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7548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docx

《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docx

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高三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

1.结构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硫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硫单质通常可以形成两种结构不同的晶体:

单斜硫和正交硫,它们互为;硫可以形成多种分子,如S2、S4、S8等。

2.性质

⑴物理性质:

硫为淡黄色固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⑵硫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H2、O2)反应:

②与金属(Na、Al、Fe、Cu)反应:

③与强碱反应S+NaOH→+Na2SO3+H2O

3.用途:

工业、农业、医疗

二.硫化氢

1.结构

H2S的电子式,结构式,是由键构成的性分子,其形成的晶体属于晶体。

2.性质

⑴物理性质:

无色,具有气味的有毒气体,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⑵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②可燃性:

③较强还原性(SO2、H2SO3、Fe3+、卤素、HNO3、浓H2SO4等)

                                     

                                     

④其它:

H2S+Cu2+→CuS↓+2H+(弱酸制强酸);Na2S+H2S→

⑤氢硫酸:

二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3.实验室制法

⑴原理:

                  。

能否用HNO3或浓H2SO4来制取?

⑵装置:

               ⑶除杂:

            

⑷收集:

               ⑸尾气处理:

           

4.S2-及H2S的检验方法:

气体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巩固练习】

1.欲除去H2S气体中少量的HCl,应使气体通过

A.饱和NaHCO3溶液B.饱和Na2S溶液C.饱和NaHS溶液D.NaOH溶液

2.在标况下,将50mLH2S和60mLO2混合引燃,待反应完全后,恢复至标况下,此时生成SO2的体积为

A.40mLB.35mLC.45mLD.110mL

3.常温常压下,将aLSO2和bLH2S混合,当反应后气体体积是反应前气体体积的1/4时,则a和b之比可能是

A.1∶1B.1∶2C.1∶3D.2∶1

4.有关H2S的叙述正确的是

A.H2S因含有-2价的硫,所以只有还原性B.H2S能与Na2S溶液反应

C.H2S与FeSO4溶液反应有黑色沉淀FeS生成

D.实验室制取H2S时,只能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用浓硫酸或硝酸

5.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硫化氢反应的是

A.K2S溶液B.SO2C.双氧水D.FeSO4溶液

6.下列物质中既可以利用化合反应制取,又可以利用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制取的是

A.NaOHB.FeS2C.FeCl3D.CuS

7.在标准状况下,将amolH2S和bmolO2混合充分燃烧后,两反应物都没有剩余,得到三种产物(S、SO2和H2O),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SO2是(b-0.5a)molB.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18ag

C.3a>2b>aD.反应后氧化产物的质量为(16a-32b)

8.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

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A.H2SB.HClC.PH3D.SiH4

9.将一定量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共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稀

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则原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n(Fe)<n(S),总质量等于44gB.n(Fe)>n(S),总质量等于44g

C.n(Fe)=n(S),总质量大于44gD.n(Fe)>n(S),总质量小于44g

10.向300mLKOH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下)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11.9g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白色固体为KOH和K2CO3的混合物B.此白色固体中含有K2CO36.9g

C.原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1D.此白色固体为KHCO3

11、硫蒸气有橙色、红棕色、无色三种,它们都是硫的单质,由不同原子数组成的分子。

已知橙色蒸气的质量是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空气的8.82倍,则它的化学式为;红棕色蒸气的密度为8.57g·L-1(标况),则它的化学式为;无色蒸气在相同状况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64,则它的化学式为。

三、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色味的有毒气体;

(3)易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SO2(常温、常压)

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SO2+H2O→H2SO3(二元中强酸,酸性:

H2SO3〉H2CO3)

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亚硫酸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它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故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SO2+H2OH2SO3

★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2 +2NaOH→Na2SO3+H2O;Na2SO3+H2O+SO2→2NaHSO3

注意:

n(SO2)/n(NaOH)=a

⑴a小于1/2时,产物Na2SO3和剩余的NaOH

⑵a等于1/2时,产物只有Na2SO3

⑶当1/2〈a〈1时,产物为NaHSO3和Na2SO3的混合物

⑷a大于或等于1时,产物只有NaHSO3

(2)还原性:

还原能力为

1催化氧化SO2+O2

2使卤水褪色SO2+X2+H2O→(X—Cl、Br、I)

离子方程式:

③使酸性KMnO4褪色: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离子方程式:

【注意】亚硫酸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应密闭保存。

⑤SO2通入溶液中:

⑥SO2通入稀硝酸中:

⑦SO2通入双氧水中:

(3)氧化性SO2+H2S→

(4)漂白性(不稳定)

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时,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易恢复原来的颜色。

A.氯水与二氧化硫漂白作用的比较:

【小结】二氧化硫不能使指示剂褪色,二氧化硫能使溴水、氯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是还原性,不是漂白性。

B.常用漂白剂的比较:

物质

效果

原因

作用类型

SO2

暂时褪色

和有色物质化合

化合作用

Na2O2、O3、Cl2(HClO)

永久褪色

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氧化作用

活性炭

暂时褪色

物理吸附

吸附作用

四、二氧化硫的制取

1、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

②装置:

与制氯气的装置相似,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③干燥:

④收集:

⑤验满: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变红,已满。

⑥尾气吸收:

2、工业制法点燃高温

S+O2SO24FeS+11O22Fe2O3+8SO2

3、用途制硫酸、杀菌、消毒、漂白等

4、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1)呼吸道疾病

2)形成酸雨(PH<5.6)

酸雨的形成:

(1)(主要途径)

(2)

3)来源:

用脱硫煤(加氧化钙工业固硫)

回收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

五、三氧化硫

无色易挥发的晶体,熔点16.80C(在常温时,为液体;在STP下为晶体)沸点44.80C.易于水蒸汽结合形成酸雾,三氧化硫可被浓硫酸吸收(二氧化硫中混有三氧化硫——用浓硫酸出去或降温标况下)

六硫酸

(1)物理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沸点为338℃,高沸点难挥发性。

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例、已知,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现将3x%的硫酸和x%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液的质量分数

W%2X%(填“<、>、=”)

【思考】:

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化学性质:

特性

①吸水性(干燥剂)

三种形式:

<1>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于水剧烈放热。

<2>吸收气体中水蒸气(作为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

<3>与结晶水合物反应。

例:

浓硫酸与胆矾反应,由胆矾蓝色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

<4>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浓度减小

②脱水性(炭化)

说明:

<1>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

<2>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为夺取有机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3>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被子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

(1)制C2H4:

CH3CH2OHCH2=CH2↑+H2O

(2)制CO:

HCOOHCO↑+H2O

③强氧化性

1、浓硫酸与铜反应

(浓)

强调:

硫酸所起的作用(氧化剂与酸的作用)。

例、向50mL18.0mol/L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进行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A、小于0.45molB、等于0.45mol

C、在0.45mol和0.90mol之间D、大于0.90mol

2、浓硫酸与木炭反应,

【思考】请设计实验证明浓硫酸与炭反应的三种产物

3、钝化现象及有关应用(Al、Fe,说明原因)。

强调:

“钝化”并非不反应,而是因为氧化而钝化.

拓展:

浓硫酸还可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请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硫酸的工业制法

一、接触法制硫酸的原理、过程及典型设备

1.三种原料:

硫铁矿(FeS2)、空气、水。

利用接触法制硫酸一般可以用硫黄、黄铁矿、石膏、有色金属冶炼厂的烟气(含一定量的SO2)等。

其中用硫黄作原料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

但我国硫黄资源较少,主要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作生产硫酸的原料。

2.三步骤、三反应:

(1) 4FeS2+11O2=== 2Fe2O3+8SO2(高温)

(2)2SO2+ O2 ≒  2 SO3(催化剂,加热),(3) SO3+ H2O=== H2SO4

3.三设备:

(1)沸腾炉

(2)接触室(3)合成塔

4.三原理:

化学平衡原理、热交换原理、逆流原理。

(1)增大反应物间接触面积,能提高反应速率以充分提高原料利用率;

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热交换原理:

在接触室中生成的热量经过热交换器,传递给进入接触室的需要预热的混合气体,为二氧化硫的接触氧化和三氧化硫的吸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3)逆流原理:

液体由上向下流,气体由下向上升,两者在逆流过程中充分反应。

接触法制硫酸示意图:

   

5.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选择适宜条件

二氧化硫接触氧化的反应是一个气体总体积缩小的、放热的反应。

6、不能用水吸收三氧化硫而用98.3%的浓硫酸,若用水或稀硫酸吸收,容易形成酸雾,且吸收速度慢。

7、硫酸生产中的“三废”处理

硫酸厂的尾气必须进行处理,因为烟道气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如果不加利用而排空会严重污染空气。

1)尾气吸收

1用氨水吸收,再用H2SO4处理:

SO2+2NH3+H2O=(NH4)2SO3

(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

②用Na2SO3溶液吸收:

Na2SO3+SO2+H2O=2NaHS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