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之欧阳计创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5708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之欧阳计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之欧阳计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之欧阳计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之欧阳计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之欧阳计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之欧阳计创编.docx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之欧阳计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之欧阳计创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之欧阳计创编.docx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之欧阳计创编

时间:

2021.02.11

创作:

欧阳计

一、工程概况1

二、设计依据1

三、设备清单1

四、线路负荷计算,选取导线载面2

五、保护接零与重复接地2

六、施工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2

七、用电安全管理技术措施2

(一)电工及用电人员2

(二)用电安全技术档案3

(三)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3

(四)接地与防雷4

(五)配电室及自备电源7

(六)配电线路9

(七)配电箱及开关箱13

(八)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17

八、电气防火措施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珠海长隆度假区中心湖土建工程,由珠海市番禺区香江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珠海横琴长隆旅游度假区内,总建筑面积24488.93㎡,其中中心湖表演区面积约2122.6㎡。

其施工的主要范围包括:

土石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砌筑工程、防水工程等。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区内提供315KVA的变压器及相关设备,作为施工用电电源。

二、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主要包括以下规程规范: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三、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台数

功率(KW)

1

卷扬机(拉铁)

1

7.50

2

切铁机

1

3.50

3

弯铁机

5.50

4

钢筋调直机

1

3.50

5

对焊机

1

100.00

6

电焊机(电渣焊)

3

120.00

7

锯木机

1

2.20

8

插入式振动器

4

8.80

9

抽水机

10

11.0

10

碘钨灯

5

5.0

总功率

262

四、线路负荷计算,选取导线载面

P计=K∑∑PC=0.9×262=235.8KW(K∑为需要系数,取0.9)

干线用电设备计算电流I线=

=

=171.39(A)

查电力电缆载流量表,干线电缆选为YJV95mm2电力电缆。

五、保护接零与重复接地

为保证电气设备或系统正常运行,确保人身安全,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底座,配电箱及开关箱金属壳体通过PE线牢固连接,即保护接零。

专用保护零线(PE线)必须在施工现场总配电箱处以及配电系统的中间和末端处(重复接地点间距不大于50米,否则中间增加重复接地)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不得与工作零线相连接。

接地体采用L50×50×5角钢焊接而成,每处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

本工地内无高于20米的建筑物、机具等,但有塔吊,约为30米高,需安装防雷保护。

活动板房,均按要求作防雷保护。

六、施工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

详见“施工用电总平面布置图”。

七、用电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一)电工及用电人员

1、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

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3、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b.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c.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d.移动电气设备,用电工具,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二)用电安全技术档案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

b.用电技术交底资料;

c.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

d.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

e.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

f.定期检(复)查表;

g.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

2、安全技术档案应由主管该现场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建立与管理。

其中“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可指定电工代管,每周由项目经理审核认可,并应在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后统一归档。

3、临时用电工程应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时,应复查接地电阻值和绝缘电阻值。

4、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三)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

1、外电线路防护

a、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b、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大于4米(电压等级<1kV),且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c、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大于6米。

(电压等级<1kV)

d、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垂直和水平方向均应大于2米(电压等级<1kV)。

e、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当达不到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f、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

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0级。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7米(电压等级<10kV)。

g、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电杆倾斜、悬倒。

2、电气设备防护

a、电气设备现场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源和腐蚀介质,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置,其防护等级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b、电气设备设置场所应能避免物体打击和机械损伤,否则应做防护处置。

(四)接地与防雷

1、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2、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

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

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

3、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

4、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零线应单独敷设。

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

5、使用一次侧由50V以上电压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50V及以下电压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时,二次侧不得接地,并应将二次线路用绝缘管保护或采用橡皮护套软线。

当采用普通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一次回路保护零线相连接。

且变压器尚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6、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

7、接地装置的设置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接地电阻值在四季中均应符合JGJ46-2005规范中的接地与接地电阻的要求。

但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只考虑在雷雨季节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

表1接地装置的季节系数值

埋深(m)

水平接地体

长2-3m的垂直接地体

0.5

1.4~1.8

1.2~1.4

0.8~1.O

1.25—1.45

1.15—1.3

2.5~3.O

1.O~1.1

1.O一1.1

注:

大地比较干燥时,取表中较小值;比较潮湿时,取表中较大值。

8、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工作零线(N线)相同时,其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2的规定。

表2PE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的关系

相线芯线截面S(mm2)

PE线最小截面(mm2)

S≤16

S

16

16

S>35

S/2

9、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2的绝缘多股铜线。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1.5㎜2的绝缘多股铜线。

10、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11、相线、N线、PE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相线L1(A)、k(B)、k(c)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

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互相代用。

12、保护接零

a、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①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②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③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

④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⑤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⑥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a、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b、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可不做保护接零:

①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坪的干燥房间内,交流电压380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金属外壳(当维修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和接地金属物件时除外);

②安装在配电柜、控制柜金属框架和配电箱的金属箱体上,且与其可靠电气连接的电气测量仪表、电流互感器、电器的金属外壳。

13、接地与接地电阻

a、单台容量超过l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超过l00kVA的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欧姆。

单台容量不超过1OO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不超过1OOkVA的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欧姆。

在土壤电阻率大于l000欧姆·m的地区,当达到上述接地电阻值有困难时,工作接地电阻值可提高到30欧姆。

b、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姆。

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欧姆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l0欧姆。

c、在TN系统中,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

d、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2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

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

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

e、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f、移动式发电机系统接地应符合电力变压器系统接地的要求。

下列情况可不另做保护接零:

①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

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②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g、在有静电的施工现场内,对集聚在机械设备上的静电应采取接地泄漏措施。

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欧姆,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不应大于1000欧姆。

14、防雷

a、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欧姆·m区域的电杆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但在配电室的架空进线或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b、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龙门架等机械设备,以及钢脚手架和正在施工的在建工程等的金属结构,当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防雷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以外时,应按下表的规定安装防雷装置。

当最高机械设备上避雷针(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能覆盖其他设备,且又最后退出现场,则其他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

表3施工现场内机械设备及高架设施需安装防雷装置的规定

地区年平均雷暴Et(d)

机械设备高度(m)

≤15

≥50

>15,<40

≥32

≥40,<90

≥20

≥90及雷害特别严重地区

≥l2

c、机械设备或设施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或设施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d、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为l~2m。

塔式起重机可不另设避雷针(接闪器)。

e、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的机械设备,所有固定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线路,宜采用钢管敷设。

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应做电气连接。

f、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欧姆。

g、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五)配电室及自备电源

1、配电室应靠近电源,并应设在灰尘少、潮气少、振动小、无腐蚀介质、无易燃易爆物及道路畅通的地方。

2、成列的配电柜和控制柜两端应与重复接地线及保护零线做电气连接。

3、配电室和控制室应能自然通风,并应采取防止雨雪侵入和动物进入的措施。

4、配电室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配电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l.5m,双列面对面布置不小于2m;

b、配电柜后面的维护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面对面布置不小于0.8m,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1.5m,个别地点有建筑物结构凸出的地方,则此点通道宽度可减少0.2m;

c、配电柜侧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lm;

d、配电室的顶棚与地面的距离不低于3m;

e、配电室内设置值班或检修室时,该室边缘距配电柜的水平距离大于1m,并采取屏障隔离;

f、配电室内的裸母线与地面垂直距离小于2.5m时,采用遮栏隔离,遮栏下面通道的高度不小于l.9m;

g、配电室围栏上端与其正上方带电部分的净距不小于0.075m;

h、配电装置的上端距顶棚不小于0.5m;

i、配电室内的母线涂刷有色油漆,以标志相序;以柜正面方向为基准,其涂色符合下表4规定:

表4母线涂色

相别

颜色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引下排列

L1(A)

L2(B)

绿

L3(C)

N

淡蓝

j、配电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室内配置砂箱和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

k、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

l、配电室的照明分别设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

5、配电柜应装设电度表,并应装设电流、电压表。

电流表与计费电度表不得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

6、配电柜应装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

电源隔离开关分断时应有明显可见分断点。

7、配电柜应编号,并应有用途标记。

8、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并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

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9、配电室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杂物。

(六)配电线路

1、架空线路

a、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b、架空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

c、架空线导线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导线中的计算负荷电流不大于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②线路末端电压偏移不大于其额定电压的5%。

③三相四线制线路的N线和PE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单相线路的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

④按机械强度要求,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0㎜2,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l6㎜2。

d、架空线路相序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

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N、k、k、PE;

②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

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L2、L3;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l(L2、L3)、N、PE。

f、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35m。

g、架空线路的线间距不得小于0.3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不得小于0.5m。

h、架空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下表5所列数值;横担宜采用角钢或方木,低压铁横担角钢应按下表7选用,方木横担截面应按80×80mm选用;横担长度应按下表6选用。

i、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固定物的距离应符合下表8的规定。

表5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

排列方式

直线杆

分支或转角杆

高压与低压

1.2

1.0

低压与低压

0.6

0.3

表6横担长度选用

横担长度(m)

二线

三、四线

五线

0.7

1.5

1.8

表7低压铁横担角钢选用

分支或转角杆

导线截面(mm2)

直线杆

二线及三线

四线及以上

16

25

35

50

L50×5

2×L50×5

2×L63×5

70

95

120

L63×5

2×L63×5

2×L70×6

表8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固定物的距离

项目

距离类别

最小净空

距离(m)

架空线路的过引线、接下线与邻线

架空线与架空线

电杆外缘

架空线与摆动最大

时树梢

0.13

0.05

0.50

最小垂直

距离(m)

架空线同杆架设下方的通信、广播线路

架空线最大弧垂与地面

架空线最

大弧垂与

暂设工程

顶端

架空线与邻近

电力线路交叉

施工

现场

机动

车道

铁路

轨道

lkV

以下

1~

10kV

1.O

4.O

6.O

7.5

2.5

1.2

2.5

最小水平

架空线电杆与

路基边缘

架空线电杆与

铁路轨道边缘

架空线边线与建筑物

凸出部分

距离(m)

1.0

杆高(m)+3.0

1.0

j、架空线路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杆或木杆。

钢筋混凝土杆不得有露筋、宽度大于0.4mm的裂纹和扭曲;木杆不得腐朽,其梢径不应小于l40mm。

k、电杆埋设深度宜为杆长的1/10加0.6m,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在松软土质处宜加大埋入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

l、直线杆和l50以下的转角杆,可采用单横担单绝缘子,但跨越机动车道时应采用单横担双绝缘子;l50到450的转角杆应采用双横担双绝缘子;450以上的转角杆,应采用十字横担。

m、架空线路绝缘子应按下列原则选择:

①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

②耐张杆采用蝶式绝缘子。

n、电杆的拉线宜采用不少于3根D4.0mm的镀锌钢丝。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应在300一450之间。

拉线埋设深度不得小于lm。

电杆拉线如从导线之间穿过,应在高于地面2.5m处装设拉线绝缘子。

o、因受地形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拉线时,可采用撑杆代替拉线,撑杆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8m,其底部应垫底盘或石块。

撑杆与电杆的夹角宜为300。

p、接户线在档距内不得有接头,进线处离地高度不得小于2.5m。

接户线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9规定。

接户线线问及与邻近线路间的距离应符合下表10的要求。

表9接户线的最小截面

接户线架设方式

接户线长度

(m)

接户线截面(mm2)

铜线

铝线

架空或沿墙敷设

10~25

6.0

10.O

≤10

4.O

6.O

表10接户线线间及与邻近线路间的距离

接户线架设方式

接户线档距(m)

接户线线间距离(㎜)

架空敷设

≤25

150

>25

200

沿墙敷设

≤6

100

>6

150

架空接户线与广播电话线交叉时的距离(㎜)

接户线在上部,600

接户线在下部,300

架空或沿墙敷设的接户线零线和相线交叉时的距离(㎜)

100

q、架空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

采用熔断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明敷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1.5倍。

采用断路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瞬动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应小于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

r、架空线路必须有过载保护。

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做过载保护时,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断路器长延时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的l.25倍。

2、电缆线路

a、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

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

b、电缆截面的选择应符合JGJ46-2005规范的规定,根据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偏移确定。

c、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d、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

埋地敷设宜选用铠装电缆;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防水、防腐。

架空敷设宜选用无铠装电缆。

e、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O.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f、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l.5倍。

g、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

h、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i、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敷设高度应符合JGJ46-2005规范的架空线路敷设高度的要求,但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

架空电缆严禁沿脚手架、树木或其他设施敷设。

j、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

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

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

装饰装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阶段,应补充编制单项施工用电方案。

电源线可沿墙角、地面敷设,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和电火措施。

k、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与电缆的选配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3、室内配线

a、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

b、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瓷(塑料)夹、嵌绝缘槽、穿管或钢索敷设。

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当采用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且必须与PE线相连接。

c、架空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过墙处应穿管保护,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0.5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d、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铝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e、钢索配线的吊架间距不宜大于12m。

采用瓷夹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35㎜,瓷夹间距不应大于800㎜;采用瓷瓶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l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