领域组成,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又包含各自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2.评价内容与方法
评价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情感体验及获得的知识、技能等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应采用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应放在过程评价上,从而体现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改进功能。
学生评价重点在参与态度、情感和过程体验方面;教师评价侧重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实践成果上。
评价结论一般有两种形式,即过程性评价结论和终结性评价结论。
过程性评价结论是指对学生平时的活动进行表扬、表彰,对研究得到的结论与成果在班内、校内或更大的范围进行交流,并把这些内容以图文声并茂的适当形式在校内外公开场所宣传、展出等。
终结性评价结论是指学生学年评价结论,是由教师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项评价的综合结论。
终结性评价结论采用等第制,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待提高四个等第。
篇二:
《我们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
我们的校园
教学指导方案
指导教师:
大足区高峰小学曹春燕
课题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学生每天走进校园,在校园里学习生活,他们的大半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
学校是学生熟悉的场所,但是同时学生对校园的方方面面的了解却并不全面,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让学生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校园,去热情的关注我们的校园,就制定了“我们的校园”这一课题。
活动目的:
1.通过对校园的调查研究,丰富对校园的认识,发现学校的新变化,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在活动中发展实践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怀,能自觉保护学校的环境、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
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
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班级活动相结合。
2.实践形式:
收集、调查、采访、记录、讨论、反思、设计、宣传等。
活动时间安排:
本次活动计划在三周内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活动前指导(两课时):
确定研究课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作好活动准备工作。
2.活动过程指导(一周):
实践体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3.活动总结指导(一周):
分析、取舍、整理资料,为成果交流活动做准备。
4.成果交流指导(两课时):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研究成果。
一、活动前指导
1.创设任务情境:
校园是我们的摇篮,我们在这里学知识、练本领、长见识、健康成长,它就是大家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你了解我们的校园吗?
如果有客人要到我们学校来参观,你会向他们介绍些什么?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揭示活动主题。
2.这些关于学校的信息,我们怎么才能了解呢?
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初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
深入观察、实地调查、查找资料、采访校长和老师等。
3.现在,你对校园的什么最感兴趣呢?
适时捕捉学生最有探讨兴趣的问题,引导其把可行性问题引申为可研究课题。
因势利导,梳理研究课题。
如:
学校的操场、教学楼、食堂、学校的历史、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公共设施等。
4.学生自由分组,推选小组长,根据小组研究课题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如:
研究课题、调查内容、活动时间、预设问题及解决办法、具体成员分工和聘请指导教师等。
(书面材料,一式两份。
一份小组长保留,一份交给指导教师。
)
5.注意事项提示:
安全教育、带好活动过程中需要的物品、团结合作等。
二、活动过程指导
1.各小组清点人数,检查物品准备情况,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前往目的地,自主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2.指导教师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组织、指导、协作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仅供参考,根据遇到的问题进行生成、调整。
如:
你对什么感兴趣?
请想办法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
①学校的历史:
建校时间、发展历程、旧时的校园环境等。
②学校的操场:
面积、建材、作用、学生课间及体育课活动情况。
③学校的教学楼:
外观、结构、教室与办公室的分布情况、教室内先进的教学设施等。
④学校的食堂:
食堂的新变化、学生和老师午餐时的场景等。
⑤学校的环境:
草坪、花草树木、盆栽、壁画、板报等。
(保护学校的环境)
⑥学校的公共设施:
篮球架、乒乓台等。
(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
3.除了综合实践课,各小组可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活动。
三、活动总结指导
指导学生整理、取舍和分析资料,为成果交流活动做准备。
1.整理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分析观察记录表、采访记录表、调查表等,围绕研究课题提炼有价值的信息。
2.小组讨论,怎样清楚地介绍自己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到的一些关于校园的信息。
3.指导写心得体会。
如:
调查和收集资料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调查前和调查后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做的?
(如:
写建议书、绘画、设计宣传语等。
)
四、成果交流指导
指导学生筹备成果交流会。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图片、音像资料、文字资料、绘画、建议书、宣传语等调查研究成果。
可邀请学校领导、老师和各班学生代表参会,号召全校师生自觉保护校园的环境、爱护校园的公共设施,用实际行动热爱校园,共建校园美好的明天。
篇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光彩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教授方式的课程。
它在课程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它取走了罩在学生身上的“玻璃罩”,使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跳得更高,走得也更远。
一、课程实施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有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新型课程。
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课程的深化、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特色,也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
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我校从XX年开始试行这一课程,我校地处农村,周围有大片的农田,大棚蔬菜基地,自然环境良好。
结合本地地域特点,我校特地开辟了一片荒地,为学生们的劳动体验创造一个活动的天地,为孩子们的探索活动提供广阔的舞台。
近一年我校进行了相关课程的研究,积累了较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模式。
学校以树立人人都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为理念,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教师的引领策略,充分发挥农村移民地区综合实践活动的示范作用,以探究“农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以塑造“睿智·求索”的学校文化为主线,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我们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农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运行机制。
第一层次: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度计划及相应步骤;统一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负责课程的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等。
第二层次:
教导处
教导处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价。
检查实施的进展情况,制定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方案和教师管理评价方案,并开展实施考核评价。
规划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主题,具体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观摩、展示、交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设计等。
第三层次:
综合实践活动组科学组学校图书室
综合实践活动组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本组活动计划,组织本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学习,科学组、学校图书室等部门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源上的支持。
第四层次:
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班主任各学科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老师根据教研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包括选题分组、协助聘请指导老师、成果的展示等。
班主任、各科教师针对所任班级指导一个活动小组,对学生研究的每一环节――选题可行性、资料收集、调查研究、课题报告撰写、结题展示、总结答辩等给予具体指导,同时做好团队协作、安全防范和有关部门联系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设
1、课程总目标
结合我校“农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和农村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校内基地亲历、探究和体验。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
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分阶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
这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并非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
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四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
3、课时安排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2课时,学校将在这两课时集中安排在每个年级每周星期五的下午进行。
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
并将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和兼职教师,班主任协同合作的新格局。
当然,各年级可因临时教学需要或师资情况灵活采用弹性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
4、课程资源的挖掘
(1)立足校园生活,挖掘实践资源
多年来,学校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春(秋)运动会、读书月活动、艺术节活动以及各种内容的班队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活动长期根植于学校,我们可以从这些活动内容上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颢。
也可直接将学校的各类活动作为主题。
如春(秋)季运动会,学校安全教育活动等。
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进行办报合作实践。
办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
例如,办“环保知识小报”,“数学知识报”,“语文学习报”等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如开展《亲近校园植物》、《文化上墙我出力》、《我为环保校园献一计》等。
(2)立足学生生活,丰富实践资源
学生的生活充实而精彩,他们中有许多资源待我们去开发。
如从儿童生活中的游玩活动,可以产生“对儿童游戏的调查”“儿童动画片知多少”“小学生喜欢什么漫画?
”之类的主题。
从班级出现的某些现象中,可以“淘”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课题。
在学科学习中引导学生的发现主题。
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科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英语中有些单词是缩写,衣服标牌上的S、M、L、XL是不是英语的缩写呢?
是哪些单词的缩写?
”等,这些问题是学科学习的延伸与拓展点。
在各类活动中,引导学生生成主题。
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是学生产生问题的沃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各类传统活动,发现其中的问题。
如在体检活动中,高年级视力有所下降,问题出在哪儿?
我们是不是近视了?
什么是假性近视等。
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调查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比如,“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调查。
”什么样的节目对小学生的成长有利?
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最好等。
增强学科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可延伸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如美术课中的废旧材料利用的创新,让学生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搜集身边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能利用易拉罐等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培养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
随着近年来“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现代效益农业,镇内有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实验基地,农业科技含量高,因此,要十分注重开发和利用这独特而又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环境资源,立足地区的经济特色开发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从社会现象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村学生并非生活的真空之中,社会上的赌博、迷信时时可见。
而对这些社会不良现象,辅导老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思考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村学生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和活动。
所以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
例如校园周边的垃圾为什么清理不干净?
退耕还林是怎么回事?
等等这些问题略作修改,就可以成为活动的主题。
◆引导学生从经济效益角度去发现问题
家住农村的孩子对自家种养业情况比较了解,一亩田种植什么?
经济效益高不高,不仅仅是大人们时常思索的问题,也是孩子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如:
种蔬菜和种水果哪项获利高?
同样的蔬菜为什么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价格?
等等。
◆引导学生从农业技术角度去发现
让学生联系自家种养业,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技术问题,如:
“为什么我家苹果树只开花不结果?
”“我家大棚里栽种的葡萄怎么不甜?
”“养好金鱼要注意什么?
”“温室养花是怎么一回事?
”等。
这都可以成为学生有兴趣的研究课题。
能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使用锨、镢等农具学习蔬菜、蒜苗、地瓜等当地农作物的种植和复收;会使用简单工具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结合学生家庭特点,在自家劳动中学生学会了给植物、蔬菜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等。
能给学校、家庭种植的花草浇水、除草、消灭害虫;能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采摘果实、树种等采集活动;能对损坏的课桌登进行简单的维修;
◆引导学生从农具改革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业生产工具已沿习了几千年的历史,只要在这方面多观察,多动脑,也不难能发现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过去使用的农具和现在使用的农具进行比较,怎么提高挖沟效率?
(对铁锹的改进)怎样使除草剂喷洒不损害植物?
(对喷雾药机喷头的改进)
5、资源板块的设置
以农科技为重点的资源板块,以学生的自主兴趣为前提,选择研究的小课题,通过指导教师的引领开展不同形式的综合性研究,形成生成性的子课题。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1、档案袋评定
档案袋评定就是收集学生从某项任务开始到任务结束这段时间内的典型作品,以这些作品作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以下提供几种参考的项目:
(1)反映基本过程的内容。
如:
有关课题研究及相关活动的计划和修改稿(最基本的是课题的研究方案
或开题报告、各阶段计划等)、研究工作(活动)记录、调查问卷、反映过程的照片、研究大事记等。
(2)反映基本成果的内容。
如:
对课题解决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资料或实验数据。
最有收获的案例,某些关键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思路)及策略、阶段性总结、个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